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建的群裡家長都很客氣,家長另外建的群裡面有各種想不到的聲音,你如何看?

toniZT


首先,記得剛開學的時候,班主任就向家長們定了原則:她本人不加入任何家長群,也不會通過任何家長的微信請求――因為微信是她的個人領地!她只會通過QQ進行與工作有關的事項溝通和協調。

對於班主任此舉,我個人非常贊同和尊重!

其次,班主任在剛開學時便選中了四位非常得力能幹的家委委員。這四位家委都是在職母親,既要工作又要兼顧班中事務。她們充滿了正能量,為人低調,處理事情章節清楚,邏輯性強,系統性和計劃性都很不錯;至於那些樂於助人,上傳下達,溝通協作的基本能力就更不在話下了。

所以,近一年來,在沒有老師的班級微信群,幾乎沒有出現對班主任對老師不和諧的聲音!

值得一提的是,在有老師的qq群,家長們也不會像許多群那樣無時無刻對老師表現出“過分的客氣”!

這其實也得益於全班家長的共同認知和支持!


東方雜譚


班主任建的群裡家長都很客氣,家長另外建的群裡面有各種想不到的聲音,這其實很容易理解。

就拿小徐老師來說,我既是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我既建立了我自己班的微信家長群,又同時是孩子老師班級群裡的一名家長,同時我也在孩子班級群裡家長另外建的群裡面。但是要聲明一下,我可不是家長另建群裡的內奸,我是一名老老實實的旁觀者,因為我的雙重身份,我既能理解老師也能理解家長。

作為老師,我兢兢業業工作,認認真真的教學,恨不得一下教會班上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品學兼優,另家長滿意,但是我知道,我不是神仙,沒有魔法,一些學生無論我怎麼努力,他的成績還是不盡如意。

面對這種情況,有時我恨我自己沒有分身術,不能站在每個不專心聽課,上課老是開小差的孩身後,時時提醒他好好聽課,我恨我自己課上時間不限,不能實現對每個後進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

有時我又怪家長,為什麼不關注自己孩子的學習,孩子上課時沒好好學習,或者沒學會,為什麼不能在課下輔導孩子認真完成作業,完成查漏補缺,將課上沒有掌握的內容全部掌握?

有時我又在上課時,對那些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不認真刻苦的學生著急,甚至給他們講道理或者乾脆吼他們一番……

可是作為家長,在孩子的家長群裡,我又會怪老師為什麼要對家長找手畫腳,為什麼要佔用大量家長的時間來輔導孩子學習;怪老師沒有對學習重點反覆講解,沒有將學習難點講透等等,但是我和其他家長一樣,也明白老師不可能做到讓每個家長滿意,不可能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考高分,同時又怕家長的建議或高要求、抱怨等影響老師的情緒,從而影響工作的積極性,所以我在我孩子的班級群同樣是很客氣,常說一些“謝謝老師,辛苦了”的話。我認為這無可厚非,是人之常情,是維護群內正能量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出自真心。因為我如果對老師有意見,我完全可以沉默不語,而不會去刻意迎合老師“溜鬚拍馬”。如果在教師建立的家長群裡,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場和利益出發點上,對老師指手畫腳的話,那麼老師一個人要面對全班學生家長的指揮,那麼就很容易出現“超限反應”,就會無所事從,同時也影響老師上課時的心情,老師會想,反正我怎麼教,怎麼努力,累死也不會有人說我好。所謂“超限反應”就是指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超出了本人的承受能力,從而放棄努力的一種心理反應。所以在老師建立的家長群裡是最不宜有太多不同的聲音。因為那樣做會起反作用。


在家長自建的另外一個群時,大家倒是可以暢所欲言,對孩子的不滿,對老師的不滿,大家都可以拿出來說一說,釋放壓力,緩解情緒。至於會不會拉幫結派,擴大影響力,對老師做一些不利的事?這個問題基本不用擔心,只要老師不過分,按時上課,認真教學,不做違規的事,沒有惹起家長的眾怒來,那麼家長也不聯合起來找老師的事兒。因為畢竟孩子在這所學校上學,即使不在這個老師的班,也不會轉學去別的學校,得罪一個老師,相當於跟全校老師作對,自己孩子可能也會受影響,所以家長牢騷歸牢騷,大多還是能理解老師的辛苦和難處的。

