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的功过是非该如何评价?

我想养猫捉老鼠


老易说事,偏爱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冉闵因为一纸《杀胡令》而千百年备受争议,从人道主义来说,冉闵显得格外的残暴。但是从民族主义来讲,冉闵又几乎是挽救了当时的北方汉族。

所以人们从不同的历史角度据理力争,对冉闵大肆地“品头论足”,甚至面红耳赤,依然不誓不罢休。就老易看来,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

首先,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是有基本的史学观点的。历史上对于冉闵的史学记载并不多见,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历史上那些朝代的统治者对于冉闵是有刻意的避讳的,也折射出了他们的态度。

但是,这毕竟是史学家们的观点,我们寻常百姓读历史,首先还是要有自己的史学观。


冉闵,他是寄生在胡人政权(后赵)中的一个汉人,是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如若冉闵是一个普通人,也就罢了,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乱世,冉闵或许就此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但冉闵偏偏天纵奇才,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事能人。

所以,能力越大,干得也越多。冉闵得到了石虎的重用,但是石虎是入侵中原的胡人,他伤害的对象正是汉族人们,所以冉闵越得到石虎的重用,也就说明前期冉闵对汉族的伤害越大。所以这也成为后来很多人诟病冉闵的理由之一,说他是彻头彻尾的汉奸。但事实上,这个事情还真不能全怪冉闵。毕竟他父亲就被石虎收养了,他也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出身。

随着石虎去世,冉闵在后赵的功劳越来越大,后赵的皇室开始越来越猜忌冉闵。说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才高于世,众必毁之”的道理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冉闵不心甘之下,于是举兵反了后赵。

反了后赵的冉闵虽然控制了京城,但是后赵的羯人依然不愿为其所用。冉闵让他们选择留下或者离开的时候,大多数羯人都选择毅然决然地离开后赵京城。这种情况给冉闵的刺激很大,他意识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五胡乱华”那个乱世,没有任何一个人,也没有任何一个政权是真正有安全感的。冉闵看到羯人都不愿意为其所用,只能另辟蹊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汉人成了他最好的政治朋友。为了团结北方的汉人,为了找到他们的共同“痛点”,于是《杀胡令》横空出世了。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杀胡令》还是一种政治需要。但与此同时,《杀胡令》也包含了一点民族主义。


后来,在《杀胡令》的影响力下,冉闵的后魏政权实力大增,从而在北方那一片已经被胡族糟蹋得乱七八糟的土地上,杀出了一条血路。与冉闵有直接仇恨的羯族几乎被灭族。其他胡族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因为冉闵的军事能力实在太强了。

据历史统计,死在冉闵《杀胡令》下的胡人数以百万计。但是《杀胡令》的负面效果也很快就体现出来了,当北方的胡人意识到生死存亡的时刻到了,竟罕见地联合起来绞杀冉闵。

后来,冉闵遇到了同时代鲜卑族的另一个军事天才慕容恪,被其以诱兵之计骗入了包围圈,并发明了后世所谓的“铁浮屠”、“拐子吗”将冉闵先包围、后擒获。被擒获的冉闵面对以胜利者自居的慕容儁(慕容恪的哥哥)“不堪一击的败军之将也想当皇帝”的嘲笑时,大义凛然,说:“你们这些未进化的胡人都可以当皇帝,我为什么不可以?”所以,很快就被杀害了。后被建立前燕的慕容儁追封为“武悼天王”


冉闵实际上从建立后魏,到兵败身亡,时间并不长,也就三两年时间。但是,他对汉族、对胡族都是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因为他是一个破局者。

要客观地评价冉闵,我们可以用假设法,假设历史上没有冉闵这个人,那么历史会变成什么样?我想大统一的时代会早上几十年到来(最后统一南北的还是北方的鲜卑族政权)。但是因此把破坏大统一的罪名丢给冉闵显然是不客观的。

另外,我们也要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北方胡族过早地统一全国,那么,胡族还没有完全汉化,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又是如何?谁也说不清楚。

