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能在防疫中“挺住”的真相来了

贵州在此次防疫中成了全国人们关注并讨论的焦点,以前都以为贵州经济落后,人们思想觉悟低,但是这次瘟疫让其它地方的人们重新认识了贵州,很多人觉得贵州离湖北那么近,而且周围的湖南四川很多地方光一个城市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病例就超过了整个贵州省,但是整个贵州省至今才100多例确诊病例实在是不可思议!而且新增病例和疑似病人例一直在减少,要知道周围有些省份的小城市的确诊病例都超过了整个贵州省的确诊病例。

贵州省能在防疫中“挺住”的真相来了

而且,贵州不仅自己控制得好,还源源不断地增援湖北医疗资源,派驻湖北一线的医疗队已有多批。

贵州省能在防疫中“挺住”的真相来了

有网友调侃说是贵州人经常吃折耳根喝茅台酒的缘故。折耳根是贵州人餐桌上常备的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咳化痰的作用,但是没有科学依据表明折耳根对新冠状病毒肺炎有效,不过每天适当地吃点折耳根肯定是有益无害地。而茅台酒产自茅台镇但是贵州本地人购买并没有享受到价格优势。

贵州省能在防疫中“挺住”的真相来了

其实,贵州省能在防疫中成绩出色,显得鹤立鸡群,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一:流入贵州人口主要来自沿海,流出人口主要流向浙江、广东。

春运流入贵州的人口主要还是来自沿海省份。尽管在湖北各个城市中,迁入贵州最多的依旧是武汉,但排名已到全国第45位。贵州人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浙江省和广东省是贵州农民工主要流入地。

原因二:阴冷的冬季是贵州的旅游淡季,游客少,人口流动性少

贵州的旅游业发达,但是季节性气候较为明显。贵州的气候是冬季阴冷,夏季却很凉爽,是国内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所以夏季游客很多,而此次源于武汉的新冠病毒肺炎是在冬季发生,而且贵州冬季每次一下雪路面基本上都会结冰,容易导致交通阻断,所以湖北游客冬季出行目的地一般选择比如海南那样的温暖地带出游,而非选择贵州。这样减少了人口流动性。

原因三:贵州对瘟疫有敏锐的嗅觉,提前严阵以待,防控硬核,措施及时得当

1月24号,贵州省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省内很多地方立马开始防控升级行动,比如:各地各村委会开始监控回乡人员;市区非重要店铺已经停业;公交车没戴口罩不允许上车;各景区也逐渐全部关门;可能会引发集聚的公共性场所全部关停等。

最明显的一点,贵阳市2月1号开始就实行小区封闭式管理了,而病例远远高于贵州的有些省份最近才陆陆续续开始实行小区封闭式管理。 贵州对瘟疫有全面的了解,有敏锐的嗅觉,做到了未雨绸缪。比如:贵州省职工医院改建为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定点救治医院,1月底确定后立马开建,2月初就开始转诊病例了,然后根据疫情发展陆续分期建设。 贵州省对此次瘟疫事件的防控反应能力是到位的,虽然也有一些难以避免的小瑕疵,但是在防控上的努力是值得肯定地。

原因四:贵州人民遵纪守法、服从管理

通俗点说,贵州人很听话,防疫政策一出台,贵州人民都很拥护、自觉遵守,令防疫政策、措施实施起来得心应手。 贵州人民很重视瘟疫,有生命安全防范意识。在1月中旬时,贵阳市大街上已经看到很多人戴口罩了。过年前几天,当很多地方还在忙着采购年货时,而在贵州的大街上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人了,都自觉宅在家里了,只有少量出来采购生活物资都是戴上口罩的。

总之,贵州省能把新冠病毒肺炎病例控制到数量相对极少的水平,离不开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当其它地方依然处于防疫的紧张状态时,贵州省已经开始复工复产着手恢复经济了,防疫和恢复经济都走在了中国很多省份的前列。贵州继续加油,防疫和经济复苏胜利在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