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中肯的评价一下“米小圈”、“马小跳”一类的书?

阅来阅好20191001


没有标准答案!老师坚决反对米小圈有老师的立场,家长需要领悟老师的用心,为什么会反对?反对的理由是否我家存在?

大道理不说了,我觉得米小圈有米小圈的好,对于没有养成看书习惯的孩子,并且其他书引起不了兴趣时,米小圈是不错的选择,胜过看或者玩任何电子产品,也胜过看漫画,能做为自主阅读的桥梁书,还是熟练一下拼音,不是很好吗?说米小圈不好,那是快餐文化,营养不太好。我们都知道垃圾食品不好,但是当你快要饿死时,或者心情极度郁闷,不吃会疯掉时,那偶尔吃一下垃圾食品能怎么样呢?好歹垃圾食品还是食品,不是如上网成瘾,看电视成瘾的毒品!总之在孩子爱上阅读以前,阅读兴趣的培养是第一重要的,其他原则都要让位于这条。我见过很多不爱读书的孩子,都是父母不会挑书,早早断了阅读之路。


Ella2010


  《米小圈上学记》是2012年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北猫。图书讲述米小圈在小学里既快乐又烦恼的生活,就像他日记里的故事一样。从书本中看到了一个顽皮淘气,但是又非常团结友爱的米小圈。他和朋友间纯真的友谊令人羡慕,是一个不怕困难的快乐小学生!

《淘气包马小跳》是杨红樱的作品,作者多次被少年儿童评为“心中最喜欢的作家”。马小跳他是一个天真善良,快乐,淘气,同时又非常懂事的小男孩儿。我家孩子一年级时非常喜欢看这本书,他们的故事很真实,他们的语言也很幽默,常常让他看的开怀大笑。与校园生活非常贴近,展露了真正的孩子和完整的童心。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像小大人,整天忙着家长安排的补习班,培训班却失去了真正童年该有的生活和乐趣。如果能像马小跳一样,做个童心使者,无拘无束,永远天真快乐也是很不错的。

这两套书都有过争议,有反对的声音也有赞同的声音,有些人认为“米小圈”主题内容偏于消极,对孩子有负面引导。

孩子爱看米小圈,马小跳,主动要求家长买,没必要拒绝;但孩子的书架上当然不能只有这一类书籍。名著名篇、童话故事、科普知识、绘本漫画……如果孩子能接触到的书籍种类足够丰富,即使有些“争议信息”在,也不过是其中一部分,不会成为影响孩子的唯一主流,还有就是家长的引导很重要。





有声绘本故事


前几天刚写一段关于马小跳和米小圈的书,如果我们仔细看过,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很好的作文启蒙读物。

以米小圈为例,这套书是2012年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北猫。目前可以搜到的系列有:\r

◆新同桌的烦恼\r

◆一箩筐的快乐\r

◆大自然的小秘密\r

◆如果我有时光机\r

◆搞笑大王来了\r

◆来自未来的我\r

◆……\r

内容很多,包含了一到四年级的内容。内容是孩子们熟悉的校园生活。如果我们还记得自己学作文时,老师提到过的作文种类,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和想象,那么你会发现,这套书是一套体系完整的作文读物。

不仅如此,还是一套内容贴近孩子实际生活,语言幽默,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作文书。\r

比如二年级系列——

《新同桌的烦恼》

《一箩筐的快乐》

《大自然的小秘密》\r

《如果我有时光机》

每一本都是一个不同的写作练习单元,写人、记事、写景和想象。所以,读书不在乎形式,在乎的是做引导的人,是否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够把手边的书,随时随地化用,引领孩子走进知识的殿堂。

学习起于兴趣,唯有爱上一本书、一堂课、一个专题类知识,才有可能在这个领域越走越远,越走越广。\r





仙女二萌子


我儿子一年级,自从看了米小圈看不进去其他课外书,因为米小圈是大白话,孩子一看就懂了,还因为有趣情节哈哈大笑,我觉得这本书适合拼音不好的孩子看。可以提高识字量,并且顺便把拼音复习了。可是儿子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了,他的拼音基础很好,识字量也大,却不喜欢老师推荐的书,因为老师推荐的词汇量太大了,他看的时候需要不停地问我这个词什么意思,那个词什么意思,不停地问他自己都烦了,今年寒假老师推荐看兔子坡,我先看了一下,那是一本美国人写的书,中文翻译过来简直就是词汇摞起来的,词汇生涩难懂,孩子根本看不进去,看几页就拿起米小圈了,他一年级能看四年级的米小圈,自己觉得有成就感。我建议不要让孩子看混沌米小圈。

