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群英譜:濟南西大門的守門人

守住平陰黃河大橋就是守住濟南西大門,記錦水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橋頭堡臨時黨支部書記劉傳慶

置身平陰黃河大橋,背依滔滔黃河水,往前邁一步就是平陰、就是濟南。在這裡值守了20多天的錦水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橋頭堡臨時黨支部書記劉傳慶說,他感到壓力和責任特別大。組織把濟南的西大門交給了他,從一定程度上說,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面前,守住了平陰黃河大橋,就是守住了平陰乃至濟南的西大門。為了這份信任,他和同事們日夜不休,以黃河大橋疫情防控監測點為龍頭,輻射聯動子順管理區15個監測卡口,“1+15”聯防聯動,誓將濟南西大門守得固若金湯。

1 駐紮濟南西大門,全力護衛安全線

“面對疫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橋頭堡臨時黨支部書記、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責無旁貸,我有責任衝在最前面。”

戰“疫”群英譜:濟南西大門的守門人

疫情來勢洶洶,作為魯西進入魯中、魯南地區的重要通道,平陰黃河大橋,位置十分險要。可以說,守住了大橋,就卡住了疫情在黃河上南北傳播的通道。這時,劉傳慶積極請戰,主動要求到黃河大橋監測點值守,堅決守護好濟南的西大門。當天,由街道幹部、公安 、交警、交運、衛健等五方人員,50個人組成的值守隊伍就上崗了,按照三班倒的順序24小時值守。嚴格遵守一登記車牌、二查看身份證、三測體溫、四問有無湖北方向來客的“四步曲”,認真登記每一臺過往車輛。從設立檢測點以來,最高時每天檢查1200多輛車、2000多人,最多時勸返100多輛車。正月裡的值守,又是在黃河上、大橋口,天氣異常寒冷,滴水成冰、呵氣成霜,但劉傳慶和他的“戰友”們一不怕冷二不怕苦,日夜堅守,即使忙得吃不上飯,也從來沒有一句怨言。他說,以大橋檢測點為前哨,再加上子順管理區9個村的15個卡口為縱深,他有信心守護好這裡9000人的安寧。

戰“疫”群英譜:濟南西大門的守門人

為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劉傳慶向街道黨工委申請,成立橋頭堡臨時黨支部,自己親自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劉傳慶常常說:“面對疫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橋頭堡臨時黨支部書記、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責無旁貸,我有責任衝在最前面。”在他的帶領下,有兩名年輕同志深受鼓舞,值班間隙寫了入黨申請書,決心和大家一起構築了疫情防控的“紅色防線”。

2 統籌做好管區防疫,築牢農村防控堡壘 “要打贏防疫阻擊戰,必須依靠咱們群眾的力量。”

戰“疫”群英譜:濟南西大門的守門人

除了擔任錦水街道橋頭堡臨時黨支部的支部書記、做好黃河大橋監測點值班值守外,劉傳慶還是錦水街道子順管理區的包掛領導,統籌負責轄區內的疫情防控事務。子順管理區有9個村,既有位於城鄉接合部的城中村又有傳統農業村,情況相對複雜。深夜從黃河大橋檢測點值完班,他都要從最西頭的龍橋村開始,逐一往東趕,9個村、15個卡口全到場,既給大家鼓勁加油,又督促同志們提高警惕。“要打贏防疫阻擊戰,必須依靠咱們群眾的力量。”劉傳慶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第一時間公佈疫情情況,第一時間組織入村宣傳,第一時間消除群眾疑慮,他分秒必爭、率先垂範、敢為人先,統籌安排好各類條幅、《致市民一封信》、《致市民的倡議書》及各類通告的發放懸掛張貼工作,做好疫情防治基本知識宣傳和普及,廣泛發動群眾力量,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構築群眾聯防聯控堅固防線。

戰“疫”群英譜:濟南西大門的守門人

為全面摸清管理區各村武漢、湖北及縣外流入流出人員情況,劉傳慶帶領各村“兩委”幹部對管理區2216戶8084名群眾、171戶個體工商戶進行逐一摸排,針對摸排出的武漢及湖北返回的5戶被居家隔離人員,劉傳慶一一添加了該戶家庭人員的微信,定時進行通話與視頻聊天。“有什麼困難你跟我說,我一定全力幫你們解決。”這是劉傳慶與他們的微信對話中最常出現的一句話。

3 抓防疫保生產,合理有序促復工

他帶領工作人員詳細摸排各參建企業員工有無疫區往返史及接觸史,目前已完成轄區內全部工地的摸排,落實一對一的幫扶措施。

戰“疫”群英譜:濟南西大門的守門人

戰“疫”群英譜:濟南西大門的守門人

為確保企業能夠儘快復工生產,實現防疫與生產兩不誤,劉傳慶響應上級安排,積極做好建築企業復工工作。他帶領工作人員採取上門瞭解、電話溝通、微信通知等方式,詳細摸排各參建企業員工有無疫區往返史及接觸史,並建立相關臺賬,目前已完成轄區內全部工地的摸排,並按照網格化管理要求,落實一對一的幫扶措施。隨著疫情第一個14天週期的過去,很多企業有了復工的想法。劉傳慶在接到關於延遲企業復工通知的文件後,第一時間通過電話、微信等形式傳達給各企業,同時將縣政府制定的復工流程,及時發放給各參建企業參照執行,為企業復工指明瞭方向。劉傳慶深入一線指導,要求復工企業切實做好“十個一律”,實施“日排查、日上報”制度,加強測溫檢查、工地消毒等措施,建立防疫臺賬,做好返崗人員摸排登記、分類管理、現場技防管理、員工權益保障、制定應急預案等五方面工作,有效確保復工安全。劉傳慶積極引導符合復工條件的企業按流程申請復工,督促復工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確保“措施落實、復工有序”。

由於防控工作艱鉅,劉傳慶幾乎沒有時間回到家中照顧年老的父親和僅僅7個月大的小女兒,龍橋村黃河大橋監測點已經成為他第二個家,在那裡,他和一群“戰友”們並肩作戰,勇挑重擔,迎難而上,舍小家為大家。劉傳慶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顯了一名基層幹部的責任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