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老了怎么办?

黄晓红果果


几千年农村老人都办过来了,社会进步了,难道老了办法还会越来越少吗?现在只要有准备的一般都好办。到了六十多岁,能做的便继续做,直到干不动为止,有准备的便一到六十岁就拿钱买一次性缴钱的农村社保,许多人还是买得起的,钱多就买档次高的,领得多点,钱少就买档次低的,领得少点,只要能领个几百到千元,生活水平便有一定的保障,菜和米面油,地里都能出,不用购买,因而花不了几个钱。要是不能买保险,自己又做不动了,便开家庭会议,提出由儿女供养,一儿一女,每人每月给300一一500元即可,老人自动在种点蔬菜,养点鸡鸭,也能很好地混下去了。前提是要身体健康,子女教育到位,要是没教育好的,自己又动不了,那就有点麻烦,据我观察农村人老了,现在基本是这样,你以为呢?


用户人佘林


农村老人老了怎么办?自然是干的动活继续干活,干不动活的也想办法干活,话虽然不好听,但确实是这样的!子女如果有给生活费当然可以在家享受享受,没有的就只能靠自己了。

我村里的一户人家,两夫妻差不多快七十岁了,且腿脚都不方便,一样的还是要做事,不做就没有来吃。有人会问,他子女呢?不过想想他们都这般情况了,子女对他们肯定是不好的,至少我知道他儿子媳妇就对他们不好,钱宁愿输给别人也不给父母一分。

老奶奶因腿疾,走路都要拄拐杖,却还要去种菜,因菜园离的很远,即使种很少的菜都要去一上午。还要去老房子(危房)里搬运木柴,老人家走一趟只能抱或者拖一两根过来。她的丈夫还经常骂她,一不看见她就骂的很难听,所以我是不喜欢他的,即使他也很可怜。可怜到大冬天没有厚衣服穿冻的直发抖,他儿子还笑着跟别人说,他爸爸就是喜欢装;可怜到买一瓶花生牛奶都要偷偷的藏起来当酒喝。我婆婆本想送几件我公公不穿的旧衣服给他的,不过没有送出去,因为怕他们说我们瞧不起他家。

当然,也有的老人家是享福的,我爱人的二奶奶就过的不错,子女孝顺,特别是媳妇对她真心好。怕她出去干活,就买了好多鞋垫给她在家纳。种菜也只让她种辣椒和一些不用打理的菜!

有一天,我们也会老,或许会在家安享晚年,也或者会继续劳碌!当然我们也可以现在就为自己做打算,比如趁着年轻多存钱啊,万一以后子女不给,我也不怕,至少我有钱!


桔生淮南则为桔


这个年代的农民老了真的挺可怜的,现在60岁以上绝大部分的农民都是没有退休金,最多就是一些国家补助金,举个例子我同学的老爸,去年九月份 去医院查出来了肝癌,确诊后,全家人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治疗,因为农村医保报销比例,没有那么高,加上癌症的很多药物不能报销,因为年轻的时候挣的钱都造了房子,家里基本没什么家底,所以确诊后就直接回家,疗养,没有选择化疗,只服用一些廉价的药物维持的,大概过了两个多月就走了,所以说,如果是农村的农民,应该在退休之前给自己养买一份养老保险,一方面老了以后每个月可以另一份退休金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好一点,另一方面,就是万一出现什么疾病,自己多多少少也能有一些积蓄


布修


看到这个问题,就想到以后自己老了该怎么办[流泪]农村老家没有退休金,老了干不动了,就要靠儿子养。要是儿子儿媳不好,不养老人,只能靠政府给的一点点养老金过曰子了。我们村就有一个老人死了半个月了都没有人知道,还是她女儿回来看她才发现死了。老人儿子在外打工,儿媳和老人不和,不在一起住。儿媳也不去看她。要是以后我老了,我还是趁年轻存点钱,以后老了住养老院。


幽若8888888


农村人都是勤劳的,我的一个远房亲戚有两个儿子家庭经济富裕,每次我见面都会开玩笑的说还干活啊叔叔,他总是回答我一句话‘‘活者干死了祘,:等确实干不动活了也就真的老了说句不好听的也就活不了几年了,作为晚辈在家孝敬老人几年也未尚不可,钱是永远挣不完的


