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茶行业有何影响?如何解决?

茶余论道


谈论这个问题心情很沉重,所以,首先要向在这次疫情中病故者致哀,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各类医务工作者、警察、军人、科学家及各行业人员致敬!有你们的“逆行”,我们才不至于陷入恐慌和绝望。

这次新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于武汉,最终危及全国。现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目前来看,影响较大的行业有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制造业及零售业等。

而作为峰哥所从事的茶行业来说,疫情的影响不算特别突出,但也是很令人心痛的。这种影响,要从当前和今后两个时段来看。峰哥认为,疫情对当前的影响要小于对今后的影响

一、疫情对当前茶行业的影响程度

1.实体茶叶店。按以往表现,春节前后,是实体茶叶店的旺季,茶礼销售比较火爆!通常在农历年三十前十多天量更大,初三到十五之间也会有些补货销售!而这次疫情真正影响人们生活的是在武汉封城之后,准确说从农历正月初三后开始。所以疫情对实体茶叶店的影响,应该就是从那时开始到现在,快20天了基本没有卖过茶。万幸的是年前的销售额已走完!影响主要在年后的销售,往年在当地走亲访友拜客户的用茶,外地返乡离开时需要带的茶,基本没有出货,所以影响也不小!在茶行业中,实体店算是影响最大的。综合影响指数:4颗星

2.线上平台茶叶商家。疫情对这类商家影响的程度与实店差不多,只不过线上平台省去实体店面租金的话,损失要稍小些。综合影响指数:3.5颗星

3.批发商。批发商的备货、出货的时间比实体店要早,而且基本上是在年前要把春节期间用茶供到实体店,所以影响也要小于实体店。但是,毕竟是批发商,存货不会少,而且这些存货短时是销不了的。综合影响指数:3.5颗星。

4.茶企。2020年之前生产的茶,该出货的已出完,没有出的并非疫情影响,所以,这一阶段疫情对各类茶厂并没有直接的影响。综合影响指数:2颗星。

5.茶农。当前疫情对茶农的影响是最小的。综合影响指数:1颗星。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当前阶段,疫情对茶行业的影响和危害并非很多人想像那样严重,除了实体店要突出些外,其余影响都还算“可防可控”!

二、疫情对2020年春茶季的影响

其实,需要担心和引起重视的是,疫情过后的“间接伤害”。虽然疫情的影响,还达不到“百废待兴”的局面,但把疫情过后的社会经济状况说成“气血不足”并非危言耸听!疫情对茶行业的影响才真正开始显现。以下的不确定性,将会严重影响春茶的成交!

1.疫情会持续到何时?目前,云南省外,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春茶采摘,云南西双版纳也即将筹备生产,晚一点的临沧也就还有1个多月的待机时间。所以,疫情持续时间将影响到工厂开工。工人敢上岗吗?人工成本会有什么变化?另外,疫情的持续,外地经销商还能像往年一样轻松来到茶区考察定购吗?

2.资金投入有吗?受疫情拖累,往年茶叶采购主力军的一些企业、单位团体资金周转必将出现问题,当这些大咖都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时,茶企、经销商、茶店还敢拿出大量资金去做春茶吗?

3.今年应该做多少?这个问题,应该是当地的茶人、茶企正在考虑的,峰哥也一样琢磨不定。尤其是大部分茶厂,没有经销商的有力支持,冒然投入,直接会让银行贷款击垮。

这些问号没有拉直,绝大多数的茶人、茶企都会谨慎行事,保守投入,所以春茶的成交量必定会减少,最终也就影响到了各个口子的收入,包括茶农的口袋。

三、如何解决?

其实,茶行业应该庆幸,我们还不是这次疫情中影响最直接、最突出的,当前不是,今后也不可能是。

怎么办?峰哥也没什么具体招,五点参考意见:

1.不过度悲观。树立信心,坚守而不放弃,危机面前也隐藏着好机会,就看怎么结合自身实际去布局去经营。

2.量力而行。不盲目投入,适可而止,但有资金的可多做点,不过要做好存茶准备。

3.做精不做量。大多数茶店、茶商都应做好品质,做出精品,以质量求生存。.

