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辅佐刘邦后为何归隐?

资深人士说文史



正所谓敌国破谋臣亡,这是自古不变的硬道理,可是有时候当局者就是迷,当局者容易自误,而张良之所以归隐这是因为张良看得开啊,自古开国功臣与皇帝都是共患难易共享福难,多少人看不透其中的奥妙所以后来就被皇帝一一处理了,而张良的及时抽身退步正是明智之举啊,这说明张良不仅智商高情商也很高。


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就跟后世朱元璋身边的刘伯温、徐达、李善长一样,但是为什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获得了善终,而同样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刘伯温却下场凄凉呢?这就是刘伯温活的不如张良通透明白,并且还故作聪明自毁长城可见有时候智商高的人情商未必高。


张良归隐是明智之举,这是大胸襟大智慧,并且张良是深谙人性懂得生存之道的智者,论计谋后世的刘伯温或许可以与之相比较,但是论情商刘伯温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其实何止刘伯温不如张良,就连李善长也不如萧何,的确此二人后勤工作做的都不错,但为什么李善长落得被满门抄斩的下场而萧何却得到善终了呢?


首先说论工作的话两个人的能力的确是不相上下的,但是论忠心李善长比不上萧何,都说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受到刘邦的重用是萧何举荐的,而韩信之死也是萧何从中帮忙的,其实看似是吕雉杀了韩信,实则没有刘邦的授意吕雉杀不了韩信,而萧何心里也不愿意韩信死可是萧何的心告诉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忠于汉王,所以韩信死了而萧何却没事。

但同样李善长对朱元璋没那么忠心,胡惟庸是李善长举荐的,并且后来胡惟庸想要谋反李善长竟然说等我死了你们干什么我也不管了,其实李善长要是聪明的就应该第一时间告诉朱元璋,可是李善长这个态度就让朱元璋恼怒,后来处理胡惟庸案子的时候顺便清理了李善长,李善长这一点属实不聪明啊,所以历史是有相似之处但是历史也不会重演,古人的前车之鉴后人未必看的明白想的明白啊。


婉兮历史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称其为“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相当高的一个评价,而张良也配得上这个评价。

刘邦称帝以后,进行大规模的封侯。被刘邦称为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被列为列侯之首,而韩信则是被封了王,尽管后面被撤了。只有张良仅仅被封在列侯第六十二位。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之后,张良就归隐了。难道张良是认为刘邦分封不公,所以心生不满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张良为何辅佐刘邦称帝后就归隐了?

张良反秦的目的

秦始皇大家都知道,统一了六国的千古一帝。韩国更是秦始皇灭的第一个国家。而张良正是那韩国贵族后裔。

因此,自从张良国破家亡以后,他就一直想着要推翻秦国的统治。为此他甚至不惜散尽家财,雇佣力士,前去行刺秦始皇。虽然这事失败了,但是足以看出张良报仇之心切。

秦朝末年,秦二世无道,使得各地纷纷起义。张良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投靠了刘邦,并为其出谋划策。

结果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项羽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刘邦则率兵直入关中,秦朝就此覆灭。

张良眼看着自己的大仇得报,下一步就是重新建立韩国。于是,他不顾刘邦挽留,毅然决定去投靠当时的韩国王族后裔——韩王成,并做了其麾下司徒(相当于后世宰相)。

张良大仇刚报,又添新仇

可以说,一切都在朝着张良心目中所想的那样发展,恢复韩国昔日荣光,指日可待。然而项羽给了张良当头棒喝。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史记·留侯世家》

项羽此举直接给了张良致命打击,无奈之下,他只好继续前往刘邦帐下,以报此仇。明代李贽曾评论此事说:项羽此举,为汉驱一好军师。

事实也的确如此,若非项羽将韩王杀了,张良是万万不会来到刘邦身边的。而张良如果不到刘邦身边,刘邦能不能统一天下还未可知。

张良再次大仇得报,却已身心力竭

在汉初三杰等人的帮助下,刘邦消灭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张良的大仇也终于得报。然而接下来就是异姓王们的接连造反和刘邦的不断出征。

面对如此情景,张良确实累了。

上文中提到,张良本来就是韩国贵族。因此,对于这种权力之争,他是不会陌生的。当韩国覆灭后,张良一心报仇,好不容易推翻了暴秦的统治。韩王却再次因为权力之争被项羽杀害。此时,张良帮助刘邦消灭了项羽,国家还是因为权力之争陷入了动乱。

于是,张良厌倦了,他不知道自己一生在追求什么。因此,在异姓王被杀时他没有吭声,在韩信被杀时,他也没有吭声。此时的他,只想远离红尘,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仅此而已。

