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小狗的女人》:为什么俗套的婚外情,会成为爱情的经典?

《牵小狗的女人》是俄国小说家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发表于1899年12月的一部经典爱情短篇小说。作者与莫泊桑、欧亨利齐名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其作品又是三人之中于后世影响最为深远者。他的短篇小说题材广泛,风格独特,言简意骇,意义深远。因而,列夫·托尔斯泰称他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

《牵小狗的女人》:为什么俗套的婚外情,会成为爱情的经典?

《牵小狗的女人》这部作品讲述了婚姻里的男人与女人在一次邂逅中相爱,而这份美好的爱情也在无意中改变了他们对人生的态度,从而也让他们重新定义了未来的人生。

小说的男主人公是近40岁的银行职员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古罗夫,家住莫斯科,早婚,风流成性,家有悍妻,有一个十二岁的女儿和两个上中学的儿子。古罗夫在一次去雅尔塔海滨度假时,遇见了一个带小狗的金发年轻女人安娜·谢尔盖耶芙娜。作为情场老手的古罗夫为这场艳遇制造了搭讪的机会。同时也对安娜有了一些了解,家住斯城,因为看不惯丈夫奴颜婢膝的样子,而来此散心。随着两人的感情升温,关系也水到渠成,一周后安娜因为丈夫的眼疾回了斯城。

在分别后的日子里,古罗夫却发现自己已在不知不觉间爱上了安娜。在相思之苦的煎熬下,他来到了斯城,蹲点在安娜去的剧场。看见古罗夫的突然而至,安娜又惊又喜又怕,两人在偏僻的楼道互诉衷肠。此后每隔两三个月,安娜就以去莫斯科看妇科病为由,背着丈夫去和古罗夫相会。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剖析自我,反省既往,以及思考未来的过程中,认识到了生活的真谛,人生的意义,从而得到了心灵上的成长和灵魂上的救赎。

《牵小狗的女人》:为什么俗套的婚外情,会成为爱情的经典?

在作者众多的文学作品里,多以犀利而辛辣的文字讽刺和嘲弄生活中的丑恶现象来揭示底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和沙皇政权的腐朽,却鲜有涉及爱情题材的作品。

但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却改变了既往的写作风格,展现了柔情温润的一面,用细腻的笔触走进人们的灵魂深处,探寻人生与婚姻和爱情的关系。因而这部小说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浩瀚的文学殿堂里散发着如月光般清冷而柔和的光晕,像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隽永而美好,清新而惆怅。

爱情是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婚姻是这份美好感情的延续,在很多描写婚外恋的作品里,人们都有着明确的三观,在痛斥小三的时候,也多以鄙视出轨的男人女人居多。但是在这部作品里,字里行间却流淌着哀而不伤忧而不怨的情感,既温情又清新,让读者也不免平添了些许淡淡的遗憾和深深的叹息。

《牵小狗的女人》:为什么俗套的婚外情,会成为爱情的经典?

小说情节简单,叙事顺畅。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对人物的塑造上多以抒情、议论、隐喻的写作手法,来衬托男女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世界。在文章的开篇作者在描写男女主人公海边初识时,便以海水奇怪地放光,为他们的未来做了很好的暗喻和铺垫。

当听见孩子的读书声,饭馆里的音乐声,风琴的演奏声,暴风雪在壁炉里的哀叫声时,都会让古罗夫一一回忆起和安娜在一起的美好画面。当夜晚来临,他好像看见了安娜在通过书柜、壁炉、墙角温柔地看着他,似乎听见了安娜的呼吸声、衣服的窸窣声;走在街上,他渴望着酷似安娜的身影出现;生活中时刻想与人谈起安娜。作者通过这些细腻的文字,形象而生动地将一个坠入爱河,倍受相思折磨的男人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出来,也让读者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古罗夫。

在文章中作者以两次出现的望远镜作为道具来表达安娜内心的迷惘和困惑。一次是两人初识后的海边散步,望远镜被安娜丢了;一次是在斯城剧场,安娜又重新拿起了望远镜,两次无意或有意的丢弃与拾起,也暗喻着安娜对既往生活的离开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更展现了古罗夫在安娜心目中的地位,和她对待这份感情的期待。这种隐喻的描写也让小说有了诗意般的美好。

在作品的议论部分,作者借古罗夫观海一幕,通过描写海水的流动,表达了作者站在哲学的层面,探究人生与死亡相互依存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与人生的看法及感悟。

《牵小狗的女人》:为什么俗套的婚外情,会成为爱情的经典?