總之,對於下一代的教育,是學校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的結果,任何一方逃避責任,而埋怨另一方沒有全力付出都是自私和不負責任的行為。至於身份不同,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發言論不同也是人之常情,大家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理解和信任就可以了。


指尖教育帝國


這是人之常情吧,我們中國人就愛在私下交流交流,只要不過分,就沒啥大不了的。不想搭理的話,開“消息免打擾”就行了,不必放在心上。

1.對老師客氣是應該的,可以理解。

一個班級群簡直就是一個小江湖,裡邊什麼人都有。但是,在老師的班級群裡,誰會怎麼樣啊,稍微有點智商的也不會在老師的班級群裡搞事情啊。

對老師客客氣氣,在老師面前留個好印象太重要了,這關係到自己娃的學習。即使對老師有點質疑,能不做聲就不做聲了,實在需要和老師交流的,那也得私下交流,不會在群裡怎麼樣的。



2.私下發發牢騷也正常,也可以理解。

老師帶那麼多學生,不可能做到讓每個家長都百分百滿意,總有想不到的地方,誰家孩子受冷落了,老師那句話說的不好聽了……,這些問題也不值當去找老師理論,心裡憋氣,需要發發牢騷。

這是多麼正常的事啊,其實老師也是理解的,所以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3.有過分的,不接招不搭理,不行就乾脆退群。

但是,如果真有過分的,比如在群裡罵人,煽動大家鬧事,對這種家長我們不接招,他鬧不起事,也就自己沒意思了。

不像話的話,不必憋著,可以懟回去,這種家長也不能慣著,如果實在看不過去就退出去吧,這樣就省心了。


終將長大


作為一名任職多年的班主任同時也是一名熊孩子的家長,對此我深有體會。班級群如死水一潭,寂寥無聲;家長自建群如開水一鍋,人聲鼎沸。

班主任建的班級群,成員主要由班主任、授課老師和家長構成,旨在促進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可實際上往往是班主任一個人的獨角戲。比如前不久我在家長群裡召開了一次家長會,目的讓家長配合我,把孩子們浮躁的情緒壓下去,正確做好新學期的中考備戰工作,然後再就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一次真誠的互動交流。 我精心準備了發言內容,結果只有我一個人嘮嘮叨叨唧唧歪歪長篇大論,回應者寥寥無幾,讓我倍感失望和無助。下面上個家長會截屏為證:



最終班級群變成了通知群,導致我有解散班級群的衝動。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現在我從家長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有三:

1、孩子成績好的家長不太願意發言,原因是怕老師和其他家長認為自己在得瑟。

2、孩子成績差的家長不好意思發言,原因是怕老師和其他家長笑話自己。

3、有些家長真心想提一些班級管理上或老師教學上的建議,又怕老師不高興,給他們孩子穿小鞋,索性不發言。

但是到了家長自建的家長群,整個群氛圍就變了,每遇到班級考試或其他重大事件時,家長七嘴八舌,好不熱鬧。有抱怨某老師作業多的,有抱怨某老師偏心的,有抱怨某老師上課不認真的,有抱怨孩子位置靠後的……在這裡家長暢所欲言,很容易產生共鳴,也不用擔心話多了得罪老師。

試想: 如果這些意見不被授課老師聽見,只是背後牢騷的發洩而已,有用嗎?一個真正有責任感的老師往往希望得到學生和家長的反饋信息,然後來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


我剛教書那幾年,經常召開學生和家長座談會,目的就是聽我教學背後的聲音,這些對我的教學幫助很大。我記得剛開始上課時語速很快,還喜歡打斷學生的回答,聽到有關反饋信息後,我都一一改正了。

如今,時代在進步,出現了微信家長群,它是教師管理班級的有效工具,是教師和家長溝通交流的橋樑,只要利用好,對教師的管理、學生的學習有著巨大的幫助。比如我們學校地處偏遠地區,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兒童,所以我想召開一個現場家長會,難度很大。而家長微信群恰恰彌補了這一缺陷,無論家長身處何處,都不影響我召開家長會。

實際上,我們應該把兩個群的功能結合起來,成立一個家長群足矣。利用家長群,老師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通報給家長,家長就班級管理和老師授課提出合理的要求,彼此溝通,真誠交流,避免教育真空的出現。



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們僅僅發發牢騷是不夠的。我們不是吃瓜群眾,而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要敢於擔當,為孩子的成長負起責任來!