其实,冉闵的一生都是一个政治家或者军事家的常规操作,我们不应该从道德上去对其加以谴责。就其一生的行为表现来看,我认为还是功稍大于过的。毕竟一个能为保留民族文化,拯救同胞命运去抗争的人,不管他的目的是什么,总是值得人尊敬的。


老易说事


冉闵?近年来被粉饰过头的一个可笑小丑。他害死的汉人,远超过匈奴和羯人。


冉闵,所谓的“杀胡令”影响到的胡人,也就是十几万匈奴人和羯人。而死在这个“杀胡令”之下的汉人,估计是真正胡人的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



东汉以后的匈奴部落,总共才三四万户,人口不过十几万人。而羯族作为匈奴的附庸,人口更少。在刘渊起兵初期,匈奴军甚至常常打不过西晋一个太守,长期困顿于并州一代,由此可以看出匈奴人口的虚弱。


刘聪、石勒等人后来能够推翻西晋,完全是西晋内部自我作死,各种内部混战消耗光了军队主力。而且,刘聪和石勒军队的主力,多数也是北方汉族流民,所谓的胡人并不占优势。


因此,说什么冉闵赶跑了数百万匈奴人、羌人、鲜卑人、氐族等等,根本是胡扯、胡扯再胡扯。中原农业地区如此肥沃富庶,西晋时期整个北方都不过才几百万人,四边的草原苦寒之地反而能养活出几百万胡人?这不是打汉朝、魏朝和晋朝人的脸吗?



所谓的“五胡乱华”,真正的草原民族最多不过几十万人。数量最多的当属鲜卑族,而且分别归属段氏鲜卑、慕容鲜卑、宇文鲜卑、拓拔鲜卑等等。


最关键的是,人口最多的鲜卑族,你个冉闵根本管不到好不好!冉闵能驱逐慕容氏?还是驱逐了拓跋氏?


冉闵面对的胡人,主要是匈奴、羯族以及丁零等杂胡,每家最多也就几万人到十几万人。而且,冉闵的杀胡令只是一个短期行为,大量的胡人不仅安然无恙,而且继续在冉闵麾下当差!



所谓的“兴汉大天王”冉闵,居然将儿子冉胤任命为大单于,要当胡人的大头领?这不是打脸吗?而且他还把一千名归降的胡人分配到冉胤麾下。这算什么“杀胡令”?


某些人经常反复地谈什么“几百万胡人被驱赶出中原,路上死伤枕籍,只有两三成返回故乡”,而且把他们的故乡又编造成北方草原甚至什么欧洲平原。这根本是歪曲史书!



史书写的是“青、雍、幽、荆各州迁徙百姓及诸氐、羌、胡、蛮,共数百余万人,各自归回本土……因饥饿、疾病等死亡,能够抵达家乡的仅有十分之二三。”看清楚,这里指的是青、雍、幽、荆各州百姓数百万人,绝大多数都是汉人!其他胡人的家乡,也多是在中原!而且胡人所占的比例能有多少?


这几百万汉人的死亡,才是“杀胡令”最大的牺牲品!要知道,西晋全国人口才不过一千多万。可以说,冉闵给北方汉族人口造成的巨大损失,远远超过匈奴和羯族的前赵、后赵!(陶慕剑)


陶式防务评论


冉闵功在救汉民,保文化,过在于不肯与东晋合作,错失收复中原的机会,为北魏的崛起提供机会。

冉闵废除后赵残暴的统治,杀胡令,一夕之间令百万胡人丧命,以人为食的羯族,更因此而遭到彻底的灭族。

冉闵虽然是被胡化,在行为性情颇为强势,但至少允诺汉文化的延续,对待百姓也都爱护有加,因此受到百姓的殉国。

冉魏国土狭小,经过动乱后人口也凋敝,而周边却是强敌林立,唯有东晋既是汉族正统,又有实力协助冉闵。

东晋合作的基础是,冉闵去除自立为帝,然而东晋孱弱的军事能力被冉闵轻视,拒绝了合作的可能,断送东晋统一的希望。

冉闵最后的战败,与国力有着巨大的关联,战乱导致农耕无法进行,冉魏出现大面积的饥荒,导致民心动荡。诸胡联手围攻,冉闵不幸被俘获,冉魏也就此亡国。

所以,冉闵深受胡人影响,虽有智慧能够百战百胜,但忽视国力差距不肯与东晋联手,反而妄自称帝,这只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我们不应该过分的谴责!


