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感染病毒,即使延迟开学也不让孩子去上学,我该如何是好?

当前正处于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

市民们对于如何做好防疫工作

存在很多疑问和想法,

为了帮助市民解除心中疑惑

生活报·龙头新闻联手我省心理专家

帮市民解心疑


心理微课堂23

担心感染病毒,

即使延迟开学也不让孩子去上学,

如何消除家长心中的疑虑?


由于受疫情影响,各大中小学校纷纷推迟返校时间,而有些家长由于对疫情的担忧,即使推迟开学也不让孩子去学校上学,而是让孩子在家提前把新学期的课程学完,准备在家里再继续隔离一段。如何解除家长们的这些担心疑虑?


生活报·龙头新闻心理微课堂杨艳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高校紧急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长。


正确认识疫情,合理处理过度忧虑情绪。


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度的保护,过度的关心会导致家长主观上自动强化夸大疫情危险的存在。疫情动态难免让人产生恐慌、紧张而想要逃离,这是大脑边缘系统中杏仁核的自动反应从而产生焦虑的情绪。作为家长,不仅要帮助自己较好地调适情绪,而且还要帮助调整好孩子的情绪,成为孩子此时精神上最大的支持者。


首先就是要接纳自己的恐惧、紧张、害怕等消极情绪,并帮助孩子一起面对恐惧。人在面临灾难时,常常会采用一些自我保护的心理防御机制,如不愿意接受现实,逃避不敢面对;还有的人会过度解读信息,头脑里会出现灾难化的想法;尤其是对事态发展的不确定性让人更加焦虑。对待这些消极情绪的最好方式是接纳它,与它和平共处。其次就是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并鼓励孩子用说的方式把消极情绪表达出来。要给情绪一个出口,这也是缓解消极情绪的方法。所以,作为家长可以和孩子谈论一下自己的情绪,勇敢地对孩子说,“听到这个疫情,我也有点恐惧、害怕”,“我有点紧张、焦虑和担心”,也鼓励孩子表达他的感受,并表示认同和理解。亲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增进彼此间心理上的相互支持。


充分信任学校,避免过度臆测。


如果出现了疫情或者出现了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就要按照当地医疗和疾控部门的要求进行管理救治,同时对该学生所在区域进行消毒,还要对相关人员进行隔离。学校要建档,要一直跟随,直到全部痊愈。因此,如果学校通知开学就表示学校的疫情防控已经达到安全标准。作为家长要充分信任学校和政府,合理调整认知,从自身角度树立信心,相信疫情一定是可以攻克的。


科学认识疫情,传递积极能量。


作为家长,过度的恐慌不仅会影响自身机体免疫,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这个时候,我们要从官方渠道、平台获取有关信息,科学认识疫情,不轻信传言,对有些信息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偏听偏信。要充分相信和信任我们党和政府,相信和信任医生。积极关注正规渠道的防控信息,学习掌握防控知识,坚定自己战胜疫情的信心。所以,家长要向孩子传递正能量,每天可以和孩子说一下我国采取的防控措施,在治疗疾病中的新进展。


心理微课堂24

独居老人长期不与外界接触,

变得说话行动迟缓,怎么办?


近期很多小区都采取了封闭式管理,外来人不得入内,也阻断了不少亲人之间的来往。哈市市民林先生非常苦恼,因为老父亲一个人住,自从疫情防控以来,老人独居在家已经20多天没出门了,变得孤僻寡言,而且说话语速也变慢,有时候说话还颠三倒四、词不达意,以前林先生每周至少回去一次探望老人,小区封闭后也无法探望,只能隔在大门外给老人送些吃的,林先生十分担心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生活报·龙头新闻心理微课堂专家徐佳: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主任医师,哈尔滨市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哈尔滨市心理援助热线负责人;黑龙江省高校紧急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副组长。


保持规律作息 户外活动转室内


老年人的大脑的认知功能下降,对环境的变化适应的能力也会比年轻人差,还有的老年人原有慢性疾病,所以会导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差。一旦出现自己所不能处理的事情就经常会出现对结果的不良预期,因此就会相应的出现焦虑不安表现,或是过分的激动或是失眠症状。这是在应激事件中经常出现的情况。