结束语

张良的一生是可悲的。他年少富贵,却陷入灭国之祸。两次复仇,却依旧被权力之争笼罩。一次次的大起大落,使得张良看破红尘,只想一心修道。


小云轩谈史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张良辅佐刘邦,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了归隐,除了他本身淡泊名利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成为“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人。

谋士的最高评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秦末汉初时期最高权谋代表,其一生为刘邦献计无数,奠定了刘邦最后胜利的基础。

一、张良献计智取峣关

公元前208年,楚怀王立下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率军西进,直扑咸阳。刘邦一路过关斩将气势大胜,来到峣关后,刘邦想要凭借自己的两万人马,强行攻关。

这时张良挺身而出献计道(大致意思如下):

“秦军仍然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峣关守将是屠夫的儿子,市井之人最为利动,沛公您先留守军营,派人先去,准备五万人的吃的,在各个山头摆满旗帜,然后派郦食其前去诱降敌将。”

张良此计核心有两点:

  1. 故作疑兵,示敌以强,使敌人感到恐惧,从而增加敌人投降的可能性。
  2. 以利诱敌,诱惑敌人投降。

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听从张良的计谋,敌人果然投降,敌军要与刘邦军要合兵一处,继续前行咸阳,这时张良又顺道:

“敌人投降,只是敌将因利投降,敌方士兵并不一定想要投降,不如我们趁他们人心动荡之际,派兵攻打他们,必定可以大获全胜”

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又听从张良的计谋,发兵攻打峣关,果然大获全胜,拿下峣关。

二、献计割地得人心

刘邦凭借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关中,平定三秦之地,又联合各路诸侯直取项羽老家彭城,但是无奈被项羽率领三万铁骑横冲直撞,汉军大破,刘邦险些命丧当场。

彭城之战后,刘邦陷入深思之中,一日刘邦问张良道:

“如今我想舍弃函谷关以东的一些土地作为封赏,谁能为我所用,帮我破楚呢?”

张良答道:

“九江王英布身为楚将,却与项羽貌合神离,若以利诱,可为我所用;彭越随齐王反楚可为我所用;大将军韩信计谋无双,可独当一面,为我所用”

刘邦重用三人,果然最后帮助刘邦破楚的正是这三人。

张良为刘邦献计无数,刘邦最后感慨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

最了解刘邦的人:不是刘邦的众发小,而是后来的张良

若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了解刘邦的人,那他一定是张良,这与张良的职业有关:“谋士”!

韩信的工作内容是思考:敌我双方士兵、天气变化、地理地形,从而“战必胜,攻必克”,打胜仗。

工作地点:战场前线

萧何的工作内容是思考:民计民生、收纳赋税、战后补给,从而“源源不断补给前线”,稳定前线战线。

工作地点:大后方

张良的工作内容是思考:天下大势走势、敌我双方将领心理、人性的弱点,从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工作地点:刘邦身边

正是因为工作性质与工作地点的不同,使张良成为了最了解刘邦的人!

一、沛公入咸阳,“贪念”美女金银

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率先进入关中,来到咸阳的秦朝宫殿。刘邦被这里的富丽堂皇、这里的美女如云所深深的吸引,一心想留住在这里。

对此,樊哙大为劝阻,但刘邦却不为所动,张良见此,苦心相劝:“

正是因为秦国无道,我们替天下铲除残暴,方能来到这里,而我们不以清廉自居,却坐享美女金银,岂不是助纣为虐,和秦朝并无两样?”

刘邦听此才退出秦朝宫殿,张良为因此看到了刘邦的贪婪,与旁人并无两样。

二、暗中提醒刘邦封韩信

在楚汉荥阳对峙的时候,韩信攻下齐国,向刘邦请封为齐王,刘邦见韩信派使者主动请封,大为愤怒,幸好张良在旁,暗中提醒刘邦,刘邦这才善待来使,并同意的韩信的请封,封韩信为齐王。

后世人看待这件事情,往往以刘邦临阵反应快为出发点,但是也可以侧面看出,刘邦并不是真大度之人,对待功臣的封赏,也并不全是发自内心的。

张良身为刘邦的“身边人”,对此感觉定会更敏感,刘邦封赏韩信为齐王的背后是刘邦的愤怒,那么刘邦封赏别人呢?封赏自己呢?又是否会心甘情愿,这引起的张良的思考。

综上,张良是最了解刘邦的人,他知道刘邦的王者气概、雄心壮志,他也知道刘邦的流氓习性、虚情假意。

张良拒封:除了淡泊功名利禄,更多的是明哲保身

经历艰难险阻的七年,刘邦等人终于修成正果,到了享受胜利的果实的时刻。

刘邦大封天下,张良虽然没有立下军功,但是刘邦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为名,让张良在齐地挑选三万户食邑作为封赏。

但是张良却说不敢当委婉拒绝了,张良最后只接受留县的封邑,被封为留侯。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史记》

三万户的食邑不诱人吗?当然诱人,那么张良为什么要拒绝呢?最大的原因就是明哲保身!

