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人士說文史
正所謂敵國破謀臣亡,這是自古不變的硬道理,可是有時候當局者就是迷,當局者容易自誤,而張良之所以歸隱這是因為張良看得開啊,自古開國功臣與皇帝都是共患難易共享福難,多少人看不透其中的奧妙所以後來就被皇帝一一處理了,而張良的及時抽身退步正是明智之舉啊,這說明張良不僅智商高情商也很高。
漢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就跟後世朱元璋身邊的劉伯溫、徐達、李善長一樣,但是為什麼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獲得了善終,而同樣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劉伯溫卻下場淒涼呢?這就是劉伯溫活的不如張良通透明白,並且還故作聰明自毀長城可見有時候智商高的人情商未必高。
張良歸隱是明智之舉,這是大胸襟大智慧,並且張良是深諳人性懂得生存之道的智者,論計謀後世的劉伯溫或許可以與之相比較,但是論情商劉伯溫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其實何止劉伯溫不如張良,就連李善長也不如蕭何,的確此二人後勤工作做的都不錯,但為什麼李善長落得被滿門抄斬的下場而蕭何卻得到善終了呢?
首先說論工作的話兩個人的能力的確是不相上下的,但是論忠心李善長比不上蕭何,都說韓信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受到劉邦的重用是蕭何舉薦的,而韓信之死也是蕭何從中幫忙的,其實看似是呂雉殺了韓信,實則沒有劉邦的授意呂雉殺不了韓信,而蕭何心裡也不願意韓信死可是蕭何的心告訴自己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忠於漢王,所以韓信死了而蕭何卻沒事。
但同樣李善長對朱元璋沒那麼忠心,胡惟庸是李善長舉薦的,並且後來胡惟庸想要謀反李善長竟然說等我死了你們幹什麼我也不管了,其實李善長要是聰明的就應該第一時間告訴朱元璋,可是李善長這個態度就讓朱元璋惱怒,後來處理胡惟庸案子的時候順便清理了李善長,李善長這一點屬實不聰明啊,所以歷史是有相似之處但是歷史也不會重演,古人的前車之鑑後人未必看的明白想的明白啊。
婉兮歷史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劉邦稱其為“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這是相當高的一個評價,而張良也配得上這個評價。
劉邦稱帝以後,進行大規模的封侯。被劉邦稱為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被列為列侯之首,而韓信則是被封了王,儘管後面被撤了。只有張良僅僅被封在列侯第六十二位。更令人驚訝的是,在這之後,張良就歸隱了。難道張良是認為劉邦分封不公,所以心生不滿嗎?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張良為何輔佐劉邦稱帝后就歸隱了?
張良反秦的目的
秦始皇大家都知道,統一了六國的千古一帝。韓國更是秦始皇滅的第一個國家。而張良正是那韓國貴族後裔。
因此,自從張良國破家亡以後,他就一直想著要推翻秦國的統治。為此他甚至不惜散盡家財,僱傭力士,前去行刺秦始皇。雖然這事失敗了,但是足以看出張良報仇之心切。
秦朝末年,秦二世無道,使得各地紛紛起義。張良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投靠了劉邦,併為其出謀劃策。
結果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項羽在鉅鹿殲滅秦軍主力,劉邦則率兵直入關中,秦朝就此覆滅。
張良眼看著自己的大仇得報,下一步就是重新建立韓國。於是,他不顧劉邦挽留,毅然決定去投靠當時的韓國王族後裔——韓王成,並做了其麾下司徒(相當於後世宰相)。
張良大仇剛報,又添新仇
可以說,一切都在朝著張良心目中所想的那樣發展,恢復韓國昔日榮光,指日可待。然而項羽給了張良當頭棒喝。
項羽此舉直接給了張良致命打擊,無奈之下,他只好繼續前往劉邦帳下,以報此仇。明代李贄曾評論此事說:項羽此舉,為漢驅一好軍師。
事實也的確如此,若非項羽將韓王殺了,張良是萬萬不會來到劉邦身邊的。而張良如果不到劉邦身邊,劉邦能不能統一天下還未可知。
張良再次大仇得報,卻已身心力竭
在漢初三傑等人的幫助下,劉邦消滅了項羽,統一了天下,張良的大仇也終於得報。然而接下來就是異姓王們的接連造反和劉邦的不斷出征。
面對如此情景,張良確實累了。
上文中提到,張良本來就是韓國貴族。因此,對於這種權力之爭,他是不會陌生的。當韓國覆滅後,張良一心報仇,好不容易推翻了暴秦的統治。韓王卻再次因為權力之爭被項羽殺害。此時,張良幫助劉邦消滅了項羽,國家還是因為權力之爭陷入了動亂。
於是,張良厭倦了,他不知道自己一生在追求什麼。因此,在異姓王被殺時他沒有吭聲,在韓信被殺時,他也沒有吭聲。此時的他,只想遠離紅塵,做一回真正的自己,僅此而已。
結束語
張良的一生是可悲的。他年少富貴,卻陷入滅國之禍。兩次復仇,卻依舊被權力之爭籠罩。一次次的大起大落,使得張良看破紅塵,只想一心修道。
小云軒談史