4.注重茶品生态性。疫情过后,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养生,茶品的生态、绿色、无农残标准都是很多人追求的品质。所以从这方面讲,也不排除今年会给一些茶叶经营者绝佳机会,不过这得看你的圈子构成。

5.茶厂要持续搞好防护。由于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开工生产的企业不可掉以轻心,必要的防护措施要保障,否则若发生聚集性传染可得不偿失!

良心做茶、用心品茶、开心说茶!关注峰哥说茶,喝普洱茶不迷路!茶友们如有更好的思考,评论区留言交流!


峰哥说茶


一年之计在于春。

对于很多茶叶企业而言,春茶采得多不多、卖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企业走势。 进入2020年,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警报不知何时解除,即便春茶尚未到大规模采摘的时节,茶叶产、供、销受限状态的严重程度尚无法估量,茶行业自上而下也开始对特殊的2020年进行提前研判。

01 关于生存

近日来,网络上陆续看到各地有不少企业裁员乃至破产倒闭的消息,人人自危。茶叶企业中不乏缺少特色、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倘若疫情长久下去进一步影响春茶产销,这部分企业势必容易显现经营危机。 2020年,大多数茶叶相关企业应该会将"活下来"作为经营目标放在首位,我们或许会看到茶叶上、下游关联企业加速整合,定位更精准、更个性化、更有差异化的产品、服务和体验或将是企业重点探讨的生存之道。

鉴于这场疫情对于各行各业的普遍冲击,或许将有更多行业与茶企抱团取暖、跨界融合,或将更多地促成在茶饮料、茶食品、茶化妆品、茶保健品等茶叶衍生产品领域的合作。

02 关于生产疫情持续的时间里,招工、物流有可能是在生产经营层面最先被提及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劳动密集型的茶企而言,茶树发芽后,就要有足够的劳力采茶,足够的人手制茶,足够的车辆发货,这些环节的效率不仅仅关乎产量,更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质量。春茶开采越早的区域,影响就越是明显。即便陆续有企业复工复产,但短时间内仍得不到根本性解决。 或许,2020年将成为很多茶叶企业"逼自己一把"向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进一步转型的一个契机。

03 关于消费疫情之下,国人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将被进一步拔高。茶虽然不是药,但作为公认的世界健康饮品,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是有科学支撑的。但人们就一定会多喝茶吗? 首先,居家时间的增多,让本身就爱茶的人士在家里喝更多的茶;但同时,随着"口罩"的介入,能发信息解决的绝不打电话,能打电话解决的绝不见面,茶在会议、商务场合出现的频率会大大降低,茶店、茶馆、茶楼、茶餐厅等场所的消费势必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具备健康、方便、快捷、高性价比的自饮茶或将成为今年茶叶消费主流,而那些具有社交性质的礼品茶恐将遇冷。
04 关于销售 疫情防控期间,茶话会、品鉴会、订货会、招商会等聚拢人气的线下商业空间集体歇菜,原本就不是顾客盈门的茶叶店、茶楼、茶馆以及茶旅点是最先受到疫情冲击的销售一线。 可以想见,即便疫情结束,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鉴于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冲击,以及人们对于"面对面体验"的谨慎,线下茶空间依然很难呈现火爆的销售场面。
最近一年,不难发现,微信公众号、朋友圈以及抖音、快手、微视等社交平台,多了很多"带货网红",李佳琦、薇娅等电商主播借助不可思议的互联网技术,一夜之间创造了许多让人咋舌的销售神话。他们所掀起的新零售时代浪潮,,或许值得传统茶叶销售者有一些新的思考,如何从关注"人流量"到重视"网流量",如何让茶叶销售借助大数据、智能终端挖掘新的增长点。 05 关于出口 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把中国新型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疫情牵动全球,短期内必然影响国外客商的采购信心,或将增加额外的检疫检验成本,对出口影响较大。但由于我国是绿茶出口大国,且性价比极高,短期内国外市场难以取代中国的市场地位,加之我国的出口茶叶多为晚春茶和夏秋茶,只要疫情在夏天前结束,对出口的影响就将降到最低。
从目前了解到的数据看,中国2019年的出口额为120亿元,仅约占全国产值的4%(按全国3000亿估算),内销仍是主流。从未雨绸缪的角度,外销茶叶企业在坚持不懈抓好内部防疫工作的同时,也不妨尝试与国内茶企深度合作,出口转内销,降低经营风险,共同渡过难关。 06 关于安全 即将迎来春茶大面积采摘时节,大量带着口罩上山采茶的村民以及在生产线上忙碌的工人渴望得到更有效的安全指引和安全保障。 疫情警报若迟迟不解除,四处凑钱发工资的老板、等着养家糊口的员工以及有库存怕难变现、没新茶卖怕付不起房租的经销商成了最缺乏安全感的人。习惯了时时了解疫情数据更新的消费者,心智中对于茶叶是否有农残、产品如何溯源、喝茶是否健康会有更新更高的安全指标。
当疫情管控解除后,憋坏了的茶客们再次回归线下时,线下服务体系需要有更高级别的安全卫生标准来同时保护员工和客商。