马小跳还不错,孩子能学到东西


云淡风轻sunny


马小跳,我儿子小的时候一整套,一本不缺,一边看一边自己乐,晚上写完作业就看,还有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写作文从来不发愁,还有其他的书,那个时候经常去北京西单图书馆,有时候我跟着,有时候自己去,每次都是三四百,四五百的买,多看书对孩子好处多多。


明镜_8666


这两套书都给孩子买了,是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买的。当时的想法是让孩子提前了解一下小学生活,我女儿认字比较早,自己看。米小圈适合一二三年级,马小跳适合四五年级。米小圈是大班和一年级看的,二年级看完马小跳的。现在不看了,就是个过渡阶段吧。现在我买孩子的书都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如果她喜欢买回来才会看。我的建议是,不过度干预孩子选择的权利。


知乎大妈


可以看。我孩子也是马小跳米小圈看过来的,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巅峰时期一年看了1200多本,为此省少儿图书馆还发了一大盒文具奖励。现在我家上三年级,今年几百本还是有的,看书也不局限米小圈了。建议把孩子带到少儿图书馆,孩子想看什么就借什么就对了。可以提建议但不要干涉孩子选书。。。少儿图书馆里面的书都是健康的。现在我孩子各种书都看,最敢兴趣的就是科技和宇宙方面的书。


gestuz


如何评价“米小圈”,“马小跳”这一类书,要从三方来看:老师、家长和孩子。

老师认为这些书不利于孩子成长

在我所接触的圈子内,老师是直接拒绝看这类书的,我孩子的班主任(语文老师)特意在家长会上,QQ圈内,多次指出:“不要给孩子看米小圈、马小跳”,在课堂上,看到孩子在看这类书,她也会直接批评孩子。

“米小圈”、“马小跳”是围绕着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发生的各类故事。站在老师的角度,拒绝孩子看这类书也是无可厚非的。

  1. 这类书,语言简单,表达单一,站在学习的角度出发,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词汇积累没有太大帮助;在有限的学习阶段,当然要引导孩子学习经典。这里表扬一下现在的语文教材和语文老师,在课文选择上的确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引用了很多语言优美的文章。而语文老师也特别重视阅读,除了课堂外,还会引导孩子背诵唐诗,读泰戈尔的诗集之类的。
  2. 孩子年龄小,特别是小学低年级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米小圈,马小跳都调皮捣蛋的孩子,如果整个班级的孩子都看这类书籍,孩子也都模仿米小圈调皮捣蛋的行为,那这个班级的管理对于班主任而言简直不堪想象。一般规律,每个班级都有那么2~3个调皮的孩子,班主任管理起来就比较头大,如果一个班级的孩子都去模仿这些调皮捣蛋的行为,这对于老师而言简直是一项难以想象的任务。

    孩子表示“有趣”

在收到孩子班主任三令五申不让看米小圈这类书之前,我家孩子已经看完全套了。放学回家后,孩子也会喋喋不休的和我说,她们班级谁谁谁也在看“米小圈”。

于是我就认真的问了孩子几个问题。

  1. 为何喜欢看米小圈?

答案:

第一“有趣”,米小圈各种调皮捣蛋的故事吸引孩子。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玩玩是从“有趣”开始的

第二:米小圈是小朋友,作者也是从小朋友的角度来写的,所以,米小圈的各种行为、想法是孩子的想法,不是大人的想法。孩子的原话,你们大人总是希望我们孩子怎样怎样,但是我们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有自己的方式。米小圈写的就是孩子的校园生活,孩子当然喜欢。

2. 那你认为米小圈的所有行为都是对的吗?

答案:不是

比如,某某事件,我认为米小圈做得不对,某某事件,米小圈做得对...

孩子会就着米小圈中的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就孩子的回答而言,我觉得没毛病,至少米小圈的缺点她没有学习,她比较欣赏米小圈班级的班长,也希望自己成为那样的孩子。

3.那你们班有同学学习米小圈的调皮吗?