多臻贵


此人自小就跟随着后赵武帝石虎,作为养孙估计他小时候受到的歧视不会少,冉闵是汉人,养他的人是胡人,他有名字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

我们在这里说冉闵不能不假思索地用民族英雄或者杀人狂来定义他。

  • 首先冉闵是一个知道喜怒哀乐的普通人。冉闵的父亲叫做冉良,他在十二岁和石家军队作战的时候被俘虏,也许石勒看到这个孩子身上的勇气和良气,就让自己的侄子石虎收养了他,改了名字叫石瞻,冉闵出生以后就成了皇家孙子,他的父亲石瞻跟随着石虎活跃在各个战场之上,这个战争最多就和匈奴----前赵国刘曜之间的战争,这些战役非常成功,所以就有了石家的后赵。那个时候,冉闵的父亲石瞻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了太多的机会,为他日后的出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然而就在他们攻下河东重镇蒲坂之后,刘曜带兵疯狂反扑,这一战,石瞻没有了好运气,被刘曜俘杀。那时候,石闵(冉闵)才六岁,这个小孩自然因为父亲受到了羯胡贵族们的厚爱,我们可以想象这个自幼失父孩子的心理阴影,他一定是个和父亲一样要强的人。

15岁,公元337年石虎发动了北方鲜卑族部落(辽)的战斗,冉闵就在其中,他带着父亲当年那份勇气踏上了人生的辉煌。就是在这次战役中,在石虎失利撤退的情况,15岁的冉闵组织兵马断后协防,这让石虎大喜过望!此后石闵在对东晋的作战中一路大胜,斩杀东晋兵过万人,甚至还掠七万户东晋民众凯旋!

从以上看来,冉闵就是一个普通人,他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是要和父亲一样做一个勇敢的人、一个勇敢的战士。

  • 其次冉闵是一个有所谋求的政治家 石虎病逝后, 这个时候,冉闵以及27岁了,在朝内大臣废新帝欲作乱的时候,当机立断做主立石虎长子的亲弟弟宗室亲王石遵为帝,挽救了后赵于水火边缘。石遵曾经给冉闵承诺,如果自己做帝一定立他为储君,可是最后食言,并开始限制他,怕他做大难以控制,但是冉闵当机立断,杀死石遵,再立新帝石鉴,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出冉闵以及从一个懵懂的愣头青变成了政治家!


河东一粟


不同的立场,有不同功过

比如,冉闵最大战绩是灭后赵平羯胡

站在羯胡立场,冉闵之过远大于功

冉闵灭赵,让赵国羯族百姓流离失所,不得不迁徙逃亡,最终烟消云散成为历史符号,造成这一切的凶手,冉闵自然罪大恶极

其实不仅是冉闵,对于羯胡来说,就算汉家百姓活的好一些,都是错,需要压制

时沙门吴进言于季龙曰:"胡运将衰,晋当复兴,宜若役晋人以厌其气。"

而站在汉家立场,冉闵之功远大于过

冉闵又是民族英雄解放者,赵国汉家百姓生活水深火热,人不如兽,就算在后赵出仕的汉家官员也是朝不保夕,说不定哪天就被羯胡给当街抢了,普通羯胡都可以明目张胆的抢劫后赵汉家官员。比如说石勒亲家程瑕一家,和石勒结亲,程家应该了不得吧,可就这样的程家竟然被羯胡破门强抢,家中所有女性尽遭侮辱,凶手们扬长离去时还带走了内衣,事后石勒仅是象征性的惩处