“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張良輔佐劉邦,在功成名就之時,選擇了歸隱,除了他本身淡泊名利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成為“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之人。
謀士的最高評價:“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秦末漢初時期最高權謀代表,其一生為劉邦獻計無數,奠定了劉邦最後勝利的基礎。
一、張良獻計智取嶢關
公元前208年,楚懷王立下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率軍西進,直撲咸陽。劉邦一路過關斬將氣勢大勝,來到嶢關後,劉邦想要憑藉自己的兩萬人馬,強行攻關。
這時張良挺身而出獻計道(大致意思如下):
“秦軍仍然很強大,不可輕視,我聽說嶢關守將是屠夫的兒子,市井之人最為利動,沛公您先留守軍營,派人先去,準備五萬人的吃的,在各個山頭擺滿旗幟,然後派酈食其前去誘降敵將。”
張良此計核心有兩點:
- 故作疑兵,示敵以強,使敵人感到恐懼,從而增加敵人投降的可能性。
- 以利誘敵,誘惑敵人投降。
良說曰:“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願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史記·留侯世家》
劉邦聽從張良的計謀,敵人果然投降,敵軍要與劉邦軍要合兵一處,繼續前行咸陽,這時張良又順道:
“敵人投降,只是敵將因利投降,敵方士兵並不一定想要投降,不如我們趁他們人心動盪之際,派兵攻打他們,必定可以大獲全勝”
良曰:“此獨其將欲叛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史記·留侯世家》
劉邦又聽從張良的計謀,發兵攻打嶢關,果然大獲全勝,拿下嶢關。
二、獻計割地得人心
劉邦憑藉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關中,平定三秦之地,又聯合各路諸侯直取項羽老家彭城,但是無奈被項羽率領三萬鐵騎橫衝直撞,漢軍大破,劉邦險些命喪當場。
彭城之戰後,劉邦陷入深思之中,一日劉邦問張良道:
“如今我想捨棄函谷關以東的一些土地作為封賞,誰能為我所用,幫我破楚呢?”
張良答道:
“九江王英布身為楚將,卻與項羽貌合神離,若以利誘,可為我所用;彭越隨齊王反楚可為我所用;大將軍韓信計謀無雙,可獨當一面,為我所用”
劉邦重用三人,果然最後幫助劉邦破楚的正是這三人。
張良為劉邦獻計無數,劉邦最後感慨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
最瞭解劉邦的人:不是劉邦的眾發小,而是後來的張良
若說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最瞭解劉邦的人,那他一定是張良,這與張良的職業有關:“謀士”!
韓信的工作內容是思考:敵我雙方士兵、天氣變化、地理地形,從而“戰必勝,攻必克”,打勝仗。
工作地點:戰場前線
蕭何的工作內容是思考:民計民生、收納賦稅、戰後補給,從而“源源不斷補給前線”,穩定前線戰線。
工作地點:大後方
張良的工作內容是思考:天下大勢走勢、敵我雙方將領心理、人性的弱點,從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工作地點:劉邦身邊
正是因為工作性質與工作地點的不同,使張良成為了最瞭解劉邦的人!
一、沛公入咸陽,“貪念”美女金銀
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率先進入關中,來到咸陽的秦朝宮殿。劉邦被這裡的富麗堂皇、這裡的美女如雲所深深的吸引,一心想留住在這裡。
對此,樊噲大為勸阻,但劉邦卻不為所動,張良見此,苦心相勸:“
正是因為秦國無道,我們替天下剷除殘暴,方能來到這裡,而我們不以清廉自居,卻坐享美女金銀,豈不是助紂為虐,和秦朝並無兩樣?”劉邦聽此才退出秦朝宮殿,張良為因此看到了劉邦的貪婪,與旁人並無兩樣。
二、暗中提醒劉邦封韓信
在楚漢滎陽對峙的時候,韓信攻下齊國,向劉邦請封為齊王,劉邦見韓信派使者主動請封,大為憤怒,幸好張良在旁,暗中提醒劉邦,劉邦這才善待來使,並同意的韓信的請封,封韓信為齊王。
後世人看待這件事情,往往以劉邦臨陣反應快為出發點,但是也可以側面看出,劉邦並不是真大度之人,對待功臣的封賞,也並不全是發自內心的。
張良身為劉邦的“身邊人”,對此感覺定會更敏感,劉邦封賞韓信為齊王的背後是劉邦的憤怒,那麼劉邦封賞別人呢?封賞自己呢?又是否會心甘情願,這引起的張良的思考。
綜上,張良是最瞭解劉邦的人,他知道劉邦的王者氣概、雄心壯志,他也知道劉邦的流氓習性、虛情假意。
張良拒封:除了淡泊功名利祿,更多的是明哲保身
經歷艱難險阻的七年,劉邦等人終於修成正果,到了享受勝利的果實的時刻。
劉邦大封天下,張良雖然沒有立下軍功,但是劉邦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為名,讓張良在齊地挑選三萬戶食邑作為封賞。
但是張良卻說不敢當委婉拒絕了,張良最後只接受留縣的封邑,被封為留侯。
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史記》
三萬戶的食邑不誘人嗎?當然誘人,那麼張良為什麼要拒絕呢?最大的原因就是明哲保身!
