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孩子,自控能力特别差怎么办?

大手牵小手幸福向前走


我认为欲望太多的时候,无法满足的话,什么年龄都一样会控制不住,比如沉迷电子产品…孩子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我认为家长以身作则想当重要…


秋雁2019


跟我媳妇结婚的时候她带个男孩11岁 我是头婚这孩子从小缺失父爱 他爸老在外面做生意 管教的时候属于简单粗暴式

没结婚之前聊到孩子时就长说 经常被他爸打的鼻青脸肿 鼻子流血 他爷爷奶奶对这孩子又比较溺爱

他妈觉得没时间陪孩子 所有问题都是用钱解决 比如一日三餐 都是给钱让自己去吃 或者直接下馆子 搞得这孩子对家 没有概念 以至于小学三年级以后从来没及格过

后来报辅导班不是逃学就是不去 或者就是去了 等从辅导班回来经常性晚上11点12点 还谎话连篇 经常偷钱 可以说真是毫无优点

不啰嗦了切入正题吧 结婚后 先是投其所好 小孩就习惯吃喝玩乐 带他玩飞盘 踢足球 五子棋 羽毛球 看电影(其实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亲子游戏 可以建立沟通)

做他喜欢吃的 早餐 三明治 牛奶 或者桃心火腿煎蛋 红烧肉 鱼 虾 (这也算抓住他的胃 让他明白家的意义之一就是早餐)这样慢慢对我有了好感 依赖感

对于他脏乱差的卧室带他先打扫整理 后来发现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买了简易衣柜 跟他一起组合 让他明白干活的不易和组装成功的成就感

后来还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 买了墙壁上贴的 夜光星星 月亮 悄悄贴上关灯后特别明显 给他小小的惊喜 (还是让他慢慢明白家的意义)

陪他度过六年级暑假布置练字作业 从最简单的横竖开始(其实这些主要是培养服从性)后期便于由易到难做功课

之前说了他学习差 小学三年级以后从未受到过表扬 初一开始后 陪他背诵英语单词 默写 发音(基本不需要基础 不像语文数学)在课堂上尤其是英语课不在畏惧 还守到过好多次表扬通过点点滴滴 渗透 终于对学习有了一点点自信 说的也许有点啰嗦 多多包含

……未完待续


攻城略地878


对于孩子来说,自控力比智商更有助于学习成绩,比情商更有助于社会交往。从这个角度来看,自控力就是孩子自我成长的“秘密武器”,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处处都在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在这里要强调一点,对于学习,孩子没有主动学习精神、自我控制能力差是最可怕的学习障碍。只有孩子自己喜欢学习,主动去学习,学习效率才会提升。

我儿子今年14岁,自控力极差,做什么事都需要我催促他:

早上起床起不来:“赶快起床了,小心迟到!”

做作业拖拉:“快点写作业,别又熬夜!”

晚上睡觉也是:“别玩了,明早还要上课!”

给他定制的学习计划也没用,睡前刷手机,拖延写作业,我不说赶紧写作业,孩子就在那里看电脑玩游戏,不督促他就不知道学习,一看书就发呆......这些坏习惯还是改不了,每天我都要催!催!催!孩子心烦我也心累。眼看每天都这样催促不管用,我又制定了一个约法三章,凡是没达到我要求的,就要接受惩罚,从限制游戏时间到扣除零花钱等等。只是,我没想到的是,现在孩子都鬼精灵的很,我上有政策,孩子下有对策,问题还是没解决,每天还是照样作业拖拉、熬夜玩手机,成绩也下降得厉害,我快愁死了。


啊兵有话说


家长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本来培养孩子自控能力要从小做起,我女儿从三岁起就让她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不要求她能收拾多么整洁,重要的是要养成自己管理自己物品的习惯。看动画片我也会和她商量好观看时间,到时间我就提醒她该关电视了,刚开始还不想关,磨磨蹭蹭的,时间长了她就自己去关电视了。

家庭教育中家长应避免用命令式的语气要求孩子做什么,尽量用商量的口吻,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家长要做的就是把握好这个规则,比如孩子说要看两个小时动画,这个肯定是不行的,这时家长就要告诉孩子不能长时间的看电视,对眼睛不好,只能看一个小时。

家长制定规则,让孩子在规则内自己管理自己,家长尽量不要干预,慢慢的孩子的自控力会好起来的。


homework


根据我的辅导经验,关于孩子自控力差,提供如下建议

1、接纳孩子没有自控力,从生理的角度分析,11岁的孩子他的脑神经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完整。尤其是负责控制部分的大脑前额叶没有发育完整,所以孩子没有自控力,是很正常的,不必担心和忧虑。

