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到底在說什麼?

星雲風鈴


《綠皮書》是以真實故事為依據而改編的電影講述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黑人平權運動高潮的前期美國正處於種族歧視嚴重的階段。唐.雪莉,美國著名古典爵士樂鋼琴家、作曲家、心理學、禮儀學博士,一位才華橫溢的黑人音樂家,為了向白人展示黑人不只是低等種族,也有高貴的藝術才華,去美國種族歧視更加嚴重的南部,歷時兩個月的巡迴表演,為黑人平權運動做努力。唐.雪莉與他僱傭的一位粗魯莽撞善良的白人司機託尼的傳奇故事。

一路上只能住黑人的旅館,走黑人道路,進黑人的酒吧,警察可以隨意拘留並毆打他。在白人眼裡不管他有多高的藝術才華,舞臺下,他又底層的普通黑人無異,而在黑人眼裡他技藝超群,才華橫溢,舉止風度翩翩,溫文爾雅,是黑人中的另類。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儘管如此他所有的忍辱負重,他努力爭取的,就是尊嚴。

作為人的基本尊嚴,他要為尊嚴而鬥爭,他痛苦,內心孤獨,孑然一身,表現的不食人間煙火。舞臺上的他意氣風發,光彩奪目,晚上卻只能月下獨酌,或者去酒吧喝的酩酊大醉被無故毆打。為了發洩心中悲憤,甚至和男同一絲不掛被警察抓來隨心所欲的羞辱,他坐在鏡子前,額角有被毆打後流血的傷口。

為了第二天的演出他拿著一盒黑色粉底擦在傷口上他看著鏡中的自己,眼裡流著淚,滿目的惆悵與孤獨,悲傷與隱忍的氛圍凝固在整個畫面,那個凝固的畫面讓人心酸,託尼被唐的音樂所感動,也被唐的人格魅力折服。託尼從唐的身上改變了對黑人的偏見,他告訴唐:古典音樂有什麼了不起的,勃拉姆斯,肖邦誰都能彈,而人們熱愛的唐.雪莉的音樂只有你會。

最後他們向歧視黑人的組織方拒絕演出,讓四百多位自以為是的高貴白人痴痴等待不允許唐.雪莉進入的餐廳。他們去到黑人的酒吧,為黑人表演,唐說這是他最開心的一次表演,他笑了,第一次露出笑容。

為了讓託尼能夠趕上聖誕夜的家庭聚會,唐換下疲憊的託尼連夜急行,在暴風雪的夜晚在聚會結束前回到了家。而他卻拒絕了託尼的邀請孤獨的回到自己的住處。託尼在熱鬧的聚會中卻心神不定,沒有表現出回家的喜悅,他的心裡想著唐,在聖誕夜孤獨回家的唐,託尼的妻子知道他的心事並理解,唐其實在託尼的影響下,也渴望有家人的熱鬧的聖誕節,最終唐放下高冷,來到了託尼的大家庭。唐們對託尼的妻子說,謝謝你讓我分享你的丈夫,還好電影的結局是溫暖的,唐說,暴力永遠不能取勝,保持尊嚴才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電影天堂小旋風


在探討這個故事之前,我們應該先來了解一下這部影片的導演:彼得·法雷裡,這位美國著名的低俗喜劇專家,一直以來都非常擅長和樂於拍攝喜劇題材電影。其中很多國內觀眾熟悉的《阿呆與阿瓜》、《我為瑪麗狂》、《一個頭兩個大》等電影都是出自他手。從這位導演以往的作品來看,他很難入得了奧斯卡評委們的法眼,但普通觀眾從他的電影中獲得的不僅僅是歡笑,還有人類最寶貴的真、善、美。從這個角度來看,彼得·法雷裡是一位非常主流的電影導演。

2019年對於彼得·法雷裡來說,應該是不一樣的一年。電影對於他來說已經成為了一個手藝,這位63歲的老手藝人,在常年累月的練習和總結中,早已把人物的那點悲歡離合的細微感情,拿捏的分毫不差,輕而易舉就能悄悄把觀眾帶入他所營造的世界。這,也許就是中國人常說的“爐火純青”吧!?