通过阅读这篇小说,在随着故事情节的层层递进中,读者也开始细细解读作者借用婚外情的外壳,包裹在文章里面的真实思想和意义。通过层层剥离,对作者带来的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本身就是个矛盾体,那么当人与自己,与社会发生冲突时,到底是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生活,还是保持真心真诚面对,随着对文章的阅读,读者也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古罗夫与自我的矛盾:爱情让他看到了人性的美好

在现实中,古罗夫厌倦家庭,厌恶妻子,不愿待在家中,工作乏味无趣,虚假的同事关系让他变得高冷,虚以委蛇的应酬,充斥在生活中的每一天,如同戴着一副沉重的枷锁,让古罗夫步履迟滞,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因而这么多年,他一直过着游戏人间和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厮混情场,和女人们尽享鱼水之欢。但在快活过后,却是对女人们的随意鄙视和侮辱,骂他们为贱货。即便面对美丽的女人,看见她们衣服上的花边也都觉着像鱼鳞一样的恶心,但自己却又离不开这些贱货,因而不断挣扎,不断放弃,循环往复,而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这种有性无爱、灵与肉分离后带来的短暂欢愉,却依然阻止不了排山倒海般漫过来的纠结和痛苦。这时的古罗夫如同溺水之人,总想抓住点什么来缓解这种迷茫和焦虑,可是越想抓住什么却越也抓不住。于是,古罗夫便用这种办法来麻痹自己,既是对自己的鄙视,也是与自我产生的矛盾,更是现实与理想碰撞后的灵魂挣扎。

古罗夫原本以为自己的一生都将被这样的生活消磨殆尽,却没有想到在自己头发泛白之即,不期而至的爱情,却改变了这一切。

当安娜如同月光女神般出现时,她身上散发出的不加掩饰的纯粹;浑然天成的善良;对未来的希望;对古罗夫无条件的信任和崇拜;在两情相悦后对自己的自责,虽然她的内心依然不爱丈夫。这些人性中自然的真情流露让古罗夫受到很大的触动。也带给古罗夫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和感动。而这些自己曾经有过的美好,早已飘渺成尘世里的一缕轻烟。但这场爱情,却唤醒了另一个真实的古罗夫。

《牵小狗的女人》:为什么俗套的婚外情,会成为爱情的经典?

古罗夫与社会的矛盾:爱情让他看见了生活的希望

在爱情的救赎下,古罗夫开始反思自己当下的生活:

他有两种生活:一种是公开的,凡是想了解这种生活的人都看得见,都知道,充满了传统的真实和传统的欺骗,跟他的熟人和朋友们的生活完全一样;另一种生活则在暗地里进行的。

这是爱情的力量让古罗夫得出的感悟和思考,更是作者对庸俗生活价值观的批判。在现实生活中,带着面具的古罗夫,隐瞒自己真实的想法,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做些冠冕堂皇的事,让自己绵延无尽地生活在欺骗和虚伪之中。但自己真正觉着有意义的,想去做的事情却要极力瞒着别人,只能在背地里进行,而这种生活也渐渐成了常态化,自己也成为了常态化的奴隶。

