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後權力落誰手上?

浮雲123093382


112年前,統治了大清朝48年無冕女皇慈禧戀戀不捨的閉上了上眼,在她死前的一天,當朝的傀儡皇帝光緒竟然提前死掉了,原因不明,後來終於清楚了,光緒死於大量的砒霜中毒,這事兒很容易推斷,肯定是慈禧覺得身體不行了,決定把光緒帶走,帶走光緒的理由也很簡單,(他曾經想政變殺掉慈禧,結果失敗了,所以光緒肯定會在慈禧時候做出種種對慈禧不利的舉動)以慈禧的性格,是絕對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的。

慈禧在死前,除了做掉了光緒,還幹了另外一件大事兒,那便是重新立了溥儀為宣統皇帝,授權她的侄女,也就是光緒皇后隆裕。仿效她的模式與溥儀的父親載灃來統治這個帝國,但是事實證明慈禧高估了她侄女隆裕,這事兒咱下面慢慢說。

當載灃帶著三歲的溥儀到紫禁城榮登大寶後,載灃便成為了大清帝國實際的攝政王,按照慈禧的設計,攝政王沒有全權統治大清的能力,他所做的一切決定畢竟經由皇太后隆裕批准才可以執行,但是不是誰都可以垂簾聽政,不知誰都可以像慈禧那樣有政治手腕和政治智商,還沒幹幾天,隆裕就被架空了,也就說,在大清朝最後三年中(1909年—1911年),攝政王載灃是中國的實際統治者,後來大清朝氣數已盡,辛亥革命爆發,袁世凱竊取了勝利果實,這便是後話了。


老豬的碎碎念


慈禧死後,清朝的權力當然是落到了攝政王載灃的手上。

慈禧在臨終前最後做出了三個影響清朝命運的決定:

第一個是任命醇親王載灃為清政府的攝政王;

第二個是選中載灃的兒子溥儀作為皇位繼承人,雖然這時候光緒皇帝還沒死,但是慈禧也不會讓光緒再活下去;

第三個是讓人給光緒皇帝送了一碗“酸奶”,毒死了光緒。

她之所以會選擇讓載灃當攝政王,又讓載灃的兒子溥儀當皇帝,一則是因為載灃和他爹奕譞一樣組夠聽話;二則是因為慈禧也沒想到自己會死得這麼快,她原本還想著毒死了光緒,讓溥儀當皇帝,她自己繼續掌控清政府。

只可惜,光緒皇帝一死,她自己也鬆了一口氣,松完了這口氣,她也就嚥氣了。

所以,慈禧死後,因為小皇帝溥儀才三歲不到,清政府的權力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攝政王載灃的手上。

清朝歷史上只有過兩個攝政王,一個是順治時期的多爾袞,一個自然就是載灃,只不過載灃的能力遠不如多爾袞而已。

載灃掌權的時候,清朝已經快走到了盡頭,雖說讓多爾袞來攝政,多爾袞也救不了清朝,但說實話,載灃的能力絕對比不上多爾袞,這一點毋庸置疑。

載灃主政之後,總的來說只幹了一件事——鞏固皇權。

他很清楚想要鞏固皇權就得掌控兵權,所以他一上臺就迫不及待地罷免了袁世凱,收回了北洋新軍的兵權,隨後又換掉了兵部尚書鐵良,試圖將兵權牢牢地掌控在皇室自己的手中,或者說是掌控在他自己的手中。

除此之外,他又借鑑了德國皇家近衛軍,花費了無數的人力、財力和物力訓練了一支人員編制在1.2萬人的禁衛軍。

這支花了3年時間打造出來的禁衛軍,也可以說載灃掌權三年的時間中最拿得出手的東西了。

但是,禁衛軍剛剛訓練好,他也剛剛意氣風發地去檢閱萬禁衛軍,武昌城裡就響起了起義的槍聲,拉開了推翻清王朝的序幕,載灃可謂是又悲催又無奈。

載灃雖然看似收回了兵權,鞏固了皇權,可他對鬧得越來越激烈的革命黨卻束手無策,對回家釣魚的袁世凱更加束手無策。

汪兆銘在載灃的必經之路,也就是銀錠橋下埋炸藥想要炸死載灃,載灃很生氣,想要殺了汪兆銘,可是被善耆一勸,他冷靜下來之後又不敢殺了,只能判汪一個永遠監禁。

為什麼呢?

因為局勢太動盪了,清朝已經支離破碎了,載灃根本不敢冒險去激怒革命黨,所以為了穩定革命黨,他只能關著汪,不敢動手。

武昌的槍聲一響,載灃趕緊讓蔭昌率軍南下鎮壓起義軍,可是蔭昌有沒有這個能力呢?顯然沒有,所以載灃雖然收回了兵權,可卻沒有一個可堪一用的將領,這樣一來,收不收兵權又有什麼用?

載灃只能去求袁世凱了,袁大爺呀,你可趕緊出來幫幫我吧!

