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莱英涨停:高瓴杠杆魔幻操作,一个交易日赚10亿

2月17日,在上市公司再融资新规落地仅仅两天后,迅速推出新版定增方案的凯莱英(002821.SZ)开盘封死涨停板。这背后有着高瓴资本的加持,显示创新药市场仍充满着对资本的诱惑,而这家明星机构贯穿行业产业链的医药投资版图越发为外界所关注。

在斥资23亿元认购凯莱英的同时,高瓴资本动作频频。刚刚上位格力电器的第一大股东珠海明骏质押了其所持有的全部股权,清仓蔚来汽车、特斯拉等数十家美股的消息也引发市场关注,反而加仓多家生物医药科技公司,投资杠杆可谓是玩得风生水起。

再融资新规落地 23亿拿下凯莱英定增

2月14日晚,中国证监会一口气发布三个重磅文件,再融资新规正式落地。此次修改显著放宽了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定增的监管要求,具体包括对限售期、定向发行对象人数、最高发行折价等方面的放松,如取消创业板定增需连续2年盈利,锁定期限缩短一半,发行价可打八折等,亮点不少。

新规落地还未出周末,2月16日晚间,隆盛科技、元力股份、凯莱英等多家上市公司就推出新版融资方案,其中备受关注的当属凯莱英,其决定终止2019年的融资方案,同时推出新版定增方案,并获得了明星机构高瓴资本的唯一青睐。

新版预案显示,凯莱英拟募资总额不超过23.11亿元,向高瓴资本定向发行股票不超过1870万股,发行价格123.56元/股,高瓴资本拟以其管理的“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国基金”,通过现金方式全额认购。

在推出预案前,凯莱英股价报收于160.7元,也就是说高瓴资本此次认购价格约打了七七折(相对于定价日最新收盘价)。

2月17日,凯莱英涨停后的股价报176.77元,市值增加37亿元,高瓴资本此次认购的溢价率进一步达到43%。按凯莱英此次定增发行的股份上限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2.50亿股,高瓴资本将成为凯莱英持股超过5%的股东,最高持股比例有望达到7.48%。

按照最新收盘价,高瓴资本再现魔幻操作:一个交易日收益赚近10亿元。

凯莱英是全球领先的服务于新药研发和生产的CDMO企业,已形成包括国内创新药CMC服务(指新药研发过程中生产工艺、杂质研究、质量研究、稳定性研究等药学研究资料的收集及控制工作)、MAH业务、制剂研发生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临床试验服务、生物样本检测以及药品注册申报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服务客户包括默沙东、辉瑞、百时美施贵宝、艾伯维、礼来等全球大中型制药公司以及贝达药业、和记黄埔、再鼎医药、复星医药等国内知名创新药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达到17亿元,净利润近4亿元。

据了解,凯莱英通过此次定增成为再融资规则修订后首家披露引入战投的公司,同时这也是高瓴资本继药明康德、泰格医药之后,拿下的第3家A股CRO/CDMO头部企业,在生物医药领域布局再下一城,这背后显示出其对创新药市场的持续看好。

质押格力电器全部股权 多家美股遭清仓

值得注意的是,在迅速出手认购凯莱英定增的同时,高瓴资本近期披露的多番动作引发市场关注。

同样是在2月16日晚间,高瓴资本旗下刚刚拿下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位置的珠海明骏质押了所持格力电器全部股权。按照格力电器最新3790多亿元的市值,珠海明骏此番质押股份对应的股份价值达到568亿元。

根据格力电器公告,珠海明骏将其持有的公司9.02亿股股票质押给招商银行珠海分行,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100%,占公司总股本的15%。截至2月14日,珠海明骏及其一致行动人董明珠质押股份共计9.46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比例达到99.91%。

此前的2月3日,格力电器表示,格力集团协议转让股份完成过户登记,珠海明骏持有格力电器15%股份,成为格力电器单一第一大股东,高瓴资本斥资近417亿元的交易案在历时快一年后尘埃落定。

刚刚入主格力电器,珠海明骏为何就质押其全部股权?实际上,这是其在筹资时早已与银团签署的贷款条件。根据2019年12月珠海明骏与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七家银行签订的贷款协议,珠海明骏将其所持格力电器股票质押给贷款银行系本次贷款的主要条件之一,且不存在与格力电器市值涨跌挂钩的补仓或平仓机制,不存在平仓风险。

此外,高瓴资本清仓蔚来汽车等多家美股也引发市场热议。根据2月15日高瓴资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的最新文件显示,截至去年底,高瓴资本已不再持有蔚来汽车股份。