------------------

本文是我一家之言,不喜勿噴,如果你喜歡這篇回答,就隨手關注我吧,你的支持必將讓我加倍努力。如果你有好的建議,請來評論區留言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017


這很平常,就好像在單位裡,大家表面都對老闆客客氣氣、恭恭敬敬,但私底下也各有各的想法。就好像一個宿舍4個人卻有四個群。大家更傾向於跟自己地位、處境、喜好相同的人表達自己比較真實的想法。

為什麼在幼兒園的大群裡大家是一個樣子,在家長群或者是更小的群裡卻是另一個樣子呢?

1.老師們抓著家長的“軟肋”。

這個軟肋就是孩子。家長,尤其是孩子在上幼兒園的家長,非常希望老師給自己家孩子更多的關注。哪怕孩子摔倒,老師扶了一下,家長都能感覺到莫大的欣慰。

所以,家長對老師的態度很矛盾,明面兒上對老師恭恭敬敬,非常尊重和理解,但私底下卻有自己的想法。因為,有些想法一旦表達不當,就會影響老師對自家孩子的態度。

2.家長之間容易引發共鳴

在家長群裡,大家各方面條件比較對等,就更容易引發真實意見的表達。同時,老師對一些孩子的態度,容易引發這個家長群體的共鳴,同時引發其他家長的擔心,這就是為什麼家長群裡比較亂。

其實,這種現象太平常了,我們在生活中都是帶著面具生活,因為給了別人面子,自己也能過得舒心。


不倒翁小姐


這種現象也是數見不鮮了。

記得剛剛教書那兩年,每次只要一看到群裡有不和諧的聲音出現,我就會感覺自己怒不可遏,巴不得把那些不理解我的家長叫過來大吵一頓:我這麼辛苦為了你的孩子付出,你看不到還要在群裡搬弄是非!

從教的時間一長,我就知道了,我不可能讓每一位學生家長都滿意!我這麼想不是說我不再認真對待我的工作,而是我明白了,作為老師,我最重要的工作是教書育人,我的服務對象是學生,讓學生在我這裡學到東西才是我該考慮的東西,而不是家長的喜惡。

讓我覺得很開心的是,這麼一想之後,那些家長在私底下建群吐槽的現象反而少了。也許,當時家長吐槽多,正是因為我的經驗不豐富吧!


教育故事鋪


雖然作為老師,不願意聽到家長對自己或者學校不滿,但是我覺著也算正常,畢竟家長和老師的角色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就不同,而且認識問題的角度也不同。

下圖是期末考試後,幾個沒考好的學生家長在家長群裡的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家長將孩子沒考好的原因歸結為:

1、別的學校學生沒有自習課,這所學校自習課和週末都是學生自己寫作業,所以這所學校抓的不嚴;

2、學校沒有正確的考核老師的方式,教好教壞都一個樣;

3、學校沒有校服;

4、孩子很努力,但是成績下滑厲害;

5、學生自學,遇到問題沒有解決,老師的助力工作沒有做好。


看了這些聊天,我們看看這些家長真的認真分析了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了嗎?所有的問題都指向學校、指向老師,有沒有說過孩子怎麼樣?唯一說的就是我的孩子很努力,但是成績下降了,所有原因在學校、在老師。

孩子成績下滑,家長著急,者本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不正常的是幾個家長在這裡發牢騷、亂找原因,這又有什麼用呢?唯一的作用,就是傳播了負能量,讓自己心理尋求一些安慰罷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不僅如此,這種對學校和老師的負面評價,會有意無意的傳遞給孩子,結果只能讓孩子越來越糟糕。上圖是課間我在辦公室抓拍的照片,這基本上是每一個課間辦公室裡的場景,每個老師都在認真的工作,如果看到家長這樣的評價,心裡如何想?不受影響的才是聖人!