袁世凱出不出山呢?當然出,但是得好好地和載灃討價還價,最後載灃不得已之下只能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讓他一手掌控軍政。

同時,又因為載灃鎮壓起義軍不利,在隆裕太后的逼迫之下,他只能選擇引咎辭職。

1911年12月6日,載灃這邊才向隆裕太后提交辭職申請,隆裕太后那邊便迫不及待地批准了他的辭職。

於是,清朝的權力又從載灃的手上轉移到了隆裕太后的手上。

隆裕太后在清朝的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時期掌控了清朝的話語權,她能夠力挽狂瀾嗎?

顯然不能。

隆裕雖然有心學一學自己的姑姑,也就是慈禧,可是她的能力比之載灃更加不堪,載灃尚且不能力挽狂瀾,隆裕又怎麼可能做得到?

所以,載灃的退休,隆裕的掌權,只會加速清朝崩塌的速度,絕不可能出現力挽狂瀾的情況。

袁世凱和革命黨談妥了條件,得到了革命黨“虛臨時總統之席以待袁君反正歸來”這個承諾之後,趕緊北上忽悠隆裕,怎麼忽悠呢?他說革命黨已經成勢,遍地是革命黨,他也擋不住了,但是他幫溥儀和皇室爭取到了一個優待條件。

只有讓溥儀遜位,將政權交給革命黨,才能得到這個優待條件,不然的話,不僅得不到優待,還會被趕盡殺絕。

隆裕一聽,瞬間花容失色,情況竟然已經這麼糟糕了嗎?好吧好吧,哀家也無能為力了。

於是,隆裕被嚇唬得答應了袁世凱的條件,讓溥儀退位,將政權和平地移交給革命黨。

溥儀的退位,也就意味著清朝的滅亡。

雖然後來紫禁城裡還有個所謂的“小朝廷”,但終究不足一談。


寧糊塗


慈禧太后去世後,清王朝的權力就四分五裂了。

實際上,當太平天國興起,漢族大臣開始掌握兵權後,清王朝的中央權力就開始被削弱了,只是慈禧太后以高超的權謀手腕勉力維持。她一死,權力立刻四分五裂。

地方督撫獲取一部分權力

實際上,慈禧太后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奈何不了有實權的地方督撫了。當初慈禧太后向列強宣戰。當時的地方督撫如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等組成聯盟,自己跟列強和談,史稱“東南互保”。

慈禧太后死後,中央的權威進一步被削弱,再也沒有人能夠對地方督撫形成足夠的威懾力,地方督撫的權力進一步增大,獨立性更強。

袁世凱等實力派軍閥獲得更大權力

兵部尚書鐵良,北洋領袖袁世凱等實力派獲得更多權力,他們的權力更強。

袁世凱通過小站練兵掌握了清政府最精銳的武裝。慈禧活著的時候,袁世凱忠心耿耿,不敢有任何想法,慈禧死後,袁世凱的影響力和權力大增,再也沒有人能制衡他。

醇親王載灃名義上獲得最大權力

醇親王作為宣統皇帝的親生父親,皇父攝政王,天生具有巨大的優勢,自然而然就獲得了名義上最大的權力。

咦!為什麼要說名義上呢?實際上,載灃雖然是攝政王,卻什麼都做不了。比如兵權,他雖然罷免了兵部尚書鐵良和袁世凱,但是實際上,他根本掌握不了兵權,他根本指揮不了北洋新軍。

比如在政治上,雖然他一開始廣受擁護,但是他根本沒有平衡各方面勢力的能力。很多政治勢力,比如立憲派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搞君主立憲制,結果他搞出來一個皇族內閣,讓各方面勢力大失所望。

所以載灃只是名義上繼承了慈禧死後的權力,實際上他並沒有多少權力。


清墨講歷史


從某種程度上說,慈禧太后也算是一代梟雄了。她在清朝晚期的地位如日中天,但是能力太差,在紛繁複雜的國家事務面前顯得力不從心。把千瘡百孔的清王朝引向了滅亡。

慈禧太后死於1908年,這一年距離大清滅亡就剩三年了。1911年的武昌起義昭示著大清的滅亡和新時代的開始。死之前,慈禧太后把國事做了安排。選定溥儀為新皇帝,溥儀的父親為攝政王,同時殺死光緒帝。這本身還是換湯不換藥的決策,慈禧太后的目的無非是繼續掌握政權。

沒想到,光緒一死她也死了。新皇帝溥儀還是個三歲的小孩,國家大事就都由攝政王載灃處理。載灃很快成了大清王朝的當家人。載灃的確有權,汪兆銘這個年輕氣盛的革命黨人,選定的刺殺目標就是攝政王載灃。

汪兆銘在攝政王上下班必經的銀錠橋挖坑準備埋炸彈炸死攝政王載灃。結果汪兆銘膽子小,遷延時日刺殺沒能成,反而暴露目標被抓了。汪兆銘在監獄裡寫了一首詩其中兩句“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詞氣英勇,感動了載灃,竟然沒有殺他。誰能想到寫下這樣慷慨悲壯絕命識的人會成為漢奸。歷史真是弔詭。