其实在那个年代,谁当权都差不多,百姓一样受苦被压迫,但后赵做的太过了,对于汉家,他们实行减丁政策,准备亡族灭种

对于冉闵灭赵之举,冉魏使官很直白的说

暴胡酷乱,苍生屠脍,寡君奋剑而诛除之,黎元获济,可谓功格皇天,勋侔高祖

不同三观,有不同是非判定

这一点比立场还有意思,近代史学家蔡东藩在他的两晋演义中给冉闵做过点评定性,他说:

彼闵蒙乃父之余廕,受石氏之豢养,予以高官,给以厚禄,大马犹知报主,闵犹人耳,何竟不顾私恩,对宠我荣我者而反噬之?况羯虽异族,远系从同,必欲尽歼无遗,设心何毒?是可忍孰不可忍?而谓其能顾祖国,必无是理

蔡东藩说的对不对呢?很对。估计封建时代或者受到老式儒家教育的很多文人仕子会赞成支持,忠孝节义嘛!

背叛还是起义,如何定义?


灵石蕴珠宝


冉闵的历史功绩,个人认为是功大于过! 功劳主要是在五胡乱华时期,中原生灵涂炭时,是他用一己之力唤醒了汉族人心中的英勇胆魄,让后来的胡族领袖再也不敢轻视汉族人民,改变了胡族领袖对西晋朝廷覆灭后汉族不堪一击的形象,也间接导致了汉族人民与少数民族的民族融合。

养子出身,军功卓著

冉闵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冉闵的父亲冉良,字弘武,是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后赵明帝石勒在一次战争中俘获了年方十二岁的冉良,石勒命石虎收他为养子,并改名为石瞻。冉良长达后勇猛多力,攻城陷地,立下大功。在后赵年间历任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

冉闵因为父亲的缘故,石虎爱屋及乌,再加上冉闵年幼时就有勇有谋,石虎很宠爱他,冉闵自小就同石虎的亲孙子们一样受到教育、培养。冉闵成年后,身高八尺,骁勇善战,成为石虎手下一员猛将。 授任建节将军,改封修成侯,历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咸康四年(后赵建武四年,338年),石虎在昌黎之战中大败,后赵各路军队都弃甲溃逃,只有冉闵因为平时领军有方,手下的军队军容整齐、进退有据、未遭创伤,由此冉闵威名大显,更加受到石虎的喜爱。

后来冉闵更是因为带兵打败了东晋的军队,擒杀了东晋将领蔡怀,接着又平灭了后赵声势很大的戍卒起义军,让后赵的胡族、汉族将领都十分敬服。

与后赵皇室决裂,对胡人丧失信赖

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冉闵与自己达成政变成功后立冉闵为太子协议的石遵起兵夺权,冉闵起兵辅佐石遵剪除异己夺得皇位。然而称帝后的石遵却违背诺言,立自己的儿子石衍为皇太子。石遵忌惮冉闵的实力又加上自己理亏在先,想要阴谋诛杀冉闵。冉闵得知消息,联合汉人乞活军首领李农,密谋废黜并杀掉石遵。立另外一个后赵皇室石鉴为傀儡皇帝,自封大将军、武德王,掌控了后赵大权。

石鉴在冉闵挟持下称帝之后,并不甘心作为他的傀儡,多次密谋政变诛杀冉闵和李农,但都未能成功。石虎的另一子石祗在襄国起兵,与羌族名将姚弋仲、苻洪等联合,集结了军队传檄诛讨冉闵。与此同时,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人集结了三千羯兵埋伏在宫中,准备谋杀冉闵,然而却被勇武过人的冉闵奋起突击,冉闵在宫殿内大逞兵威,埋伏的人员被冉闵杀的横尸遍地,片甲不留。

推出史无前例的“杀胡令”,掀起了民族斗争的腥风血雨



经此三番两次的背叛与伏击后,冉闵终于明白,羯族人终究不会接纳和信任自己,心知胡人终不可为自己所用,于是他便发布了天下震怖的“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传檄境内,敕各地将领杀胡、驱胡”。

