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中觀、微觀,篩選偉大企業的一般邏輯

個股的分析研究有兩個流派,一是至上而下的分析方法,即宏觀、中觀和微觀的順序選出心儀的個股,另一種就是價值投資派常用的至下而上的分析方法。溯源認為,前一種方法更能大概率找到持久盈利的股票,因為任何股票的上漲和下跌都必須服從於整體的趨勢,在大趨勢、大環境前提下,即使在個股選擇上出現一點偏差,對賬戶也不會形成致命打擊。本文就從至上而下的角度來聊聊怎樣找到持久盈利的股票。

宏觀、中觀、微觀,篩選偉大企業的一般邏輯

至上而下選股

宏觀經濟週期分析

經濟的運行總是呈現週期特徵,即復甦、繁榮、衰退、蕭條四個階段交替循環。處於不同經濟週期下,整體經濟發展狀況會直接作用於行業,進而影響到個股,即使是受到經濟週期波動影響較小的所謂的防守型行業,比如醫藥、大消費等,同樣也會受到經濟週期的影響,只不過影響較小而已。作為權益類投資者,顯然在不同的經濟週期階段,應該選取不同行業、不同屬性的個股參與,才可能大概率取得合理的收益。

<strong>原則一:儘量選擇不受經濟週期影響或影響較小的行業。不受經濟週期影響的行業通常與人類的剛需相關聯,且需求比較平穩,或者緩慢增長。例如食品飲料行業、醫藥行業,因為道理很簡單,人類不可能不吃飯,生病不可能不就醫。反之娛樂、文化休閒就不是剛需,不具有持續盈利能力。2013年到2015年國內影視文化行業熱的發紫,但今天該行業的上市公司很多已經被市場邊緣化了,拋棄了。

<strong>原則二:儘量選擇復甦和繁榮階段加大股市投入

。在這兩個階段,各行各業欣欣向榮,未來一片光明,每一個行業都會被分析師、專家等描繪成絕佳的投資機會,市場情緒亢奮,但是稍微冷靜下來就知道這種階段、盛況是無法持續的,換言之,投資於經濟處於復甦和繁榮階段,仍舊應該考慮繁榮過後衰退和蕭條。

總結: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上,我們應該在受經濟週期影響較小的行業中選擇個股

宏觀、中觀、微觀,篩選偉大企業的一般邏輯

行業分析

行業分析

行業的發展同樣要經歷四個階段,一定程度上對應著經濟週期。同時還得從行業的基本狀況,行業天花板,影響因素、行業結構等等,綜合判斷該行業是否具有投資機會。

1、行業的發展階段

每一個行業都會經歷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所選擇的個股原則上應該處於前三個階段,特別是前兩個階段,往往能夠取得超額收益。例如我國的家電行業,1990到2000年屬於初創期,2000年到2008年屬於成長期,隨著手機等移動終端的崛起和網絡的完善,2008年之後,彩電行業成熟和衰退期縮短且加速到來,而前兩個階段長達15年,這就是投資者應該投資的階段。

2、行業的天花板是否足夠高,是否能夠容納眾多的玩家

3、行業的未來發展影響因素,是否屬於符合整個社會的發展趨勢,解放人類,放飛人性,讓人類生活質量越來越高,越來越方便快捷。例如當前的人工智能就屬於可以投資的行業。

4、行業的競爭格局,目前屬於紅海還是藍海。

5、行業未來的技術進步迭代是否快速,如果迭代太快,是很難選出長期盈利的公司的。

總結:中觀層面選擇處於成長期的行業,在階段的投資歷程中,大概率能選擇到持久盈利的個股,且資產的增值更快,超越市場平均收益。

個股精細化分析

我們根據宏觀經濟週期圈定了行業和大致的資產配置和投入,在行業中選擇了處於上升週期的行業,接下里就是行業中個股的選擇。

宏觀、中觀、微觀,篩選偉大企業的一般邏輯

對於個股的選擇,有定性和定量你的分析。

1、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我認為最重要的三個指標是主營增長、ROE和EPS三者穩定穩定增長且同步就是較好的、具有持續盈利能力的公司。

(1)主營業務收入穩定增長

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從事某種主要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營業收入。判斷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一個常用指標是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這是反映公司成長性的重要財務指標,也是選擇具有長價值股票的重要依據。