2、明白“即时奖励”和“延时奖励”的原理,我们人类是从原始丛林进化而来,那时候我们今天打猎归来,马上就能吃上肉,能开篝火晚会,我们都很高兴。所以我们天性是喜欢即时奖励的。而通过自控力得到奖赏往往都是延时奖励,比如你自控的戒掉了吸烟,你收获了健康这个奖励,一定是多年以后的事情,属于“延时奖励”。生活中很多需要自控养成的好习惯都是很多年以后才能得到奖励的行为。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喜欢打游戏,而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因为打游戏是即时奖励,而学习是延时奖励。明白这个原理后,在培养孩子自控力时,就想办法把延时奖励改变为即时奖励。比如:孩子专注的学习后,你可以及时夸赞孩子“你这样专注的学习,爸爸感到很高兴,太棒了”孩子把房间整理了,你可以及时的夸赞孩子“你的房间整理的很好,你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总之,就是及时的给孩子正面的反馈,偶然给点物质奖励,做到即时奖励。

3、自控力和“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慢慢的培训锻炼出来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强壮”。

4、自控力是可以传染的,所以我们家长是孩子的最好导师,如果我们在做一些事情上,没有自控力,比如:戒烟,戒酒,懒床,减肥等,这些没有自控力的行为,会无声的“传染”给我们的孩子。

5、科学研究发现人在情绪低落时自控力是最薄弱的时候。我看过一个调查,控制型,粗暴型的家庭,孩子迷恋网络游戏的程度最大。原因就是在这两种家庭里,孩子的消极情绪较多,当孩子情绪低落时,也是最想放纵自己时,通过游戏给自己身体奖励,以达到修复自己的目的。

6、孩子一般分不清,哪些是“我想要的”,哪些是我“我需要的”。比如打游戏,孩子误把“我想要快乐”等同于“我需要游戏”,从而把游戏和快乐等同起来。其实孩子需要的是快乐,而不是游戏。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他想要的是什么,让他真正的明白自己想要的,这样做起事情来,他的自控力就高很多。





积极教育


朋友你好

11岁,从人类大脑的发育阶段来说,它还是在生长的阶段。

3-6岁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

7-13岁就是肢体行为不断完善的时期

14-18岁是生活技能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11岁的孩子,对短期会让自己愉悦和兴奋的行为是非常容易着迷的

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暴力,色情甚至是毒品

而且7-13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值生命力的垂直上升期,精力非常旺盛,可以说是生命阶段最活跃的时期,任何行为活动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学习,非常有吸引力

那如何来引导孩子对正能量行为活动的培养和体验,减少避免或者降低对负能量行为活动的体验就非常重要,所以父母需要监管避免接触到负能量行为避免他们接触人类过度欲望而衍生出来的堕落行为

如果孩子接触到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那怎么引导孩子化负为正呢?这也是青少年成长中的一个特点,就是让新的身体兴奋刺激代替原来的刺激或者超过它。比如说孩子喜欢打游戏,就不限制孩子让他一直打,直到超过他的身体能承受的极限。在他休息过来的时候可能会不想打了,因为他发现自己打游戏的过程中心理得到的满足和身体刺激感越来越小了。也有可能这是个反应超常的孩子,他在游戏中越玩越刺激,成了超级玩家很难从中自拔,这种时候就要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到实际的行为习惯上。超快反应的孩子在机车,马术,射击等竞技类的活动上的表现肯定也会非常棒,脱离游戏环境,让他在真实环境中得到心里满足感和身体刺激感,是可以约束他的游戏瘾的

如果孩子沉迷色情网站或者动画,其实这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7岁到13岁是性发育的阶段,会有好奇心甚至体验的欲望都是人之常情。我觉得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不应该忽视或者打压,应该耐心的正确引导,可能母亲比父亲最这个引导更合适。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是从母亲孕育的,从生理上让孩子明白这个性行为和孩子孕育及生产的过程,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约束他的行为底线,不论是对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是好的

大家一起加油,this is Joan,喜欢我的回答的朋友请加关注~


心灵的果实


根据我多年专注力训练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改善方案,仅供参考:

1、要想孩子自控力变好,父母双方先改变,今后无论孩子在学习或游戏,中途不能打断,善始善终,一气呵成,父母不包办,不抱怨,不指责,孩子自控力差,父母占80%的责任;

2、父母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交谈,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去改变,可以通过调换座位,调换同桌,委任班级干部,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等等;

3、自控力差的孩子一般都精力充沛,多动,放学回家父母可以安排适当的家务或者跳绳,羽毛球,篮球等体育运动来让孩子们去参与,从而降低他们的兴奋度;

4、报一个兴趣班;

5、列出孩子所有的优点,父母创造孩子展现优点的机会,通过事件去赞美他,鼓励他,让他体验到自己也可以做好,让孩子找回自信!

