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封面人物:北极光邓锋

CC封面人物:北极光邓锋 | VC的确定性在哪?

CC封面人物:北极光邓锋 | VC的确定性在哪?

CC封面人物:北极光邓锋 | VC的确定性在哪?

每年年尾,各家VC基金们都会找个地方“务务虚”,为的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北极光创投(Northern Light Venture Capital)也不例外,2019年年底,北极光在三亚举办了第14个年底聚会。2005年邓锋从美国回来,创办了北极光创投。不过最近这场聚会却弥漫着“困惑”。“创业企业和VC都有自己的挑战。”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说,这是和企业家座谈的切身体会。

与往年相比,整个创投行业日子都不太好过。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VC/PE们投资的总量少了近三成,而投资企业的数量也同比下降了18.7%。投资找不到热点,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过去了,共享经济、智能家居等新模式没能成为新的突破口,文化、娱乐又遭遇了众多挑战。比投资更难的是融资,退出的环境也不乐观。

2020年“最大的确定性是不确定性”。一个普遍的判断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还会延续很久,至少是在未来12个月内,情况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对于VC们而言,紧接着一个问题就是:在不确定性之下,还有哪些确定性?

身处整个大坏境之中,这也是北极光不得不思索的问题。如果是投资方向上,“我们有两个确定,一个是对坚定看多中国的长期发展,另一个是坚持投资科技早期。”邓锋说。

不变之外,VC们也在求变。一边是寻求自身定位,VC的价值、与创业者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做的是金融服务业,是靠成就别人来成就自己的。”邓锋说。另一边他们也在寻求方法论,寻求怎样才能成功。VC需要运气,但却不是一个“赌博”的行业。

最坏的、最好的

问:过去一年多,北极光的情况怎么样?

邓锋:整体来说,我们的发展还是不错的。以退出为例,2019年我们有6家被投企业上市,其中科创板4家、海外上市的有两家。通过并购退出的情况也不错,绝大多数都是赚钱的。

在现在的环境下,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2019年我们还给LP(Limited Partner,有限投资人,指基金的投资人)的钱反而创了历史新高。在北极光14年的历史上,2019年在这一点上是做得最好的。

这不是因为我们的被投公司上市后,北极光就退出套现了。相反北极光会跟企业家商量,怎样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把钱慢慢还给LP。很多被投公司上市后,我们还会持有相当长的时间,比如美团。这也是因为很多LP尤其是美元基金,也愿意这么做,只要在基金存续周期内把钱还给他们就可以了。

另一点,我们的被投企业去年在做下一轮融资时,其中的绝大多数都顺利融到钱了,而且估值还是往上走的。去年的大环境下,能顺利融资、估值有成长,就已经很不错了。

问:这背后有哪些原因?

邓锋:首先,北极光弹药充足,不用担心没有钱。我们的LP、LP背后的投资人都愿意继续支持我们。这直接提振了信心。

其次,这说明我们的战略是对的。在VC的投资序列中,北极光一直坚持的都是科技早期,过去14年这个理念和战略一直没有变。我们也有消费类的项目,其中很多也是和科技应用密切相关的。这个打法已经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中国的长远机会

问:北极光专注科技早期的打法,为何可行?

邓锋:科技发展已经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驱动力。我们很幸运,处在科技发展加速的长周期中。

一个关键词是“加速”。这从各行各业层出不穷的“新东西”中可见一斑,其中很多还是革命性的。未来二三十年,今年的科学发现可能会成为真正的产品或融合到服务中去。比如2019年自然语言的理解出现了很大变化,直接提高了所有翻译软件的水平。

在这个大趋势中,我们认为有两个方向最值得关注。第一个是芯片、传感器、IoT这个方向,它会带动数据包括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大中台等等,推动企业在信息安全、存储等各个环节地跃升,结果是提高公司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二个方向就是健康医疗、生命科学。这是中国未来二三十年必定会出现变革的一个行业。中国未来的百亿美元企业,很多必定会出现在生命科学、健康医疗领域,医疗设备、诊断、服务、数据化等各个环节都会有机会。

问:这么看,你对投资中国还有信心?

邓锋:如果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的话,会看到投资中国创业创新的机会还有很多。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同样的观点,这确实是发自内心的。

对于中国经济的成长性,我们仍然是乐观的。中国经济还有很强的发展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来自于两大方面,一个是大消费。中国在过去70年中从农业社会快速演进到智能社会,这种快速的变化直接带动了代际需求的变化。中国社会的这些变化,是创新、创业的直接推动力。

举个例子,这两年77届上大学的人就要陆续退休了。这个人群和以往我们讲的老年人不一样,他们有活力、有知识、有消费能力,所谓银发经济的发展机会终于来了,旅游、老年大学等的需求可能会因此爆发。

同样的,代际需求的变化也会推动教育消费的升级。中国的80后、90后组成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陆续开始上幼儿园、上小学。这些年轻爸妈大多读过大学,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跟以往很不一样。线上教育的机会也应运而生。

很多新的、想象不到的变化正在发生。比如中国的本土品牌也可以卖得很贵。在食品科技领域,出现了人造肉,环保、健康的理念越来越受欢迎。这些新变化会带来从供应链、商品本身乃至服务层面的全面变化。

另一大推动力就是科技创新,这也是北极光关注最多的领域。

问:可是企业的现实问题是怎么活到看到光明的那天。对此有什么建议?

