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一直在路上——“不会辞职央视,去做访问学者”。

2014年,4月10日,董卿缺席《我要上春晚》录制,这引起了人们的各种猜疑。


据悉,这是董卿在央视的唯一一档节目,不主持即被认为有出走可能,而央视节目组对此事三缄其口。有关“央视一姐”董卿,要从央视辞职的消息,一时被媒体炒得天翻地覆。


后来,董卿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认真地说:“我确实要去美国学习深造。我是以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的身份,去美国学习的。但我没有向央视提出辞职。学完了还要回来。”


提到董卿,我们自然会想起她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主持人大赛》,然后脑海里出现那个手持话筒、对诗词信手拈来的端庄女性。


董卿,一直在路上——“不会辞职央视,去做访问学者”。


董卿,拥有美丽的容貌、稳定得体的工作、幸福美满的家庭,可谓事业家庭双丰收。如此优秀的一位女性,却还要去美国学习深造,不免令人惊讶和佩服。


为何她如此努力上进?为何她一直在学习的路上?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央视一姐”的经历吧!


童年的影响


她曾经说,“学习是最有用的,抱怨是最没用的。”而她自己用行动践行了这句话。


她出生在文理双合的家庭,父亲是杂志社编辑,母亲则是物理教授。她的父亲对她进行“魔鬼”教育——


“你不用担心衣食住行,并不代表你不需要吃苦耐劳”。


父亲对她严厉至极,董卿儿时刚能识字,爸爸就叫董卿抄成语、抄古诗。


董卿七岁开始做家务,并非她懂事帮父母分担,而是父亲要求她必须做。


从初中开始,董卿就会出去做假期工,记忆犹深的便是酒店服务员,打扫卫生、换洗床单……繁重的工作压在小小身板上,累了哭了是常事。但是她的父亲告诉她要坚持。


董卿,一直在路上——“不会辞职央视,去做访问学者”。


是父亲的教育,培养了董卿出口成章的才情,也是父母的教育,给了董卿独立好强的个性,还是得益于父母的教育,董卿有着常人没有的自律和进取。


机遇


1991年9月考入浙江艺术学院(现浙江艺术职业技术学院)的表演专业(大专)。毕业后董卿被分在浙江省话剧团,但是到了团里之后并没有什么戏可拍。


1994年,董卿的生活出现了变化。浙江电视台招聘主持人,董卿陪一个朋友去考试,自己也顺道考了一下,结果却意外的被录取了。就这样误打误撞迎来她的第一份主持人工作。


董卿在浙江电视台工作了两年,既做主持又做编导,她的工作如鱼得水,生活也是十分的惬意。


后来,父母看到东方电视台要向全国招聘,让她去试试,董卿并没有太在意的给上海寄去了她的带子,半年之后竟然接到东方电视台的复试通知。


1996年,董卿到东方电视台工作。


董卿,一直在路上——“不会辞职央视,去做访问学者”。


人不仅要把握机遇,更需千方百计,伸长触角,张大触须,创造机遇。走向成功的人,绝不是一个逍遥自在、没有任何压力的观光客,而是一个积极投入、持之以恒的参与者。


不断提升自己


董卿到上海后,发现自己只是新人,负责联络、催场,跑前跑后,在春晚剧组做剧务,璀璨的舞台不属于她。


于是她利用闲暇时间考了上海戏剧学院的电视编导系,1999年顺利从本科毕业。


1999年,董卿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并顺利进入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2007年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攻读MFA艺术硕士学位,2009年4月毕业。


她曾说过,“在机会来临之前唯一能做的,是忍耐和努力。”


于是她不断忍耐、磨炼、提升自己,为了在机会来临时,与机会相见不恨“早”。


董卿,一直在路上——“不会辞职央视,去做访问学者”。


每一步都走得都有价值


2000年,董卿主持一场“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她风格大气,英语熟稔,因此一举夺取2001年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第五届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在当时评委几乎没有一个人认识她的情况下,全票通过。