攝政王載灃,不僅抓革命黨,還罷免了權勢很大的袁世凱。袁世凱可是晚清重臣,自小站練兵以來,實力不斷壯大,漸漸有尾大不掉之勢。可是載灃毫不猶豫的就罷免了他。可見載灃的權力之大。

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載灃對局勢的掌控越來越力不從心了。袁世凱雖然人在河南,可是心繫國家,北洋軍對的進退調動實際還是由他掌控。眼見革命黨的聲勢越來越大,清朝軍隊節節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載灃對局勢的掌控越來越力不從心了。

袁世凱雖然人在河南,可是心繫國家,北洋軍對的進退調動實際還是由他掌控。眼見革命黨的聲勢越來越大,清朝軍隊節節敗退,清王朝岌岌可危。無奈之下,隆裕太后罷免了載灃,同時啟用袁世凱。袁世凱立即成了清王朝最後一個大權在握的人了。

袁世凱對革命黨是既打又拉,利用革命黨的不斷進攻逼迫清王朝交出政權。隆裕太后和溥儀這一對孤兒寡母,怎麼能寶珠風雨飄搖的大清江山?根本保不住,只能依靠袁世凱。袁世凱並不想做大清的鷹犬,他對大清的腐朽統治已經看得很清楚了,誰也保不了大清。

在這種情況下,袁世凱對隆裕太后和溥儀說革命黨實力大,不如交出政權,以後還可以過富足的日子。這一對孤兒寡母別無選擇,下了退位招數。大清朝滅亡。

此時權傾朝野的袁世凱已經無人可以抗衡了,他利用手中的權力,從革命黨手中奪走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成了中華民國大總統。緊接著開始逐步實行復闢,最後在全國人民的唾罵中死去。

慈禧太后死後權力分兩個階段由載灃和袁世凱掌握,載灃想挽狂瀾於既倒,結果被罷官,袁世凱審時度勢,順應歷史潮流成了辛亥革命的功臣,但是由於私慾膨脹,復辟帝制,留下罵名。


小小嬴政


1908年,光緒帝駕崩,一天之後慈禧太后也暴斃身亡。接著宣統帝溥儀即位,三歲的溥儀顯然沒有執政能力。真正的大權落到溥儀的父親,醇親王載灃手上,載灃就是監國攝政王。

載灃是光緒帝的堂弟,他在早年間也是支持變法的。慈禧太后也很無奈,因為實在無人可選,於光緒帝血源最近的,也就是載灃了。

載灃執政以後,立刻就開始實行集權政策。他打著君主立憲的口號,騙取了人們的信任,直到建立了皇族內閣,才讓立憲派感到很失望。

本來載灃上臺,讓社會矛盾有所緩和,因為載灃早年支持戊戌變法,讓官僚立憲派們看到了希望。他們希望在載灃的主持下,能將君主立憲制度執行下去。

但載灃登基之後,首先是任人唯親,而且還打擊異己勢力。載灃上臺之初,許多權利掌握在奕劻、袁世凱、鐵良等一批老臣手中。載灃等不到羽翼豐滿,就迫不及待的向他們開刀。先後將袁世凱等人去職。

袁世凱等人離職之後,立憲派的力量大損,人們開始對載灃的立憲產生懷疑。此外,載灃對袁世凱等人的排擠,也把他推向了革命的一方。本來立憲派對載灃抱有一絲希望,希望它能推動憲政。但是載灃的集權政策,與他們的理想不相符合,所以他們紛紛放棄君主立憲的主張,轉而支持民主革命。

載灃在扳倒袁世凱之後,接著就向慶親王奕劻開刀。奕劻長期擔任首席軍機大臣,把持朝政,有著豐富的政治經驗,載灃一時還奈何不得。於是兩大派系開始相互暗鬥,各派親貴們開始攬權謀私。

這種權利無序,政府無威的狀態終究不能長久,中國內部正在醞釀著一股翻天覆地的力量。

對皇室失望透頂的立憲派,對頑固集權的親貴產生厭惡之情。當辛亥革命的槍聲響起,立憲派立馬轉身投向革命,清王朝轟然倒塌。


老蟲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嚮往常一樣召見軍機大臣和醇親王,和他們一起談論國事,中午時分,慈禧突然昏厥,後雖恢復意識,但慈禧已預感到自己時日不多,於是,趁著自己還算意思清醒,慈禧發佈了一道上諭,總結大概意思有2點:


1.昨天已經任命醇親王為攝政王,負責處理一切國家大事,聽從我的指揮,但現在我已經快不行了,以後所有國家大事都由攝政王處理。

2.如遇重大問題,還是要請示隆裕太后,由隆裕太后定奪。


下午三點,慈禧歸天。


好了,根據慈禧的遺詔我們來看一下後慈禧時代的大清權力格局。


攝政王,醇親王載灃。是名義上的最高首腦,負責處理一切國家事務,但是慈禧有命,重大事情還得請隆裕太后定奪,所以頂多算一個CEO。


隆裕太后,光緒皇帝最不喜歡的女人,慈禧的親侄女,一個深宮裡的后妃,被慈禧硬生生的推到了歷史的大舞臺上,擁有了大清朝國家大事的最終拍板權。雖然她極力效仿慈禧,但是她畢竟沒有慈禧的手腕和智慧,算是一個弱勢的董事局主席。


小皇帝溥儀,在光緒皇帝死的當天就被慈禧冊立為皇帝,不過2歲的小屁孩,懂什麼叫權力,一邊玩蛐蛐去吧。

(圖片來源 影視劇照)

另外還有一股隱形的勢力,那就是袁世凱。雖然從明面上來看,袁世凱並沒有什麼大權,僅僅是一個小小軍機大臣,甚至在前不久的官制改革中被人擺了一道。但是沒有權並不代表沒有勢,在老袁多年的經營下,他的勢遍佈朝野,皇族中,慶親王奕劻早已經餵飽,是袁世凱的利益同盟,大臣中有自己的把兄弟徐世昌通風報信,軍隊中有自己一手操練的北洋六鎮新軍。


分析完以後,我們就會發現,其實慈禧死後大清朝是處於權力真空狀態的,掌權者控制不了國家大事,控制得了局勢的沒有掌權。


不過這並不妨礙新任CEO載灃的心情,新官上任三把火先燒起來。

(圖片來源 影視劇照)

第一把火,抓軍權。這麼多年被洋人揍,被天平天國鬧,載灃也體會到“槍桿子裡出政權”的真理。第一步建立“禁衛軍”,先把皇家給保護好再說,任命七弟載濤負責。第二步整頓海軍,設立海軍部,把北洋水師和南洋水師都給合併進來,任命六弟載洵負責。第三部,設立軍諮府,統帥海陸兩軍,負責人還是七弟載濤。


載灃,載濤,載洵,三個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小夥子掌控了大清朝的最高軍事指揮權。


第二把火,抓新政。不過這把火顯然燒的有點慢,慈禧規定的是9年內立憲,但是當時的立憲派、革命派已經等不及了,上書的上書,鬧革命的鬧革命,大勢所趨,已經刻不容緩。重壓之下,載灃開始設立責任內閣。不過這個內閣和軍機處沒啥區別,13個內閣席位皇族成員佔據了多數,儼然是皇族內閣。


第三把火,辭退袁世凱。載灃是一直看袁世凱不順眼的,戊戌變法的時候,袁世凱拆了光緒的臺,這個仇載灃是一直給他兄弟記著呢。原本載灃是想除掉袁世凱的,好在慶親王和張之洞都保了袁世凱一把,袁世凱才留得一命,回漳得靜觀局勢。


不得不說,載灃這三把火燒的真不怎麼滴。看不清形勢,邁不開步子,還是封建皇族統治的舊觀念,盡失民心,最終燒掉了大清朝。


歷史百小生


慈禧個性倔強頑固,手段陰狠。1861年,咸豐帝病死後,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奪得實際上的最高統治權,開始垂簾聽政。光緒十五年(1889年),光緒帝19歲時,即使開始親政,也處處受到慈禧太后鉗制。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光緒帝又被幽禁於瀛臺。從1861年發動政變上臺到1908年去世,慈禧實際上掌控大清帝國47年,天下權力,集於一人。

1908年11月,光緒與慈禧先後去世。慈禧太后的權力慢慢轉移到以攝政王載灃為首的權貴和隆裕太后之手,終歸於袁世凱。

我們慢慢分析。

1.慈禧指定載灃之子溥儀承繼大統,載灃大權獨攬,逐黜袁世凱,集權與親貴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離世,按照慈禧安排,溥儀入繼大統,以載灃為監國攝政王,慈禧於次日離世後,載灃便以監國攝政王身份總攬朝綱,所謂“獨攬大權者,僅載灃一人”。慈禧不直接立載灃的一個原因是同治(載淳)、光緒(載湉)已是兄弟相承,假使再立載灃又是兄弟相繼,因此小一輩的溥儀被立為帝。

當年12月3日,溥儀在太和殿舉行登極大典(見下圖),在《我的前半生》裡,溥儀用一種自我調侃的筆意對當日情形作了精彩描述,不妨節錄如下:

我被他們折騰了半天,加上那天天氣極冷,因此,當他們把我抬到太和殿,又把我放在又高又大的寶座的時候,這就超過了我耐性的最高限度,這就難怪我不放聲大哭。我父親單膝側身跪在“寶座”下面,雙手扶我,不叫我亂動,我更掙扎著哭喊:“我不挨(待)這兒!我要回家!我不挨這兒!我要回家!”……我父親只好哄我說:“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

