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一停了之”,復工多點開花!粵、浙、渝多地開啟復工模式

疫情之下,全國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已停擺近20天。隨著除湖北外的地區新增確診人數已連續13天下降,復工正成為這些地區必須提上日程的選項。

截止目前,復工之勢在全國範圍內已初具規模。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各地復工情況發現,貴州、江蘇、浙江、重慶、廣東、海南等地均已出臺鼓勵復工的舉措。

以貴州為例,2月15日傍晚開始,貴州對在疫情防控中設立的所有“關卡”已經開始陸續有序取消。據貴州省交通運輸廳,截至2月16日18點,貴州共撤除1976個城市、城鄉交通檢疫點,各市州、縣、鄉村間不再設置卡點,全面恢復省內交通。

“科學”防疫,絕不等同於全國一刀切的“硬核”防疫。華南城市研究會副會長孫不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復工和防疫,二者之間應該是動態的試探過程。就像打仗一樣,防守的同時也要有進攻。現在有序、分批地啟動復工復產,某種程度上就是對疫情的回擊。”

哪些行業需儘快復工

復工是一個必選項,而非可選項。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潘毅剛指出,“遲遲不復工,就會造成經濟上的各種連鎖反應,也會打破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不過,復工也需有序、分批地展開,從逐步啟動走向全面恢復。”

具體而言,哪些行業適合且應當儘快復工?潘毅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他看來,有兩類行業應加快復工:一是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如肉蛋蔬菜供給、理髮等行業;二是保障重點物資生產的,如口罩、防護服等生產企業。同時他也指出,上述行業復工還需滿足兩個前提:一是做足防疫準備,二是降低人員密集度。

他進一步指出,“像餐飲、旅遊、娛樂等高度集中於線下的非生產性行業,建議延緩復工。”實際上,杭州在2月16日發佈的《關於加快推進企業和建設工程復工復產的通知》中也列舉了負面清單行業。記者注意到,影劇院、棋牌室、書店等服務經營類企業,易造成人員集聚的景點、農家樂等旅遊休閒經營類企業,專業市場(農貿市場除外)等場所相對密閉、人員相對集聚的經營性企業都在名單中。

孫不熟認為,針對上述尚不能按時復工的企業,更需要暖企政策的傾斜和支持。另外他也補充道,自動化程度較高、人口密度較小的製造業企業也應儘快復工生產。“要知道,製造業的產業鏈轉移速度非常迅速。例如富士康,蘋果的訂單是不給等待時間的。如不能儘快恢復產能,訂單很可能快速流失並轉移到東南亞等地區。”

記者注意到,富士康已開始重視復工問題。儘管鄭州工廠已正式復工,但受到疫情影響,整體產能依舊處於低迷狀態。為激勵員工年後返崗復工,富士康於近日推出了名為“返崗激勵獎”的方案。據悉,該激勵獎的獎金是3000元,方案已在富士康鄭州工廠(不含陽光工場)實行,獎勵對象為鄭州在職員工。

加速破除流動壁壘

最近各地的復工措施已相繼出臺,如真金白銀的財政支持、減免房租、取消交通關卡等。然而不得不承認,部分政策的出臺並未實現預期的復工效果。

在這些政策工具箱裡,哪些復工政策或將奏效顯著?在潘毅剛看來,財政支持或減免房租等舉措,更多扮演的是暫緩經濟壓力的“定心丸”角色。從根本上看,只有加速破除人流、物流、商流的要素流動壁壘,打破當下生產要素隔離的狀態,才能真正助推復工復產進入正軌。

物流是生產資料流動的基礎環節,交通應作為恢復生產的首要突破點。江西從2月13日24時起,撤銷全省範圍內高速、國道、省道路口體溫檢測監控點,同時有序推動省內公交出租運營。貴州則從15日晚起,對在疫情防控中設立的所有“關卡”陸續有序取消,為生產、消費創造良好的條件。

相比之下,勞動力要素的流動較為困難和複雜。“有些企業都已經辦好各項復工手續了,召集人員返崗,但是小區保安這一關可能又把人攔下了。”孫不熟指出,條件滿足的地區如想順利實現人員返崗,其實還涉及到防疫工作中的“神經質”或“用力過猛”的思維糾正問題。

“實際上,現在做出任何復工的決策都要承擔一定風險,但我們也看到部分地區的病情已得到有效遏制。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需儘快恢復正常的生活生產秩序。”孫不熟說。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針對近日部分地區推出的分區動態管理,多位受訪專家一致認為此種措施值得推廣。

截止目前,浙江11個設區市的“健康碼”已全面上線 ,運用數字技術賦能疫情防控和安全復工。據悉,健康碼是進入浙江省相關地市的個人通行電子憑證。 “健康碼”實施“綠、紅、黃”三色碼動態管理:顯示綠碼者,亮碼通行;顯示紅碼者和黃碼者,需要自我隔離並健康打卡,滿足條件後將轉為綠碼。

事實上,上海也在今日上線了類似功能的“隨申碼”。“這是科學防疫的應有之義,”孫不熟指出,“這一類動態管理的數字手段將有助於精準防控,碼隨人走,也將有助於打破人員的隔離狀態。”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