张良十分清除人都是会随着自己不同的处境而发生变化的,项羽如此、韩信如此、刘邦也是如此,尤其是掺杂到权力之中,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

韩信、彭越、英布等受封异姓王,拥有实权,荣耀至极,但也都只是昙花一现,难逃厄运。

萧何、樊哙等人,参与政治,手握大权,但是萧何不得不“诬陷自己”,给自己弄一个“贪财”的头衔,樊哙最后更是被刘邦下定决心铲除。

张良论功劳不及韩信、彭越等人,论亲近不如萧何、樊哙,倘若张良同他们一样,手握封地大权,下场不一定会比他们好。

所以,张良最后选择放弃了权力、财富,而清心寡欲。

时刻录品历史

有的时候谋反不在于你是否付之行动,而是在于你是否拥有谋反的实力,只要你拥有了谋反的实力,你便是谋反。

汉朝成立:谁拥有“实力”,谁便是皇帝刘邦最大的敌人。

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均是如此,张良不想成为刘邦的敌人,他也知道成为刘邦的敌人下场注定不会好。

所以,张良明哲保身,而他的保身之道就是只出谋划策,而不参与政治,不拥有实权。

张良也是一个自律的人,他起初的意愿是恢复韩国,在他知道这已经是不可能后,他改变自己的意愿为创造一个天平天下。

最后他成功了,大汉王朝成立,而张良则坚守本心,急流勇退,过上了清心寡欲的隐居生活,令人敬佩!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引言:

公元前195年,整个中国在那时都因为一个六十二岁老人的离开而悲痛欲绝,雄才大略的汉高祖刘邦在那一年去世了!此时,京城长安一个普通的宅院,一个青年身穿孝服刚刚从皇宫回来,便去拜见自己的父亲。“那番话告诉陈平大人了吗?”老者一见自己儿子便询问道。“已遵照父亲意思,告知陈平大人了!”青年回复道。老者听罢点了点头,却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父亲这是何故?”青年疑惑了。“此番请求加封诸吕虽可使功臣勋旧逃过一劫,却也使得吕氏自此做大,他日必成大汉之祸,只是,老夫恐怕看不到那一天了!”老者解释一番后,青年恍然大悟,深深地作了一个揖,慢慢退去……

留侯张良剧照

这个青年叫作张辟强,如果你对他不熟悉的话,那么他的父亲,那位老者的身份却一定熟悉,他就是汉初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对于张良,刘邦是打心眼里佩服他,平素喜欢骂人的刘邦见到张良都要毕恭毕敬的称呼一声“子房先生”,在对功臣进行评价时,刘邦也发自肺腑的感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为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却在王朝建立之后选择了归隐,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张良做出如此选择呢?

一.功劳太大,不封不行

经过艰苦卓绝的三年灭秦,四年破项之后,天下终于平定了,对于这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刘邦没有忘记他们,在第一批就分封了十九位功臣为侯,张良作为功臣派中的佼佼者,自然首当其冲,成为刘邦封赏的不二人选。

作为谋主,张良把自己的工作做的相当出色,鸿门宴前后,张良在原可以自己跑路的情况下却选择了与自己同舟共济,度过了惊险的一关;彭城之战,刘邦五十多万大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在心灰意冷之际又是张良向刘邦建议大肆起用韩信,彭越,英布三位大将,这三人为刘邦后来灭项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与项羽鸿沟划界之后,还是张良力主决战项羽,彻底结束战争,才有了后来的垓下之围。其他如峣关劝降,建议刘邦封韩信以稳住他等关键计谋数不胜数。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史记.留侯世家》


汉高祖刘邦剧照

这样的一个功臣刘邦是必须重视的,当然刘邦也没有小家子气,给了张良功臣里的最高礼遇——自择齐地三万户!要知道,同为文臣的萧何才封了八千户,武将里功臣派最高的曹参也不过一万零六百户,而给张良的待遇却是“自择齐地三万户”。面对这样一块大蛋糕,张良却选择了说不!

