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表現是真正的孝順父母?

奔跑吧艾米兒


十多年前我去福建惠安崇武古城的石雕公園遊覽時,看到一個表現中國孝文化的雕塑:聞雷泣墓,當時我非常感動。

一個人對母親的孝敬,直至母親去世後仍沒有中止,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百善孝為先,孝順就是對父母的養育之恩進行報答。一個連父母都不知道感恩的人,很難想象他對其他人能懷感恩之心,而一個沒有感恩之心的人,哪會心存善念呢?



另外,孝順的方式有千百種,比如,在你的經濟獨立後,自己生日那天給母親送一份感謝的禮物。

因為,你的生日,就是母親的受難日。這一天,更要感恩母親給了你生命,讓你來到這個世界。

記得以前我在廣州有一位女同事即將要過24歲生日,她說按照以往的習慣,在她生日那天母親會給她一份生日禮物。我認真和她說,你做反了,應該是你每年生日時要為你的母親準備一份感謝的禮物。



她聽了覺得有道理,就悄悄為母親買了一份禮物,在她生日那天送給母親。生日第二天她來公司後興奮地告訴我,她的母親收到她的禮物非常意外,也非常驚喜,感動地對她說:“我的女兒真的長大了,都懂得孝順父母啦!”

那些年,我們都是以這樣的方式來過自己的生日,以至於後來我的母親一收到我從廣州寄回去的新衣服,就開心地對村子裡的人說:我第五那個女兒又要過生日啦!



我的家鄉廣西永福縣,是全國的長壽之鄉,每年百歲以上的長壽老人都有幾十位。所以家鄉政府部門每年都要舉辦“福壽節”,在這個節日裡頒發一些“壽星獎”,還頒發一些“孝星獎”,我覺得這是兩個非常好的獎項。



2012年重陽前夕,深圳很多義工都會去養老院慰問老人,我那次也和深圳慈濟會的會員們去一家養老院看望那裡的老人。其間有位沒有子女的張奶奶見我有興趣聽她說話,就拉著我的手說了好久。

重陽節那天,我和同事去拜訪完客戶後,已是傍晚,想起這是中國人的敬老節,因為奶奶不在深圳,我想起那位養老院的張奶奶,就和同事說,要不,我們現在一起去養老院看望老人?剛大學畢業的同事說好啊!於是我帶著三位同事買了鮮花和水果籃,去那家養老院看望張奶奶。我們的到來讓張奶奶欣喜不已,她和同一間房的另外一位老人,拉著我們的手,笑著和我們說了好一會話,還和我們一起合影留念。



和張奶奶見完面,我們準備回去,這時我們看到宿舍外面的長椅上,坐著幾位神情落寞的老奶奶,她們各自坐在一張椅子上,沉默不語。我們上前去和她們打招呼,祝她們節日快樂,並和她們隨便聊聊天。

其中的兩位老人告訴我,她們都有孩子。有一位看上去八十多歲的老奶奶說,她有五個子女,這些子女分別在國外、香港、深圳工作與生活。那天是重陽節,中國的敬老節,我問她,您的子女今天來看望過您了嗎?她說都沒有,說完臉上就露出一絲傷感。

她以為我們是張奶奶的親戚,說張奶奶真幸福,有我們這麼牽掛她的親戚(養老院的工作人員遇到我們時,也以為我們是張奶奶的親戚)。

我想,她們的子女是不是太忙碌了,忙碌得都顧不上在重陽節那天來養老院看看自己年邁的母親了。



後來,在深圳,我認識一些來自西方的鄰居朋友,他們說在西方國家,很多父母不會要求子女孝順自己。

其中有一位來自美國的年輕小夥子,他說父母只有他一個孩子,但是他們不象中國那樣,希望子女呆在自己身邊,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按自己的願望想去哪裡工作就去哪裡工作,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儘管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孩子擁有自己想要的人生,父母也會快樂了。

也許若干年後,隨著國人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養老都不再需要子女幫忙,也象這些發達國家一樣,老人們都開開心心與自己的愛人、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結伴養老,或者去條件特別好的養老院裡快樂養老。年輕一代,不必害怕落一個“不孝”的罵名,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選擇各自的生活。

但在心底,對父母的惦記永遠在,只要有時間,也會多回來看望父母,陪伴父母。



而且,我希望那個時候,所有的人都能具備孝順原意裡的“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這是不是一個更加完美的世界呢?


深圳秋歌文化林媛妹


特別是我毎次生日那天父母隔我近,就辦點好吃的接父母來吃,因我的生日是母親痛苦,隔我遠就提早打電話向父母問好。祝父母身體健康、幸福、快樂!平時父母在我身邊就培她們說說話,看看父母喜歡吃什麼就做什麼給他們吃,喜歡穿什麼樣是的衣服就給他們買,生病了就帶他們到醫院檢查治療…父母不開心時就唱歌給他們聽還教父母唱一些樂趣的歌。現在我父母八十多歲了,在我兄弟錦州遼寧省那裡做,我常給兩位老人打電話叫他們多保重身體。然後老人生日、過節我給他們借錢去叫我弟轉給他。父母各人手裡手碰著錢都高興的合不攏嘴……我看著兩位老人紅光滿面,身體健康!我也高興!感謝新社會新時代的發展是一代比一代幸福美好!