邓锋:最重要的是现金流的管理。任何企业,无论是好的时候、坏的时候,CEO的首要工作都是现金流管理。

在经济不好的时候,这点尤为重要。有些本身很好的企业,现金流管理不好也会突然死掉。规模越大的企业,现金流管理不好后果就越难控制。作为CEO至少应该知道公司银行里有多少钱,一个月或者一个星期的钱是怎么出去的、花在哪里了。

现金流管理无非两条线,一是支出控制。市场不好的时候,就别想弯道超车了,这时候加大推广其实效果事倍功半。眼下在市场营销费用上更要谨慎一点,销售可能更为重要,因为能带来实际现金收入。

另一头就是入。收入方面不要被合同额欺骗了,而是要更关注确认收入到底成长多少。同样的相对于账面上的收入,更多要关注实际收到的现金。应收账款管理非常重要,我们看到有些企业成长挺快,同时它的应收账款扩张地也很可怕。当行业不好时,别人不付账,如果还继续往外赊账,有没有考虑过怎么收回来?应收账款越多,收不回来就越难受。

另一个建议,要尽早做一个长期融资规划。过去融资周期可能是三四个月,现在六个月甚至九个月都不一定能融到钱。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把握融资节奏。过去的想法可能是“谁估值高拿谁的钱”,现在应该是怎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昨晚融资。融资这件事没有中间状态,要么热要么冷。如果控制不好节奏,可能本来挺好的公司变成没人关注,结果也会很惨。

经济不好或企业碰到挑战时,也是练内功最好的时候。什么叫“内功”?我认为就是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组织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等,其中最核心的是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产品力等。做企业时间越长,越会发现这其中的本质是人的事情,不只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更多是形成一个组织,也就是找到并留下最优秀的人,这些人还能一起工作、不相互打架。

VC到底怎么做?

问:这种时候,VC能做什么?

邓锋:这些年行业里一直在提增值服务,对企业的帮助可能是介绍下一轮融资对象、可能是介绍一些上下游的关系、帮忙找人。往往做得越多,才能对企业的产品、战略和组织建设提供更多帮助。这其实是个与企业共成长的过程。

做VC也会经历困惑期,在蜜月期之后往往会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亏很多钱又不开心。不过总的来说,做的时间越长就越热爱这个行业。相比PE,我更愿意做VC。这个行业和企业、企业家的连接更为紧密。一家企业的成功90%是靠企业家和团队的努力,VC如果能提供10%的帮助,这带给投资人的是莫大的快乐。

但要真帮到企业家,VC自身的能力也需要提高。做VC确实有很多偶然性,就像创业一样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但它不是一个赌博行业。14年下来,北极光确实积累了很多东西,包括能力、经验等等。

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攒了人品。VC的核心竞争力说是发现价值、提升价值,但再往下看,怎样才能提升价值、发现价值?和企业家的相互信任是基础。说到底,金融行业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信任”。

做VC当然要挣钱,那是不是说谁能在低点投进去、在高点退出来就是成功的?如果VC退出后,被投的企业就走下坡路了,那这笔投资算不算成功?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被投企业可以持续发展甚至做成百年老店。等到以后和后辈吹牛时说:这些好公司都是我们投资过的。而不是说我们曾经投过哪些企业,不过抱歉现在都不存在了。

问:那么VC和创业者应该是什么关系?

邓锋:如果简单从甲乙方看,我认为VC更应该把自己看作是乙方,企业真正的主人是创业者、企业家。

VC是金融服务业,要有服务意识。创业者会选择的VC,除了钱之外,还要有能力辅佐他们走在正确的路上。说VC是服务业,也是因为这是靠成就他人来成就自己的行业。没有成功的创业者,就没有成功的VC。

这么多年下来,我发现VC确实能帮到企业家,但帮忙本身也很有讲究,怎么帮、帮什么不帮什么都要非常小心。一定要做到“帮忙不添乱”。VC基于自身的利益,确实要提一些建议,但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家看到的东西更多、更全面。他们才是企业真正的运营者,VC提供的顶多是附加价值,因此最终决定的一定是企业家。VC可以提一些建议,不过不等同于企业家就一定要听。

我也不认同,投资人是企业家的教练这种说法,双方还是一个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平等非常重要,不能因为对方是马云而仰视他,也不能因为对方是个年轻人而俯视对方。这是建立起平等合作关系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