二.张良辞封——心疲惫力更不足

一个真正的大才,并不在于你得到了多少,而是在于你敢于放弃多少,人之所以感觉累,并不是你活着有多辛苦,而是你放不下的东西实在太多,因为人的欲望是没有尽头的。而张良选择了辞封,不仅仅是力有不足,更是内心疲惫。

1.张良知足

对于刘邦的封赏,张良表示受之有愧。他上书刘邦,认为自己与刘邦的相遇是上天的安排,皇帝能够总听从自己的建议,是自己的运气。所以,于情于理自己不应该得到那么高的封赏,如果你真的过意不去,就把我们相遇的留县封给我。这也就是后来人们为什么称呼张良留侯的原因。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史记.留侯世家》

如果换做常人,对于这样高的赏赐一定是却之不恭,但张良却抵制住了诱惑,因为他已经知足了。自己当初只是一个落魄的韩国贵族,如今可以帮助刘邦平定天下,得到了肯定,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知足者才能常乐!

2.张良会做人

刘邦给张良这么大的赏赐,实际上这是一块有毒的蛋糕,如果张良就这样选择吃下去,那结局必然不会那么体面。

相比于其他功臣,萧何8000户,夏侯婴6900户,陈平等谋士也不过5000户,而自己却高达三万户。一旦自己选择接受,那么马上就会成为矛盾的焦点,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与其与其他功臣为敌,不如自己退一步弯下腰,只有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啊!


西汉功臣列表

3.张良身体不好

除了张良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外,他的身体也确实不堪重负。作为谋臣,他不用像曹参樊哙那样征战沙场,更多的是陪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但即使如此,张良的身体情况依然是每况愈下,经常生病。

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

——《史记.留侯世家》

因为身体柔弱,张良身上缺乏男子的阳刚之气,看上去更像一个娇弱的美女,正是因为自己的身体不好,张良在建国之后没有选择承担更大的责任,而是希望跟随赤松子学道,以求延年益寿。

4.张良看透了刘邦

因为在七年战争中张良大部分时间都是陪在刘邦身边,所以对于刘邦的为人聪明的张良是看的懂的。他也看出了刘邦只是一个可以同患难,却很难同富贵的人。

所以在刘邦给与他最高奖励时,他只做了一个普通的留侯,并且表示不再参与国家的大事。他的这一行为也确实骗过了刘邦,在刘邦弥留之际,吕后询问刘邦后继之君的辅佐大臣时,刘邦推荐了陈平,萧何,曹参,王陵,周勃,唯独没有推荐张良。因为在刘邦心里,张良其实已经远遁朝堂之外。而张良最早看出了刘邦的本来面目,也让他得到了汉初三杰里最好的结局,相比于韩信身首异处,萧何身陷囹圄,张良可以善始善终,不就是最大的幸运吗?


汉初三杰剧照

三.终不能离开——张良并未远离朝堂

在人们都以为张良自此以后便做个隐士的时候,其实,张良一直都没有离开朝堂,只是相比于曾经那个运筹帷幄的谋臣,此时的张良已经低调的多。

1.大事还得找他商量:虽然张良名义上不管事了,但他毕竟能力在那里摆着,刘邦在遇到大事时还是会选择和张良谈一谈,商量一下,而且不论是国家还是私人都是如此,足见对张良的信任。

2.吕后的救命稻草:由于吕后不受宠,导致戚夫人打响了这场夺嫡之战,万般无奈之下吕后托哥哥吕泽找来了生病的张良,在张良的建议下得到商山四皓的帮助,从而使刘盈保住了太子位。

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

——《史记.留侯世家》


商山四皓画像

3.功臣的救星:刘邦去世后,吕后由于担心自己没有权力,功臣派做大而一直没有哭泣,大臣们不解其中原因。又是张良委托儿子向陈平建议把南北军权力分给吕氏宗族,这样既保护了吕后,也使功臣派免于过早的遭遇吕后杀戮。

通过这三件事我们发现,张良虽然看似归隐,实际上他的一双眼睛一直盯在朝堂,但凡有大事,还是需要子房先生出马才可以搞定。因为张良的原因,刘盈保住了太子,功臣派保住了性命。所以,张良并非真正的隐士,而是借隐士之名保护自己。

四.以史为鉴——张良的智慧

历史说白了就是过去发生的事,他是不可更改的,但却靠着史官一笔一笔记录了下来。今人读往昔,我们为秦皇的扫清六合而钦佩,为汉武的开疆拓土而兴奋,但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我们更要看出其中蕴含的道理,以史为鉴,而张良,就很好的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首先,要学会正确看待自我。张良的出身不可谓不好贵,他是韩国贵族,自祖父那一辈开始便位居韩国的宰相,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但这样一个贵族却甘心去辅佐泥腿子出身的刘邦,即使在鸿门宴这样的危险时刻也不离不弃,正是因为他正确的看待了自我,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他选择刘邦进行辅佐。而今天,社会上很多毕业生,以为自己是多好的大学毕业的,在选择工作时眼高手低,不愿意从最简单,最基础的东西学起做起,一口是吃不成个胖子的,要像张良一样正确看待自己才可以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

