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被妃子戴绿帽子,却被迫只能装瞎,最终时机成熟,一雪前耻

提及皇帝,那必定是高高在上、威风凛凛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而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却有着一些窝囊的皇帝,其中有的被权臣夺政,甚至有的被宦官抢权,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在战乱年代,战争不断、危机四伏,“胜者为王”的丛林法则被体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在五代十国,一个十分动乱的历史阶段,今天可能还是皇帝,明天可能就死在了敌人甚至是宠臣的刀下。

皇帝被妃子戴绿帽子,却被迫只能装瞎,最终时机成熟,一雪前耻

五代十国局势图


而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这个人物,就是出自五代十国,这个人就是吴国太祖杨行密,堪称“十国第一人”,却也是最“窝囊“的皇帝,为了保命,迫不得已装瞎,来降低权臣的疑心,甚至嫔妃当着他的面,给他戴绿帽子,然而他却只能假装无动于衷,其忍耐力可见一斑,终在三年之后,他找准机会,杀掉权臣,休了嫔妃,算是一雪之前的羞耻,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不应该说他是“窝囊”,应该是具有大智慧,毕竟“小不忍,则乱大谋。”

皇帝被妃子戴绿帽子,却被迫只能装瞎,最终时机成熟,一雪前耻

杨行密


唐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各地藩王割据势力都蠢蠢欲动,整个天下的局势都动荡不安,王公大臣、藩王们都在拼的你死我活,争夺领地,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命,总的来说,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而杨行密就处在其中,也在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努力着,带着自己的一帮兄弟争夺天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杨行密在江淮一带终于有了立足之地,天夏二年,进封为吴王,至此,杨行密已心满意足,不打算再向外扩张,于是举起了割据大旗,割据为王,且阻止了朱温南进的步伐,对当时的局势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实现了由藩镇向王国的转换。

皇帝被妃子戴绿帽子,却被迫只能装瞎,最终时机成熟,一雪前耻

吴国地势图


然而这个时候,杨行密与自己的权臣朱延寿产生了分歧,朱延寿这个人极具野心,主张继续征战,占领更多的领土,而杨行密的意思是,割据休战,休养生息。这一分歧产生后,杨行密逐渐意识到,朱延寿这个人的野心,肯定不甘于一个大臣,狼子野心,昭然按揭。

然而,最为棘手的是,这个朱延寿手握重兵,且因为连年的征战,导致手下的士兵的愿意追随与他,而且朝中大臣对他也比较信任,杨行密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危险的处境,他很清楚的知道,若不采取措施,肯定会被朱延寿所代替,他先是娶了朱延寿的姐姐,希望以此来缓解于朱延寿的关系,不料根本没起到作用。无奈之下,他只好另想办法。因杨行密之前患过眼疾,所以他假装旧病复发,索性直接装瞎,来降低朱延寿的疑心,好伺机除掉他。

皇帝被妃子戴绿帽子,却被迫只能装瞎,最终时机成熟,一雪前耻

朱延寿


杨行密为了使他们相信,经常当着他们的面往柱子上面撞,经常撞得鼻青脸肿的,慢慢的也就取得了朱延寿的信任,以为他真的瞎了,而他的嫔妃更为过分,居然当着她的面和下人私通,却不曾想这些行为被皇帝看在眼里,到为了不暴露自己,杨行密只能强忍。

三年之后,杨行密终于等来了机会,据暗线来报,朱延寿以准备起兵谋反,杨行密直接将计就计,派人告诉朱延寿说自己快不行了,要交代后事,想把皇位传递给他,朱延寿一听,大喜,心想这样太好不过了,不费吹灰之,就达到了目的。

于是,朱延寿兴高采烈的来到了皇帝床前,见到皇帝后便行君臣之礼,不想这个时候杨行密突然拿出剑,一剑杀了朱延寿,至此这场宫廷内的争斗以杨行密的胜利告终。并且,他休了自己的嫔妃,让她自生自灭。

皇帝被妃子戴绿帽子,却被迫只能装瞎,最终时机成熟,一雪前耻

给皇帝戴绿帽子


朱延寿肯定想不到,杨行密为了不让他怀疑,居然装瞎三年,三年之后,找准时机,一雪前耻!装瞎三年都不被人识破,若是在现在,肯能是影帝般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