用戶7354165101742眯


我是這樣理解的也是這樣想的。我有一個兒子兒媳婦孫子孫女四口人。在國外已經落戶了。他們也很忙。忙於工作啊!要他們回來照顧我是不可能。但是孝順父母 我的要求,給與一定的經濟支持。(我需要的時候)和我說話態度決對要好。有事用商量的口氣。我就滿足了。我認為這也是孝順。


如玉58714381


講個故事吧

一個老太太帶著兒子去口腔醫院做假牙,這個老太太呢,一看就是平常節儉慣了,粗布衣服,普通的鞋子,很平常的老太太,他這個兒子就厲害了,一身名牌衣服,大金鍊子大金錶,一看就是有錢人;口腔大夫呢,介紹了兩種假牙,一種是貴的,材質什麼的都是上乘,一種是便宜的,質量稍微差一點,老太太猶猶豫豫的選擇了便宜的,交了定金,帶著兒子走了,全程兒子沒有說一句話。

等這倆人走了以後,屋裡面的大夫護士議論起來了,說這兒子一看就不行,不孝順,那麼有錢不捨得給老太太換個質量好的牙,話音還沒落,有人推門進來了,剛才那老太太兒子,滿臉堆笑的找到醫生,說:給我媽用最好的牙,費用我來出,只要您別給我媽說就行。說完補齊了假牙的尾款,也離開了。


I黃小唯I


什麼樣的表現是真正的孝順父母?

孝順父母不只是體現在要給父母多少錢,給父母買多少東西上面。

1、父母最希望的是兒女能常回家看看,陪爸爸媽媽散散步,聊聊天。自從兒女成人離家後,父母就成了空巢老人,日常那份孤獨只有兒女能夠排解,因此,遠在他鄉的兒女記得要帶著妻兒老小常回家看看。


2、記得再忙每週也別忘給父母打打電話,發發視頻。母子父女都是連著心的,父母對子女的牽掛無時無刻不在,即使你打電話什麼都不說,父母心裡也是很安慰的。有時候你的一個電話會讓父母一整天都是高興的。

3、把父母接到家裡小住一段時間,讓父母到你所在的城市玩玩。看看你的生活情況,和孫子輩的親熱親熱,享受享受天倫之樂。人老了都愛熱鬧,在兒孫們身邊熱熱鬧鬧的,看到兒孫們生活的很好,他們也會很快樂的。



當然,也要尊重他們的意願,儘量不要長住,小住一段時間即可,畢竟兒媳翁婿之間長住也會帶來許多矛盾的,再者離開老人長期生活的地方老人也不適應。

4、給父母買些好吃的穿的用的,不要太高檔實用就好,父母那一輩人節儉慣了。只要是子女買的,不在乎價錢高低,怎麼樣父母都會高興的。

5、帶著父母出去旅遊。父母年輕時忙於照顧家庭,忙於工作掙錢,沒有時間出去旅遊。現在趁父母還能走得動,身體還硬朗,抽時間多帶父母出去旅旅遊,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也讓父母開開眼界。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要在父母還健在時候多孝敬父母,不要等待父母不在了想孝敬都無法孝敬,留下終生遺憾!


高山流水dong


開門見山地說,孝順意為愛敬順從之意。在今天多指對愛敬父母長輩,順從他們的意願意志。

因為人是通過、依靠語言所賦予的概念來認識、思考和判斷事物的,所以我們對語詞的意義的認識、琢磨理解和把握,對我們認識、思考、分析和判斷事物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孝順”作為一種社會倫理現象和社會行為標準,在判別什麼是“真的孝順”這個問題時,就存在上面所說的這種情況。

先給大家講一個我自己的故事。在我大學畢業後,當時有親友找到我家,讓我參加海關公務員考試,意思是隻要考的差不多就沒啥問題。當時他們把書都拿過來了。

家裡長輩讓我參加考試,但當時我很反感這種行為,認為人要靠自己的奮鬥。更重要的是,我當時有自己的選擇方向,我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所以當時頂著全家人的壓力,硬是連書翻都沒翻,考試更是沒參加。

我印象最深的是爺爺因為我沒參加考試,那天晚上很生氣,認為我不懂事,不識時務,一腳將洗腳盆踢翻,水灑了一地。

……。

這件事最終以我走上一條屬於我自己的道路而告終。

當時處理這件事情時,我內心的情感是比較複雜的,因為一方面來自於家人“為我好”的思想和權威,一方面來自於我當時的“叛逆”和對他們的愛的衝突,而這一切又都與“孝順”這一觀念對我的“綁架”有關。

現在,這種感受已經完全釋然。

因為,我現在已經清楚地明白“孝並不等於順”,而且我做出這樣的選擇並不意味著自己對他們的“不敬不愛”。

所以,理解所謂“真正的孝順”,還是要區分“孝”與“順”的關係,分不清楚這種關係就會把二者混為一談,況且現實中有些“順”還只是停留在“愚順”、“沒有是非判別的順”的地步。