其次,要学会知足,张良虽说出身贵族,可到他这一辈时已经家道中落,所以当他辅佐刘邦功成名就之后他只选择做个普通的侯爵,拒绝了其他赏赐,这样不仅给领导留下了好印象,还有助于团结其他同事。相比于韩信“耻于与灌夫樊哙等人为伍”,张良更知足也更聪明,而他俩的结局也告诉了我们谁对谁错。

留侯张良剧照

最后,要敢于放下,一个人有能力固然是好事,但能力显露的背后是锋芒毕露的隐患。由于你的能力而招致他人的妒忌,人因为有了欲望才有了尔虞我诈,不可能要求其他人都是君子,这世上总会有些小人作祟。所以,与其被那些小人记恨,不如敢于放下,把姿态放低一些反而更容易融入这个集体,高处不胜寒,站的太高也未必是好事!

结语:

两千多面前,张良用他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一番君明臣贤的没谈引为佳话,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读懂古人的智慧,以史为鉴,方能明得失,正衣冠,懂做人!


相城历史小学生


看到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会用兔死狗烹,过河拆桥来解释,张良功成名就之时,就直接归隐于山林了。

如果这样想,就是过于片面了,他们会举英布,彭越,韩信的例子来说明,刘邦是杀功臣的,而是他们并没有看到刘邦封了两百多个列侯,基本都善终了,这一点与明初朱元璋不一样,朱元璋封的列侯,基本死于胡惟庸案,或者蓝玉案。

韩信之所以会死,就在于他的功高盖主,就在于他的带兵能力要大于刘邦,刘邦在的时候,韩信可能不会反,可是刘邦一死,刘盈继位,韩信还会听命于刘盈吗?韩信这时候要起兵造反,刘盈会有招架之力吗?

显然,刘盈没有,即使刘邦自己,面对韩信的时候,也是没有信心的,他也实话实说了,汉军不如楚军(韩信为楚王),他打仗不如韩信,所以硬碰硬,那肯定是不行的,最后用了陈平的云梦泽之计,将韩信擒拿。

而有人也举了萧何的例子,但是我们也看到萧何虽然有牢狱之灾,但也是仅仅几天,刘邦并没有让萧何吃太多的苦,即使刘邦过世之后,萧何仍是宰相,萧何是聪明人,刘邦也是聪明人,刘邦有这个信心相信萧何是忠诚的,所以并没有杀掉萧何。

同样的例子还有陈平,陈平的计策与张良是不相上下的,只是一个是阴谋,一个是阳谋,从某种角度来说,陈平比张良更危险,因为陈平更看重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张良还有大义所在。

而我们也知道,陈平也同样活得好好的。而且,如果论威胁性来说,萧何对汉朝的威胁性更大,他是宰相,是百官之长,即使萧何没事,张良又岂会有事呢?

那为什么张良为什么还要归隐呢?其实他就几个目标,第一,灭掉秦朝,为韩国报仇。第二,助刘邦成立汉帝国,让百姓不再陷入战争与纷争。他的目标实现了,那么他别无所求,自然就归隐山林了。


历史简单说


史料五千年,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前言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凭借着自己超群的智慧闻名天下、流芳百世。可以说刘邦可以夺取天下,与张良的辅佐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在刘邦统一天下之际,张良没有请求高官厚禄而是选择归隐,这一行为背后蕴含着张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在笔者看来,张良是一位出身高贵,足智多谋但却淡泊名利的谋士。张良是韩国贵族后裔, 而“五人集团”中的其他四人不是平民就是游民。


张良的大智慧:审时度势、急流勇退

张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谋士, 而是战略家。其最高明之处并不是智商层面上的足智多谋,更多的体现在他超高的情商,即在刘邦统一天下后,自己选择功成身退。在古代历史上,他是少有的可以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

要知道,刘邦在称帝以后,对于张良是十分感激的,并拜他为“帝师”,封地无数。他觉得自己可以一统天下,主要靠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尽心辅佐。不过论功绩,韩信、萧何本应在张良之上,但刘邦却推张良为“三杰之首”,其地位可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如此崇高的地位,想做到急流勇退,对于常人来说是十分困难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样的道理在平日里谁都明白,可真面临如此情景时,真正能做到不恋权位、功成身退的人,又有几个人呢?