有。于是有列举了几个孩子的名字,说了一堆他们平时的行为。就孩子列举的一些同学而言,我发现这些孩子平时就比较调皮。

从和孩子的对答中,我发现:米小圈对于孩子是否有不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孩子。

  • 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太调皮捣蛋,如果孩子实在喜欢这类书,给孩子看看也无妨。但是,孩子看了之后,家长需要和孩子交流阅读心得,看看孩子对书本的理解如何,观察孩子的行为是否有被带偏。
  •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是非观,判断能力,家长要相信孩子。

最后,作为一名家长,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家长阅读心得

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想法,米小圈1~4册,我全部看完了。

正如老师担心的一样,如果从学习的角度出发,米小圈的学习价值不大,可以不用给孩子看。

从故事性的角度出发,米小圈的趣味性比较好,这点不得不佩服作者,能够抓住孩子的心里来写。在成为家长之前,我们都是孩子,回到孩子时代,我也会喜欢米小圈。

如果孩子非要看,那么作为家长不妨给孩子看看,但是家长关注看的时间和孩子的行为。

理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看什么书和什么孩子交朋友,家长是没有办法做到百分之百控制的,越往后,家长的控制了就越弱。与其限制,不如在早期好好的引导。

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长期教育的结果,而非看一两本故事书导致的。

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看了这些书后,获得的体验是什么,看书后,能否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更好的兴趣。如果一味的限制孩子看书的自由,导致的后果就是孩子会厌烦看书。

个人建议:

1)家长首先要放松心态,选择一些比较空闲的时间,比如寒暑假,比如坐火车、飞机的时候,把“米小圈”这类书当作消遣的书让孩子阅读。有心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看到有趣的故事就互相交流、交流,这样既能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孩子,也能增进亲子关心;

2)不建议孩子把书带到学校分享。老师是反对孩子看这类书的,家长要考虑老师的担忧,配合老师的工作,自己孩子自己管好,不要给老师工作增加麻烦。

3)当孩子看完后,乘热打铁,引导孩子看经典的故事书。比如,《城南旧事》、《窗边的小豆豆》等。当孩子的阅读量上去后,自己也不会去看米小圈了。












<strong>

<strong>


Ms多多


米小圈、马小跳这一类的书,之所以很长时间以来畅销不衰,就是因为他们的内容切中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再辅以一定的夸张、搞笑,让孩子们感同身受,在看书的过程中会心一笑,“这说的就是我啊”,“这写的就是我们的谁谁谁啊”。

但这类书,对于孩子的思维、认知水平,能有多大提升?很少。因为这类书其实就是编织了一个个的小故事,没有什么思考的深度。

所以很多人都建议,米小圈和马小跳这类书,不能多读,但是,不能多读,不代表就不让孩子看,这是两回事,不要混为一谈。

在刚上小学前后的这段时间,这类书因为对孩子有吸引力,是教孩子识字、认拼音、培养阅读习惯很好的工具,所以值得读。

配菜不要成了主食

家长都希望他们能看有深度的书,但问题是,孩子不可能一上来就读名著,没有一定量各种类型书籍阅读的积累,读名著根本理解不了。

当被家长逼着硬读名著,一段时间下来读得索然无味,阅读就成了一种负担,孩子就会选择逃避。

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一直深度思考,弹簧绷得太近会断,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大脑也会受不了,总需要偶尔放松、调剂一下,米小圈类的书就是这种调味品。

家长们自己没事不也会刷刷手机,看看小视频放松一下,怎么就容不得孩子娱乐呢?

米小圈类的书,作为配菜,就像我们偶尔也会因为想换口味,吃点炸鸡、汉堡这种垃圾食品,但只要不是天天吃,顿顿吃,又有什么关系?

家长只要把握住这个大方向就可以了,其余不用过多限制。


小小思维家


幼儿园的女儿喜欢听,所以我也跟着一起听!以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实在无聊无趣到极致!可是女儿喜欢呀!所以打算买一套带拼音的顺便让女儿认识拼音汉字!算是用女儿喜欢的方式达到我让她识字识拼音的目的吧!一箭双雕哦!至于这本书有没有营养就不那么重要了!一个5岁的孩子从书中汲取营养的机会多着呢!先认字跟培育读书的兴趣吧!咱一步步的来,到了事宜的年龄欣赏水平自然就上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