不論原型唐謝利的黑人身份還是他的同性戀傾向,影片並沒有在這兩個在外人可以大書特書的噱頭上下功夫,而更多的是通過這些特殊的設定,展現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是如何從陌生走向熟悉,從對抗走向包容。整部影片,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沒有震撼的特效,只有分毫不差的細膩表演與直戳心窩的柔軟和堅強。





歡喜剪影


《綠皮書》是以黑人鋼琴音樂博士唐謝利的傳奇故事為原型改編而成的電影,在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以及最佳男配角三項大獎!這樣輝煌的戰績,很多人說真是少見,而為什麼能獲得這樣多的榮譽,一些人把它歸功於美國的種族歧視話題的長久不衰,《綠皮書》真的是在講種族主義嗎?

在探討這個故事之前,我們應該先來了解一下這部影片的導演:彼得·法雷裡,這位美國著名的低俗喜劇專家,一直以來都非常擅長和樂於拍攝喜劇題材電影。其中很多國內觀眾熟悉的《阿呆與阿瓜》、《我為瑪麗狂》、《一個頭兩個大》等電影都是出自他手。從這位導演以往的作品來看,他很難入得了奧斯卡評委們的法眼,但普通觀眾從他的電影中獲得的不僅僅是歡笑,還有人類最寶貴的真、善、美。從這個角度來看,彼得·法雷裡是一位非常主流的電影導演。

2019年對於彼得·法雷裡來說,應該是不一樣的一年。電影對於他來說已經成為了一個手藝,這位63歲的老手藝人,在常年累月的練習和總結中,早已把人物的那點悲歡離合的細微感情,拿捏的分毫不差,輕而易舉就能悄悄把觀眾帶入他所營造的世界。這,也許就是中國人常說的“爐火純青”吧!?

不論原型唐謝利的黑人身份還是他的同性戀傾向,影片並沒有在這兩個在外人可以大書特書的噱頭上下功夫,而更多的是通過這些特殊的設定,展現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是如何從陌生走向熟悉,從對抗走向包容。整部影片,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沒有震撼的特效,只有分毫不差的細膩表演與直戳心窩的柔軟和堅強。

《綠皮書》,一部黑人旅行指南綠皮書的簡稱,用簡稱做電影名別有深意。在這段未知的旅行中,雙男主互換式的情感如同一把鋸子,鋸開了過去的世界。就像一顆倒掉的大樹,冰冷的外殼裡總有讓人驚喜的形狀和感動。兩個男人的友誼,從此因為共同的經歷和記憶堅不可摧,所謂的種族隔離,在瞭解和懂得面前一文不值。