“杀胡令”打开了汉胡民族仇恨宣泄的缺口,汉族对胡族积压多年的仇恨一下得到了释放,拿起武器的汉族人民在冉闵的支持和号召下对胡族百姓大开杀戒。冉闵亲自率领赵人诛杀胡羯,不论贵贱男女少长一律杀头,死者狼藉。各地汉族武装势力也乘机攻杀胡族以请功,将辖区内的羯人与胡人不分青红皂白疑虑赶尽杀绝。

由于“杀胡令”的影响,北方各族几乎“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中原的各路胡人恐慌无比,悉数奔逃,辗转万里,逃回西域,道路交错,各自攻杀,当年进入中原的胡人,数月之间十不存一。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杀戮,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

《晋纪》记载:“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 ”

在惊闻大变之后,石虎之子石琨率七万赵军,攻打邺城。神勇如吕布的冉闵手执两刃矛,率千骑突阵将其击溃,斩首三千。此后,冉闵又杀死石鉴,将石虎孙子三十八人诛杀殆尽,自立为帝,恢复父祖的汉姓冉氏,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冉闵没有什么政治智慧,冉魏根基也浅,完全是靠个人武勇和战争立国,在北方几乎得不到任何势力的支持,和唯一的同盟乞活军领袖李农也因为利益冲突反目成仇,最终诛杀了盟友——北方汉人最大武装势力的领袖李农。遣使前往东晋,欲与东晋结盟,因为自己的傲慢无礼以及前期与东晋交战的影响直接遭到了东晋的拒绝,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孤立无援。最后冉闵在鲜卑慕容恪的大军围攻下,冉闵寡不敌众,力尽被俘。

结语:

冉闵时期,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颇为严重。在西晋八王之乱之后,群雄并起,在匈奴人刘渊,羯族人石勒之后,各族胡人武装势力纷纷进入中原。当时迁居中原的胡人高达五六百万之多,数量上相当惊人,他们是在东汉、魏、晋、石赵四个朝代因各种原因迁到中原地区来的胡人。特别是刘渊为代表匈奴、石勒为代表的羯人崛起后,胡人铁骑横扫了整个黄河流域,先后建立了汉赵、前赵、后赵王朝。后赵统治北方时,当时的汉人不超过五百万左右,胡人却与这个数相当甚至高于这个数。胡人人口还在增长,而汉人不断减少。《晋书》记载:“方今四海有倒悬之急,中夏逋僭逆之寇,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北方汉族和五胡各族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北方汉族有着被进一步丧失生存空间的可能性。而冉闵的崛起与“杀胡令”的横空出世,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方汉族的不利地位,北方汉族的奋勇抗击给胡人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打压和遏制,为北方汉族获得了胡族政权领袖的重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胡汉两族的民族大融合打下了基础。


百闻广记小书童


现代学者对于冉闵其人争议还是比较大的,有人说他是汉民族的救世主,也有人 说他是杀人魔王,不管怎样,冉闵拯救了汉族,如果没有他,汉族这个种群可能 在地球上消失,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就会没有中国什么事,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历史背景

我们都知道是司马炎开创了西晋,他算是一个雄才,但他的子孙不敢恭维,统治 者的昏庸无能导致了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导致了西晋的分崩离析,少数 民族趁机崛起,其中匈奴、羯、鲜卑、羌、氐五个民族为主,他们大肆祸乱中原 大地,史称五胡乱华。五胡乱华可以说是汉族的噩梦,北方汉族基本屠杀殆尽, 南方汉族也危机不断。汉人处在最底层,不断被奴役和杀戮,许多人甚至还被当 作两脚羊吃掉,汉族存在灭种的可能。中华文明也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二、汉民族自我抗争

五胡不断蚕食汉族的生存空间,有血性的汉族子弟也在不断抗争,其中著名的有 乞活军这一组织,他们抗击胡人,打击了胡人的嚣张气焰,然乞活军终究不是正 规军队,缺乏战斗力,也面临很大困境。这时出现了冉闵,是他拯救了汉民族。他颁布了著名的“杀胡令”,内容如下,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特以此昭告天下。

