【戰疫有我】行走的心靈“加油站”

“那天我不應該出去聚餐,這樣我就不會被傳染,我的家人也不會被隔離,我現在很擔心我的家人,我的孩子還小,以後他要怎麼辦.....”新冠肺炎隔離病房內一名42歲的女性患者趙蘭(化名)淚眼婆娑地向黃麗平傾訴著自己的心裡話。


黃麗平是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身醫學科的護士長,她有著6年的重症醫學科(ICU)工作經驗、4年的心身醫學科工作經驗,也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有著多重專業知識背景的黃麗平,在疫情爆發之後放下了在家的雙胞胎孩子毅然奔赴前線,成為了醫院象湖院區眾多抗“疫”戰士中的一分子,今天是她在前線工作的第12天了。


【戰疫有我】行走的心靈“加油站”


第一次進入隔離病房的時候,黃麗平就注意到了趙蘭,“她的情緒看起來不好,經常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床上,默默地流淚。同事們也經常鼓勵安慰她,但她似乎並不願意敞開心扉。”這種悲觀消極的情緒對疾病的康復是非常不利的,黃麗平覺得必須採取一定的心理干預幫助她儘快改善目前的心理狀態。一方面,她在電腦上查閱了趙蘭詳細的病例資料,熟悉她的病情和生活背景;另一方面,還與她的家屬通電話,瞭解趙蘭的一些喜好和習慣。


“基於對趙蘭的瞭解,我開始有意地與她進行疾病康復、生活愛好等方面的交流,才終於打開了她的心扉,她願意向我吐露心聲,那個時候我覺得很欣慰,只有患者願意傾訴,我們的心理疏導才有作用。”在治療的間隙黃麗平都會擠出時間,握握趙蘭的手,問問她的情況和感受,她告訴趙蘭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聽聽音樂,做做放鬆訓練。


“下一步我會運用接納承諾療法激起患者尋找新的應對方式去改變現有的情緒,進行行為激活,從而改善患者焦慮、悲傷的情緒,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早日戰勝病毒。”黃麗平說道。


在隔離病房內的患者沒有家人的陪伴,看不清醫護人員的樣子,不能隨意地走出病房,加上對疫情的未知,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擔憂心理。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和社會大眾群體也面臨著一定的心理恐慌,黃麗平所在的心身醫學科很早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針對社會大眾群體、前線醫務人員、隔離患者三類人員均採取了不同的心理支持措施:對大眾群體建立了線上免費問診平臺;對醫院前線醫務人員建立了心理干預群並製作了線上量表進行自測,掌握信息後電話一對一進行疏導;創建醫患心理疏導群,科室醫務人員隨時接受患者的傾訴,並進行心理疏導。


【戰疫有我】行走的心靈“加油站”


“這裡有一個聲音很好聽的護士,她是心理治療師,她每天都會來看我,鼓勵我。他們還有一個群,裡面有很多心理醫生,他們很耐心,很溫暖,我的心裡話都可以告訴他們,他們的話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氣。”隔離病房內趙蘭與家人視頻時,語氣變得緩和了不少。


“除了治癒疾病外,我覺得我還應該做得更多一些,我告訴我的患者,積極樂觀的心理對於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是非常重要的,你們心裡有什麼擔憂,都可以告訴我,告訴我們的心理醫生,我們就是行走在隔離病房的心靈‘加油站’,願意給你們注入源源不斷前行的力量。”


來 源:盧玲玲/文 賈磊、黃麗平/圖

編 輯:朱怡芯

審 核:黃霞、葉萌

終 審:李君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