哪個老師不想把孩子教好?這不僅是對孩子負責,也是為了自己的尊嚴,自己的面子!但是,每個班的情況不一樣,老師的水平有差距,這也是客觀事實,但問題的關鍵是,即便是最好的老師,孩子的成績也要排除個一二三,不可能讓所有家長滿意的。

因此,家長和老師之間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因為老師更重視整體利益、長遠利益,而家長更重視個體利益、眼前利益。如果遇到明事理的家長,這都不是問題,如果遇到不講理的家長,你就是操碎了心,他也不會領情的。

更加可笑的是這其中有些家長,其實在有班主任的群裡,說的很好的,表現也很積極。當老師把他們的聊天截圖發給家長時,你可以想想一下這種尷尬的氛圍。

所以,我覺著家長可以建群,但是為了抱怨、為了傳播負能量的群,最好別建、最好別加,那樣的群真的沒有任何好處。

我是“贏在高中”,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要想得到家長的尊敬,首先你待尊重自己的職業,教書育人,而不是用自己的職業去牽制家長。不負責任的老師我也見過許多,利用調座位向家長索要好處費,逢年過節收禮對沒有送禮的孩子區別對待。課堂不講課下補課收取補課費等等,這似乎已經成了當下社會的一個風氣,也成為了老師和家長的主要矛盾。那些不負責任的老師是不是應該自己去檢討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對得起自己的職業。當然也不否認社會上還是有負責人的老師,我上學那會兒我的高中語文老師就是一個負責人的老師,不區別對待任何一個學生一視同仁。認真負責,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人的名,樹的影。你做到了沒有人會胡亂評測的,好就是好,差就是差。


我輝煌777


江湖滿地一愚翁認為,這是家校溝通出現障礙的表現。這不利於班主任和其它任課教師的學校教育,也不利於家長的家庭教育,從而影響孩子的成長。

在班主任建的群裡客氣,在家長群中表達各種聲音,這是家長對班主任的胸懷不夠信任的表現。家長們普遍擔心自己的不同意見會讓班主任不高興,從而對自己的孩子不利。

既是學校老師又是學生家長的我非常理解這種現象。我所在的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我在初中任教。2017年我的孩子即將到我校小學部就讀。師傅一再囑託,不要跟小學部老師提意見。你要是忍不住,他們就不教你女兒了。不可過高估計了他們的人格和胸懷。一定要忍住,忍住。師傅說,有一次教職工代表大會,就某一條例,中學部和小學部老師發生了爭執。某小學部名師大聲說道:“難道你們的孩子就不想來小學部上學了嗎?”師傅私下跟她說,“我們做老師的不能這樣說話,這樣說就等於拿孩子當‘人質’”差不多有三年,這位名師在校園裡見了我師傅,都低著頭,不和師傅說話。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位名師竟然還是市優秀班主任,在學校的新班主任培訓大會上還發過言,小學部好多班主任都是她的徒弟。

愛聽好聽的,排斥不利的是人的天性。“吾日三省吾身”“聞過則喜”是人格修煉達到一定程度的境界。據我觀察,大多數班主任的胸懷還沒有達到這種境界。因此,大多數時候,跟大多數班主任表達不滿和不同意見,大都會被班主任誤以為是家長對自己工作的否定,從而不喜歡,甚至厭惡家長。當然,他們也難免不把這種情緒帶到對該家長孩子的教育身上。我師傅一再叮囑我的時候,她的孩子正在另一所小學讀六年級。我相信正是他的經歷讓他那樣告誡我。

