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農人李哥


一個很好的問題,說點自個看法與眾友交流,互動,切磋。 一,這句話,過去與今天相對來說,要一分為二。理由是:我們有數千年的古文化積澱,傳承。當下,我們由開放改革,步入了一個新時代,新時期。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家教,言教,身教,故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說。 至今古訓嚴父,慈母之說仍在沿用。 家教,言教,身教其意義,眾所皆知。 二,一個孩子從出生,幼年,青年(20歲前),大多在父母的身邊。幼年,青年階段父母的言教,身教即家風,人格對孩子的一生有著導向,引領的示範效能。 三,從另一角度說,家教可以說是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對孩子的潛移默化,因此,父母怎麼移,如何化,實則是家文化在子女身上的“投影”。 當前,我們進入互聯網,物聯網時代,開放擴大,國門大開,中西文化交織,交流,經濟快速發展,人與人交際方便。固有的傳統,文化正在經受考驗與檢驗。 這個話題展開說,可能在大咖,達人那兒是一篇大作或是學術,科研論文。 近年,我國政府反覆講,講反覆,四個字即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的中心是仁義禮智信忠孝,用時下話講即核心價值觀。 由上,做一個合格的人,一是有底線,二是守紅線(國法),三是愛國,明禮。 因此,父嚴要嚴出明禮,守信,知榮辱,母慈要慈出仁義,博愛,知修身(性) …………。





大美西域胡楊57312731


這句話的理解很簡單,子是沒資格言父之過;同樣女不道母奸;也就是說大家都知道所謂的父是天;母是地;我個人不絕對認可這話有百分之百的道理,畢竟孩子會有自己的判斷和認知;在大千世界裡不難看出有一些父母的確不直孑女的尊重;和理解;不言不等於父母就是對的;只不過自己的父母跟別人說沒任何意義,我老公的小叔就是這樣的人;全家人沒一人對他有好感;過年的時候每個兒子給幾斤肉;小兒子當著很多人的面說;你有什麼資格來我家要肉吃;你的一輩子又給了我們什麼呢,這還用別人言嗎,


遠道而來的胡媽


農村老話說“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老話都有傳承,因此也具有明顯的時代色彩;在古代,父子,母女之間的關係以孝來規範,如果違反了就是犯罪,孝的具體表現則是“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下面來看看這句話的意思。

“子不言父過”意思是父親說的話對於兒子來說,都是正確的,是要絕對服從的;並且,兒子是沒有權利對父親的言行進行評論。如果不遵從父親的意願,即便父親所說的話,做的事不正確,就是不孝,所謂孝,即順,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女不道母奸”,這裡的奸,是奸詐,投機,取巧的意思;都是不良的品質和行為。一位母親,再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即便耍心機,欺騙別人,占人的便宜,或者教導女兒,女兒也不能說這是不正確的,更不能在別人面前說自己母親的不是;這同樣是孝的表現。

所謂的“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天下無不是父母”的具體表現;這種孝的觀點是非常不正確的。尤其到了現在這個時代,這種觀點更是要不得。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經歷,有不同的知識儲備,面對同一個問題,會用不同的看法;並不見得父母的看法就比子女高明。同樣,父母的看法不一定就那麼一無是處,說不定更實際,更能解決問題。

所以,父子之間,母女之間的關係,不應該再用老話來規範,也不能完全的拋棄,認為荒謬至極;正確的做法是相互溝通,正確的,有理的,符合道義的,不論是誰的決定,都應該認同。這樣的做法,才是明智的,理應提倡的。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農村俗語“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這句俗語說的意思,作為兒子不要在外人面前談論父親的過失,作為女兒不要在外人面前談論母親的奸詐、奸巧或自私的事情。

這句話體現封建社會的三綱五常、孝道文化和君子的為人處世。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為人子女對父母盡心奉養並順從即為孝。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其中大人包括上級、父母、長輩、有道德學問的人。

無論對於父親的過失,還是母親的奸詐、奸巧或自私的事情,作為子女也不是不聞不問、聽之任之,而是要選擇方式方法,善意提醒。正如《三字經》中講的:“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就是說父母有過失,子女勸其改正,和顏悅色,柔聲細語。父母不聽其勸告,子女也要再次和顏悅色勸告。就算哭喊著勸告,被父母打罵也無怨無悔。

這句農村俗語,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於家庭和睦,對於父母身心健康,對於子女為人處世,還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英子1164


“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這句俗語的意思是:當兒子的不要直言父親的過錯,當女兒的不要說母親奸詐。(我覺得不是指母親和人通姦,古代女人地位低下,不守婦道打死勿論)

這句話在古代沒任何毛病,放到現代有待商榷。

我國古代講究的是“三綱五常”,“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

“三綱五常”這個詞兒出自於西漢大儒董仲舒之口,他是根據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總結而來的。

無論孔子還是董仲舒,都認為人們應該遵守一種尊卑、高低、貴賤之別。也就是說當皇帝的要有一個皇帝樣,當臣子要有臣子樣……

即便皇帝犯了錯,當臣子的要口下留情,要給皇上一個面子。

比如殺岳飛明明是高宗的旨意,秦檜奉命執行,最後秦檜卻為高宗背了黑鍋,至今秦檜的鑄像依然跪在岳飛面前贖罪,高宗是皇帝,當然不會受到任何指責。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清朝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鴻章,他為慈禧背了一輩子“賣國賊”的黑鍋,你見過李鴻章說過慈禧的不是啊?

