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疫情大數據分析平臺、跨越萬里送口罩,西北大學學生為防疫獻力

建立疫情大數據分析平臺、跨越萬里送口罩,西北大學學生為防疫獻力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這個寒假的平靜。西北大學學生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逆風前行,勇敢擔當,共克時艱,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貢獻青春力量。

為隔離家庭採購物資 統計小區疫情防控數據

劉門福,經濟管理學院2016級本科生。

寒假回到家鄉新疆後,劉門福主動請纓,成為疫情防控一線志願者。他的工作是每天跟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組上門統計隔離家庭所需要的物資,再將採買好的物資送到隔離家庭。他發揮自己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特長,為被隔離的家庭建立“一戶一檔”資料,統計小區的疫情防控數據。數據統計需要快速且精準,他時常加班到深夜,餓了就吃一碗泡麵,但他卻感覺很充實。他說,作為西大學生,特殊時期更需要展現良好的精神風貌。

建立疫情大數據分析平臺、跨越萬里送口罩,西北大學學生為防疫獻力

建立大數據分析平臺 公佈疫情相關數據

古扎力, 經濟管理學院2016級本科生。

古扎力是應屆畢業生,已成功拿到了聘用單位四方偉業的Offer。寒假期間,她在企業見習工作。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她利用自己所學專業和企業技術條件,與同事們合作,建立了政府部門急需的大數據分析平臺,及時為社會公佈疫情相關數據,用大數據平臺優勢助力疫情防控和應急管理。

建立疫情大數據分析平臺、跨越萬里送口罩,西北大學學生為防疫獻力

防控一線志願者 登記過往行人信息

梁興,新聞傳播學院2019級研究生。

抗擊疫情阻擊戰打響後,梁興在山西老家成為疫情防控一線志願者。她的工作是每天登記過往行人、進出車輛基本信息,為司機測量體溫。天氣時好時壞,梁興的手經常常凍得發麻。但她從未抱怨,從未遲到早退過,兢兢業業地做著具體而細微的事。同村青年在她的影響下,也走到崗哨處,和她一道做起志願者。她說,雖然不能像醫務人員親赴武漢一線,但是在遙遠的山西,能守住自己村子這一片淨土,也算是為戰“疫”出了一份力。

建立疫情大數據分析平臺、跨越萬里送口罩,西北大學學生為防疫獻力

排查可疑病例 為村民講解防護知識

楊宇,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2017級本科生。

楊宇家鄉所在的河南省新野縣,由於與湖北接壤且在春節期間有大量農民工返鄉,防疫工作形勢異常嚴峻。村委會發出“立即行動起來、投身疫情防控”的號召後,作為黨員的他第一時間向當地團委及村委會遞交了參加防疫工作志願書。他的工作內容是配合村委會排查可疑病例,彙總村民健康情況並及時上報相關部門,為村民講解疫情防護知識,通報防疫工作最新進展等。此外,他還每日還在關卡處值班,排查過往車輛及行人,做好登記、消毒工作。

建立疫情大數據分析平臺、跨越萬里送口罩,西北大學學生為防疫獻力

承擔入戶訪問工作 挨家挨戶發放資料

楊惠,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2019級研究生。

楊惠同學的外公是四川成都一名社區黨員志願者,受家裡長輩感召,楊惠同學也加入到社區防疫的工作中。得知老年人在這次疫情中感染幾率較大,而社區的志願者大多數是中老年人時,她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小區入戶訪問工作。她先將政府發放的資料分類,再挨家挨戶敲門發放。對於無人在家的住戶,進行電話訪問,做到不漏掉任何一戶,為後續的社區管控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建立疫情大數據分析平臺、跨越萬里送口罩,西北大學學生為防疫獻力

進村實地考察 繪製簡易地圖助力防疫排查

王心雨,外國語學院2018級本科生。

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城關鎮參與入戶排查工作時,王心雨同學發現一些城中村流動人口非常多,而且沒有準確的地圖指示信息,不便於疫情登記。他進村實地考察,詳細記錄社區、學校、商鋪、街巷等詳細信息,繪製出簡易地圖,助力於防疫排查。