那些声称茶叶可以治病的以讹传讹,曾让无数茶叶专家、媒体记者不明所以地背了锅,未来的茶叶科研成果与舆论宣传如何避免信息不对称或者被片面解读、误读,将成为亟待解决的网络安全新课题。 写在最后: 以上几点是不甚成熟的思考和论断,若有不足之处望得到批评指正。希望我们的抛砖引玉,能得到各位茶界大咖和茶友的回应,期待能在文末留言区看到更多更好的应对案例、经验或方案的分享。

当下疫情拐点尚未出现,疫情防控不容懈怠,但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力应对下,疫情在不久终将结束,盼望天下茶人及亲友平安健康、诸事顺遂,待到春暖花开,茶香仍将洋溢神州大地。


【物语最近在更新系列视频“记录自己外汇10万美金实盘翻仓100万目标”,满满的干货,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共同学习,研判后市!】


水形物语ll


这次疫情对很多行业影响是巨大的,首当其冲的影响就是服务业了,比如餐饮、理发、教育、娱乐、旅游等等。对于处于成长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及创业企业,如果现金流不足,承担不了这一个月或几个月的亏损,可能是毁灭性的影响了,那就只能选择倒闭了,从而导致大量员工失业。

就在前几天,知名餐饮企业“西贝莜面村”的董事长贾国龙接受采访说:

当前西贝400家线下门店基本都已停业,只保留100多家外卖业务。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时间将损失营收7-8亿元。2万多员工目前待业,但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工资要继续发,一个月支出就在1.5亿左右。倘若疫情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贝账上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

这还是餐饮中的大企业,更多中小企业情况更加艰难。

在这特殊时期,收入停止了,但是成本却没有停止。店铺的租金依然要交,遇到好的房东可能会减免一些,但是员工的工资依然要发。

面对这种情况,实力不足的中小企业或创业企业,唯一能做的只能是自救了。如果能够撑到疫情结束,肯定会遇到柳暗花明和更多发展机遇的。

2003年非典时期,由于大家都不敢出门,刘强东把中关村实体店铺搬到了线上发展,让陷入绝境的企业起死回生,为成立京东商城奠定了基础。马云的淘宝网就诞生于“非典”期间——2003年5月份;王卫的顺丰快递在“非典”时期成就速度第一的品牌形象。

今天的疫情也是一样的,肯定会有很多企业陷入困境,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受益得到很好的发展,比如生鲜电商、在线教育、网络游戏,在线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还有就是电商了。