涉及到父子、母女也是這樣。

相傳舜的父親不喜歡他,舜的母親死的早,父親續絃娶了後老伴,生了一個兒子,即舜的異母弟。

父親喜歡弟弟不喜歡舜,父親和弟弟想法百計想害死舜。顯然父親有錯,舜卻沒有怨恨父親,而是以德報怨,數次死裡逃生,最後因德高望重成了一國之君(三皇:堯、舜、禹)。

古語云“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當初秦始皇猝死後,宦官趙高和次子胡亥陰謀奪權,趙高冒充秦始皇的筆跡,傳詔秦始皇的長子扶蘇自殺。

扶蘇雖然感到蹊蹺,但還是自盡而亡,扶蘇連辯解都不敢,他哪有勇氣指責父親有過呢?

由於尊卑和家庭倫理思想的薰陶,古代家庭秩序由一家之長確立,父子之間的關係猶如君臣關係,父親說了算。

即便父親有過錯,當兒子的不可以直言父過,同樣女兒也如此,母親再奸詐也不能指責。

這句俗語放到現代有點不妥,父親有錯,當兒子的不能沉默不語,而是要耐心相勸,比如父親偷了人家的東西,當兒子的應該勸父親收手,這是為父親好,避免父親滑向深淵。

如果女兒發現母親有外心,不要置若罔聞,應該單獨規勸母親珍惜安定的家庭生活。總之晚輩規勸長輩要好言好語,千萬不要激化父子、母女之間的矛盾,尊老是古今永遠不變的基調。


秉燭讀春秋


孝道,是農村人最在乎的。自古以來就有"百善孝當先"的說法,把"孝"排在第一位,可見對"孝道"得重視。

"子不言父過",說的就是作為兒子,不能評論父親的不是,更不能向別人去傳播。父親做事,兒子沒有評論對錯的權利。父愛如山,父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好,如果兒子不懂得這個道理,對父親指手劃腳說三道四,是會被別人不恥的。



就算父親有哪裡做得不夠完美或不妥,兒子也不能指責父親,最多也只能委婉的對父親勸一下,要知道,養育之恩大於天。父親是生命裡最愛你最能保護你的人,他關鍵時刻可以用生命保護你。



"女不道母奸",這句話和上一句道理相同,女兒不能說母親的壞話,母親做事不論對錯,都沒有做女兒的評說母親的道理。母親歲數大,她所經歷的那個年代不同,處事方法可能和女兒有所不同,女兒要多理解母親,對與不對都要多誇讚母親。

鄰居一女孩外出打工,時間長了沒回家,她母親想她了去看她,她母親沒見過世面,弄出很多笑話,她女兒從不在人前對母親有什麼不滿,總是依著母親,讓她高興。她知道母親養她的不容易。



她覺得有媽媽在,就是最好,別人愛怎麼看怎麼看,她帶著母親出去玩了幾天才把她送回家。當然,不論父母還是母親,如果做的事情不僅僅是對與錯界線,觸碰到法律時,做為兒女就不能不言了,那樣不是"孝",是害父母,兒女要說服父母迷途知返,正確理解"孝道",才是正理。


大山梅子


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有些道理,但不應全盤收納,對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對。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有其精華,也含有糟粕,而應有取有棄。

《禮記》有這麼一句: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過。這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應是據此而來。這話在現在看來,用辨證思維去看,是對了一半,有一半不太對的。對的要繼承,不對的也應敢於拋棄,不要固守,不分對錯而全盤接納也是不對。

從孝敬孝順的角度說,父母有生養之大恩,要終生不忘,要悉心盡責去贍養孝敬,感激感謝父母之大恩,要維護父母利益名聲。但人無完人,父母也會有過錯,一般之下,作為兒女晚輩的不可輕言父母的過失,但不能一點不關心父母的過錯,不然,也是大逆不道,適當婉轉的幫助父母糾錯改錯,也是做兒女應該做的,也是一種更孝順尊重父母的行為。只是父母有錯時,為父母改過糾錯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考慮到父母的心理臉面與接受程度,不要不分場合環境,就開門見山,直來直言其過錯,那樣會弄巧反拙,起不到作用,還被誤解,說成對父母不尊不敬不孝不順是大逆不道的。

