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度ISO原生64与原生100有多大差距?

环球微视野


在以前,我一度认为这类问题非常简单。但随着了解的深入,发现相机的感光度问题其实是相当复杂的问题。在这里我们简单说几个概念:

1、基准ISO(1):

CMOS传感器接收光线照射之后,发生光电效应,像素所产生的电流不经过“模拟放大”电路,直接进行“模数转换”的感光度。

2、基准ISO (2):

CMOS传感器接收光线照射之后,发生光电效应,像素所产生的电流经过“模拟放大”电路最低倍数的放大,然后进行“模数转换”的感光度。

3、原生ISO:

相机设置里面,可以选择的ISO范围,以佳能1DX为例,ISO 100-25600就是原生ISO。

4、扩展ISO:

将原生ISO生成的图像通过欠曝拉亮、过曝压暗的软件处理手法实现的ISO感光度值,同样以佳能1DX为例,ISO 50、ISO 51200、ISO 102400这三项就是扩展ISO。


那为什么说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复杂呢?原因在于相机的“基准ISO”出于种种原因,是厂家秘而不宣的数值。

举个简单的例子,完全不经过任何模拟放大电路的“基准ISO”,我只知道柯达的DCS Pro 14n、DCS Pro 14c这款数码单反,它的“基准ISO”是非常奇葩的“ISO 6”。恩,你没看错,就是ISO 6。此外,有些飞思、哈苏的早期CCD中画幅相机,基准ISO 是ISO 25。这类数值特别低的感光度,基本就是未经模拟放大电路生成的“基准ISO”。

而现代相机采用CMOS传感器,开口率比CCD低,而且又注重高感性能的表现,所以现在的数码相机所有的ISO都经过了“模拟放大”的环节。

回到本问题,很显然,目前具有原生ISO 64的产品就是尼康D810、D850。但这两款相机的CMOS 传感器均来自索尼,而索尼是不提供ISO 64这个原生感光度的。那么尼康的这个ISO 64是怎么来的呢?

很不好意思,目前关于尼康ISO 64的由来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答案。

但我在DXOmark的测试数据里面找到了说法:

1、尼康D810的ISO 64满阱信噪比与ISO 100是相同的。说明ISO 64并不是“基准ISO”,而是尼康通过特殊的手法从ISO100里面扩展出来的。(可以理解成尼康修改了ISO100的曝光曲线,中间调与暗调实际上就是ISO100过曝压暗产生的)


而尼康D850的ISO 64全程保持对ISO100具有一定的信噪比优势,可以理解成D850的ISO64是真正硬件支持的“基准ISO”。

所以,这个问题我能给你最佳的答案就是:

1、D810的用户在拍风光之类需要“暗部拉亮”的场景,尽量使用ISO 64。但在布光人像,高调作品方面,则选择ISO 100。

2、D850的用户在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放心使用ISO 64获取最佳的画质。

(以上结论是在不考虑raw过曝拉高光的情况下得到的)


从耗子胖成猪


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一下。

光圈、快门、感光度在摄影中是相互依存的三个重要因素。

每个要素都对最终成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其中,快门和光圈都比较好理解,那么ISO到底是什么呢?

 

感光度高低是衡量成像设备对光线的敏感度,成像设备传统的就是胶卷、底片,而数码相机就是他的感光元件。

感光度越高,对光线的敏感度越强,感光度越低,对光线的敏感度越低。

与传统摄像可以更换不同ISO的底片不同,数码相机是无法随意更换它的感光元件,那ISO是怎么调整的呢?

 

数码相机ISO的调整是通过信号放大方式处理的,通常通过对像素点亮度加强或采用把数个像素点当成1个像素点来进行感光的方式,从而提高感光度。

这个过程,在提高感光程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干扰信号的强度,带来的就是成像的噪点。

 

目前数码相机原生ISO一般为100,许多中高端相机原生ISO可以达到64,相差2个级别。

通常说原生64或 100的IISO都可以获得极为平滑、细腻的照片。

但在一些特殊的场所,比如人像拍摄,低ISO的优势就显现出来。

因此,为了获得清晰、细腻的照片,就尽量使用低感光度,宁可光圈增大一级,也不要把感光度提高一挡。





南京老盒子



感光度ISO原生64与原生100,我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应该是没有的。一般数码相机的原生ISO都是ISO200。如果有,那也是非常少数型号。


如果说一台相机的原生感光度ISO200,那么这台相机的ISO100就是向下扩展。


两者有轻微差异,非常轻微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记。


所以如果有原生感光度ISO100的相机,它和原生感光度ISO200的相机在ISO200时拍摄的效果。我给您4个字的建议。


忽略不计!


91拍照聊相机


ISO越低,图像越细腻,所以说越低越好。但这是相对的,因为有些条件下,必须使用高速快门才可以,比如你要在夜间拍很重要的新闻照片、舞台照片或者在博物馆等不准使用闪光灯的地方拍摄,这时候还不能用慢快门,否则照片糊的很厉害,那么就只有提高ISO来解决。ISO高了之后噪点很厉害很多。

ISO64宽容度更高,噪点更少,画面更干净,拓展的ISO64实际上是机内把raw文件拉暗了一档,和你ISO100自己拍完扔电脑上处理效果一样,但好处是在于可以降低快门速度或者用更大光圈。


色影无疆


看看尼康d810 850和佳能的对比不就完了么。


c加油奥力给c


很少有相机可以达到原生64ISO的,如果真的可以达到,成本也是非常高。

在数码相机当中,ISO越低,照片颗粒就越少,拍出来的照片就会更亮丽。


行摄清远


我觉得这种偏理论的问题还是留给相机设计制造者去想去问,普通爱好者还是多关注怎么把照骗拍好才对。


专属西安杨军的帐号


原生64最大的用途不是画质,是拍风光的时候有时候可以省去一个档位ND滤镜的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