获“金话筒”奖不仅让董卿小有名气,也为她带来了另一次重要的机会,到中央电视台工作。


在央视工作的头两年中,董卿共主持了130多场晚会和文娱节目,并从西部频道调入综艺频道,摘取春晚主持的花冠。


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由李咏、周涛、朱军、董卿组成的“春晚四人搭档”首次亮相,和其他三位主持人相比,大家对董卿的目光有些陌生。


但是,慢慢地,“董卿”这个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董卿,一直在路上——“不会辞职央视,去做访问学者”。


她主持的几档综艺节目尤其是大型晚会都具有很大影响力。她作为目前出镜率最高的综艺女主持人,其工作量也可想而知。


由于董卿的电视业务突出,2005年起,连续8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名、优播音员主持人”。


从2005年起至2016年,董卿连续十三年担任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及其他重大晚会的主持人,成为央视力捧的一姐。


正如她所说,“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董卿从一个无人知晓到如今众所皆知的女主持人,靠的是努力。她不断学习,不断尝试,让自己变优秀,抓住任何一个可以发展的机会,接触更多的人,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让更多的人认识。


董卿,一直在路上——“不会辞职央视,去做访问学者”。


一路发展


2008年8月24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董卿等人担纲活动解说。


2010年4月30日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举行。董卿等人担纲开幕式解说。


2010年8月4日,2010年广州亚运会进入100天倒计晚会在广州天河体育馆举行。董卿担纲晚会主持。


2010年10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式文艺晚会在在世博文化中心举行。董卿担纲晚会主持。


2010年11月12日,2010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正式在海心沙岛上演。董卿等担纲开幕式主持,并和朱军搭档解说开幕式序曲“珠江巡游”。


2013年2月,董卿登上杂志《时尚生活》封面,并拍摄了一组时尚大片。


……


董卿,一直在路上——“不会辞职央视,去做访问学者”。


董卿曾说,“只有大胆尝试过主持各类风格的节目,才能分辨清楚自己的最佳定位,最佳风格。”


也许就是这一路上,她不断尝试主持各类活动和节目,她才更好的定位自己,给观众展示自己最闪光的一面。


放下话筒,留学深造


2014年4月10日,董卿因没有现身她在央视主持的唯一日常节目《我要上春晚》的活动现场,而被大家猜测她欲从央视离职。


4月16日董卿首度开腔回应传闻,表示的确欲暂别央视,但并不是辞职,而是以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进修。


“有些时间,学会离开是给自己选择了更宽阔的未来。”


董卿选择短暂离开央视一年,奔赴美国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为了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自己。


董卿,一直在路上——“不会辞职央视,去做访问学者”。


回归舞台,闪耀照人


2015年7月6日,董卿亮相央视一套励志综艺节目《挑战不可能》新闻发布会现场,并担任导师。


2016年2月12日,由董卿主持的科教频道原创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综合频道首播。


《中国诗词大会》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董卿,并在她身上体会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谛。


2017年2月18日,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开播,在电视行业工作22年的董卿不仅是节目的主持人,还第一次担任了制作人。


董卿,一直在路上——“不会辞职央视,去做访问学者”。


2019年10月13日,由董卿主持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开播。10月26日,节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开播,董卿担任节目点评嘉宾。


……


董卿的一句语录,“人的潜能其实远超过自己的想象,你不挖掘就永远不会知道。”


她已然站在众人仰望的高峰上却仍不忘继续向上,不断追求卓越的自己。她不停挖掘自己的潜能,做主持、做编导和制作人等,打破过去的自己,让世界重新认识她!


董卿,一直在路上——“不会辞职央视,去做访问学者”。


结语


“成功是偶然里有必然,必然里有偶然。”


董卿的成功是不懈努力的必然结果,其中也有机会和运气降临的偶然。


偶然里有必然,但当机会来临时,没有努力,也无法把握住机会,这份偶然只能浪费。


必然里有偶然,但若没有前期的努力做铺垫,就没有了必然,何来偶然呢?


董卿,一直在路上——“不会辞职央视,去做访问学者”。


希望我们都能在偶然来临前努力,做好充足的准备。也能在必然发生后,把握机会!


作者凌晨LFY,热爱文字,喜欢用文字表达情感。生活千姿百态,情感丰富多彩,我都想与你分享!想了解更多,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最后,谢谢你读到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