冉闵共颁布了三道杀胡令,汉族长期积压的怨气一并爆发,冉闵亲自带队,光在邺城就屠杀了二十万的羯族人。一日之内,便有数万胡人被砍头。无论男女老幼,都不能幸免,尸体被抛在城外,成为野狗豺狼的晚餐。

杀胡令后,汉民族的生存空间得到缓息,几百万羯族、匈奴、羌、氐等胡人平民灭亡,近百万胡人士兵被斩杀,其中羯族直接灭种。

三、冉闵的历史功过

后世人对他的看法褒贬不一,在冉闵的带领下,北方的汉族百姓自尊自强起来,不再受胡人的欺压和屠杀,胡人开始尊重汉民族,不再是两脚羊,纷纷采取更为合作的态度,让汉人务农 ,他们打战。这些都有利于汉族人口的恢复和增长,后在随文帝杨坚的带领下恢复了汉人统治。也有人认为,冉闵对胡人的杀戮加深了汉人和胡人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民族的团结。

逝者斯也,皆为烟云。冉闵对于汉民族的功绩不容抹杀。




一切都付笑谈中


欢迎关注全网唯一用插画演绎明朝历史的动态漫画精品短视频-大明C位。

冉闵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曾经颁布过“杀胡令”,被很多人认为是汉人民族英雄。很多人认为,不论冉闵颁布“杀胡令”的行为、动机、过程是基于什么?只要结果是好的,就应该给他正面的评价。但事实上,冉闵当年这样做的动机并不是很好,结果也并不怎么好。

冉闵是胡羯政权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在年幼时就果断敏锐,石虎很宠爱他,如同对待自己孙子们一样抚养他。并给他改名为石瞻。可以说他是泡在胡人堆里长大的汉人。公元338年,石虎在昌黎之战中大败,后赵各路军队都弃甲溃逃,只有冉闵带领的一支军队未遭创伤,由此冉闵威名大显。

次年,冉闵在沔南打败晋军(那时的东晋是华夏正统),杀死东晋将军蔡怀。冉闵后来又打败梁犊,威望更高,胡、汉各族宿将无不畏惧他。可以说,他的前生是双手沾满汉人鲜血的,为羯族政权的统治扩张很卖力。 冉闵也是命苦,跟着石虎老爷子东杀西挡,立下汗马功劳。可是老爷子一蹬腿,叔叔伯伯们就要拿他开刀了!石虎死后,其儿子石尊当上皇帝。石尊还忽悠过冉闵要让他当太子,然而不久却立石衍为皇太子。 由于惧怕冉闵的勇猛,还差点成功杀害了他。幸亏石尊的兄弟石鉴告密,冉闵先下手为强,整死石尊,拥戴石鉴继承大统。石鉴也不是省油灯,当上皇帝后,三番两次要暗杀冉闵。冉闵命大,多次成功避险。

面对石家人的过河拆桥,轮番暗算。冉闵终于忍不住了,趁机颁布了“杀胡令”。明令——杀胡者有重赏。可是,面对如此诱人的封赏,结果就连大鼻子、浓胡子的汉人也跟着遭了秧。被滥杀无辜的汉人在"杀胡令"期间占了近半以上。

之后,石闵(也叫石瞻)改汉姓“李”,并改国号为卫。在称帝后,又改为“冉”姓,改国号为魏。冉闵这才恢复自己祖父和父亲少年时的冉姓。可以说冉闵是生长于胡人,解脱于胡人。他是被胡人逼反的,所以才举起了“杀胡复汉”的旗帜。

冉闵为了拉拢民心,颁布杀胡令,最后激起了少数民族反抗,冉魏政权四面受敌。冉闵所部前期作战很骁勇,但也经不起各方胡人的轮番上阵。

冉闵便派遣使者到东晋,劝说共同征讨胡人势力。东晋政权并不相信冉闵的为人。只是后来东晋派庐江太守袁真攻打合肥,拘捕了南蛮校尉桑坦,把百姓迁离后就返回了。 公元352年,鲜卑族政权前燕慕容儁率军攻打冉魏,冉闵在孤立无援的情形下兵败被俘。冉闵被送到龙城,并在遏陉山被斩杀,谥号武悼天王。