誰也沒想到,四年之後,大清王朝真的“完了”。此為閒話。

當載灃以攝政王監國之初,朝廷頒佈監國禮節總目十六條,賦以無上的權限。自黜陟賞罰、軍國政事到聘使立盟、和戰大計,皆由攝政王一手裁定,以諭旨宣示實行。有事須請皇太后懿旨者,則由監國攝政王面請施行。

大權在握的載灃首先要除掉的,正是權傾朝野的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袁世凱。

袁世凱與中央和地方要臣彼此結納,造就了一個朋黨網絡。他們“只知有宮保,而不知有朝廷”。首席軍機大臣奕劻也是“叫袁拿金錢餵飽了的人,完全聽袁支配”。

因此,當時的軍政大權已操諸袁世凱之手。這無疑是載灃面臨的最大難題。

載灃最開始準備殺掉袁世凱,但猶豫不決,密商於廷臣,遭到奕劻、張之洞等的反對,張之洞力勸:“現今剛遭國喪,不宜殺戮舊臣”,載灃也擔心殺袁之後無法控制北洋,於是袁世凱免於一死,1909年1月2日,以“足疾”令袁世凱“回籍養痾”,解除其一切職務。

被清廷開缺後保住性命的袁世凱倉促出京。素來不直袁世凱其人的《大公報》於1909年1月10日,發表閒評《猴戲之下場》,對被罷職的袁世凱極盡奚落之能事,該文稱袁世凱沐猴而冠,而忘記了自己到底是受“御者”控制的猴,在“群狗”的簇擁下,攀援直上高竿起舞,“洋洋自得,不復有所顧慮”,然而:

“御者以割雞之勢,藉以嚇猴,猴見之毛骨悚然,一時失足竟由高竿墜下,兩足頓損矣。猴舉步不能自由,群狗乃相率奔散”。

“御者”是誰?攝政王載灃也。袁世凱既被罷黜,載灃便加強對全國軍事力量的控制,大力集權於皇族。

1908年12月載灃即成立由攝政王親自統帥的禁衛軍,將近畿各省的新軍,一律劃歸中央直轄;設立貴胄學堂,專收滿人加強軍事集權;1909年7月,宣佈皇帝為海陸軍大元帥,由攝政王代理;派毓朗、弟弟載濤官吏軍諮處,弟弟載洵、薩鎮冰充籌辦海軍大臣;12月,設海軍部,以載洵為大臣。於是陸海軍悉歸載濤、載洵兄弟主管。這便形成了一個以載灃為首的皇族親貴集團。

1911年5月8日,“皇族內閣”的出臺使親貴集權達於頂峰。新內閣以奕劻為總理(皇族),協理那桐和徐世昌(滿漢各一)、民政部大臣善耆(皇族)、度支部大臣載澤(皇族)、海軍部大臣載洵(皇族)、農工商部大臣溥倫(皇族)、司法部大臣紹昌(滿)、陸軍部大臣蔭昌(滿)、理藩部大臣壽耆(蒙古)、外務部大臣梁敦彥(漢)、學務部大臣唐景崧(漢)、郵傳部大臣盛宣懷(漢),共13人,其中滿人佔8人,滿人中皇族又佔5人。這樣的安排,令輿論譁然。

2.溥儀承繼同治兼祧光緒,才識平庸的光緒的皇后隆裕成為太后,手握懿旨發佈權

光緒帝病篤時,慈禧亦在死亡邊緣,令迎醇王載灃之子溥儀入宮,立為大阿哥,承繼同治帝兼祧光緒。這樣光緒的皇后隆裕成了太后,有著發佈懿旨的大權。

隆裕生於同治七年(公園1868年)正月初十,名字叫葉赫那拉·靜芬,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女,有“大木頭”之諢號(見圖片),光緒十五年(1889年)正月,與光緒帝結婚。溥儀是其妹妹之子。

驟然成為太后,權力被動加身。她雖羨慕慈禧的獨斷和對內對外的震懾能力,但才具不足,性情偏弱。筆者在研究晚清史時,只看到了一條關於她雷霆震怒的史料。

1909年,慈禧太后梓宮安葬遵化州菩陀峪定東陵,直隸總督端方以地方疆吏,例應供差。當隆裕的乘輿經過時,照相者支起鏡架欲拍照,隆裕身邊的侍衛大臣卻大呼有刺客,指鏡架為炮架。此舉嚇到了隆裕太后,所以當李國傑就此參劾端方時,隆裕太后抓住不放,要求載灃嚴懲端方之意,端方遂被罷官。

當1911年,武昌起義的炮聲傳來,隆裕和載灃都慌了手腳,於是慶親王奕劻乘機奏請以袁世凱為欽差大臣截至水陸各軍。袁世凱被任命為內閣總理大臣,載灃退回府邸,隆裕太后先官員及奏事處傳旨的權力也沒有了。

此時不滿30歲的載灃,比不得鐵馬金戈中歷練出的攝政王多爾袞,其才具顯然不足以應變。在革命的浪潮中,索性退回府邸,閉門不出。

在袁世凱逼宮之下,隆裕更是毫無主意。梁士詒記載道:

“入朝行禮後,隆裕太后掩面泣雲:‘梁士詒啊!趙秉鈞啊!胡惟德啊!我母子二人性命,都在你三人手中,你們回去好好對袁世凱說,務要保全我們母子二人的性命!’趙秉鈞先大哭,誓言保駕。我亦不禁泫然。”

3.武昌起義一聲炮響,袁世凱出山,先成內閣總理大臣,再成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形勢比人強。

1911年9月12日,在奕劻的推薦下,袁世凱被任命為內閣總理大臣,被朝廷趕走兩年多的袁世凱,又重返了歷史舞臺。載灃辭去“監國”及“代行大元帥”之任,載濤也被免去禁衛軍訓練大臣,親貴軍權悉數讓出。

後面的事情,大家就清楚了,大權在握的袁世凱一手逼清帝退位,一手與南京臨時政府談判。成功地使清朝在1912年2月12日頒佈退位詔書,併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隆裕於宣佈共和後,即退居宮中,不與外間人相接。

1913年2月21日,隆裕病逝。民國政府派員致奠並會辦喪事,頗極哀榮,3月在太和殿舉行公祭。有輓聯曰:

本來生生世世不願入帝王家,從黑暗中放絕大光明,全力鑄共和,普造金身四萬萬;
以後歲歲年年有紀念聖後日,為青史上現特別異彩,同情表追悼,各彈珠淚一雙雙。

原攝政王載灃1951年病逝於北京,享年68歲,在貧病中走完了一生。


青史漫談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慈禧太后本想在光緒死後,立溥儀為皇帝,自己可以繼續執掌清政府大權,但是這一天的早上,慈禧卻沒有起來床,她的病情急劇惡化,於是留下了那句讓人笑話的遺言,撒手人寰了,那清政府的最高統治者慈禧死後,那清政府的大權到底落到誰手裡呢?

隨著慈禧的去世,清政府也變的混亂,而大權也漸漸的變成一個三角,分別由三個人執掌,我們一一分析。

  • 朝中大權——攝政王載灃

慈禧去世前,把載灃提升為了攝政王,這是因為載灃是道光皇帝的親侄子,也是光緒皇帝的親弟弟,而載灃與他的父親奕譞一樣性格溫順,並且非常忠心於清王朝,早年的載灃出訪過德國,也是皇室中見識比較多的人,就這樣被慈禧太后選為攝政王,其子溥儀被選為皇位繼承者。

慈禧死後,載灃成為了監國攝政王,清朝總計有兩位攝政王,另一位就是多爾袞,但是多爾袞只是攝政不監國,而載灃確是攝政監國兩擔挑,在朝廷中的以載灃為首的少壯派也逐漸掌管政權,但是此時清政府內憂外患十分嚴重,可以說載灃整天忙得不可開交。

  • 重大事件裁定者——玉璽掌管者隆裕皇太后

隆裕皇太后,是慈禧太后給攝政王載灃上的一個“緊箍咒”,可以說是慈禧給她們葉赫那拉氏留下的最後一份重要權力,而因為宣統皇帝的年幼,隆裕太后就成為了玉璽的掌管者,玉璽作為皇權的象徵,更是給予了隆裕太后最後的決定權,同時也實施了“垂簾聽政”,在朝中相當於與攝政王載灃共同執掌清王朝。

可是隆裕太后性情溫柔,並不是擅長權術之人,所以她的親信並不多,而且自己的眼線也不多,很多事情瞭解的並不詳細,造成了她與載灃之間的配合並不默契,但是隆裕太后對待溥儀卻十分的好,而且也十分的嚴格,盡到了一個母親的責任,隆裕太后也成為了終結大清王朝的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和終結者。

  • 清政府最後的王牌軍隊——北洋新軍領導人袁世凱

袁世凱,在甲午戰爭中就負責後勤工作,隨著戊戌變法,袁世凱也成為了其中一員,併成為光緒帝訓練新軍的主要負責人,袁世凱長期經營新建陸軍,成為了北洋體系中的重臣,隨著李鴻章去世之後,北洋中袁世凱密佈自己的親信,如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等等,都是袁世凱親信。

攝政王載灃非常痛恨袁世凱,因為他認為袁世凱就是出賣“維新派”的人,而且自己的哥哥光緒皇帝的死很可能與他有關,並且光緒帝遺言中就有殺死袁世凱一項,但是朝中重臣的維護和外國勢力的扶持,使得載灃不能殺掉袁世凱,只能罷免他,但是辛亥革命的爆發,讓載灃清楚意識到,清政府花錢打造的新建路軍,卻不聽從清政府的指揮,載灃徹底敗在袁世凱的手中,袁世凱出山之後不但掌管了軍權,更是掌管了清朝朝政大權。

慈禧太后作為清政府最後集權統治者,她死之後的清政府大權,也有攝政王載灃、隆裕太后、袁世凱三人執掌,因為他們的並沒有統一思想,共同為大清努力,也致使但在慈禧死後僅僅三年,清朝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歷史文武君