结论

在后来,事实证明:张良是具有大智慧的,他的做法也是最正确的。汉初三杰的萧何虽然一直小心谨慎,但奈何被看他不顺眼的刘邦一直故意找岔,因此被治罪下狱,后侥幸得脱;而韩信的下场最让人感到可怜,被冠一谋反之罪而被诛灭三族。

只有张良,不仅幸免于难,并且一直深受刘邦的信任,赢得吕后的尊重。张良若非具备超人的智慧与脱俗的境界,实难洁身自好、免于罹难。这一切都归功于张良可以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审时度势,急流勇退。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史料五千年


“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规律,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对于这样的规律,我们如何应对呢?老子给出了答案:“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精通黄老之道的张良在人生事业达到巅峰后,他选择了急流勇退。他为何这样抉择呢?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


1、刘邦——防范过度

臣僚坐大,取而代之或不听节制的例子不在少数,最典型的要数春秋战国时期的田氏代齐、三家分晋,这些刘邦应该知道。即使不知,同时代的事他肯定知道,陈胜派武臣去赵地,结果武臣自立为赵王,拒绝陈胜灭秦的号召;武臣派韩广去燕地,韩广又自立为燕王;项羽分封时,韩广改为辽东王,韩广手下大将臧荼被封为燕王,他杀掉了韩广。楚汉战争时,他曾说服不少诸侯叛楚归汉,也难保这些人有朝一日背叛他。远近的事例告诉刘邦,“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人之常情。

对于身边这些久经沙场的功臣,尤其是异性王侯,人心隔肚皮,必须时刻警惕,宁可防范过度。当年拜韩信为大将,刘邦对他始终提防,两夺兵权、两次改封;在最信任的老战友卢绾叛变后,晚年的他对身边的人更加猜忌,连萧何都被他下狱,驾崩前甚至打算杀了连襟的樊哙。

那么像张良这样足智多谋的人,不管是自立还是辅佐他人,都很危险。刘邦怎么想的,张良是洞若观火。眼前封赏优厚,以后能否依旧信任?


2、同僚——别样态度

刘邦身边的创业元老不少是丰沛集团,对后来者往往不服气。韩信拜为大将时,最初众人也不服,认为自己更适合。在称帝后论功行赏时,刘邦把老乡、同事、曾经是上司的萧何列为第一,食邑万户,众人不服,那帮武将认为自己出生入死,功劳不在萧何之下,引出了刘邦“功狗”与“功人”的论述。

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刘邦最初给张良的食邑是多少户呢?“自择齐三万户”,远超第一功臣的萧何,与其他功臣比差异更悬殊。倘若张良接受,这帮武将会认同吗?肯定会纷纷提出异议。那帮武将肯定认为张良只是摇唇鼓舌,动动嘴皮子,怎能比得上真刀真枪的拼杀呢?


3、张良——进退有度

张良虽铭记复仇,但生性淡泊,不贪恋富贵与权力,明得失,知进退。

(1)大仇终得报。张良的目标是灭秦以报国破家亡之仇,作为五世相韩的世家,与秦有深仇大恨,灭秦是他矢志不渝的志向,从博浪沙刺秦始皇,到复立韩王,韩王被项羽杀害后,又追随刘邦,诛暴秦、灭项羽,已完成了他的任务和使命。

(2)自身性格与身体因素。“封万户、位列侯”,被刘邦赞为“汉初三杰”已是很高的荣誉,个人目标也已实现,张良已知足。张良自身体弱多病,不适合再操劳。

(3)前车之鉴。熟知史实,深谙“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吴越争霸,勾践灭吴后,范蠡远走,文种留下来却被杀;白起立下赫赫战功,在长平之战获胜后,被秦昭襄王赐死。赐死他们的并非昏庸无能之君,都是奋发有为之君,只因功高震主。彭越、韩信等功臣被杀的悲惨结局,他也非常清楚。

被后世称为"谋圣" 的张良,既善于谋国,也善于谋身。功成身退,于国、于家、于己都是最好的选择,他逐步从“帝者师”退居二线成了“帝者宾”, 学辟谷,“欲从赤松子游”,明哲保身,避免了像韩信被诛、萧何被囚的结局。


以上为个人愚见,欢迎交流。


峰顶揽胜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首先说明一下,在刘邦时代,张良并没有明确表示归隐,只不过辞封三万户,而且没担任汉帝国的任何官职,还是保留了留侯爵位的。直到刘邦将死之前,才明确表示“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并且因为吕后的挽留而没有成功。所以张良在刘邦时代是半隐状态,而在吕后时代,属于事实上归隐的状态。

而张良归隐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

其一,张良虽然是刘邦的第一谋士,但张良心里最想辅佐的却不是刘邦,而是有着深重的“韩国情结”;

