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後兩句揭示了什麼人生哲理?

藍小魚babe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宋代大文豪蘇軾《題西林壁》一詩中的後兩句。從哲學上講,意思為看問題不要拘泥於事物本身,要跳出固有思維,站在更高遠的境界上來觀察事物,分析問題。“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往往只是井底的青蛙,手掌大的一片天,無法真正領略最美的風光。

萬事皆有聯繫。當前的體制改革,有些弊症是難免的,但我們要把眼光放在大局上,往長遠看,相信我們的國家會更富強,人民會更幸福!


槐香行吟


《題西林壁》後兩句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它包含了本義和引申義。

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是蘇東坡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所寫。廬山秀麗多變的山水風景觸發蘇東坡的詩興,這首《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根據旅遊途中所見所想的總結。後世人公認“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本義

由詩歌的前兩句可以知道,蘇東坡他們遊覽廬山的過程中,對廬山的“面目”是有好幾種感受的:有時候覺得是“山嶺”,有時候覺得是“山峰”;遠遠看起來覺得“低”,走近了卻有覺得“高”。

然而廬山還是這個廬山,為什麼遊覽的過程中會讓人產生這麼多不同的感覺呢?蘇東坡經過思索才明白:我之所以不能真正知道廬山真正的樣子,是因為我一直在山裡面,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不同的時候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呀!


引申義

蘇東坡這兩句奇思妙發,真正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他從遊覽山水之間總結出來的這個道理是符合客觀事實的,是哲理的一種表現形式。

那麼從這兩句有豐富內涵的詩裡面給了我們什麼啟迪呢?它啟迪了我們認識事物或為人處事當中的一個哲理——由於我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我們需要走出狹小的範圍,放開思想枷鎖,擺脫主觀成見,方有可能實現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

從馬克思哲學認識論上來說,事物的現象又有真象和假象的區別,本質表現為真象的事物容易認識,本質表現為假象的事物就難以把握,所以方法論就要求我們要好像蘇東坡這樣,透過現象來看事物的本質,以達到真正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


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類似“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諺語

例如:“坐井觀天”

坐在井裡面的青蛙看到的天是井口樣子大小,而飛在天空的小鳥看到的天是無垠無極的。

這裡闡明瞭一個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永遠在一個角度、一個位置、一個高度看問題,這樣得出的結論往往是錯誤的,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又例如:管中窺豹 (有消極和積極兩重含義)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王子敬(王獻之)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樗蒱,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畢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消極:從管子裡看豹,比喻見識狹小,看不到全面。

積極:比喻可以從觀察到的部分推測全貌

那如何避免“管中規豹”的消極作用,使他起到積極作用呢?關鍵就要學習蘇東坡那樣有追尋事物真相的理念,並積極分析,從而透過現象找到本質。

這也是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句中理解到的另外一個道理,其實也就是馬克思哲學裡面的“主觀辯證法”

其實,地球上給蘋果砸頭的人有無數,何獨是牛頓發現重力呢?


這就是我的回答,希望採納。謝謝


文藥書生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全詩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李桃天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蘇軾對人生的頓悟!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不能確切完整地把握廬山的真實面目,就是因為身在此山之中,眼界受到世間侷限的緣故。

只有走出廬山,山外觀山才能明瞭,只有跳出框框,才能避免“當局者迷”,只有全面地客觀地格物,才能認識其本來的真正面目。

對物如此,對人亦如此。“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這個道理被蘇仙形象地表達出來。觀察某一事物,需要從不同角度去觀照,因為所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亦不會相同。

詩裡,蘇軾所說的難道僅僅是這廬山一座山嗎? 普天下的叢山峻嶺,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勢各不一樣? 宇宙間事事物物又何嘗不是立腳之點有別,觀察結果各異呢? 對於一切事物,如果陷在它的圈子裡面,就會不見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觀地研究它的各個方面,才能取得真理性的認識,準確無誤。

蘇軾一生深受佛教影響,對佛家深有領悟。佛家講究以主觀意念出發,看待世間萬物,認為世間一切都是空的,因此無須追求,以此來杜絕世間苦,看透世間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此,“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大徹大悟才能消除慾望,立地成佛。

儒家則“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入世,沒有大喜大悲,中庸才能避免走向極端。以“仁”為本,本人的價值要由別人來體現,所以人生活在世中,有的事情自己看不明白,別人卻很清楚。“無欲則剛”。蘇軾正是由於這種思想的存在才能超然於物外,而對一生的坎坷遭遇,雖好禪佛,卻持中庸。

這也正是他面對自己不幸遭遇的際遇中,因廬山的觀照而引發的人生頓悟!