一星期一本叔


在1936年初次出版這本書的時候,作

者格林曾在前言裡寫道:“不久後的

某一天,這本書將不再需要出版。屆

時我們這個種族會在美國享有與白人

同樣的權利和機遇。”等到1964年民

權法案出臺的時候,這一理想或多或

少成為了現實。但格林卻沒機會見正

這一切,因為他已經在1960年去世

了。

冒著生命危險上路的黑人司機們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時候,汽車已經在

美國逐漸普及起來了。當時很多公司都在

全國各地設置了分支機構,需要出差的人

越來越多,而推銷員、運動員、演員等職

業也需要開車去四處工作。公路旅行也日

漸流行。但是由於種族隔離法(也就是

《Jim Crow法案》)的存在,非裔美國

人無論是度假還是出差都會遇到相當多的

障礙。

乘坐公共汽車或火車出行的時候,黑人必

須待在條件最差的車廂和位置上。但即便

他們選擇開車出行仍會遇到諸多不便,因

為很多加油站、餐廳、酒店甚至公共廁所

都不允許黑人進入。於是他們只能自給自

足,例如隨身攜帶大量的食物,往車裡額

外裝上一大桶汽油,還得準備一個容器當

作“便攜廁所”。哪怕是因公出差的黑人

一般都不會選擇住酒店,而是去朋友或者

親戚家裡過夜。因為他們都知道,要找到

一家對黑人友好的酒店和餐廳並非易事。

至於帶孩子出去遊玩的黑人們,更會小心

翼翼地避開這些場所,畢竟誰都不想讓孩

子們見到自己被驅逐出門的窘境。

但以上種種不方便還不是最可怕的。對很

多黑人來說,開車去美國的很多地方可以

說是面臨著生命危險。許多警察只要看到

黑人司機,就會不由分說地讓他們停車,

甚至會隨時開槍。有些出行者就這麼“消

失”了。

到上世紀60年代末期,美國境內至少有

一萬個“日落城鎮”,即只能由白人居住

的城鎮。有色人種一旦進入這些城鎮,就

必須在日落之前離開,否則他們會被警察

逮捕。這些城鎮不止存在於南方地區,北

方的Levittown、紐約、Glendale、

California和Ilinois都有“日落城鎮”。

為了自保,很多黑人駕駛員會穿上私人司

機的制服,或者至少在身邊放一頂帽子。

這樣一旦被警察擋下來的話,他們至少可

以辯解說自己是在給一個白人開車。

不止黑人有自己的《綠皮書》,猶太人也

有。

維克多·H·格林出生於1892年,成年後

一直在新澤西郵局當郵遞員。跟家人搬到

了紐約哈勒姆區後,他也會兼職幫身為音

樂家的姐夫處理演出訂票等事務。大概也

就是在這段經歷裡,格林逐漸聽說了很多

有關黑人在出行中遭遇障礙甚至不測的故

事。

Mobilgas

Mobilubrication

Mobil Batterie

The Tamous

COWOMYRUN

ba50lines

當時,猶太人有自己的出行手冊,因為他

們一樣飽受歧視和排擠。以此為靈感,格

林決定給黑人們做一本類似的旅行手冊。

這時候他的郵遞品身份發揮了很重更的作

用,通過自己在全國郵遞員協會的人脈,

他廣泛收集了各地的出行信息。

1936年,格林出版了了第一版《黑人駕

駛員綠皮書/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這本書裡提供了紐約地區的出

行指南,包括黑人在哪裡可以安全地加

油、就餐和住宿。

當時某些地區連一家願意接待黑人的酒店

或者汽車旅館都沒有,格林便列出了當地

的“民宿”,即那些願意出租房間給旅行

者的家庭們。

這本書主要以郵購的方式出售,格林也在

一些黑人開設的店鋪裡寄賣它。Esso是

當時少數願意向黑人出售汽油的加油站之

一,於是格林便在Esso的各處分店裡寄

賣它。綠皮書很快變得小有名氣起來。

由於戰爭的影響,這本書曾在1942到

1946年間停止發行。但1947年又恢復了

出版。同年格林還在哈勒姆開了一家小小的旅行社,專門幫黑人制定出行計劃。

到1950年代,這本書改名為《黑人出行

綠皮書/The Negro Travelers' Green

Book》,當時書中收錄的信息已經遍及

美國,並且覆蓋到了百慕大、墨西哥和加

拿大的部分地區。除了基本的餐廳和住宿

地點外,書裡也納入了更多的服務機構,

包括願意接待黑人的理髮店、美容店、藥

店和夜店等等。

但這並不代表,有了《綠皮書》黑人出行

時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曾有人翻閱了出版

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一本《綠皮書》,當

翻到自己自己家鄉科羅拉多州所在的部分

時,她發現其中收錄的信息寥寥無幾。因

為當時在科羅拉多根本找不到哪怕願意接

待黑人的加油站、藥店、餐廳和旅館

就是說,如果有人去科羅拉多州出差時用

光了汽油或者肚子餓了,必須想方設法移

動到臨近的丹佛才能買到汽油,才能買到

一些生活必需品和食物。

在1936年初次出版這本書的時候,作者

格林曾在前言裡寫道:“不久後的某一

天,這本書將不再需要出版。屆時我們這

個種族會在美國享有與白人同樣的權利。

屆時,我們會很高興地停止發行這本書,

因為那意味著我們可以自由地去任何想去

的地方,無需遭遇任何羞辱。”