現在孩子二年級了。我和孩子的班主任、各任課老師都很客氣,但是私下裡我對他們很有意見,意見很大。她的班主任,也是語文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了,接近一半都是浪費孩子時間的價值很小的作業。我聽了她一節公開課,發現她幾乎完全沒有培養孩子熱愛語文的教學意識,課文的很多教學價值都被她漠視了。我很想找她溝通,溝通。但是我判斷她是聽不進去的。想想師傅的話,強忍著回了初中部。我一看到她佈置的哪些價值不大、甚至毫無價值的作業,就非常惱火。最讓我不能容忍的是她的拔苗助長。她要求2年級的孩子寫200字的“寫話”。很明顯,這是三、四年級的教學要求。但是我一切都忍住了。不僅要在孩子班主任面前堆滿笑容,而且還要在孩子面前忍住。在孩子面前完全表現出來,也就等於向她的班主任表現。再則,我也不想讓孩子在老師和我的不同要求之下無所適從。等孩子再大一點,我再說吧!我相信,孩子的班主任一定不會想到滿面春風的我竟然對她有那麼多不滿。如果孩子的班也有家長建的群,我一定會把這一切在群中表達出來。

我相信,在班主任建的群裡很客氣,在家長建的群裡表達各種意見的家長們一定有和我類似的經歷。這都是家校溝通障礙的表現。無疑,這樣的狀況既不利於學校教育的改善,也不利於家庭教育的改進。

怎麼辦?

班主任要想聽到更多的意見,家長要想把自己的想法更多地傳達給班主任,大家都必須做出改變。當然主要是班主任要做出改變。拿出為人師者的胸懷。班主任的胸懷越大,家長提意見的勇氣就越大。家校溝通進入良性循環,孩子的教育才會更合理。教育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教育三者的綜合作用。社會教育我們無力去管,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我們能施加影響的。要想家庭教育更合理,家長鬚要充分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真實狀態;要想學校教育更合理,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孩子在家裡的真實狀態。那麼家校的真實溝通就極為關鍵了。

所以,個人認為,班主任的胸懷在一定程度決定了這個班級教育的成敗。

江湖滿地一愚翁給各位家長和班主任同行支一招。讓和班主任關係最好的家長定期將家長群中反應的普遍問題反應給班主任,開始的時候要隱去是哪位家長提的。班主任要抱著“吾日三省吾身”的態度反思自己,尊重家長的意見。我們要相信,除了極少數家長,大多數家長都是通情達理的,他們提的意見一定有他們的道理。當我們班主任虛心”納諫”時,家長們也就漸漸地敢於在班主任建的群裡表達意見了。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的類似情景。

江湖滿地一愚翁用生命答題,渴望您的欣賞和批評!


鯤鵬說教育


姑蘇講堂,專注於教育類問題的解答。歡迎關注!歡迎提問,我將給予您詳盡的回答。

班主任建立班級家校聯繫微信群,本意是為了方便與各位學生家長溝通,以便更好地搞好孩子的學習。但是,一個微信群他也就是一個小社會,裡面各色人等皆有,發出不同的聲音也屬正常。但是,因為家校聯繫微信群的功能指向是搞好孩子的學習,目標單一。班主任往往會規定各位群員遵守群規,來個什麼“七不準”“八嚴禁”之類的。那麼就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微信群往往都是老師在發號施令,然後各位學生家長唯唯連聲的跟腔。往往都是以長串的諸如:收到!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基本都是垃圾信息或者馬屁話!

各位學生家長的“參政議政”熱情得不到宣洩,於是便會有好事者另外拉群。於是一幫學生家長在小群便會熱議各種班級事情,乃至對老師品頭論足。在小群全然沒有了顧忌,甚至對教師、班主任的做法進行批評,甚至怒罵的都會有。

之所以出現這種“雙面人”現象,還是因為子女在人家手裡捏著,哪怕就是受了委屈也是不敢發聲的。而在小群裡就不一樣了,班主任、任課老師都不在。有什麼不滿,罵幾句娘也不用再有所顧忌了。

但是,姑蘇認為:這樣做未必是好事!如果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與老師有衝突,可以與老師私下溝通。老師知書達理,總會順利解決的。而在小群裡背後罵娘,看似安全發洩了自己的情緒。其實,非常危險!姑蘇老師在開頭就說過,微信群就是一個小社會,裡面什麼人都有。一旦有個把搬弄是非的小人出現,將談話截圖給老師,容易造成誤解。加劇老師與您之間的矛盾。這樣圖一時口舌之快,結果反而不美!

各位大神,您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