欢迎关注全网唯一用插画演绎明朝历史的动态漫画精品短视频-大明C位。


大明C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和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问题,对冉闵的评价也是如此。冉闵其人,原是石虎义孙,因其战功卓著,军事能力显著,深受石虎喜爱,把他当做亲孙子一般对待,封侯拜将,石虎之恩不可谓不厚。石虎死后,继位者因冉闵实力太强,可称之为功高盖主,所以采取了很多压制和削弱冉闵的措施,以致君逼臣反,冉闵杀帝自立,建立冉魏政权,因胡人不屈服,生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点,继而出台杀胡令,挽救濒临灭绝的北方汉人,大肆屠戮胡人,人数逾百万,使胡羯几近灭族,激起其他胡人联合绞杀,战败被杀。

冉闵所处的时代,正值东晋衰弱,五胡乱华,胡人在汉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更有甚者以汉人为食,戏称为两腿羊,致使北方汉人几近灭绝,而冉闵一纸杀胡令,挽救了北方汉人,也挽救了北方汉人文明,所以称之为民族英雄理所应当。

冉闵不容于正史有两大原因:其一,弑主篡位,虽然这也是生存法则,但冉闵做法违背了儒家君臣伦理之道,不被儒家思想所接受。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不愿树立他这样一个弑主自立的乱臣贼子做榜样,所以他不被统治者所接受;其二,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无论是秦汉匈奴,还是唐宋突厥契丹,无一不被同化,融入到中华民族之中,每一支都是华夏儿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经历了不少的爱恨情仇,但我们最终血脉相依!

综上所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冉闵挽救汉人汉人文明,功不可没,当可和汉之卫霍、宋之岳飞共立,青史留名!

以下图片来自今日头条,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我想养猫捉老鼠


冉闵,作为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著名人物,长期以来一直充满争议。人们对他的评价往往趋于两个极端:喜欢他的人,认为他是挽救了汉人于危亡的民族英雄;不喜欢他的人,则把他看做是杀人不眨眼的屠夫。

冉闵是一个身上带有原罪的人,也绝对不是一个完人,这是可以肯定的,所以呈极端化的两种评论在笔者看来都有失偏颇。

众所周知,五胡乱华无异于神州大地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在这一黑暗的历史背景下,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个塞外游牧民族趁中原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大举南下入侵,致使中原大地生灵涂炭,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299年时,中原大地上的汉人总数约有1939万人,然而历经一个多世纪之久的战乱,至冉闵灭羯赵之时,中原汉人仅剩下400万余,近两千万汉人中的四分之三被外族势力屠杀殆尽,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险些毁于一旦。

五胡乱华时代,被称为"屠夫"的冉魏皇帝冉闵究竟杀了多少胡人?今天恐怕很难统计。

冉闵曾有过两次大规模屠杀游牧民族的纪录,公元349年,冉闵杀了石遵之后,胡人反抗之情高涨,未达到战略威慑的目的,冉闵尽杀胡人军民十几万人。公元350年,冉闵率军攻陷邺城,下令屠杀城中所有军民。二十几万胡人军民被屠杀殆尽,尸体全部喂食猛兽。

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定事件,冉闵"杀胡令"虽然情有可原不代表我们可以认同他的做法,以客观角度看,冉闵"杀胡令"的动机远不是那么神圣。

传说石遵曾酒后许诺要立冉闵为太子,酒醒后却对此事只字不提,甚至还要杀了冉闵。然而石遵的兄弟石鉴也将暗杀计划向冉闵和盘托出,致使冉闵逃过一劫,并决定先下手为强——设计杀死石尊,随后拥戴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石鉴登基。

由于被人不断排挤迫害,冉闵忍无可忍,最终下令"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冉闵所推行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符合大多数汉族人民的意愿的,由此也不难窥见当时中原百姓与塞外少数民族的矛盾属于国仇家恨,无法调和。但冉闵的暴行还是引来了不少后人的非议,称其为屠夫天子亦不为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