張良十分清除人都是會隨著自己不同的處境而發生變化的,項羽如此、韓信如此、劉邦也是如此,尤其是摻雜到權力之中,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
韓信、彭越、英布等受封異姓王,擁有實權,榮耀至極,但也都只是曇花一現,難逃厄運。
蕭何、樊噲等人,參與政治,手握大權,但是蕭何不得不“誣陷自己”,給自己弄一個“貪財”的頭銜,樊噲最後更是被劉邦下定決心剷除。
張良論功勞不及韓信、彭越等人,論親近不如蕭何、樊噲,倘若張良同他們一樣,手握封地大權,下場不一定會比他們好。
所以,張良最後選擇放棄了權力、財富,而清心寡慾。
時刻錄品歷史
有的時候謀反不在於你是否付之行動,而是在於你是否擁有謀反的實力,只要你擁有了謀反的實力,你便是謀反。
漢朝成立:誰擁有“實力”,誰便是皇帝劉邦最大的敵人。
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均是如此,張良不想成為劉邦的敵人,他也知道成為劉邦的敵人下場註定不會好。
所以,張良明哲保身,而他的保身之道就是隻出謀劃策,而不參與政治,不擁有實權。
張良也是一個自律的人,他起初的意願是恢復韓國,在他知道這已經是不可能後,他改變自己的意願為創造一個天平天下。
最後他成功了,大漢王朝成立,而張良則堅守本心,急流勇退,過上了清心寡慾的隱居生活,令人敬佩!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引言:
公元前195年,整個中國在那時都因為一個六十二歲老人的離開而悲痛欲絕,雄才大略的漢高祖劉邦在那一年去世了!此時,京城長安一個普通的宅院,一個青年身穿孝服剛剛從皇宮回來,便去拜見自己的父親。“那番話告訴陳平大人了嗎?”老者一見自己兒子便詢問道。“已遵照父親意思,告知陳平大人了!”青年回覆道。老者聽罷點了點頭,卻又無奈的嘆了一口氣,“父親這是何故?”青年疑惑了。“此番請求加封諸呂雖可使功臣勳舊逃過一劫,卻也使得呂氏自此做大,他日必成大漢之禍,只是,老夫恐怕看不到那一天了!”老者解釋一番後,青年恍然大悟,深深地作了一個揖,慢慢退去……
留侯張良劇照
這個青年叫作張闢強,如果你對他不熟悉的話,那麼他的父親,那位老者的身份卻一定熟悉,他就是漢初三傑之一的留侯張良!對於張良,劉邦是打心眼裡佩服他,平素喜歡罵人的劉邦見到張良都要畢恭畢敬的稱呼一聲“子房先生”,在對功臣進行評價時,劉邦也發自肺腑的感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為西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卻在王朝建立之後選擇了歸隱,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張良做出如此選擇呢?
一.功勞太大,不封不行
經過艱苦卓絕的三年滅秦,四年破項之後,天下終於平定了,對於這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劉邦沒有忘記他們,在第一批就分封了十九位功臣為侯,張良作為功臣派中的佼佼者,自然首當其衝,成為劉邦封賞的不二人選。
作為謀主,張良把自己的工作做的相當出色,鴻門宴前後,張良在原可以自己跑路的情況下卻選擇了與自己同舟共濟,度過了驚險的一關;彭城之戰,劉邦五十多萬大軍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在心灰意冷之際又是張良向劉邦建議大肆起用韓信,彭越,英布三位大將,這三人為劉邦後來滅項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與項羽鴻溝劃界之後,還是張良力主決戰項羽,徹底結束戰爭,才有了後來的垓下之圍。其他如嶢關勸降,建議劉邦封韓信以穩住他等關鍵計謀數不勝數。
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
——《史記.留侯世家》
漢高祖劉邦劇照
這樣的一個功臣劉邦是必須重視的,當然劉邦也沒有小家子氣,給了張良功臣裡的最高禮遇——自擇齊地三萬戶!要知道,同為文臣的蕭何才封了八千戶,武將裡功臣派最高的曹參也不過一萬零六百戶,而給張良的待遇卻是“自擇齊地三萬戶”。面對這樣一塊大蛋糕,張良卻選擇了說不!