等到1964年民權法案出臺的時候,這一

理想或多或少成為了現實。但格林卻沒機

會見證這一切,因為他已經在1960年去

行這本書,一直到1966年才停止出版。







動漫推薦py


我必須承認,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對這部電影想看的慾望並不強烈。這種“以貌取人”、“以名取影”的愚蠢行為曾經讓我錯過好幾部雋永佳片,因此感謝朋友的推薦,讓我沒有錯過這部看似平淡卻堪稱影史最佳影片之一的電影。

《綠皮書》,有人又將其翻譯為《綠簿旅友》,譯名和海報都多少反映出了這部公路電影的大致內容,兩個從膚色、背景、職業、環境到為人處世、性格三觀都截然不同的人,因為偶然的因素開啟了一段令雙方都非常難忘的長途旅行,在這趟旅行中,他們彼此互相瞭解、改變和成長,從電影的立意而言,這類敘事結構和內容並不是首創,然而這部電影讓人折服之處並不在於標新立異或驚世駭俗,這部節奏平穩、色調明快的小成本電影之所以能夠在奧斯卡脫穎而出贏得世人的認可,令人叫絕的是人物刻畫和細節的處理。

整部電影彷彿渾然天成的雕塑,每一個細節處理的都深刻而自然,如果你是那種看電影只為了看特效、顏值或者刺激狗血的情節,那我真的不推薦你去看,正如想吃辣椒卻選了人參果,這部電影需要觀眾細膩的洞察、深刻的體悟和充滿感性的沉思。

《綠皮書》採用了雙男主的模式,你很難說託尼和謝利誰是更加突出的男主角。二者的角色通過種種細微的表現和細節刻畫得極為成功,人物的一顰一笑、措辭動作神態甚至微表情都極其到位,當電影結束,伴著對真實故事的幕後註解,你甚至能夠覺得兩個人的友誼就在你眼前延續下去,人物從銀屏上呼之欲出。

影片開場,託尼是一個酒吧的公關保鏢,他負責招徠客人,把鬧事者扔出去,從他買通衣帽間女郎故意藏起客人的帽子這個細節,你會發現,他是一個非常善於觀察的人,他知道通過哪些小伎倆可以操縱別人,讓自己和這個人攀上關係,不露聲色,乾淨利落。

接著另一個細節顯示出這個角色的另一面:通過他扔掉黑人用過的玻璃杯可以反映出,他內心是對黑人有所歧視的——正如他所處的環境一樣,他的親戚朋友也不信任黑人。連人家用過的杯子都要扔掉,如果讓他為黑人工作,在他看來應該是一件十分不情願的、很為難的事情。可是,當俱樂部老闆給他提供了一份類似於黑手黨性質的工作時,他拒絕了——影片中出現了不止一次,如果為了生計,他有的選擇,包括在旅途中他遇到了兩個意大利同鄉,他仍然可以中途退出,但是他兩次都拒絕了,他寧願為心裡歧視的黑人工作,也不要走上歧途,顯示了他的原則、善良和責任感,在他有些粗俗的行為下,是一個三觀正確、善良堅定的靈魂,和開頭在酒吧動粗的一幕相比,這個人物一下子氣血生動、圓潤飽滿起來。

當他去面試司機的工作、和謝利談判的時候,他的底線是不做男僕並提高薪酬,在門口和上一個面試者的擦肩而過讓他敏銳地捕捉到了僱傭者的選擇面很窄——肯為他工作的人並不多,除了移民或者有色人種,能夠像他這樣符合條件並且同意為黑人工作的白人,顯然在這場博弈中他佔有優勢,再一次體現了他過人的洞察力。