其二,作为贵族之后,张良见惯了锦衣玉食,并没有那么强的功利心,除了灭秦和灭项,对其余的事有些心灰意冷;

其三,张良的智谋十分为刘邦所重,而汉初的形势,刘邦对于功臣集团的猜忌,张良看的很清楚。

另外,身体不好,不愿意过多参与其余事务,也是张良归隐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张良的韩国情结

虽然张良被誉为是刘邦的第一谋士,但是张良心里最想要辅佐的却不是刘邦,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韩王成。

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史记·留侯世家》

当时,张良聚兵数百人,与刘邦汇合,而后加入了项梁义军。而张良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项梁献计请立韩王。张良的说辞中,明面上说是为了扩大项梁义军的势力,但张良心里更多想的是,复立他的韩国。因为韩王成立后,张良便作为韩王的申徒,与韩王一起攻城略地,完全没有要辅佐项梁或者刘邦的意思。

由于韩王成的势力实在太弱小,不久便被秦军攻灭。张良依旧保护着韩王成在颍川一带为游兵。

恰好又碰见刘邦率军向西进攻关中,张良便与刘邦合军,一起进攻关中。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张良与刘邦才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包括鸿门宴、降子婴等故事都发生在这段时间。然而,张良的韩国情结,却不止一代人。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史记·留侯世家》

因此,对于张良来说,刘邦的知遇之恩要报,然而韩国情结却更重。

灭秦之后,项羽封诸侯。张良虽然送刘邦到褒中,也为刘邦画册,还充当了刘邦的传话员,但张良自己还是回到了韩王成的身边。

然而, 张良回到韩王身边,项羽却不让韩王成回到封国。韩王成本来没有什么势力,张良和韩王无计可施。不久,项羽杀韩王成,张良无奈,才逃亡到刘邦那里。

良至韩,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项王不遣成之国,从与俱东。···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间行归汉王。

这段经历说明,张良虽然心里清楚,刘邦是个值得辅佐的人,而韩王成无兵无势,只能任人宰割。然而作为“五世相韩”的后人来说,张良舍弃不掉心中的韩国情结,只要韩王在,首选还是韩王。

从张良说服项梁立平庸的韩王成,再到与韩王成一起做游兵,再到与韩王一起留在项羽身边也不愿离开,说明张良心里的韩国情结很重,就是单纯的为了复韩,哪怕韩王成平庸无用,还是不离不弃,而并不是向其他六国贵族一样,为了灭秦之后分一杯羹。

因此,张良归隐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复韩已经无望,但张良放不下心中的韩国情结。

二、张良的主要目的是灭秦

在秦末的义军中,大家都各怀心思,这其中,有六国的旧贵族,为了复立六国;有秦国的官吏,为了更大的权势与地位;还有游民浪子,为了搏一搏身价;只有极少数是真的被秦逼的活不下去才起兵反秦的。

而这其中,要说到对秦的仇恨,张良应该是有话说的。《史记·留侯世家》中的第一段就说的很清楚: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其他人都是口头上嚷嚷着有多么恨秦、仇秦,然而刘邦项羽看着秦始皇的车驾,却都怀着艳羡的目光。只有愣头青张良,冒着生命危险、弟弟死了都不葬,却要去刺杀秦始皇。

因此,其他人参加义军,都是为了秦灭之后自己能分一杯羹,怀揣着自己的小九九;而张良参加义军,就两个目的,其一,灭秦;其二,复韩。

而现在韩王成已死,复韩已经无望。从张良的韩国情结来看,韩灭之时,张良已经心灰意冷。张良之所以留下来,一是因为与刘邦的情谊和刘邦的倚重,报知遇之恩,二是彻底灭亡秦国还有与秦国一样杀掉韩王成的项羽。

至于之后,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自己要什么高官厚禄,对于张良来说,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

这是为什么张良辞封刘邦的“自择齐地三万户”的原因之一,张良是真的心灰意冷了。

因此,张良归隐的原因之二是,作为一个贵族之后,他对锦衣玉食并没有那么羡慕,也不那么奢求高官厚禄,那么既然大业已经完成,归隐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三、刘邦对功臣的猜忌

在汉帝国建立之后的功臣封赏大会上,刘邦将韩信、张良、萧何拿出来作为功劳最大的三大功臣,并对张良说: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史记·留侯世家》