二.張良辭封——心疲憊力更不足
一個真正的大才,並不在於你得到了多少,而是在於你敢於放棄多少,人之所以感覺累,並不是你活著有多辛苦,而是你放不下的東西實在太多,因為人的慾望是沒有盡頭的。而張良選擇了辭封,不僅僅是力有不足,更是內心疲憊。
1.張良知足
對於劉邦的封賞,張良表示受之有愧。他上書劉邦,認為自己與劉邦的相遇是上天的安排,皇帝能夠總聽從自己的建議,是自己的運氣。所以,於情於理自己不應該得到那麼高的封賞,如果你真的過意不去,就把我們相遇的留縣封給我。這也就是後來人們為什麼稱呼張良留侯的原因。
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史記.留侯世家》
如果換做常人,對於這樣高的賞賜一定是卻之不恭,但張良卻抵制住了誘惑,因為他已經知足了。自己當初只是一個落魄的韓國貴族,如今可以幫助劉邦平定天下,得到了肯定,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知足者才能常樂!
2.張良會做人
劉邦給張良這麼大的賞賜,實際上這是一塊有毒的蛋糕,如果張良就這樣選擇吃下去,那結局必然不會那麼體面。
相比於其他功臣,蕭何8000戶,夏侯嬰6900戶,陳平等謀士也不過5000戶,而自己卻高達三萬戶。一旦自己選擇接受,那麼馬上就會成為矛盾的焦點,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與其與其他功臣為敵,不如自己退一步彎下腰,只有成熟的稻穀才會彎腰啊!
西漢功臣列表
3.張良身體不好
除了張良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外,他的身體也確實不堪重負。作為謀臣,他不用像曹參樊噲那樣征戰沙場,更多的是陪在劉邦身邊出謀劃策,但即使如此,張良的身體情況依然是每況愈下,經常生病。
留侯從入關。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歲餘。
——《史記.留侯世家》
因為身體柔弱,張良身上缺乏男子的陽剛之氣,看上去更像一個嬌弱的美女,正是因為自己的身體不好,張良在建國之後沒有選擇承擔更大的責任,而是希望跟隨赤松子學道,以求延年益壽。
4.張良看透了劉邦
因為在七年戰爭中張良大部分時間都是陪在劉邦身邊,所以對於劉邦的為人聰明的張良是看的懂的。他也看出了劉邦只是一個可以同患難,卻很難同富貴的人。
所以在劉邦給與他最高獎勵時,他只做了一個普通的留侯,並且表示不再參與國家的大事。他的這一行為也確實騙過了劉邦,在劉邦彌留之際,呂后詢問劉邦後繼之君的輔佐大臣時,劉邦推薦了陳平,蕭何,曹參,王陵,周勃,唯獨沒有推薦張良。因為在劉邦心裡,張良其實已經遠遁朝堂之外。而張良最早看出了劉邦的本來面目,也讓他得到了漢初三傑裡最好的結局,相比於韓信身首異處,蕭何身陷囹圄,張良可以善始善終,不就是最大的幸運嗎?
漢初三傑劇照
三.終不能離開——張良並未遠離朝堂
在人們都以為張良自此以後便做個隱士的時候,其實,張良一直都沒有離開朝堂,只是相比於曾經那個運籌帷幄的謀臣,此時的張良已經低調的多。
1.大事還得找他商量:雖然張良名義上不管事了,但他畢竟能力在那裡擺著,劉邦在遇到大事時還是會選擇和張良談一談,商量一下,而且不論是國家還是私人都是如此,足見對張良的信任。
2.呂后的救命稻草:由於呂后不受寵,導致戚夫人打響了這場奪嫡之戰,萬般無奈之下呂后託哥哥呂澤找來了生病的張良,在張良的建議下得到商山四皓的幫助,從而使劉盈保住了太子位。
留侯曰:“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
——《史記.留侯世家》
商山四皓畫像
3.功臣的救星:劉邦去世後,呂后由於擔心自己沒有權力,功臣派做大而一直沒有哭泣,大臣們不解其中原因。又是張良委託兒子向陳平建議把南北軍權力分給呂氏宗族,這樣既保護了呂后,也使功臣派免於過早的遭遇呂后殺戮。
通過這三件事我們發現,張良雖然看似歸隱,實際上他的一雙眼睛一直盯在朝堂,但凡有大事,還是需要子房先生出馬才可以搞定。因為張良的原因,劉盈保住了太子,功臣派保住了性命。所以,張良並非真正的隱士,而是借隱士之名保護自己。
四.以史為鑑——張良的智慧
歷史說白了就是過去發生的事,他是不可更改的,但卻靠著史官一筆一筆記錄了下來。今人讀往昔,我們為秦皇的掃清六合而欽佩,為漢武的開疆拓土而興奮,但在這些故事的背後,我們更要看出其中蘊含的道理,以史為鑑,而張良,就很好的告訴了我們這一點。
首先,要學會正確看待自我。張良的出身不可謂不好貴,他是韓國貴族,自祖父那一輩開始便位居韓國的宰相,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但這樣一個貴族卻甘心去輔佐泥腿子出身的劉邦,即使在鴻門宴這樣的危險時刻也不離不棄,正是因為他正確的看待了自我,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他選擇劉邦進行輔佐。而今天,社會上很多畢業生,以為自己是多好的大學畢業的,在選擇工作時眼高手低,不願意從最簡單,最基礎的東西學起做起,一口是吃不成個胖子的,要像張良一樣正確看待自己才可以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
其次,要學會知足,張良雖說出身貴族,可到他這一輩時已經家道中落,所以當他輔佐劉邦功成名就之後他只選擇做個普通的侯爵,拒絕了其他賞賜,這樣不僅給領導留下了好印象,還有助於團結其他同事。相比於韓信“恥於與灌夫樊噲等人為伍”,張良更知足也更聰明,而他倆的結局也告訴了我們誰對誰錯。
留侯張良劇照
最後,要敢於放下,一個人有能力固然是好事,但能力顯露的背後是鋒芒畢露的隱患。由於你的能力而招致他人的妒忌,人因為有了慾望才有了爾虞我詐,不可能要求其他人都是君子,這世上總會有些小人作祟。所以,與其被那些小人記恨,不如敢於放下,把姿態放低一些反而更容易融入這個集體,高處不勝寒,站的太高也未必是好事!
