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疫情 從“心”開始

首先讓我們認識什麼是“反安慰劑”,這個概念首次出現的時間是1961年,它指的是通過心理作用達到的消極效果。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在遇到重大的災害性事件時,通常會出現不安、恐懼、驚慌等負性情緒反應,產生退縮和逃避等行為。會擔心病毒感染會降臨到自己或他人身上,會對家人不採取防護措施而感到委屈、傷心,會因為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結束而焦慮,因為原先的生活、工作、社交節奏和計劃被打亂、生活用品價格上漲等不穩定因素,感到煩躁、慪火、憤怒。


戰勝疫情 從“心”開始


面對當下疫情傳播,很多朋友心裡壓力很大造成焦慮,反覆測量體溫,生怕自己得病感染。如何減輕心理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要保持規律作息,不熬夜,合理飲食,多吃清淡食物。在室內進行休閒娛樂活動,如看書、看電視、聽音樂、做手工、畫畫、打太極、做操、八段錦、瑜伽、舞蹈、跟家人聊天等,保持積極心態。

戰勝疫情 從“心”開始


不要刷手機看小道消息,放大負面信息,增加恐慌。每天看疫情信息過多,反而造成過度焦慮。可以通過深呼吸、冥想訓練等方式,降低身心焦慮水平,從而改善睡眠。

戰勝疫情 從“心”開始


睡前不要過分關注疫情相關信息,以免影響睡眠質量。睡前熱水洗腳。按摩湧泉穴、大陵穴、神門穴和安眠穴。

  正確認識,積極面對。調整好自己和家庭成員的情緒,不要讓不良情緒互相影響。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的適應,你和家人的情緒都會自然好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