6、自控力没有提上来之前,先不要刻意去强调学习成绩;

7、父母的爱和信任,是孩子改变的动力;

8、专注力训练:作业完成后,轻闭双眼,双脚并立,双手放身体两侧,头顶一个课本站桩,时间由10分钟开始,坚持每天训练,直到一次站桩达到半小时;

9、冥想静心训练:闭上双眼深呼吸5次,用力吸气至极限,憋气5秒,再用嘴巴缓缓的吐气;


丁十一


自控力是自己对自己的控制能力,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自控力是不同的。

11岁孩子自控力差更多的表现为无法长时间做同一件事,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具体表现为:

(1)时间管理比较差,不能按时作息。

(2)做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

(3)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

(4)有依赖心里,独立性不强。

(5)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

自控力差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生理原因,即生理发育不成熟;也有心理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原因。对于11岁的孩子,自控力特别差,有一定的生理原因,但更多的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即行为习惯养成较差。

通过以上分析,父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努力:

(1)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激发孩子行为的动力。如孩子树立了想当科学家的理想,孩子就会坚持努力学习,而不至于完不成作业。

(2)和孩子一起建立一个“日常行为惯例表”,并督促孩子按时作息,从而保证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3)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身教胜于言教,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自控力强,有着良好习惯的榜样。如,父母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让孩子做作业,父母就不要看电视或者玩手机等等。

(4)给孩子建立并强化规则意识。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守规则。当孩子不守规则时,父母要做到和善而坚定,从而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5)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事。让孩子独立做事,可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担当。孩子就会逐渐摆脱依赖心理,孩子的自控力也随之提高。

(6)抓住时机,鼓励孩子。孩子在某方面做的好时,父母要不失时机地表扬孩子,鼓励孩子朝更高的目标努力。

(7)强化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父母要帮助孩子不断强化好习惯的养成,一般要坚持21天—90天。父母还要善于帮着孩子发现并矫正不良习惯。

(8)父母要根据孩子11岁的特点降低要求,不过度期待,避免过多的责备和不满,以引起孩子不满和抗争。

(9)如果孩子注意力涣散,可进行一些专注力训练。父母若不能胜任,可找专业老师来进行。

(10)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孩子的心是定的,他才能专心去学习、去做事。和谐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



张老师谈孩子教育


现在孩子因为家长的溺爱或者是行为教育的疏忽,经常会有自控能力差的性格缺陷。一小部分原因是孩子大脑皮层的抑制功能尚不完善,所以很多小孩子都是很兴奋、很难安静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父母教育不到位,没有为孩子做好榜样。

改正孩子自控能力差的办法:\r

首先是要给孩子立规矩,立规矩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在家父母可以跟孩子“约法三章”,例如按时吃饭、10点睡觉等等,家长要严格监督孩子遵守规则,告诉孩子这是小朋友要遵守的规则,大人也会有规则要遵守,并且你也要按照规则来做。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孩子自然就会逐步约束自己。\r

其次,不要溺爱孩子,事事帮孩子做好,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肆意妄为,教育理念也要一致 不能这边刚跟孩子说好了,转头就到奶奶那里诉苦。因此父母一定要和长辈沟通好,不然很难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r

最后,可以采用说服教育+表扬的形式,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要有耐心地进行说服,在说服过程中,也要让孩子表达出他的想法,然后指出孩子哪里做错了。这样孩子才会加以改正。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自控行为时,家长也不要吝啬表扬,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现在才11岁,家长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监督孩子是否按制定的规则制度来做,相信经过一段的时间是可以改变的。





小馨儿童园


你好,我是阿伟,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共情: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更加的阳光积极、面对事情有挑战困难的勇气,所以我非常理解您的感受。

第二、具体化:您可以和我说下孩子胆小、不自第信,具体是怎么表现的吗?

第三、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具体分析:

a 先天性格成因:有些孩子对于情感的捕捉能力很强,天生性格比较敏感,对他人的评价比较在意,容易入心;而有些孩子天性乐观,外界声音很难对其产生影响,这些是正常的。

解决:对于在乎外界评价的孩子,要注意评论时的用语,尤其是批评,多鼓励,多表扬,帮助建立自信。

b 没有自我认同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被批评指责,在各种负向语言的环境中成长,自然对周围人的评价敏感度就更高。

解决:采用赏识教育法,鼓励与认同任何孩子做得好的部分,鼓励要真诚、要具体,切忌说话“假大空”,逐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希望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