慈禧太后死於1908年,這一年距離大清滅亡就剩三年了。1911年的武昌起義昭示著大清的滅亡和新時代的開始。死之前,慈禧太后把國事做了安排。選定溥儀為新皇帝,溥儀的父親為攝政王,同時殺死光緒帝。這本身還是換湯不換藥的決策,慈禧太后的目的無非是繼續掌握政權。

沒想到,光緒一死她也死了。新皇帝溥儀還是個三歲的小孩,國家大事就都由攝政王載灃處理。載灃很快成了大清王朝的當家人。載灃的確有權,汪兆銘這個年輕氣盛的革命黨人,選定的刺殺目標就是攝政王載灃。

汪兆銘在攝政王上下班必經的銀錠橋挖坑準備埋炸彈炸死攝政王載灃。結果汪兆銘膽子小,遷延時日刺殺沒能成,反而暴露目標被抓了。汪兆銘在監獄裡寫了一首詩其中兩句“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詞氣英勇,感動了載灃,竟然沒有殺他。誰能想到寫下這樣慷慨悲壯絕命識的人會成為漢奸。歷史真是弔詭。

攝政王載灃,不僅抓革命黨,還罷免了權勢很大的袁世凱。袁世凱可是晚清重臣,自小站練兵以來,實力不斷壯大,漸漸有尾大不掉之勢。可是載灃毫不猶豫的就罷免了他。可見載灃的權力之大。

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載灃對局勢的掌控越來越力不從心了。袁世凱雖然人在河南,可是心繫國家,北洋軍對的進退調動實際還是由他掌控。眼見革命黨的聲勢越來越大,清朝軍隊節節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載灃對局勢的掌控越來越力不從心了。

袁世凱雖然人在河南,可是心繫國家,北洋軍對的進退調動實際還是由他掌控。眼見革命黨的聲勢越來越大,清朝軍隊節節敗退,清王朝岌岌可危。無奈之下,隆裕太后罷免了載灃,同時啟用袁世凱。袁世凱立即成了清王朝最後一個大權在握的人了。

袁世凱對革命黨是既打又拉,利用革命黨的不斷進攻逼迫清王朝交出政權。隆裕太后和溥儀這一對孤兒寡母,怎麼能寶珠風雨飄搖的大清江山?根本保不住,只能依靠袁世凱。袁世凱並不想做大清的鷹犬,他對大清的腐朽統治已經看得很清楚了,誰也保不了大清。

在這種情況下,袁世凱對隆裕太后和溥儀說革命黨實力大,不如交出政權,以後還可以過富足的日子。這一對孤兒寡母別無選擇,下了退位招數。大清朝滅亡。

此時權傾朝野的袁世凱已經無人可以抗衡了,他利用手中的權力,從革命黨手中奪走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成了中華民國大總統。緊接著開始逐步實行復闢,最後在全國人民的唾罵中死去。慈禧太后死後權力分兩個階段由載灃和袁世凱掌握,載灃想挽狂瀾於既倒,結果被罷官,袁世凱審時度勢,順應歷史潮流成了辛亥革命的功臣,但是由於私慾膨脹,復辟帝制,留下罵名。

笑看往事如雲


慈禧雖是清朝“卓越”的女領導人之一,一生頗不善高瞻遠矚,貴在快刀斬亂麻敢想敢做的任性豪邁勁兒,話雖如此,關於身後權力交接問題,倒也在自己生前就做了安排,將大清的航舵交給了載灃手上,載灃也不負慈禧重託,實現了權力的平穩過渡。

關於慈禧的政治水平,曾國藩曾有過評論:“兩宮才地平常”,兩位太后智商一般般;“見面無一要語”,見了面盡是扯閒篇,沒一句話說到點子上。什麼點子?治國之策唄。


慈禧當然不會治國之策,但要論起“治人之策”,沒人比她還精,治住這些臣子,讓他們幫忙治國,也是極好的。對她來說,“治人”才是真正的大權。

慈禧那麼英明,怎麼會等到死後讓權力“落”在誰手裡?

作為清廷的掌舵人,慈禧不可能不明白,接班人的問題,是大清的首要問題,關乎著國家的長治久安,關乎旗民的幸福,也關乎大清能不能沿著慈禧指引的方向繼續前進。所以慈禧她老人家早就在考慮接班人問題,並早已胸有成竹,對此做出周密的安排。


慈禧做出的安排就是選定了溥儀為表面接班人,讓溥儀的老爸攝政王載灃輔政做實質接班人,讓自己的侄女隆裕皇后為攝政王隨時糾偏(就像她自己當年垂簾聽政那樣),看起來類似於三駕馬車的穩定架構。然而實際上溥儀那一架並不存在,隆裕那一駕比自己當年那一駕成色減半不止,所以也就是載灃和隆裕雙黃連擔當,合起來馬馬虎虎算一駕半。