結語:
兩千多面前,張良用他的智慧為我們留下一番君明臣賢的沒談引為佳話,兩千年後的今天,我們更應該讀懂古人的智慧,以史為鑑,方能明得失,正衣冠,懂做人!
相城歷史小學生
看到這個問題,想必很多會用兔死狗烹,過河拆橋來解釋,張良功成名就之時,就直接歸隱於山林了。
如果這樣想,就是過於片面了,他們會舉英布,彭越,韓信的例子來說明,劉邦是殺功臣的,而是他們並沒有看到劉邦封了兩百多個列侯,基本都善終了,這一點與明初朱元璋不一樣,朱元璋封的列侯,基本死於胡惟庸案,或者藍玉案。
韓信之所以會死,就在於他的功高蓋主,就在於他的帶兵能力要大於劉邦,劉邦在的時候,韓信可能不會反,可是劉邦一死,劉盈繼位,韓信還會聽命於劉盈嗎?韓信這時候要起兵造反,劉盈會有招架之力嗎?
顯然,劉盈沒有,即使劉邦自己,面對韓信的時候,也是沒有信心的,他也實話實說了,漢軍不如楚軍(韓信為楚王),他打仗不如韓信,所以硬碰硬,那肯定是不行的,最後用了陳平的雲夢澤之計,將韓信擒拿。
而有人也舉了蕭何的例子,但是我們也看到蕭何雖然有牢獄之災,但也是僅僅幾天,劉邦並沒有讓蕭何吃太多的苦,即使劉邦過世之後,蕭何仍是宰相,蕭何是聰明人,劉邦也是聰明人,劉邦有這個信心相信蕭何是忠誠的,所以並沒有殺掉蕭何。
同樣的例子還有陳平,陳平的計策與張良是不相上下的,只是一個是陰謀,一個是陽謀,從某種角度來說,陳平比張良更危險,因為陳平更看重自己的個人利益,而張良還有大義所在。
而我們也知道,陳平也同樣活得好好的。而且,如果論威脅性來說,蕭何對漢朝的威脅性更大,他是宰相,是百官之長,即使蕭何沒事,張良又豈會有事呢?
那為什麼張良為什麼還要歸隱呢?其實他就幾個目標,第一,滅掉秦朝,為韓國報仇。第二,助劉邦成立漢帝國,讓百姓不再陷入戰爭與紛爭。他的目標實現了,那麼他別無所求,自然就歸隱山林了。
歷史簡單說
史料五千年,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前言
作為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憑藉著自己超群的智慧聞名天下、流芳百世。可以說劉邦可以奪取天下,與張良的輔佐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在劉邦統一天下之際,張良沒有請求高官厚祿而是選擇歸隱,這一行為背後蘊含著張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在筆者看來,張良是一位出身高貴,足智多謀但卻淡泊名利的謀士。張良是韓國貴族後裔, 而“五人集團”中的其他四人不是平民就是遊民。
張良的大智慧:審時度勢、急流勇退
張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謀士, 而是戰略家。其最高明之處並不是智商層面上的足智多謀,更多的體現在他超高的情商,即在劉邦統一天下後,自己選擇功成身退。在古代歷史上,他是少有的可以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
要知道,劉邦在稱帝以後,對於張良是十分感激的,並拜他為“帝師”,封地無數。他覺得自己可以一統天下,主要靠張良、蕭何、韓信三人的盡心輔佐。不過論功績,韓信、蕭何本應在張良之上,但劉邦卻推張良為“三傑之首”,其地位可算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如此崇高的地位,想做到急流勇退,對於常人來說是十分困難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樣的道理在平日裡誰都明白,可真面臨如此情景時,真正能做到不戀權位、功成身退的人,又有幾個人呢?
