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攜手消費者接力“救花”

疫情之下,各種線下消費遇冷,雲南花農今年也遭遇重擊,大片玫瑰花田損失慘重,鮮花爛在地裡無人採摘。記者從兩大電商平臺獲悉,京東將從今天起助銷3000萬枝雲南滯銷玫瑰,阿里也成立助力雲南花農項目組,幫助解決鮮花滯銷問題。

銷量僅有往年十分之一

雲南鮮花一季減收11億元

昆明斗南花卉市場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鮮切花交易量佔全國70%,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花卉市場的“晴雨表”。每年2月14日,本應是這裡一年中交易量和價格的最高點,但如今,鮮花產業受疫情重創。

2月10日,昆明斗南花市的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在關閉多日後恢復交易。開工當天,鮮切花總供貨量同比去年下降超40%,成交均價同比去年跌幅超70%,近三年來最低。

對不少花農來說,一年就等這一季。“一般來說,一季度的鮮切花價格是全年最好的,收益會佔到全年的三分之一以上。”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總經理高榮梅介紹。對於鮮花產業來說,一季度的收益至關重要,尤其是情人節的鮮花銷售是很多基地一年的希望,而今卻要面對無人問津的殘酷現實。

受全國疫情嚴重影響,不僅是雲南昆明的斗南花市,全國各地的花市春節前陸續關閉,物流受限無法發貨,很多花店也無法正常開門營業,導致大量鮮花爛在地裡。

斗南花卉產業集團運營總監董瑞介紹,正常情況下,斗南市場每天只有5%左右的鮮花因拍賣不出而銷燬。但今年因交易狀況不佳比例高達30%以上,僅2月10日一天,就有上百萬枝鮮花被銷燬。

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發佈的《關於疫情及雪災對花卉產業及企業影響的報告》分析預測稱,“2020年第一季度,雲南花卉交易量將大約減少8.42億枝,交易額將減少約11.42億元。再加上物流、農資等其他損失,預計此次疫情加雪災,對整個鮮花行業造成的損失至少在40億元左右,打擊巨大。”

“鮮花小組”出動

助銷3000萬枝雲南滯銷玫瑰

2月13日,京東旗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收到雲南楚雄、玉溪多個鮮花基地負責人和花農的緊急求助,涉及3000畝花田、45個品種累計3000萬枝玫瑰滯銷。接到求助後,京喜第一時間將鮮花納入“京喜助農”計劃重點對象,成立了“鮮花小組”進行一對一幫扶。

“相比蔬菜等農產品,鮮花並非生活剛需品,面臨的滯銷情況更為嚴峻。”京喜鮮花負責人童歡說。

想要賣花,首先得保證貨能運出得去,這也是眾多雲南花農最頭疼的問題。緊急協調物流運輸和倉儲配送,24小時後,京東物流已經和大部分鮮花基地完成初步簽約,並且配置好了供應鏈和倉儲系統:對於能進入的鮮花基地,物流貨車將直接開到基地門口運花;對於不能進的基地,花農把花拉到村口,物流人員去村口運出來。

“接下來將面臨一場硬仗,我們要在情人節後的一段時間裡,賣出3000萬枝玫瑰!”童歡說,基於玫瑰生命週期極短的特性,平臺將整合站內外核心流量來專項扶持鮮花銷售,通過“鮮花助農”專場營銷將滯銷鮮花的信息傳遞給消費者。

年輕人“雲”買花

助花農回籠資金渡難關

通常,鮮花市場在2月之後會逐漸進入淡季,中間會有“三八”婦女節、母親節和“5·20”等小高峰,之後就要等到七夕節。倘若花農們要備戰母親節,2月底3月初便要著手準備,大量資金有待投入,情人節的虧損使得眾多花農卡在了這一關口。

面對鮮花滯銷狀況, 天貓發言人14日微博上線了一則緊急呼籲,號召年輕人們一起來“雲”送花,先用預售幫助花農回籠資金流、渡過難關。一時間響應熱烈,不到12小時就引發了近50萬人轉發聲援。儘管知道因為物流和冷鏈運力的原因,鮮花在快速送達上存在一定困難,但很多人毫不猶豫地拍下了訂單。

“我還是單身,先拍下這一單幫助一下花農,你們可以等我有女朋友了再發貨吧”“鮮花應該插在花瓶裡,而不是爛在地裡,不用趕著發貨,什麼時候能發了隨時發。”網友們留下了這樣的暖心話語。

天貓隨即緊急上線了“助力雲南花農”項目組,聯動花商、花農和快遞行業,緊急調配資源,以保證花農的鮮花能順利從雲南到達各大城市。幾天前,來自全國15個省(區、市)26個縣的農產品,也正在通過阿里助農打造的綠色通道,一車車從大山裡運出來,送到各大城市的消費者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