古罗夫由己想到了他人,这种人与人之间缺乏的基本信任,让人们过着两面性的人生,一面生活给社会,一面生活给自己。而这种日积月累堆积起来的愁苦如同累赘一样,羁绊着他们的心灵,日子过的压抑而沉重。而自己却已被这样的生活消耗掉了一半的人生。因此,对于社会上有学者提出尊重隐私,保护隐私的呼吁,此刻的古道夫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说过:“最好的治疗是拉近一个人与他的人生真相的距离,假如这个人彻底拥抱了他的人生真相,那就是最好的人生境界了。”当古罗夫终于能坦诚地拥抱真实的自己时,也开始对生活有了认真的思考。而这一切都来源于这份姗姗而来的爱情。安娜帮助他找回了那个逃离自我,逃避现实,逃避未来的古罗夫,这也是安娜和那些与自己有染的女人们的高贵与不同之处。

当古罗夫慢慢卸掉多年的面具时,才感到无与伦比的轻松和自在。当灵魂轻盈而洁净地在这处伊甸园里散步时,他才看见了生活中的曙光和希望。

《牵小狗的女人》:为什么俗套的婚外情,会成为爱情的经典?

古罗夫实现了自我救赎:爱情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透过镜子看见那个未老先衰的面庞和一头花白的头发,古罗夫似乎嗅到了死亡的味道,这也让他第一次对生命充满了敬畏。

这么多年,日复一日麻木机械的生活竟然占去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竟然消耗了自己最旺盛的精力,但自己却从来不敢回望,也从未引起过惊醒。

当想到未来还要延续这样的生活时,古罗夫感到了内心的震动和恐慌。而眼前这个灵动鲜活的生命,也即将被这种僵尸般的生活所吞噬,像花朵一样凋谢、枯萎,他有了从未有过的悲悯。从而也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信念,摈弃无聊的现在,过真实的生活,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安娜,这种来自心底的勇气和力量,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似乎再过一会儿,答案就可以找到。到那时候,一种崭新的、美好的生活就要开始了。不过,两个人心里都明白:离着结束还很远很远,那最复杂、最艰难的道路现在才刚刚开始。

作者在文章的末尾给读者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留白,如同给人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读者自己去思考,既是针对作品本身的探讨,也是针对人生的思索。

《牵小狗的女人》:为什么俗套的婚外情,会成为爱情的经典?

契科夫像

爱情是古往今来亘古不变的话题,是世间最美好最伟大的感情,因为它的纯粹和圣洁,因为它会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因为它会促使你努力进步。如果郎未娶妾未嫁自然是水到渠成堪称人间美事一桩,但在错误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人难道真的只能是一声叹息?

毕竟,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不是人人都那么幸运。而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又何其幸运……如果姗姗来迟的爱情,能教会彼此成长,让彼此变得更加美好,让彼此变得更加优秀,能共同抵御人生路上的风雨,而不是低到尘埃里的仰望,那么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纵观全文,一个婚外情的题材,却让作者独具匠心地将社会问题和人性矛盾隐藏在俗套的婚外情躯壳里,将矛盾指向社会内在的真实,从而让我们明白,我们是谁,我们该怎样去生活,什么才是人生的幸福,因而这部触及我们现代生活内核的小说,便是它成为经典的理由。同时也彰显了作者登峰造极的文学造诣。古罗夫和安娜有相似的空壳式婚姻背景,对庸俗现实的不满,对虚伪人性的鄙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因而他们才会在万千人中偶遇到自己一生的真爱,从而才会心心相惜,灵魂相依。

这份爱情教会了他们勇敢地正视自己的残缺,在实现自我救赎的同时,也摆脱了命运的桎梏。虽然未来路上,荆棘丛生,困难重重,但是他们却依然期待

作者契科夫已离开这个世界近一个世纪,但他留下的作品却像夜空中的繁星,璀璨而夺目。当我们仰望星空,似乎感觉作者并未走远,如同他留给后世的作品,总会让读者毫无违和地产生共鸣。他的“短篇三部曲”:《醋栗》、《套中人》、《有关爱琴的故事》,这些作品又是作者的另一种写作风格,借以嘲讽和批判社会上的庸俗现象和僵化思想,进而反映社会现实,也同样让读者深受启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