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服务员”:把办公室直接搬到厂子里

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最能体现政府服务企业的担当和水平。眼下,青岛大多企业已复工复产,他们在抓牢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以赴抢工时、抓工期、促生产。在这些复工复产的企业里,几乎都能看到区市、镇街(功能区)机关干部帮企惠企“联络员”“帮办员”“指导员”的身影,他们全身心地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满负荷生产,努力把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把青岛一季度的发展稳起来、提起来。

急企业之所急,千方百计助企复工复产

2月10日,位于城阳区城阳街道的青岛中新华美塑料有限公司复工,这让其位于中国台湾的集团总部感到惊讶——这是他们在中国大陆的五家公司中唯一一家如期复工的。

青岛中新华美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介绍,疫情发生后,城阳区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将疫情防控措施、企业复工指南等政策告知他。2月1日,公司的烟台客户接到武汉方面空气消毒机的订单,客户急需中新华美紧急研发、生产塑料颗粒。相关部门立即协调省、市有关部门,帮助企业办理了支援武汉防疫项目所需两批材料的道路运输通行证,同时帮助企业协调了防护口罩。更让企业感动的是,他们还提前发放了43万元上一年度研发费用奖励。

为支援湖北“战疫”一线,位于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的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急需生产用于疫情防控的超低温冷箱和生物安全柜,但其供应商青岛宝灵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和嘉业金属有限公司因疫情防控尚未复工,生产任务只能暂停。得知这一情况,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连明第一时间联系了上述两家供应企业,在了解到他们由于缺乏防控物资无法复工时,马上为两家企业调度口罩、测温仪等防控物资并安排相关部门加快企业的复工备案。在王连明的协调下,这两家企业分别在1月31日、2月7日顺利开工,及时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产品配套。

2月12日下午,胶州市铭铭运输机械加工厂负责人徐宝全找到胶州市里岔镇“经济运行客服专员”张及第,反映了物流难题。张及第立即将情况上报,最终解决问题,这家企业每天生产的18万只汽车活塞杆顺利运出,同时还从总公司运回了18吨原材料,增加运输2车次,有力支撑了生产线高效运转。

助企“服务员”:把办公室直接搬到厂子里

■胶州市里岔镇“经济运行客服专员”张及第(右一)到企业协助开展疫情防控部署。

“当天考察,当天审批,从递交申请到放款仅用了3个工作日,这样快的速度真没想到。”2月14日,青岛连城金展包装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建国说。这家公司是为防疫生产配套包装盒的企业,疫情发生后,企业接到紧急订单应援需求,但急需补充流动资金调集原材料。获悉企业需求后,平度控股集团与青岛农商行平度支行立即部署,制定专项服务方案,开辟绿色通道,及时为企业办理了500万元授信放贷。

2月8日上午,青岛嘉和兴制粉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建志对前来了解情况的莱西市夏格庄镇经贸办主任许辉表示,受疫情影响,工厂的外地员工无法正常回来上班,短期内出现了用工缺口。许辉当场向分管负责人马宇打电话作了汇报,并立即回到镇政府与马宇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最终想出了就近招工的方案。当天下午,许辉就按照企业的用工标准,帮忙招到了10名工人。

疫情发生后,青岛威达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拟转产医用隔离衣。即墨区市场监管局得知他们的想法后,立即安排专人负责协助企业申请资质许可。从2月6日起,即墨区政务服务大厅市场监管局窗口人员和药械科人员就成了该公司的专职对接人员,10多项材料都由他们逐项指导,协助完成。2月11日企业提交了完整的产品备案材料,不到1小时就拿到了产品资质。“2月12日,我们又提交注册变更申请,即墨区市场监管局又当场给予变更,随后又审核通过了企业提交的生产备案材料。他们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很令人钦佩。”青岛威达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作松深有感触地说。

想企业之所想,把办公室搬到厂子里

2月16日上午,位于即墨区通济新经济区的三菱重工海尔(青岛)空调机有限公司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公司经理张波跟记者说,企业现在的高速度生产状态得益于通济新经济区的驻企服务员张国玺指导帮助。

张国玺是通济新经济区安监办负责人,早在青岛企业全面正式复工复产前十天,他就开始对接三菱重工海尔(青岛)空调机有限公司,参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全过程。

“这是即墨新出的援企稳岗政策,对企业有切实帮助。”记者见到张国玺时,他正在给这家公司的高管人员解读新政策。张国玺说,他已在这家企业服务了16天,每天早上7点半到厂“上班”,最晚一天忙到夜里11点才回家。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18年5月才完成重组开工的青岛造船厂陷入困境:重组后的第一个外贸订单2月底到期;170多名关键技术人员居住在青岛市之外,春节期间悉数返乡未归;后续外协项目由于人员不足,无法及时开展工作……

几天来,即墨区田横岛度假区经济发展中心主任张磊一直在为青岛造船厂复工忙碌着,他一边主动与企业负责人密切对接,一边到青岛造船厂面对面磋商,后来干脆把办公室搬到了厂里。田横岛度假区管委还抽调5名工作人员跟他一起成立了临时工作小组。在他们的努力下,2月10日,青岛造船厂获准首批复工,同时他们帮企业申请的“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书”也摆在了企业负责人崔联中的案头。

忧企业之所忧,力助企业“安全”生产

企业普遍复工复产,面对的最严峻形势当属疫情防控。因此,各区市、镇街(功能区)普遍把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

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后的正常秩序,西海岸新区建立了医疗小分队为重点企业服务机制,派出50支医疗服务工作队进驻重点规模以上企业,担当协调员、联络员、指导员,全力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新区卫生健康局与区工信、人社、市场、社会治理等部门沟通对接,摸清摸准51家重点企业医疗服务需求,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

青岛雪达集团是经青岛市工信局调度后确定的首批转产口罩生产企业。企业所在的即墨区蓝村镇成立专门队伍,帮助雪达公司很快构建起复工疫情防控的精细化体系。“这些天,蓝村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复工复产组每天都来我们企业指导,还印制了出入证,解决了职工上下班往返村庄小区卡口的困扰。”青岛雪达集团副总经理王显其说。

胶州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张阳是青岛特锐德高压设备有限公司防疫工作小组副组长。为了这家企业复工“万无一失”,他跟企业反复核实防控方案,常常忙到深夜11点,第二天一早,赶在工人们到岗前,又在厂区里巡查两遍。为迎接复工高潮,胶州开发区成立了多个企业专项服务组,协助区域内的京东、传化公路港、少海汇、中集、阿法拉伐、特锐德等重大项目复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