我真的被該片的導演、編劇和演員們折服,因為他們把每一個細節都演繹的不能更加到位,把該片的質量推向極致。

體現託尼人物角色的細節:

1. 對家庭的愛和責任感——臨行時向妻子寫信的保證,說到做到,一路走來一路寫,即使臨近歸家,他仍然在寫最後一封信,自己親自帶回家,然而字裡行間都能體會到他對妻子和孩子的想念和愛意,包括他在旅館時拿出妻子的小照親吻照片,一個心中充滿了愛和忠誠的男人,心眼會壞到哪裡去呢?

2. 心思細膩、戒備心強——他和男僕關於搬行李時眼神對弈的交鋒、旅途剛開始時拒絕和謝利分享的三明治、停車小便時返回取走的錢包、車上聽到的隻言片語誤將俄語認作德語而對提琴手產生的防禦、路旁車裡小情侶對他們的議論和偏見(雖然全程他沒有看他們一眼,也沒有任何交流,但是通過餘光,他們的想法他一清二楚,於是毫不客氣地奉上一枚豎中指的手勢)、垃圾鋼琴的不妥協、從橙鳥酒吧盡歡之後走出來,馬上發現圖謀不軌的傢伙開槍警示,這些都體現了他犀利的眼光和森嚴的自我保護心理。你以為他大大咧咧不講衛生,但是他在牢房裡告誡看似有潔癖、需要紅絲絨毯子和十分講究的謝利不要碰那些床單,相比謝利而言,託尼顯然更加獨立、更能照顧好自己和他人,他是個tough guy,誰也別想佔他的便宜,謝利需要他的保護,於他們二人而言,這種組合十分互補。

3、不羈的外表和美好的內在——市井氣息濃厚、喜歡耍小聰明貪便宜,大大咧咧的託尼不拘小節,他順著車窗丟垃圾、跪在地上和混混賭博、路邊隨地小便,可是他心裡尊重謝利,佩服他的天賦和才華,意識到他很孤獨,也不快樂,他很快學會了浪漫而詩意地在心中表達自己的思念,每次信件的結尾都要綴上“替我親吻孩子們”;當謝利看到他要去酒吧赴同鄉之約,加之前一晚的衝突與尷尬,他以為託尼要離他而去了,所以他試圖通過給他頭銜和加薪的方式挽留他,可是託尼拒絕了他的提議,他信守約定並讓他安心,答應的事情一定做到,而且還婉轉地告訴謝利,不用擔心和羞愧,他並不會帶著有色眼鏡看待他的同性戀行為,他知道這個世界很複雜,他不會去妄加評判,這一點真的讓人動容,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這種包容開放的心態十分難得;在旅途中他為了保證演出順利進行做了很多努力,因為他深知如果違約他就拿不到另外一半報酬,可是當最後一場巡演,謝利收到了大堂經理的歧視和侮辱拒絕演出的時候,當謝利說:如果你希望我演出,我會照做而託尼毅然決定帶他離開的時候,整個影片達到了高潮:他已經不再把這份差事看成一份單純的工作,謝利對他來說,已經是一個親密的朋友,哪怕損失酬勞,他也不會犧牲朋友的尊嚴,讓他在一個受到歧視和侮辱的餐廳完成最後的表演。他真的擁有一個十分美好的靈魂。

相比託尼而言,謝利的人物塑造也十分成功,他外在的自律收斂、內心的糾結衝突、被邊緣化的心理刻畫以及旅途中的改變都被演繹得十分到位。

體現謝利人物角色的細節:

1、溫和而堅定——讓託尼歸還順走的幸運石、撿起隨手丟出去的飲料杯、拒絕在受歧視的簡陋茅房裡如廁、在西裝店受辱後仍然保持的得體微笑、堅持在餐廳用餐否則拒絕演出,然而看到朋友為難時願意為了他而妥協,甚至為了讓朋友在平安夜趕回家在旅途的最後一程冒著大雪親自開車,所有這些都體現出謝利內心的強大和原則的堅定,和託尼的肢體防禦不同的是,謝利展現給世人的,是自己的態度和勇氣,正如提琴手奧列格所說:“ Genius is not enough. It takes courage to change people's hearts. ”僅僅有天賦是不夠的,想要改變人心需要拿出極大的勇氣。

2、矛盾而孤獨——在他溫和高傲的外表下,隱藏的是一顆無所適從的內心,他通過資歷、天賦、頭銜和舉止禮儀來掩飾自己的脆弱,夜晚回到賓館,奧列格和喬治在和美女們暢談搭訕,而他則一個人坐在陽臺上喝酒,難怪他每晚都需要一瓶威士忌。當託尼播放黑人爵士樂,他問謝利,你怎麼可能不知道他們呢,他們是你們的人!(和他一樣都是黑人)聽到這裡謝利沉默了,包括他在黑人旅館時為了躲避同胞的搭訕和譏諷跑到酒吧結果被揍一通、在西裝店被侮辱後當晚表演中琴聲裡狂怒的表達、以及從警局脫身之後面對託尼的責難憤怒地下車走進滂沱的大雨,他在雨中爆發了,他終於吼出了他的孤獨、邊緣化和自我認同的掙扎,白人上流社會假惺惺的尊重、附庸風雅的追捧和骨子裡的歧視讓他時常難堪,大部分黑人的境遇和教育背景又與他格格不入,甚至他無法公開的性取向,讓他失去了妻子和家人,無人可以訴說,一個人孤獨地坐在奢華而虛空的城堡,還要通過天賦拿出勇氣面對這個充滿歧視的世界。他像一個戰士、一個守望者,矛盾而孤獨地對抗整個世界。

3、單純而善良——旅途開始前先

徵得託尼妻子的同意、幾次對託尼表示如果需要錢可以來找他,在旅途中教會託尼如何在信中得體地表達自己的愛意,發揮他的饒舌天賦教託尼練習繞口令,以及在自己受到侮辱的情況下考慮到託尼的利益,仍然表示如果他希望他表演,他會照他的意思去做,在橙鳥酒吧他終於如願以償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演奏了古典鋼琴——拿掉琴上的酒杯,即使面對一臺破舊的鋼琴,也要表現出自己的風範和堅持,他演奏的肖邦驚豔四座,的確,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像他一樣如此演繹肖邦的曲子。

整部影片各個部分的演繹均可以說是堪稱完美,兩個主角通過多面化的呈現,塑造了兩個極為成功的圓型人物,讓所有人看到了他們內心的改變、交流和成長,甚至一個不經意的群演片段都見微知著,令人印象深刻。比如他們停在田野間修車時的間隙,一群勞作的黑人驚詫地看著白人為黑人工作,從側面表述出當時社會對黑人的階層固化和歧視是多麼根深蒂固;當託尼因為餐廳的歧視而和謝利一起離開時餐廳黑人侍者臉上一閃而過的笑容,聖誕前夕因爆胎路遇警察,他表現出的關心和祝福;以及最後託尼的家人們看到謝利驚訝沉默的片刻之後是毫無猶豫的接納和歡迎,這一切,都讓人感到溫暖而美好,讓人覺得一切經歷都有了深刻的意義,因為這個世界如此值得。

結尾借用託尼的一句話,也是整個影片的金句之一:“The World's full of lonely people afraid to make the first move”,有時候孤獨是因為你沒有邁出第一步,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當你敞開心扉,就會收穫一個朋友,不論是黑是白,是男是女,在世界上結伴而行,每個人,都需要友誼和美好的愛。