所以,要想真的孝順父母,我們就得首先分清楚“孝”與“順”。

<strong>


其次,“孝”就是愛敬父母長輩,這毋庸置疑;但“順”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行事,具體情境具體對待,包括處理方式也需要靈活。總之,最好是既不傷害對方,也不違背自我正確的認識、選擇等。這需要一定的智慧和溝通技巧來處理。

而且,這樣處理問題的方式本身,就是如何“孝”的體現。

第三,孝順的本質就是無私的愛和理解。沒有這一前提,“真的孝順”是做不到的。這至少包括情感上的關心與認同、物質上的力所能及、心靈上的溝通與共鳴、行為上的掛念與行動、情理上的包容與理解等等。

所以,孝順的過程最終就是愛和理解的過程。有了愛和理解,自然就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所謂“孝”和“順”。


兒童哲學啟蒙


孝順父母,古人在各個經典裡都有論述,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經典名句,把孝父母分成三個方面,第一個是,無後為不孝順,第二個是啃老為不孝順,第三個是父母言行錯而不規勸為不孝順。而順是順著父母的意思。這三點

上面的解釋易懂,下面附有網搜截圖。

現在父母農村城市,幾乎在自己能動的情況,都是自己勞動創造,在農村七八十,前N年種田的多,而在城市有些是自己兒女發展好的供養,有的是退休工人,有的是保家衛國過的,而今養老之年,有的夠吃,有的夠緊張開支,他們經常去參加各種活動,領免費米麵油,……總之他們在能勞動時,盡最大努力減輕兒女負擔。真到了活動不了,也就離天近了。就這個時候需兒女去照顧了。需要兒女三頓熱飯到口,換洗衣褲了。說細點,父母在耄耋之年之年時,早晚噓寒問暖,三頓熱飯到口,衣褲依天氣情況幾天換洗一次,或洗身。現在世人警醒,興厚養薄藏。不管什麼原因,在父母沒能力時或生大病而無力行動時,盡孝盡順在父母身邊。如幾兄妹,當然協調解決。


愛拼才會贏7


這個問題很嚴肅哦,我來給您解答一下吧

1.百善孝為先,孝順要站在有後的基礎上,也就是有兒子或則女兒,讓老人覺得自己有後人了。這點很重要。

2.誰都想做一個孝順的兒子或則女兒,至少100個有99個都是這樣子的。常回家看看,工作在忙別忘記回家看看。回去不用買東西,就吃爸爸媽媽做的飯就行,讓老人們感覺他不孤單。

3.如果經濟不允許你常回家裡,或則你很窮,那麼你應該多打電話給父母,有機會就和父母團聚一下。

總結:沒錢,我想大多數人都是窮人,對於孝順有很多說法,但是我感覺,孝順無非就是,有後人,常回家看看,寒噓問暖。如果老人身體不舒服,你就應該守在邊上。窮不影響你孝順,如果實在沒辦法,你應該盡力而為。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意見,如果你不反對,點個贊哦。




相信未來一直都在


什麼樣的表現是孝順父母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做為孩子需要給爸媽在任何時候都要爭口氣,所謂讓父母走出去臉上有光,不辜負爸媽的期望,因為農村都會攀比。

2.儘量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省一部分錢貼補家用,能挑起家裡面的擔子。

3.如果平時不在家住,經常打電話問候一下爸爸媽媽,畢竟他們年紀大了,時常會相念自己的孩子,空餘時間也可以帶小孫子回家看望一下他們,因為老人和我們相處的時間會越來越少。


美食記阿東



我想,社會上大部分的子女對父母是孝敬的。但是為什麼現在會出現對父母的指點,甚至會認為對父母的指點是對父母好這種現象呢?


可能有的子女確實是為了父母好。比方說,社會上有一些不良機構和個人利用老人父母年齡大,不懂科學的弱點,騙取老人的信任,購買大量的保健品或是醫療器械,很多老人為此花光了自己的積蓄和養老金。


父母已經被這些機構洗腦,只是相信機構的虛假宣傳,子女對這樣的事情怎麼勸說都無濟於事,只能是靠發火,訓斥來解決問題。


同時,也不排除一些子女對父母態度不好,即使父母沒有錯誤,也動輒呵斥,甚至還會發生打罵的現象。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連父母給我們的頭髮皮膚,我們都不敢輕易損壞,何況父母本身。


在傳統的孝道里,“父為子綱"就是指的子女要孝敬父母,對於父母要絕對服從,不能反抗。即使父母有過錯,做子女的也不能指責父母,要小心勸導,不能讓父母生氣。


看見父母過錯也不指出,也是不稱職的子女。對父母的過錯,不是一味的遷就,而是態度誠懇,聲音柔和的指出來。


我想,如果我們都能做到這樣,我們就既不會失去孝道,也不會使父母難堪。


敬請關注,我是吸清風飲甘露食五穀的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