雲隱


《題西林壁》這首詩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作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是不相同。

我自己好迷惑啊,為什麼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這既是寫景詩,後兩句又蘊含著深遠的人生哲理。

這句詩像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兩個人下棋,都在看自己的棋子,都在思考自己怎樣落棋子,而唯有觀棋的更看得清楚,他能看出他們的漏洞,性急的恨不得去幫著拿棋子了。因為他看得比他們兩個人更廣更遠。

人有時候,特別是遭遇挫折,走入人生低谷的時候,會看不到方向,迷茫不知所措,這時候不要放棄自己,封閉自己,更要多交朋友,因為你需要他人給你指點迷津的。

這句詩更要你放大自己的格局。

人們由於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就是要放大自己的格局,要不斷地開拓眼界,走出小我。

格局有多大,你的舞臺就有多大。蘇東坡被貶政治上在走下坡路,而他卻一步步突破自我,一步步成就更加曠達的他。


sddz以書潤心


神宗元豐七年,蘇軾得到消息,皇帝想任命蘇軾為掌史館,不料被阻。於是皇帝親詔把蘇軾的謫居地由黃州到汝州團練副使。因為汝州生活比較舒適,距離京城較近。

蘇軾去汝州赴任的路上,和好朋友參寥一同遊廬山數日。這裡,我看到有地方寫佛印和尚,林語堂《蘇東坡傳》寫的是參寥。總之,二位是蘇軾關係最密的兩位和尚朋友。

蘇軾遊廬山共計作詩三首,其中《題西林壁》為三首之最。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知廬山真面目,只願人在此山中。

廬山的雄、奇、險、秀,令蘇軾目不暇接。尤其是後兩句“不知廬山真面目,只願人在此山中”,強調只有走出森林,才能看到整個森林,強調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如果不從整體上認識事物,就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怪圈。正如廬山,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處看、低處看,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要一窺廬山之美,就要進入廬山,但要想一覽全貌,就要置身廬山之外。王國維《人間詞話》有句,要入乎其內,又要超乎物外。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蹤跡漂泊了大半個中國。對於官場、職場的風雲莫測、雲譎風詭,早已經歷得太多太多,尤其“烏臺詩案”,關押了一百多天之久,而且有一次蘇軾還誤以為命不久矣。

蘇軾的職場經歷中,開始跟隨司馬光、歐陽修等保守派一道反對王安石變法,待蘇軾從中央到地方,瞭解到百姓疾苦之後,又認可了王安石的部分變法,開始反對司馬光。王安石變法,本質是藏富於國還是藏富於民的問題。而就蘇軾本人,前後的變化,也讓他意識到反覆體驗對於認識真相的重要性。

總之,蘇軾的兩句詩文揭示的人生哲理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事人跳出當事,還要擺脫個人主觀偏見,從而才能真正認識事物的全貌和真相以及本質。


木米


大家好,我是“滄浪有話說”的住持滄浪。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一起探討。

這是蘇軾一首哲理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一首哲理詩。被廣為吟誦,小學生都知道這首詩。宋詩裡面,哲理詩不少。蘇軾這首詩的後兩句,更是經常被人引用。

滄浪觀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蘊含的道理

這兩句作何解釋?通常意義上,可以用“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這個成語來概括。

很多時候,人容易鑽牛角尖,那簡直是不撞南牆不回頭,非得一條道走到黑。為什麼呢?原因在於人的思維固化了或者僵化了。陷入迷局,看不透事情的本質;或者是站得位置不夠高,看不清全局。正如在明處察暗兩眼一抹黑,而在暗處察明,一目瞭然。

所以,不管是在生活中、學習中還是工作中遇到難解問題,我們要做的,不是急於去就地找方法,一是讓自己先跳出問題之外,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的癥結;二站在自己所處位置的上一個層次去觀察問題,找出問題的關鍵點。

謀全局才能取得全面勝利;站高一個臺階,才能想出謀全局的好的辦法!歸結起來就是:一要跳出來,二要站上去。

滄浪有話說

居一隅而懷全局,位低處而眼界放高,唯做到這個層次,才能讓自己的能力不斷得以提升,事業才能興盛!