在特殊时期,应该和老年人多沟通,让他们保存正常的作息规律,原来的户外活动转为室内活动,做比较舒缓的太极拳,八段锦等等,最好是全家人一起做,这样会让大家更有动力,鼓励老人运用现代化的沟通工具,教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经常与外界沟通,当然要引导老人,不要过分关注疫情的负面消息。


缺乏社交活动容易老年痴呆


独居老人一般都是比较寂寞的,原来一周一次子女的探望,对于老人来说也是很少的,并不足够缓解老人对于情感的需求,他应该是有其他的途径来自我调整。一般老人自己都有圈子,他们可能是聚在一起下棋,或是打门球,或是跳广场舞,或是在外面走步等等,这些都是他们自己找到的缓解寂寞与人交流的方法,现在这些活动都没有了,甚至一周一次的例行探望也草草了事,这样的情况老人一定会出问题的。他现在可以做的就是看电视,在多年前国外就有一些研究表明,长期独居,没有社交活动,经常看电视的老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也就是说他们的大脑会加剧退化。


改变沟通方式 建家庭群交流


如果老人有慢性疾病,要询问老人是否规律服药了?如果没服药就可能是慢性疾病加重了,有必要就去医院看一下或是网络就诊。在这个特殊时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老人接到家里住,不要让他现在独居。


另外,子女需要改变一下和老人的沟通方式 ,教会老人用智能手机,在家庭群里多交流,可以设置每天几个时间段的定时打卡,大家一起做运动,可以积分评比。让孙子孙女和老人多沟通,监督老人比儿女有效。可以找菜谱,在群里教老人做,两家人一起做一样的饭菜一起吃,这样也可以缓解老人的寂寞。以上的方法并不难,主要是要用心。

【答疑】


低烧口服抗病毒药物 降温后又腹泻该咋办?


市民张先生:最近几天有点发热,体温37.5℃左右,在家口服了蒲地蓝、双黄连口服液等抗病毒药物,温度虽然下降了,但是出现腹泻症状,该怎么办呢?


哈医大一院中医科李津医生:


很多网上咨询的发热患者其实都只是普通感冒,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由于患者过度紧张,自行在家口服了多种中药抗病毒药物。


从中医角度上说,此类抗病毒中药多属寒凉药物,长期口服病人会出现便溏甚至腹泻腹痛的症状。患者发热后不要过度紧张,适当放松心态,多饮温开水,可以通过哈医大一院的网上门诊就诊,对症用药,避免自行服药导致寒凉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必要时也可以用煮开的生姜大枣水来发汗暖胃,对治疗普通感冒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答疑】


慢病老人头晕乏力 怀疑自己得了脑梗?


市民赵阿姨:70岁的赵阿姨是一位“老慢病”,有高血压病史,常年口服络活喜,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到哈医大一院调调药量。这两天,赵阿姨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的症状,怀疑是得了脑梗,想到医院看病又怕交叉感染,这可愁坏了赵阿姨和她的家人。


哈医大一院中医科李津医生:


赵阿姨在19岁的孙子帮助下,登录了哈医大一院的互联网门诊,挂了中医科李津医生的号。在详细了解了老人的病情后,李津先是排除赵阿姨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可能,建议其更换降压药物,而且根据中医角度给予指导中药代茶饮,协助其治疗。


听了李医生的指导,两天后赵阿姨头晕的症状就减轻了,血压也趋于正常。赵阿姨的家人再次上网向李津医生表示感谢:不用出门就能看病,互联网门诊真是方便。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心理焦虑,从2月5日起,生活报·龙头新闻联手我省知名高校的10位心理专家,将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如果广大市民对疫情的防控、心理情绪的排解存在困惑,都可以拨打热线电话进行咨询。如果您不愿意电话与专家直接沟通,还可以通过生活报官方微信、龙头新闻在互动调查问卷留言,把您的心理疑难写出来,我们会把这些疑难逐一交给心理专家,持续关注生活报官方微信和龙头新闻,心理专家会通过生活报官方微信、生活报官方微博、生活报头条号、龙头新闻等多平台进行解答展现。


两种参与方式


1、热线电话:15546080012 15546010012(每天8时-20时)

注:电话咨询时间原则上每次不超过30分钟


2、点击下方图片链接或识别二维码进入调查问卷

担心感染病毒,即使延迟开学也不让孩子去上学,我该如何是好?

龙头新闻 沈丽娟 霍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