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數據分析,2008年後四川和世界範圍的地震越來越多的原因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再次發生5.1級地震,地震成了今天全網熱議的話題。但其實這並不是2020年四川的第一場地震。早在2020年1月1日,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發生4.3級地震,至發稿日四川省2020年已先後發生13次地震,最低震級為2020年1月12日,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發生的2.6級地震,而今日發生的5.1級成都地區地震,是目前為止2020年四川省內發生的最高震級地震。

理論數據分析,2008年後四川和世界範圍的地震越來越多的原因

有很多網友諮詢,為什麼2008年之前,沒感覺到四川省有地震,而到了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四川地震頻繁發生。小編查閱了一下四川省地震局官方資料,從2014年8月8日起至2020年2月3日,四川省在不到六年的時間內,共發生大小地震500多次。那麼造成這個原因是什麼呢,全世界其他地區是怎麼樣的呢。

下面小編就把剛剛通過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及互聯網相關渠道統計的數據分享給大家:


理論數據分析,2008年後四川和世界範圍的地震越來越多的原因

數據統計來源於互聯網及美國地質勘探局僅供大家參考

理論數據分析,2008年後四川和世界範圍的地震越來越多的原因

數據統計來源於互聯網及美國地質勘探局僅供大家參考

通過數據我們不難看出,全球自2005年起至2019年,平均地震次數照2005年以前有所提升,且地震類型主要圍繞構造地震、塌陷地震及火山地震。

我國近20年以來,4.5級以上地震標示圖如下:

理論數據分析,2008年後四川和世界範圍的地震越來越多的原因

通過上圖我們很容易看出我國的地震主要集中在四川,雲南,西藏,青海,甘肅,新疆以及東部的臺灣。而這些地區大部分集中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的擠壓,造成近年來這些地區地震頻繁。(詳情見本號其他文章內世界地震帶標識圖)


下面是近40年來四川省及周邊地區4.5級地震發生的次數統計:

理論數據分析,2008年後四川和世界範圍的地震越來越多的原因

從數據統計我們不難看出,自1979年到2007年間,四川省每年4.5級地震發生的次數平均在14次上下,而2009年至2019年間發生次數則上升為31次左右,而這產生的原因大致分成下面幾種說法:

太陽黑子說,地幔吸納有機沉積物和液態水說,地下物質資源過度開採說。

小編認為這些說法,目前為止都無事實論述及科學根據。

我國地處歐亞大陸東部,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菲律賓板塊的擠壓作用,地質構造複雜,斷裂帶十分發育。大地構造位置決定地震頻繁發生,且頻率高,強度大,震源淺。

理論數據分析,2008年後四川和世界範圍的地震越來越多的原因

加之信息流通變的暢通,如現在某一地方發生地震,大家可以通過互聯網迅速得到資訊,較之以前除地震地區以外,不會在社會上產生較大影響。另因2008年汶川地震產生巨大影響,地震越來越被國人關注,以至於廣大網友感覺2008年以後,四川地震越來越頻繁。

最後希望大家客觀對待地震,瞭解地震知識,及時應對好地震災害發生。(小編也在本號其他文章內,分享了地震應急幾項措施請大家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