滄浪有話說


很多人喜歡蘇軾,不僅是因為他的詩詞歌賦,更主要的是他的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很接地氣的生活方式。他有文人的雅興,也有俗人的愛好,民間流傳他的逸聞趣事不勝枚舉。

作為北宋時期的文人,他有自己的最高理想,生活的主線是科考入仕,為民請命,為民謀利。然而這條路並不平坦,當遭遇坎坷甚至挫敗時,他失意不失志,依然能過上愜意的生活。

蘇軾將他的人生體驗寫進了詩文,他善於從平凡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觀中發現人生的哲理,今天我們欣賞一首七言絕句《題西林壁》,感悟蘇軾的愜意人生,並剖析其中的現實意義。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揭示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然而我們細細思考,對於人生終極命題我們始終不可能看透,我們常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人生的迷失者。

人類是有侷限的,也是渺小和無知的。蘇軾生活在北宋時代,儒、道、佛各有主張,他自小研修孔孟思想,而歷經坎坷之後又繼承了道家的清靜無為思想,同時他又常與佛印研討佛學理論。

蘇軾的人生是入世的,從首次出川科舉入仕,到人生的終點,雖然歷經坎坷,幾經被貶和幾度東山再起,他始終沒有退隱山林,消極避世。

蘇軾的人生是出世的。仕途順達時,他疏浚河道、修築長堤,受到百姓歡迎;而仕途坎坷時,他吟詩作畫、縱情山水,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在這首《題西林壁》一詩中,前兩句不僅僅是遊歷山水的感受,其實更是人生的啟迪。我們每個人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人生的看法也是千差萬別。

現代社會也是如此,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當我們評價別人的時候,往往容易陷入班門弄斧的誤區,特別是在評價一件事情的時候,抖機靈也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蘇軾在後兩句解釋了人們認識事物往往具有片面性的原因所在,廬山的真面目不容易看到,因為我們總在深山裡遊覽,就像我們深入鑽研一門學問,越深入往往也越片面。

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麼?我們的認知與我們的經歷有關,也與我們的閱讀習慣有關,當我們喜歡碎片化閱讀,或者喜歡閱讀網絡小說,由於文化偏食,我們與真相漸行漸遠。

蘇軾的經歷和他的詩詞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很有借鑑意義的生活態度,他始終不忘文人的使命,在仕途不懈追求,即使經歷坎坷甚至危及生命也不放棄,在夾縫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雖從小接受儒家傳統思想教育,但又深入鑽研道家思想和佛學理論,經過融會貫通,他既不迂腐、也不避世,更沒有選擇寂苦的生活,他對人生的看法是在峻峰之上,他看到了生活的全面。

他喜歡美食、縱情山水、飲酒賦詩、廣交朋友,他看透了世間的真相,特別是對那些蠅營狗苟的人生不屑一顧,但他沒有喪失對生活的熱愛,始終過著愜意的生活。

蘇軾的這一首小詩《題西林壁》,說的是遊歷的體會,說的是人生哲理,如果再深入思考,這首詩說透了生活和人生。即使今天看來,也具有現實意義。


千指魔音


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反映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一種心態。一個人置身在事情之中就會產生一種迷茫。當它跳出來,甚至於把自己放在更高的位置,就能夠俯瞰全局,瞭解全貌。

他告訴了我們凡事看問題,都要有一種無我的心態,多個維度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會有更加全面的認識,更加客觀的判斷。



龍虎山燕然居士


蘇軾作為宋代大文豪,一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作品,其與父親蘇徇、胞弟蘇轍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可謂書香門第!

《題西林壁》一詩為七言絕句,是蘇軾於神宗元年被貶汝州(今河南臨汝)路過江西九江,於是遊覽廬山並這下這一千絕句。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本詩前兩句描寫了廬山的驚奇,橫看側看、遠近高低看山峰都有不同感受,寫的是遊覽廬山所見;後兩句寫的是遊覽過後的看法,廬山因為太大,所以在山上看不出廬山的真面目!

我無18年有幸去過一次廬山,當時天氣晴朗,但山上自然好冷且風大,一路上走馬觀花般打卡了若干景點,說實話,真正的廬山與我心目中“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有不小差距,與其說是一座山,不如說是一個在山上的小鎮,商業、市井。而作為一位登山愛好者,我喜歡黃山、三清山之類的奇峰峻嶺。

至於題主所問,後兩句揭示了什麼人生哲理,我認為是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思考問題和處理事情的想法方法也會不同,對於事物的看法也偏片面主管,而要將事物真實面貌看清,一定要跳出事物,客觀觀察,擺脫主觀成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