不過下面的大臣和馬屁精對老人家的決定不太理解,尤其是清廷的忠實漢臣張之洞。

張之洞是慈禧最忠實的漢臣,對大清的忠誠甚至超過了那些滿人王爺,一聽說慈禧要讓三歲的娃娃接班,老張心急如焚、坐臥不安,他立馬吩咐手下備轎去見慈禧。

張之洞聲淚俱下地對慈禧說,老佛爺,您不能讓把大清江山交給一個小娃娃,這會導致"年富力強"的隆裕太后專權,架空小皇帝,會毀掉祖宗基業的。

張之洞情急之下,竟然說祖宗基業,把自己姓什麼都忘記了。


不過慈禧並沒有責怪,畢竟這個老臣是為了大清嘛。於是她揮揮手,讓人把老張扶起,和顏悅色對他說:老身心裡有數,不會讓江山變色大權旁落的。

慈禧說,溥儀登基後短期內就是個名義皇帝,我已經安排載灃攝政,載灃是個久經考驗的親戚,一定會實現按照我制定的方針走下去的。

張之洞抬起頭,迷茫地問慈禧:既然這樣,為什麼不直接宣佈載灃為接班人呢?

慈禧哈哈大笑,看著有點天真的張之洞說:"老身何嘗不想啊,可是咱大清同治時期是兄終弟及,光緒是從哥哥手裡接過重擔的,如果再讓載灃從他哥哥手裡接班,怕外人說咱大清閒話,怕列強看中國笑話,這個面子不能不要。"


面子問題很重要。

載灃是醇親王奕譞的第五子,是光緒的弟弟,還是慈禧的親外甥。

光緒十六年,載灃就世襲了醇親王的爵位,當時才七歲。

載灃聰明好學、勤奮上進,從小就樹立遠大理想,是個根正苗紅的接班人。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載灃越來越顯露出自己的才華,政治上更加成熟,更加有魄力,在重大事件面前冷靜沉著,顯示出領導才能。

庚子之變後,清政府被迫跟八國聯軍簽訂了城下之盟——《辛丑條約》,也道歉了也賠款了;可是但德國方面得寸進尺,非要大清派人到德國,就克林德公使被殺一事當面向德國道歉。

這件事表面上說是小事一樁,其實卻非常棘手。

德國是歐洲大國,傲慢無比,而且人家公使被殺,正在氣頭上。怎樣既平復德國的怒火,又維護大清的國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時18歲的載灃自告奮勇,前去德國履行使命。


到了德國,德皇欺負載灃是個毛頭小夥,就想戲耍他,提出要他跪拜自己。

但少年載灃不卑不亢,臨危不懼,在德皇面前口若懸河、據理力爭、說得德皇理屈詞窮,被迫取消跪拜。

載灃德國之行,圓滿完成使命還揚我大清國威,大局保全,國體無傷,受到海內外盛讚,一舉成名。

此後,慈禧對載灃更加重用,剛滿二十歲就提拔他為隨扈大臣,不久又提拔他為軍機大臣,彼時載灃才25歲。

光緒駕崩這年,載灃剛剛就任軍機大臣,可謂是風華正茂、年富力強,讓載灃接班,那是大清之福,是眾望所歸,國民幸甚。

同時載灃性格溫和,比較顧全大局,對慈禧言聽計從,一直維護慈禧的權威,對她絕對忠誠。


這樣既有工作能力,有非常聽話的孩子,自然是最佳人選。

所以慈禧讓載灃接班,自己還可以當"太上皇",實在是兩全其美。不過為了大清面子問題,不能連續性兄終弟及,只能犧牲載灃,現在讓溥儀登基,載灃攝政,載灃也能得到權力報償,有異曲同工之妙。

誰當皇帝都是個形式,就像我慈禧老佛爺一樣,沒有當過一天皇帝,不是照樣掌握國家大權,何必在乎這個形式呢?

1908年農曆十月二十一日,光緒皇帝駕崩,光緒去世的當天,慈禧就立即下旨,宣佈溥儀為帝 ,改元宣統,載灃為攝政王。


之後,慈禧也隨之而去、一命歸西。老人家走的時候,一定是非常欣慰的,因為大清江山有了合適接班人,自己後顧無憂,能確保大清江山千秋萬代不會變色了。

可是慈禧英明一世、糊塗一時,老人家還是看走了眼。

載灃是個好人,但卻不是個好接班人,搞政治不會心狠手辣、快刀斬亂麻。

1911年,載灃面對四面楚歌的大清,不但沒有力挽狂瀾,反而急流勇退選擇了辭職,一推二五六,不管三七二十一。

1912年,溥儀在袁世凱與民黨的合力之逼迫下退位,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宣告滅亡。


載灃面對大清的滅亡,沒有像其它滿族王爺那樣痛不欲生,反而如釋重負地說:這下好了,終於自由了。

這就是“英明偉大”的慈禧老人家親自選定的接班人?

難道除了載灃,慈禧還有更加合適倚仗的接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