这表现出了刘邦对张良的认可,决定了张良在汉初功臣中的地位。然而张良却没有接受,最后,刘邦封张良为留侯,而且只保留了爵位,却没有在汉帝国担任任何的官职。

张良的辞封,一方面因为心灰意冷,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刘邦对功臣集团的猜忌。

从亭长一跃成为帝国的皇帝,刘邦自有城府。而汉初的帝国形势,内有功臣集团居功自傲,外有异姓诸侯王侵蚀帝国的土地和权力,刘邦心里自然清楚。

在接下来的数年内,为了刘氏帝国的长治久安,为了帝国中央政府的权威,刘邦大刀阔斧,可以说是毫不留情。

对内,刘邦一方面整顿朝仪,建立尊卑体系,让功臣集团对这个一起从沛县走出来的皇帝充满了敬畏;一方面,对于很多较大的功臣,都因一些小事而降职、甚至下狱,连一向谨慎的萧何也没有幸免。

对外,刘邦数年之内几乎屠杀或逼反了所有的异姓王,然后再将他们一一剪除,最后还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刘邦对于功臣集团的猜忌和行为,聪明的张良早就有所预见。张良的隐退主要是为了逃避刘邦的猜忌。虽然智谋无双,然而手中无权,也就对刘邦没什么威胁了。

这一点,从张良在汉建立之后的一些行为中也可见端倪。

在册封功臣事件中,为帮刘邦平衡功臣,张良献计先册封刘邦痛恨的雍齿。在立都事件中,张良又为刘邦分析了长安和洛阳的优劣,并帮助刘邦定都长安。在刘邦废立太子事件中,张良先是为刘盈和吕后画策请出“商山四皓”,后直接面见刘邦提出留守和进兵策略。后来张良还“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

按说,如果全心归隐,当不问世事,然而张良却总是在关键时候出现,为刘氏帝国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策略。这也说明,张良的归隐,是在逃避些什么,而不是真的完全归隐。而恰恰,张良是汉初三杰中,立国后唯一没有受到什么处罚和责难的。

因此,张良归隐的第三大原因,是逃避刘邦的猜忌,明哲保身的智慧。

当然,史记中多处记载“留侯多病”,而且还在汉建立后不久“杜门不出岁余”,这些记载应当是属实的。因身体状况不是太好,不愿意过多的参与到帝国的政务处理中来,也应当是张良归隐的原因之一。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子彧说


张良不忘初心是归隐原因

[张良的“初心”让他多学习]

说到张良辅佐刘邦后归隐,问其原因必是夸奖他,比如“运筹帷幄”、“功成身退”,再高尚些则是—淡泊名利。


其实朋友们都知道,张良晚年闭门隐居,潜心修道直至去世的历史记载,那么他是真的修道还是借口托词呢?

  • 先看张良的初心是什么?

根据《史记》所记载,张良原本家境很好的,祖父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也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

可到了他这出问题,韩国灭亡,没有官位让他继任,无形之中失去彰显自己能力的机会。

张良心里压不压抑?当然压抑,还加上个“恨”字,所以张良进入日后的名利争斗圈,抱着一个目的,即是反秦。

我想,如果张良有官继续做着,那汉初三杰不会有他的。

再回到问题上来,正因为张良反秦就是当初的目的,那么所谓初心即是—反秦。

[刘邦不舍张良]

  • 张良辅助刘邦夺取了天下,表示他的初心已达到,此时不走更待何时?所以,张良不忘初心是归隐原因。

张良曾说“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比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天下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言外之意是说,他在辅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没有想法了,就想和赤松子云游去。

这就是前面说到的,他不忘初心,而初心既达就不愿意继续做谋臣了。

其实张良早给自己编排好了,如何可以一走了之,还不留话柄让刘邦心生怨恨,他哪里是修道去了,绝对是托词。大家想想,有赤松子这人的存在吗?有没有这个人,张良都与他没有好多关系,赤松子的徒弟只有一个,即是炎帝的小女儿。

[离开刘邦快乐似神仙]

  • 因此我以为,张良用赤松子当掩护,回家躲清闲去了,并且和刘邦杀不杀功臣关系不大,归隐的原因就是这样。


果笑


这才是张良最让人佩服的地方!!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谋士之中几人能及张良的智慧?!张良出身贵族,满腹经纶,文武全才,张良是秦末汉初杰出谋臣,字子房,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市)人 。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的先辈,在韩国五世位相。张良早年曾因刺杀秦始皇不成而隐居躲避;后追随刘邦,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刘邦顺利脱身。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张良去世后,谥号文成。 这叫功成身退,他比那些与他同时代的人都要睿智得多,放下权势,远离漩涡,得享富贵,贪恋权势,最后很可能家破人亡。这是他的大智慧!!他比谁都看得透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下佩服的古代前辈中,张良绝对算一位![祈祷][祈祷][祈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