如果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在5%-10%時,那麼就說明公司產品已經進入穩定期,不久將進入衰退期,此時持股者應該逢高賣出股票,另外去選擇他股;主營增長處於10%到50%之間的公司就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對象。例如A股市場上貴州茅臺、格力電器,過去20年代萬科A等等。

(2)ROE

淨資產收益率也稱股東權益報酬率,是指淨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的百分比,即公司稅後利潤除以淨資產的百分比,該百分比越高,那麼就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率越高,百分比越低,就說明企業所有者權益的獲利能力越高。

淨資產收益率確實可以反映企業淨資產的收益水平,但它並不全面,因此投資者在選股時還應參考能全面反映一個企業資金運作的整體效果指標即總資產益率。

我的標準是連續5年ROE保持15%以上的公司才值得關注。

(3)EPS

每股收益又稱每股稅後利潤,其計算公式是稅後利潤除以股本總數。其比率越高,那麼說明每股所創造的利潤越多。因此它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財務指標,也反映了普通股的獲利水平。該指標是投資者選股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如果連續多年的年度每股收益穩定增長維持在30%至50%的個股,那麼最有可能會成為牛股,當然其收益必須是基本面能支撐而不是非經營收益所得的,這樣才能如實反映公司的真實營運獲利能力。

如果一隻股票每股收益增長率開始趨緩,甚至出現大規模的減速,那麼股價很可能會出現空頭行情,這時就需要及時賣出了。

宏觀、中觀、微觀,篩選偉大企業的一般邏輯

優質白馬股

2、定性分析

(1)公司是否具有持續的研發能力。雖然經濟又週期,行業有起伏,但是偉大的公司都具有持續的創新能力,能夠與時俱進,從一個產品或者服務無縫切換到另一種產品和服務,且每一次的創新和更新換代都能引領潮流。

(2)對於當前引人注目的生產線而言,如果其中大部分潛在增長已經開發完畢,公司管理層是夠有決心繼續發展能夠進一步增加總銷售額的產品和生產方法?

(3)公司是否有高水平的銷售團隊和管理團隊?是否有出色的人事關係?

(4)在預見的未來,公司的增長是否需要足夠的股權融資,以保證更多發行在外的股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通過預期的增長來抵消現有股東的權益。

(5)管理層是否在一切順利時才能坦誠的和投資者談論公司的未來和發展,而在出現麻煩時保持沉默,公司應付危機的能力如何?

這一點是偉大公司必須具備的條件,換言之,沒有經歷危機的公司,沒有經歷公眾信任危機的公司絕對不能成為偉大的公司。可以說塑化劑和三聚氰胺事件更凸顯了貴州茅天和伊利股份的偉大。

宏觀、中觀、微觀,篩選偉大企業的一般邏輯

偉大的企業

選擇個股的幾點提示

1、不要買創業階段公司的股票,這種認知的錯誤在於,如果等到公司一切都看起來不錯,沒有任何問題才參與的話,那也就失去了超額利潤的取得。

2、不要因為你喜歡某公司年報的“語調”而去購買該公司的股票,要客觀理性,用數據說話。舉個例子,我曾經在2015年買過港股的騰訊控股,但是因為很偏執的認為王者害了大批小學生而賣出,而事實證明我這行為愚蠢之極。

3、不要認為一家公司的市盈率很高,就必然表示未來的收益成長空間已經反映在了價格上,很多初創公司壓根沒有辦法計算市盈率,難道就不投資嗎?

4、不要計較蠅頭小利

如果判斷好一家企業是一家優秀的企業,那麼買入時以市價買入即可,多花幾毛錢與沒買到這隻股票錯失的利潤相比,根本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一隻股票沒有這種增長的潛力,投資者一開始就不應該考慮買入它。

所以,不要計較買入便宜些的蠅頭小利了,切忌做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般的蠢事。我倡導買賣忘記目前是虧損還是盈利的事,因為人性是薄弱的,盯著虧還是盈都會影響個人的理性行為,這也是為什麼總是存在套牢硬扛,即使是已知一家企業不優秀了;也總是存在僅看著盈利,買入一家優秀企業盈利了百分之幾十馬上賣出的行為。

<strong>總之,選擇持續盈利的股票,需要宏觀,行業和微觀三結合,動態綜合評判,取其中最優者長期持有,就一定能取得超預期收益。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