那么,今天的疫情对茶行业有哪些影响呢?不用说,影响肯定也是很大的。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要乐观积极的干。

01

茶馆、茶空间等服务性行业

对于茶馆、茶空间等服务性行业,影响肯定是非常大的,其实就跟餐饮行业一样。同样面临很大的租金、人员工资压力,如果没有一定的现金储备,肯定是要面临巨大压力的。

解决方法:能活下去就是成功。首先要与房东沟通能否减少租金,能减少一点是一点。茶馆的客人在家也是要喝茶的,维护好客人,可以增加相关产品的在线销售,给客人发快递,增加现金流。

02

传统茶叶店、茶器店行业

线下不能营业,肯定是没有收入的,只能增加线上的收入了。

解决方法:利用好私域流量,然后转型线上,增加线上产品的销售,给客人发快递,然后尝试开通一下直播,给普通大众网友普及一下茶知识、茶器知识,增加人气,然后转化产品带来销售。不管效果如何,做总比不做要好吧!

03

奶茶、茶饮行业

年轻人都爱喝茶饮、奶茶,茶饮的头部几个品牌,比如喜茶、奈雪、一点点等,一直都非常火热,之前新闻上经常报道排队购买的盛况。受疫情影响,大部分门店肯定都得停业了,收入也肯定受影响了。

解决方法:增加外卖业务。相信闭门在家的大多数年轻人还是忍不住会点个外卖茶饮喝喝的。

04

茶培训行业

茶文化、茶艺培训、茶道培训行业算是兴趣教育了,期间线下不能授课,不能招生,肯定受很大影响的。

解决方法:尝试线上直播课程,增加线上产品销售。比如茶文化、茶道培训行业做得非常专业的汉合茶道,在2019年3月就尝试与旗下知名茶品牌茶之梦TeaDream合作,推行买茶送课,让学员免费学习茶道模式,并开展制作线上视频教学,也入驻了抖音,做得非常不错!通过与旗下茶之梦茶品牌、茶马网强强联合,取得很好的成绩。接下来汉合茶道就是顺其自然开展线上直播了,然后茶之梦品牌就加强电商及直播带货了。只有抓住机会,有积淀且不断创新的企业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的!

05

茶叶电商行业

线上茶叶电商做得好的企业,受到的影响是很小的,我所认识的几家淘宝茶叶电商,不仅没受疫情影响,通过每天直播带货,反而收入增长好几倍呢。

如果快递正常营业发货,加上产品货源充足的话,多数茶叶电商企业可能还会销售更好!但是接下来慢慢也会面临很多的竞争,因为到时入场的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更多的专业人员,会参与到直播中,参与人员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所以唯有更用心、做好服务的品牌才会走得更长远!

总之,不管2020年有多大的困难,都要乐观积极的干!能活下去就是成功!


远源流畅


我们是超级企业家,专注于企业服务,赋能企业发展,陪伴企业家成长!这个问题我们回答一下,我们是专业的。

这个问题呢,不能简单的下结论。

茶叶这个行业,产业链很长,在不同产业链位置的企业收到的影响肯定是不一样的。这里大概分享一下:

第一,对销售端来讲,影响比较大的茶叶的销量,目前来讲可能冲击比较大。但茶叶是比较标准的产品,可以通过电商等方式来弥补和缓解;如果你说我是做高端的,是做定制,你可以试试会员定制营销这类的办法。相对而言,可以想的办法还比较多,肯定比面馆,餐饮、酒店和旅游这些行业要好。

第二,对生产和加工端来讲,无论是春茶还是秋茶,现在都没有到采摘的时节,对生产和加工端的影响暂时没有显现,这个还要观察疫情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欢迎交流,


超级企业家


疫情对服务性消费业影响较大,比如餐饮。

对生产性服务业影响相对较小。

至于茶叶行业,看你是从事制茶这个上游过程,还是茶叶买卖这个下游,两者略有区别。

不过我倾向认为都有影响,但是不像旅游,餐饮行业那样难以克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