高瓴资本是蔚来汽车上市前的重要投资者,曾在2015年领投其1亿美元A轮融资,并继续跟投了C轮及C+轮,到2018年蔚来汽车IPO时,其持股比例达7.5%,系第三大股东。但自去年三季度开始,高瓴资本开始减仓蔚来汽车,年底实现清仓。蔚来汽车在去年四季度股价累计涨幅超过40%,高瓴资本实现逢高减持。

实际上,除了蔚来汽车,高瓴资本还清仓了在去年二季度抄底的特斯拉,同时还对不少美国互联网巨头进行了清仓,包括脸书、亚马逊、苹果等企业。包括上述企业在内,陌陌、华住集团、诺亚、58同城等16家企业均在去年四季度遭到高瓴资本清仓。

不过,中国互联网企业,如爱奇艺、阿里巴巴、京东和拼多多等仍是高瓴资本的“压仓石”,生物医药科技也依旧是其重点投资领域,而与此进行的质押融资、清仓套现将为其调整投资布局结构提供充足的弹药。

大举加仓生物医药 助推产业创新

此次高瓴资本火速参与凯莱英定增,也让外界再次关注到高瓴资本此前并不为外界熟知的生物医药投资版图。实际上,生物医药科技企业一直是高瓴资本的关注重点,在高瓴资本披露持仓的全部54家美股公司中,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占据25席。

根据高瓴资本披露的美股持仓数据,在其最新增持/新进的12家企业中,有8家是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包括获得增持的牙科医疗设备公司Align科技、美国生物医药企业FIBROGEN等5家公司,新进荷兰生物制药公司Argenx SE、荷兰癌症免疫疗法公司MERUS N V以及美国生物科技公司VIELABIO等。

边质押融资、清仓套现,边加仓增持、定增认购,资本腾挪之间,进一步显示出高瓴资本的投资逻辑,即对生物医药科技领域的青睐。在高瓴资本的重仓股中,生物医药科技股也占据多个席位,包括百济神州,是其第二大重仓股,去年四季度末持股市值达9.1亿美元,相较三季度末涨幅近36%;Align科技则是其第三大重仓股,持股市值为6.6亿美元。

据了解,高瓴资本很早就成立了专门投资生物医药行业的专业投资团队,目前在国内外捕获了多个优质的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国内企业包括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信达生物、基石药业、再鼎医药等创新药研发公司,其中前四家系热点领域PD-1的本土头部企业,以及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包括港股上市的方达控股)和凯莱英等CRO/CDMO头部企业,还包括糖尿病龙头企业甘李药业、血制品龙头泰邦生物、“药界夫妻店”之一的翰森制药、连锁药店九洲大药房和去年通过定增投资的爱尔眼科等。

随着中国医药行业改革深化,国家鼓励创新药企业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创新等政策推动下,国内创新药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拥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布局的高瓴资本有望通过投资助推行业创新发展,此前百济神州和国际医药巨头新基的合作背后便有高瓴资本的助力,此次和凯莱英的合作也让市场普遍看好。

此次高瓴资本通过凯莱英再次布局的CRO/CDMO领域被称为医药行业的挑水人,国内仍处于发展初期,但随着创新药市场爆发式增长,CRO/CDMO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全球 CMO/CDMO 行业在2013年至2018年保持超过10%的持续增长,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达到664亿美元,预计此后四年将保持12%以上的增长,2022年将达到1,057亿美元,市场规模潜力巨大。

对于此次高瓴资本和凯莱英合作,有资深投资者认为,除了高瓴在创新药领域读到的投资目光和理念,它所拥有的创新药领域的资源与凯莱英的整合才是未来的关键,这可能会使凯莱英如虎添翼,双方产业资源优势互补,潜在合作机遇广泛。

凯莱英表示,公司将与高瓴资本在全球创新药领域建立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一方面,凯莱英依托自身在创新药服务领域积累的技术、经验、产能和平台体系,为高瓴资本及其相关方投资的创新药公司提供高质量的CMC研发和生产服务。

另一方面,高瓴资本依托在全球创新药市场的投资布局,积极推动公司显著提升服务创新药公司的广度和深度,并在核酸、生物药CDMO、以及创新药临床研究服务等公司新业务领域开展深入战略合作。有市场观点还认为,此次合作也将进一步推动凯莱英的国际化战略。

对于高瓴资本的生物医药布局,创新产业链无疑是其重要方向,这也是中国医药行业最大的发展动力。在政策推动、资本助力之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有望加速推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