結論
在後來,事實證明:張良是具有大智慧的,他的做法也是最正確的。漢初三傑的蕭何雖然一直小心謹慎,但奈何被看他不順眼的劉邦一直故意找岔,因此被治罪下獄,後僥倖得脫;而韓信的下場最讓人感到可憐,被冠一謀反之罪而被誅滅三族。
只有張良,不僅倖免於難,並且一直深受劉邦的信任,贏得呂后的尊重。張良若非具備超人的智慧與脫俗的境界,實難潔身自好、免於罹難。這一切都歸功於張良可以一直保持清醒的頭腦,能夠審時度勢,急流勇退。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大家。
史料五千年
“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無論是自然現象還是社會規律,都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對於這樣的規律,我們如何應對呢?老子給出了答案:“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精通黃老之道的張良在人生事業達到巔峰後,他選擇了急流勇退。他為何這樣抉擇呢?從以下三個角度分析。
1、劉邦——防範過度
臣僚坐大,取而代之或不聽節制的例子不在少數,最典型的要數春秋戰國時期的田氏代齊、三家分晉,這些劉邦應該知道。即使不知,同時代的事他肯定知道,陳勝派武臣去趙地,結果武臣自立為趙王,拒絕陳勝滅秦的號召;武臣派韓廣去燕地,韓廣又自立為燕王;項羽分封時,韓廣改為遼東王,韓廣手下大將臧荼被封為燕王,他殺掉了韓廣。楚漢戰爭時,他曾說服不少諸侯叛楚歸漢,也難保這些人有朝一日背叛他。遠近的事例告訴劉邦,“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人之常情。
對於身邊這些久經沙場的功臣,尤其是異性王侯,人心隔肚皮,必須時刻警惕,寧可防範過度。當年拜韓信為大將,劉邦對他始終提防,兩奪兵權、兩次改封;在最信任的老戰友盧綰叛變後,晚年的他對身邊的人更加猜忌,連蕭何都被他下獄,駕崩前甚至打算殺了連襟的樊噲。
那麼像張良這樣足智多謀的人,不管是自立還是輔佐他人,都很危險。劉邦怎麼想的,張良是洞若觀火。眼前封賞優厚,以後能否依舊信任?
2、同僚——別樣態度
劉邦身邊的創業元老不少是豐沛集團,對後來者往往不服氣。韓信拜為大將時,最初眾人也不服,認為自己更適合。在稱帝后論功行賞時,劉邦把老鄉、同事、曾經是上司的蕭何列為第一,食邑萬戶,眾人不服,那幫武將認為自己出生入死,功勞不在蕭何之下,引出了劉邦“功狗”與“功人”的論述。
群臣爭功,歲餘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劉邦最初給張良的食邑是多少戶呢?“自擇齊三萬戶”,遠超第一功臣的蕭何,與其他功臣比差異更懸殊。倘若張良接受,這幫武將會認同嗎?肯定會紛紛提出異議。那幫武將肯定認為張良只是搖唇鼓舌,動動嘴皮子,怎能比得上真刀真槍的拼殺呢?
3、張良——進退有度
張良雖銘記復仇,但生性淡泊,不貪戀富貴與權力,明得失,知進退。
(1)大仇終得報。張良的目標是滅秦以報國破家亡之仇,作為五世相韓的世家,與秦有深仇大恨,滅秦是他矢志不渝的志向,從博浪沙刺秦始皇,到復立韓王,韓王被項羽殺害後,又追隨劉邦,誅暴秦、滅項羽,已完成了他的任務和使命。
(2)自身性格與身體因素。“封萬戶、位列侯”,被劉邦贊為“漢初三傑”已是很高的榮譽,個人目標也已實現,張良已知足。張良自身體弱多病,不適合再操勞。
(3)前車之鑑。熟知史實,深諳“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吳越爭霸,勾踐滅吳後,范蠡遠走,文種留下來卻被殺;白起立下赫赫戰功,在長平之戰獲勝後,被秦昭襄王賜死。賜死他們的並非昏庸無能之君,都是奮發有為之君,只因功高震主。彭越、韓信等功臣被殺的悲慘結局,他也非常清楚。
被後世稱為"謀聖" 的張良,既善於謀國,也善於謀身。功成身退,於國、於家、於己都是最好的選擇,他逐步從“帝者師”退居二線成了“帝者賓”, 學辟穀,“欲從赤松子遊”,明哲保身,避免了像韓信被誅、蕭何被囚的結局。
以上為個人愚見,歡迎交流。
峰頂攬勝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
首先說明一下,在劉邦時代,張良並沒有明確表示歸隱,只不過辭封三萬戶,而且沒擔任漢帝國的任何官職,還是保留了留侯爵位的。直到劉邦將死之前,才明確表示“願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並且因為呂后的挽留而沒有成功。所以張良在劉邦時代是半隱狀態,而在呂后時代,屬於事實上歸隱的狀態。
而張良歸隱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三:
其一,張良雖然是劉邦的第一謀士,但張良心裡最想輔佐的卻不是劉邦,而是有著深重的“韓國情結”;
其二,作為貴族之後,張良見慣了錦衣玉食,並沒有那麼強的功利心,除了滅秦和滅項,對其餘的事有些心灰意冷;
其三,張良的智謀十分為劉邦所重,而漢初的形勢,劉邦對於功臣集團的猜忌,張良看的很清楚。
另外,身體不好,不願意過多參與其餘事務,也是張良歸隱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張良的韓國情結
