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照片?怎麼拍?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告訴你

陳小波是誰?

<strong>陳小波新華社領銜編輯,著名攝影理論家、評論家,中國十大策展人,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從事報道攝影編輯工作長達20餘年,與合作者在中國所有邊遠的地方工作和遊歷。編輯了數十萬張圖片,用圖文並茂的報道形式為海外圖片社和媒體提供關於中國的故事。被認為是中國最重要的報道攝影編輯,被業內傑出的攝影家們引為同道。

今天有幸聆聽陳老師《從發燒友到獨立攝影師》的講座,時間不長2個小時左右,乾貨滿滿,受益匪淺。講座通過圖文並茂的展示,告訴觀眾什麼是好作品和怎麼拍!


什麼是好照片?怎麼拍?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告訴你


一、什麼才是好作品

陳老師的定義:拍風光,體恤自然,拍人文,疼愛百姓。好的照片是有意義,有情感,有傳播力度,更能引起反響的作品。比如拍孩子,把他當自己的孩子;拍老人,把她當做自己的母親,把情感融入其中,花時間去研究如何表達,用心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你就會收穫好照片。目前很多沙龍照片,看上去花紅柳綠很熱烈,實在卻很單一。一個攝影者不能用自己單一的想法,來取代被攝對象豐富感受。假如攝影的門路有一百條的話,攝影者何必只在窄窄的幾條路上擁堵著。中國太多的攝影人樂此不疲的,前赴後繼的拍攝大量的 “花紅柳綠”的照片,陳小波老師告你,該懸崖勒馬了!

二、怎麼拍好作品

她打了一個比方,拍照就好像挖井。“井口”要小也就是題材要小,“井要深”也就是拍攝的要深入、持續時間長,同時還要看看這口“井是否與環境協調統一”,所以好的作品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研究作品之外的愛與知識。

她說以前我們會說“拍什麼”、“怎麼拍”,現在我們拍什麼都可以,但是要從身邊拍起,從日常拍起來。陳老師在《用相機去拍攝身邊最愛的人》中提到“每天來看這個展覽的人很多,人們細看每一幅圖片。認識這些攝影家的觀眾都會會心一笑:這些照片讓他們看到了這些硬骨頭攝影家的軟心腸:原來以為鐵板一塊的生活裡也有如此暖意”。直到有一天發現:父母突然老了,孩子突然長大了……而美好清單上的事情都因為種種理由一件也沒幹。後悔地真想唱那支歌:“一萬個美麗的未來,抵不上一個溫暖的現在;每一個真實的現在,都曾經是你幻想的未來”。

陳老師用木格老師的《回家》作品闡述了什麼是好作品。木格老師從2005開始到2009年結束,為期4年。<strong>木格老師在講述他的作品中說:“我沒有紀錄去三峽的變遷,沒有去紀錄家園消失的過程,而只是用自己的情感去呈現現實生活。現實究竟改變了三峽什麼,我始終看不透,所以在我的作品中有種模糊性的東西。我想讓記憶更久遠一些,在底片裡能看到自己,能看到三峽人曾經的生活和熟悉的情感”。

木格老師的《回家》中的部分作品(圖片來源網絡):

什麼是好照片?怎麼拍?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告訴你


什麼是好照片?怎麼拍?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告訴你


什麼是好照片?怎麼拍?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告訴你


什麼是好照片?怎麼拍?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告訴你


三、好照片要尊重文化差異

她特別舉了一個例子,就是有些攝影師喜歡從正面低角度拍朝拜的人。這是一件極其不尊重文化的行為,這些攝影師自以為拍攝了一張“大片”,殊不知這種照片對被拍攝者造成多大影響,攝影人用這種照片去參加比賽,會被評委嗤之以鼻。那怎麼尊重呢?這裡不乏成功案例。如“中國最好的肖像攝影家”的肖全老師的作品:

《從種子開始:肖全和妲妲的世界”肖全攝影展暨妲妲繪畫展》,就非常成功!他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孩子記錄了獨特的成長環境,同時也呵護妲妲的童真初心。


什麼是好照片?怎麼拍?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告訴你


什麼是好照片?怎麼拍?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告訴你

四、要敢於打破常規

她提出在“人人都是攝影家”的時代,要敢於打破“九宮格”!何為攝影的“九宮格”?稍具攝影知識的人都知道,它和所謂的“黃金比”構圖異曲同工,是一種把拍攝對象放在特定分割鏡框中以供審美定位和選擇的構圖規範。如何打破?她指出要多看書。她說在攝影圈內流傳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不知道要拍攝,那就去讀幾本書吧;如果你知道要拍什麼那就去堅持拍3年、5年吧!”當我們把各種條條框框知識結構揉碎了,消化了。攝影師回到一種原初狀態,作品的表現獲得最大限度的張力,這樣的照片才耐看有故事。

陳老師在演講最後再次重申,<strong>不要用“愛好者”、“發熱友”這樣的稱號麻痺自己,即使再小的主題,再小的項目,也請你慎重其事得稱自己為“自力攝影師”,並認真的看待自己的自力攝影項目。中國有2億臺單反拍照機,也就是2億攝影愛好者,其中專業相機3000萬臺,那就意味著有3000萬攝影發熱友。在國外是沒有“愛好者”或“發熱友”這個單詞這個概念的,他們只要一個稱號:攝影師。

讓自己慢下來,拍些好作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