子不言父過,作為兒子是不應該說父親大人的過錯的,特別不宜在對外場合時,更不要輕言父過,要會維護父之名聲,言父過,也等於間接言己過。有過要說,有過要改,但要分場合,要講策略方法,不可隨便胡來,懂禮數,講品德。女不道母奸,其理一樣,做女兒的不可輕言母之不是,家醜不外揚,女要護母,不應毀損母。那怕母有過錯,有醜,也不要隨便說母,說要場合,勸母改過也要講究策略方法,這樣才可做好,不可嫌棄母,不孝母。背後言父母過失,在大眾面前說父母,不是做兒女應該有的行為,特別不應發生在有品德兒女的身上。做人處事,要會思有前想後,對待父母更應小心謹慎,多些感恩孝敬。





樹德漢碩


這句話流傳了千年,當然有道理,即使放到現代也依然適用。很多人理解“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這句話時,認為是要子女包庇父母的罪過,我認為這是不對的。我想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讓子女包庇父母的罪過,而是讓子女在家時不要當面指責父母,在外面不要去揭父母的短處。

很多古話不能完完全全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如果這句話理解為,不讓兒子說父親的過錯,不讓女兒說母親的姦情,這就很狹隘了,思想層次也比較低,所以我認為不能這樣理解。難道家人父母犯了法,還得包庇著嗎?我想不會的,畢竟大義滅親這個成語,不是我們現代社會才創造出來的,在《春秋左氏傳》中就有了。

很多家庭就有這樣的情況,子女在家中指責父母的過錯,不給父母留顏面,這就導致了雙方的直接衝突。而且,如果子女在外面編排父母的不是,這些話傳到父母的耳朵中,會讓父母極度傷心,這也不符合中國的傳統孝道。

以前,我們村子裡有一家人就是這樣,夫妻兩人養了三個兒子,小時候不好好教養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天天和父母吵架。幾個兒子在外面總是說父母的不是,說父親脾氣怪,母親摳門,外人聽了又能說什麼呢?不過是看笑話罷了。現在,那對夫妻的幾個兒子都成了家,也是天天吵架,家無寧日。

如果他們懂得在家不指責父母,在外不揭父母之過的道理,何至於走到這一步呢?

古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家之計在於和”,家庭和睦的基礎,就是兒女的孝道,當子女懂得尊重自己的父母,一個家也就美滿和睦了。


驛城異客憶鄉人


上樑不正下樑歪。龍生龍,風生風,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子不教,父之過。這些言論都是很有道理的,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刻和深遠的,如果父母行為不端,那麼往往會影響到孩子,孩子仿效父母長大後,也往往會染上不良品德。因而一個有見識的父母,在孩子的面前,是非常重視自己的一言一行的,努力給孩子做出一個做人的正確榜樣。

但世間總有行為不端之人,他們的孩子長大後,雖然也會染上不良品德,但經社會上教育和歷練,有的人還是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的,並努力糾正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一個正確的人生態度,有的人還做出了一番偉岸的事業。

那麼,對待自己父母原來的行為不端應持什麼態度呢,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外揚者是那些繼承了父母行為不端的人,俗稱其為“二百五”,外揚人家在小看你父母的同時,同樣也小看了自己。而變為品德好,有出息的那部分人,採取的態度是“子不言父過,女不言母奸”。

何為“子不言父過,女不言母奸”。這句話是說,有出息的兒子是不說父親這輩子的行為不端之事的,行為端正的女兒是不說母親當年與人同奸之事的。說了,只會對自己的生活不利而無一點益處。比如一個女人出嫁後,向人說當年母親的出軌之事,人家就會覺得什麼樣的母親什麼樣的女兒,是不是你也愛紅杏出牆呢。更何況,舊時的農村,每個村子裡總有幾個年輕就守寡的寡婦,過去的農村婦女沒文化也無能耕田,有姿色的年輕寡婦為養孩子生活所迫,就只能招野漢子,做了暗娼,女兒長大後把母親當年的事拿來說,即不理解母親的悽苦,人家還會罵你是婊子養的。

還有一層意思,萬事孝為先,對父母說三道四,是不孝順行為,就是對父母過去的過失也應採取包容的態度,切不可張揚出去。




春日之虎


這個出自:為親者諱:也就是說,作為兒子不能揭破父親的過錯。女兒不能說出母親對父親不忠的出軌姦情行為。

這兩句是個比喻詞,真實意思是:做為子女,從傳統倫理上來說,一不能揭父母的短處或錯誤,二必須順從父母的意志。更不能變更和改變父母意圖。

封建社會講究:孝子順孫:並非孝子賢孫,就是說:一切順從與先祖父母,不得違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