暖酒


《綠皮書》的主題關乎"種族"與"階級"。一名黑人鋼琴家,為前往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個粗暴的白人混混做司機。在一路開車南下的過程裡,截然不同的兩人矛盾不斷,引發了不少爭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時候,一起共渡難關。行程臨近結束,兩人也慢慢放下了偏見...... 綠皮書,是一本專為黑人而設的旅行指南,標註了各城市中允許黑人進入的旅店、餐館。

值得注意的是,該片是由真實故事改編:1962年的美國,意大利裔美國籍白人保鏢託尼,陰錯陽差成為了當時全美首屈一指的非裔美國籍黑人鋼琴家雪萊博士的司機兼保鏢。兩位來自不同世界的男人,一路向南踏上了鋼琴巡迴演奏會的旅程。原本不可能相交的兩段平行人生卻要共度長達幾個月的時間,這趟旅程從一開始就註定不平凡。



小常丫頭


託尼(維果·莫騰森 Viggo Mortensen 飾)是一個吊兒郎當遊手好閒的混混,在一家夜總會做侍者。這間夜總會因故要停業幾個月,可託尼所要支付的房租和生活費不會因此取消,所以他的當務之急是去尋找另一份工作來填補這幾個月的空缺。在這個節骨眼上,一位名叫唐雪莉(馬赫沙拉·阿里 Mahershala Ali 飾)的黑人鋼琴家提出僱傭託尼。 唐雪莉即將開始為期八個星期的南下巡迴演出,可是,那個時候南方對黑人的歧視非常的嚴重,於是託尼便成為了唐雪莉的司機兼保鏢。一路上,兩人迥異的性格使得他們之間產生了很多的矛盾,與此同時,唐雪莉在南方所遭受的種種不公平的對待也讓託尼對種族歧視感到深惡




zzc臭弟弟


《綠皮書》講述的是在夜總會做保鏢的意裔美國人託尼,他被鋼琴家唐聘為司機兼保鏢,唐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演奏,兩人在巡演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這些經歷促成了兩人跨越種族和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這部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劇中的人物名字和原型人物同名,託尼和唐原本是一個白人一個黑人,兩人從事的工作也不一樣,基本沒有什麼交集,但是託尼的工作單位夜總會關門裝修,他需要一份工作賺錢養家,正好有個朋友建議他去應聘一位音樂博士的司機面試。

來到面試才知道自己的服務對象是黑人古典樂鋼琴家唐,他需要一個司機兼保鏢,司機負責唐在南方巡演過程中的接送及人身安全的工作,因為南方種族歧視嚴重,託尼雖然不想麻煩還是接受了工作,畢竟他很需要錢。

唱片公司給了託尼一份綠皮書指南,上面寫著在南方當地黑人可以吃飯睡覺的地方,不在內的餐廳餐館是隻限白人,兩人啟程出發到達南方,確實遇到了很多黑人不公平待遇,一次次的化險為夷,由此兩人也結成了濃厚的友誼。


唯一默誦


《綠皮書》的主題關乎"種族"與"階級"。一名黑人鋼琴家,為前往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個粗暴的白人混混做司機。在一路開車南下的過程裡,截然不同的兩人矛盾不斷,引發了不少爭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時候,一起共渡難關。行程臨近結束,兩人也慢慢放下了偏見...... 綠皮書,是一本專為黑人而設的旅行指南,標註了各城市中允許黑人進入的旅店、餐館。

值得注意的是,該片是由真實故事改編:1962年的美國,意大利裔美國籍白人保鏢託尼,陰錯陽差成為了當時全美首屈一指的非裔美國籍黑人鋼琴家雪萊博士的司機兼保鏢。兩位來自不同世界的男人,一路向南踏上了鋼琴巡迴演奏會的旅程。原本不可能相交的兩段平行人生卻要共度長達幾個月的時間,這趟旅程從一開始就註定不平凡。

有豆瓣網友評論稱:"兩位角色的社會階級和教育程度的差異,讓電影笑料百出,膚色的對比卻又十分的諷刺,讓電影充滿種族平權的抗爭和淚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