雖然張良被譽為是劉邦的第一謀士,但是張良心裡最想要輔佐的卻不是劉邦,而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韓王成。
良乃說項梁曰:“君已立楚後,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以良為韓申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史記·留侯世家》當時,張良聚兵數百人,與劉邦匯合,而後加入了項梁義軍。而張良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項梁獻計請立韓王。張良的說辭中,明面上說是為了擴大項梁義軍的勢力,但張良心裡更多想的是,復立他的韓國。因為韓王成立後,張良便作為韓王的申徒,與韓王一起攻城略地,完全沒有要輔佐項梁或者劉邦的意思。
由於韓王成的勢力實在太弱小,不久便被秦軍攻滅。張良依舊保護著韓王成在潁川一帶為遊兵。
恰好又碰見劉邦率軍向西進攻關中,張良便與劉邦合軍,一起進攻關中。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張良與劉邦才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包括鴻門宴、降子嬰等故事都發生在這段時間。然而,張良的韓國情結,卻不止一代人。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史記·留侯世家》因此,對於張良來說,劉邦的知遇之恩要報,然而韓國情結卻更重。
滅秦之後,項羽封諸侯。張良雖然送劉邦到褒中,也為劉邦畫冊,還充當了劉邦的傳話員,但張良自己還是回到了韓王成的身邊。
然而, 張良回到韓王身邊,項羽卻不讓韓王成回到封國。韓王成本來沒有什麼勢力,張良和韓王無計可施。不久,項羽殺韓王成,張良無奈,才逃亡到劉邦那裡。
良至韓,韓王成以良從漢王故,項王不遣成之國,從與俱東。···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為侯,又殺之彭城。良亡,間行歸漢王。這段經歷說明,張良雖然心裡清楚,劉邦是個值得輔佐的人,而韓王成無兵無勢,只能任人宰割。然而作為“五世相韓”的後人來說,張良捨棄不掉心中的韓國情結,只要韓王在,首選還是韓王。
從張良說服項梁立平庸的韓王成,再到與韓王成一起做遊兵,再到與韓王一起留在項羽身邊也不願離開,說明張良心裡的韓國情結很重,就是單純的為了復韓,哪怕韓王成平庸無用,還是不離不棄,而並不是向其他六國貴族一樣,為了滅秦之後分一杯羹。
因此,張良歸隱的第一個重要原因,復韓已經無望,但張良放不下心中的韓國情結。
二、張良的主要目的是滅秦
在秦末的義軍中,大家都各懷心思,這其中,有六國的舊貴族,為了復立六國;有秦國的官吏,為了更大的權勢與地位;還有遊民浪子,為了搏一搏身價;只有極少數是真的被秦逼的活不下去才起兵反秦的。
而這其中,要說到對秦的仇恨,張良應該是有話說的。《史記·留侯世家》中的第一段就說的很清楚: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始皇博浪沙中,誤中副車。其他人都是口頭上嚷嚷著有多麼恨秦、仇秦,然而劉邦項羽看著秦始皇的車駕,卻都懷著豔羨的目光。只有愣頭青張良,冒著生命危險、弟弟死了都不葬,卻要去刺殺秦始皇。
因此,其他人參加義軍,都是為了秦滅之後自己能分一杯羹,懷揣著自己的小九九;而張良參加義軍,就兩個目的,其一,滅秦;其二,復韓。
而現在韓王成已死,復韓已經無望。從張良的韓國情結來看,韓滅之時,張良已經心灰意冷。張良之所以留下來,一是因為與劉邦的情誼和劉邦的倚重,報知遇之恩,二是徹底滅亡秦國還有與秦國一樣殺掉韓王成的項羽。
至於之後,要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國家,自己要什麼高官厚祿,對於張良來說,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要。
這是為什麼張良辭封劉邦的“自擇齊地三萬戶”的原因之一,張良是真的心灰意冷了。
因此,張良歸隱的原因之二是,作為一個貴族之後,他對錦衣玉食並沒有那麼羨慕,也不那麼奢求高官厚祿,那麼既然大業已經完成,歸隱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三、劉邦對功臣的猜忌
在漢帝國建立之後的功臣封賞大會上,劉邦將韓信、張良、蕭何拿出來作為功勞最大的三大功臣,並對張良說:
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史記·留侯世家》這表現出了劉邦對張良的認可,決定了張良在漢初功臣中的地位。然而張良卻沒有接受,最後,劉邦封張良為留侯,而且只保留了爵位,卻沒有在漢帝國擔任任何的官職。
張良的辭封,一方面因為心灰意冷,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劉邦對功臣集團的猜忌。
從亭長一躍成為帝國的皇帝,劉邦自有城府。而漢初的帝國形勢,內有功臣集團居功自傲,外有異姓諸侯王侵蝕帝國的土地和權力,劉邦心裡自然清楚。
