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伙伴,看看林永健与胡军两位爸爸不同的表现

曾经深受观众喜爱的《爸爸去哪儿》第三季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几个孩子守护冰激凌,可是当村长返回来检查冰激凌的时候,大竣却躲了起来,在本该承担责任的时刻,他选择了逃避。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伙伴,看看林永健与胡军两位爸爸不同的表现

林大竣的父亲是林永健,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年轻时曾在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工作的他,虽然在春晚上贡献了无数欢声笑语,但骨子里仍旧是严厉刻板的。这一点在节目中就可以看出来。

在节目中,林永健老师念叨孩子的错处,“你是最后一名啊?你真是最后一名啊?”,而站在林永健身边的大竣异常尴尬。从扫佛塔,到之后吃习西瓜,林永健批评孩子从不避讳别人,经常在有外人的情况下说孩子,即便是大竣已经很尴尬了,而林永健还在唠叨。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伙伴,看看林永健与胡军两位爸爸不同的表现

其中有一集是大竣和轩轩一起出去卖东西,路过的好心姐姐看见两个孩子可爱,就给他们两人好吃的,轩轩没有犹豫就接了过来,而大竣却往后退了退,警惕地答道:“我不告诉你,我不要吃。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伙伴,看看林永健与胡军两位爸爸不同的表现

有的人说这是大竣安全意识比较高,其实在有录制组的人在场的情况下,孩子是不会产生不安全感的,大竣拒绝陌生姐姐的零食,单纯是因为他内心的害怕。

为什么同样是公众人物的孩子,为什么几个孩子的表现如此不同。这个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林永健老师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自己年轻时当过兵,所以对于纪律的要求比较高。那个时代的人,经历过灾难,小时候忙于温饱,做了家长以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那时候哪有你这条件”以及“你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伙伴,看看林永健与胡军两位爸爸不同的表现

所以节目现场的林永健一直在用家长的眼光看着大竣,害怕孩子会出问题。他在孩子远处观望着孩子,却还要不停地唠叨“怎么能这样呢?

而反观与林永健一同参与节目的胡军,他的反应就平静地多。他觉得孩子本身就是要出问题的,出了问题然后改正,孩子才能真正地长大。

林永健与孩子关系最大的裂缝,在于不信任。林永健担心孩子犯错,出了问题就立刻斥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因为他从父亲那里收到的信号全都是父亲的不满。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伙伴,看看林永健与胡军两位爸爸不同的表现

但胡军的儿子康康不会,胡军看似粗线条,却能第一时间觉察康康的真实想法。

胡军发现康康以为爸爸只爱姐姐,所以胡军会在入睡时很认真地对康康讲“其实爸爸非常非常爱你的,爸爸觉得你是男孩子,就应该有男孩子的那种气概。以前陪你少了,对不起。

在胡军和康康一起玩游戏的时候,康康输了忍不住落泪,胡军看到后立即蹲下身子对康康说:“眼里进沙子了是吗?爸爸给你吹吹。

胡军看出孩子想哭,这么做只是在维护儿子的自尊心。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伙伴,看看林永健与胡军两位爸爸不同的表现

这就是为什么当村长回来检查冰激凌时,大竣选择逃走,因为他害怕父亲的责备。我并不是为了批评林永健老师,但他与儿子之间的确没能建立起和睦的亲子关系,他想做的只是树立权威。

这样的孩子收获的是恐惧,即便是知道了正确的做法,却不一定能明白道理。这种专制权威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缺乏尊重,最终只能导致孩子对失去信心。

而胡军与康康,更像是哥们,“康儿是非常讲究原则形的,在这方面我比较了解他,不让干什么,他坚决不会。”也正是因为胡军对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真正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伙伴,看看林永健与胡军两位爸爸不同的表现

南北朝时文学大家颜之推曾经说过:“父不慈则子不孝”。子女与孩子相处是一门艺术,亲子关系,是孩子一切关系的基础。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伙伴,看看林永健与胡军两位爸爸不同的表现

这在里我推荐《好父母不吼不叫》一书,这本书属于“亲子关系育儿百科家庭教育书籍

”之一,书中从30个最让父母感到焦虑的教育情景出发,用3个步骤让亲子之间互相理解,轻松沟通,有利于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伙伴,看看林永健与胡军两位爸爸不同的表现

古人有话,“父母德高;子女良教。”养育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就要求父母与子女间有良好的沟通,能建立起和睦的家庭关系。

好的父母胜过一切,通过阅读这套书籍,可以为众多妈妈提供育儿方面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激发孩子内心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伙伴,看看林永健与胡军两位爸爸不同的表现

该套从书除《好妈妈不吼不叫外》还包括《正面管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全套仅需48元,即可让家长成为孩子的好伙伴,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