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快評丨自覺自律紮緊疫情防控的“籬笆”系列快評之六:等一等,現還不是歡聚的時候

近日,重慶某開發區一企業發生棸集性疫情,2名員工被確診,131人密切接觸。

大疫當前的非常時期,“不聚”成為很多人的自覺選擇,或宅家多陪家人,或居家網上辦公,即使返崗一族也心照不宣,默然遵從“不聚”的告誡。從工業園區到商務樓宇,再到機關事業單位,大家出門戴口罩、進門測體溫,上班工作保持距離,下班回家不約聚會,食堂就餐也一人一桌如同“考試”。

科學防控,心中有數,既不過度恐慌,亦不毫無設防。新冠病毒主要是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不聚集、不扎堆,正是切斷傳播途徑、遏制疫情蔓延最原始最有效之方法。乃至網上有戲言,這個時候,每天家裡睡覺也是為防控作貢獻。從目前全市確診的病例看,疫情第一波傳播大多屬於春節期間親朋聚會所致。事實一再提醒我們,面對疫情,當時刻繃緊“不聚”這根弦。

見或不見,我就在那裡。此時不聚,是為此後更好相聚。

有關專家反覆強調,人與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飛沫傳染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眼下,正值節後復工高峰,工廠、單位、寫字樓,乃至街上的人逐漸多起來,疫情防控面臨新一波聚集傳播風險。當此之時,“因為愛你,離你一米”,上班不扎堆,下班不出門,既是對個人安危和公共安全負責,亦是以“靜”致敬,為一線抗疫分憂、減負。

木棉盡染春意鬧,千花萬花相聚歡。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此時不聚,等一等,待到春暖花開,你我定能對酌暢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