留學生輾轉三國跨越萬里送口罩

蘇河,(烏茲別克斯坦籍) 文化遺產學院博士留學生。

得知疫情爆發後中國口罩嚴重短缺的信息時,烏茲別克斯坦籍博士留學生蘇河還在俄羅斯進行專業考古實習。他的第一反應是,要多買一些口罩,寄回學校,送給需要的老師和同學!然而,他和朋友問遍了莫斯科、聖彼得堡、新西伯利亞三個城市的藥店,竟然都沒有貨。無奈之下,他只好請朋友在烏茲別克斯坦幫助搶購,總算買到了60個醫用外科口罩。元宵節這天,這些口罩輾轉三國後,送到了學校。最近,蘇河同學還在廣泛聯繫烏茲別克斯坦的同學朋友,又籌集到了400個口罩。因為直接寄送到西安的物流太慢,這一次,他讓朋友把口罩寄到了莫斯科,請從莫斯科回西安的同學,直接帶回學校來。談及跨越萬里寄送口罩的初衷,蘇河同學說,“這些都是送給學校的,我就是幫忙,不用客氣。因為,中國的問題不僅僅是中國的,還是全世界的。希望疫情很快過去,我們也就可以儘快回到學校,和大家一起愉快地學習了。”

像這樣的例子,在西北大學學生中還有很多很多,他們把自己的點滴真情、點滴智慧、點滴夢想,匯聚進全國人民同心抗“疫”大潮,最終奔流起無堅不摧的浩蕩力量。

西北大學“唯聲”合唱團的同學,在網絡上唱響《平凡天使》,用歌聲凝聚力量,聲援抗“疫”。

來自20多個國家的西北大學留學生,用漢字一筆一劃,一撇一捺,寫下“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字樣,共同為中國人民打氣。

西北大學哲學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在陝西省社會工作協會的支持下,建立起陝西抗“疫”支持服務微信平臺,平臺裡有100名學生志願者,150名專家志願者。他們通過社會工作者、醫務工作者、心理工作者和社區工作者等的集體行動,營造戰勝疫情的社會氛圍和支持系統。

為了給學校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後勤、保衛工作者子女提供義務家教服務,消除他們後顧之憂,西北大學團委面向全校廣大團員青年招募線上家教志願者。消息發出僅一小時就收到百餘份線上報名表。為了成為家教志願者,報名學生使盡渾身解數:“專業第一”“競賽大牛”“考試滿分”等字眼頻頻出現在申請學生介紹中;還有學生寫到長期為家中的弟弟妹妹輔導作業,當家教絕對老練;有的學生搬出同為教師職業的父母,為申請成功加一份籌碼。“全天有時間”“輔導完作業我還能教畫畫”“我能帶學生在家做簡單的趣味化學實驗”,一個個小小的承諾,展現出西北大學學生同心抗“疫”的澎湃熱情。

而“宅”在家中的同學,也通過讀書、健身、幫廚等方式,充實自己生活。

一些“網絡達人”在B站、抖音等平臺風分享在家學習、工作、玩耍的快樂瞬間,娛人娛己,讓居家生活有滋有味。

西北大學黨委書記王亞傑和校長郭立宏在給全校學生的一封信中說:“在這段艱難的日子裡,你們更應珍惜生命、牢記使命,時刻不忘自己是有崇高品質、時代責任的西大人。”在大災大難面前,西北大學學生們正在用他們的實際行動,擔當起自己的社會角色和使命,用人與人之間的溫情、理解與關懷,為這個漫長的寒冬增添暖意,為這場艱難的抗爭增強戰力。

華商報記者 趙瑞利 通訊員 李世寬

建立疫情大數據分析平臺、跨越萬里送口罩,西北大學學生為防疫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