在接下來的數年內,為了劉氏帝國的長治久安,為了帝國中央政府的權威,劉邦大刀闊斧,可以說是毫不留情。
對內,劉邦一方面整頓朝儀,建立尊卑體系,讓功臣集團對這個一起從沛縣走出來的皇帝充滿了敬畏;一方面,對於很多較大的功臣,都因一些小事而降職、甚至下獄,連一向謹慎的蕭何也沒有幸免。
對外,劉邦數年之內幾乎屠殺或逼反了所有的異姓王,然後再將他們一一剪除,最後還約定,“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劉邦對於功臣集團的猜忌和行為,聰明的張良早就有所預見。張良的隱退主要是為了逃避劉邦的猜忌。雖然智謀無雙,然而手中無權,也就對劉邦沒什麼威脅了。
這一點,從張良在漢建立之後的一些行為中也可見端倪。
在冊封功臣事件中,為幫劉邦平衡功臣,張良獻計先冊封劉邦痛恨的雍齒。在立都事件中,張良又為劉邦分析了長安和洛陽的優劣,並幫助劉邦定都長安。在劉邦廢立太子事件中,張良先是為劉盈和呂后畫策請出“商山四皓”,後直接面見劉邦提出留守和進兵策略。後來張良還“從上擊代,出奇計馬邑下”。
按說,如果全心歸隱,當不問世事,然而張良卻總是在關鍵時候出現,為劉氏帝國的穩定和發展提供了關鍵性的策略。這也說明,張良的歸隱,是在逃避些什麼,而不是真的完全歸隱。而恰恰,張良是漢初三傑中,立國後唯一沒有受到什麼處罰和責難的。
因此,張良歸隱的第三大原因,是逃避劉邦的猜忌,明哲保身的智慧。
當然,史記中多處記載“留侯多病”,而且還在漢建立後不久“杜門不出歲餘”,這些記載應當是屬實的。因身體狀況不是太好,不願意過多的參與到帝國的政務處理中來,也應當是張良歸隱的原因之一。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關注!
子彧說
張良不忘初心是歸隱原因
[張良的“初心”讓他多學習]
說到張良輔佐劉邦後歸隱,問其原因必是誇獎他,比如“運籌帷幄”、“功成身退”,再高尚些則是—淡泊名利。
其實朋友們都知道,張良晚年閉門隱居,潛心修道直至去世的歷史記載,那麼他是真的修道還是藉口託詞呢?
先看張良的初心是什麼?
根據《史記》所記載,張良原本家境很好的,祖父連任戰國時韓國三朝的宰相,父親也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
可到了他這出問題,韓國滅亡,沒有官位讓他繼任,無形之中失去彰顯自己能力的機會。
張良心裡壓不壓抑?當然壓抑,還加上個“恨”字,所以張良進入日後的名利爭鬥圈,抱著一個目的,即是反秦。
我想,如果張良有官繼續做著,那漢初三傑不會有他的。
再回到問題上來,正因為張良反秦就是當初的目的,那麼所謂初心即是—反秦。
[劉邦不捨張良]
張良輔助劉邦奪取了天下,表示他的初心已達到,此時不走更待何時?所以,張良不忘初心是歸隱原因。
張良曾說“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史記》中有這樣的記載:“······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比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天下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言外之意是說,他在輔助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後,沒有想法了,就想和赤松子雲遊去。
這就是前面說到的,他不忘初心,而初心既達就不願意繼續做謀臣了。
其實張良早給自己編排好了,如何可以一走了之,還不留話柄讓劉邦心生怨恨,他哪裡是修道去了,絕對是託詞。大家想想,有赤松子這人的存在嗎?有沒有這個人,張良都與他沒有好多關係,赤松子的徒弟只有一個,即是炎帝的小女兒。
[離開劉邦快樂似神仙]
因此我以為,張良用赤松子當掩護,回家躲清閒去了,並且和劉邦殺不殺功臣關係不大,歸隱的原因就是這樣。
果笑
這才是張良最讓人佩服的地方!!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謀士之中幾人能及張良的智慧?!張良出身貴族,滿腹經綸,文武全才,張良是秦末漢初傑出謀臣,字子房,韓國(今河南省新鄭市)人 。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的先輩,在韓國五世位相。張良早年曾因刺殺秦始皇不成而隱居躲避;後追隨劉邦,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劉邦順利脫身。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晚年,跟隨赤松子雲遊四海。張良去世後,諡號文成。 這叫功成身退,他比那些與他同時代的人都要睿智得多,放下權勢,遠離漩渦,得享富貴,貪戀權勢,最後很可能家破人亡。這是他的大智慧!!他比誰都看得透徹,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下佩服的古代前輩中,張良絕對算一位![祈禱][祈禱][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