知心爱人我真的好想你


现在的社会比以前好多了,说实话,年轻人的压力大,但是在农村,只要自己勤快点,一年的米,素菜,肉,油这些是不用买的,实在没有能力的,家人孩子过年也会给几千。到了80岁的时候,国家每个月还有点补贴,所以大的钱没有,温饱不成问题。医疗也可以报销,只要自己身体健康,吃的,穿的,用的,儿女稍微补贴一下,也是没什么问题的,我爷爷奶奶湖北农村,80多,过得还是挺开心的,两个老人有伴,儿女都在眼前,日子不富裕,但是简单,平淡,有说话的人。


小个子江


农村老人老了怎么办?恐怕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后辈年轻人要面对的,也是老人自己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关于农村老人老了怎么办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分三个年龄阶层讲:

第一个年龄阶段是60岁-75岁的老人,这个阶段的老人,一般还有劳动能力,有的还在种地。

第二个年龄阶段是75岁-80岁的老人,这个阶段的老人,稍微重点的活儿已经干不了。

第三个年龄阶段是80岁以上的老人,这个阶段的老人,绝大多数已经不能干活儿,在家养老。


【第一个年龄阶段】

这个年龄阶段的老人,孩子已经长大结婚,并且有了孙子,肩膀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农村老人都忙活了一辈子,年轻时在生产队干活儿,后来分地之后自己种,他们年轻时干活儿的积极性很高,到老了也闲不住,总想给自己找事儿干,很多老人已经60-75岁还要自己种地,每天没事了总想去地里看看庄稼长的怎么样了,不管干啥,心里总是念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因为种地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很多老人到了这个年龄阶段,还会去打个零工,挣点钱补贴生活。

这个年龄阶段的老人,他们每年的收入有以下几个来源:

第一个是国家发给的养老补贴。根据地区不同,补贴标准也不同,我们安阳市60岁老人,每月可以领103元的养老补贴。

第二个是种地卖粮食的收入。一亩地风调雨顺的话,每年也可以收入1000元左右。

第三个是其余的一些补贴。比如种地粮食补贴,独生子女户、双女户补贴等。

这个年龄阶层的老人,基本上靠自己,生活还能过得去,一般不会向孩子伸手要钱,况且他们也不愿意向孩子要钱——孩子压力也大。


【第二个年龄阶段】

这个年龄阶段的老人,孩子已经步入中年,孙子基本上已经长大成人,甚至已经抱上了重孙子,他们身体老了,地也交给孩子去种了。但是他们身上的压力并没有因为这个而变轻,因为他们年龄大了,收入却少了,自己养老问题的压力更大了。

很多老人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基本上重活儿已经干不了,收入基本上只能靠一些补贴,身体好点的,还能去地里干点活儿,身体不好的,就只能坐在家里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或者帮忙照顾重孙子。就算他们自己觉得自己还能干,家里人也不敢让这个年龄阶层的老人再去干活儿。

他们的收入来源较上一个年龄阶段急剧减少,生活质量也比上一个年龄阶段下降了很多,养老开始逐渐依赖下一代人。

【第三个年龄阶段】

这个年龄阶段的老人,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不管轻活重活,绝大多数老人基本上都不会去干了,当然也不排除很多老人到了80岁身体依然很硬朗,或者因为家庭情况,还是要去地里帮着干活儿。

老人的生活水平,是和他的收入以及后代的家庭收入有直接关系的,这个年龄阶段的老人,他们的孩子已经接近60岁,孩子已经将要步入我们前文提到的第一个年龄阶段,孩子身上的压力变大,家庭资源也会向下一代倾斜,对于自己的老父母,可能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这个年龄阶段的老人的生活质量,也比之前要下滑很多。

就目前来说,这个年龄的老人,年轻时吃过不少苦,出义务工挖河修路修河堤都干过,他们对生活的要求其实并不高,有口温饱就行——我们之前采访的一些老人的原话。这个年龄阶段的老人,养老问题基本上就是完全依赖下一代了。


以上是我个人对农村老人老了之后怎么办的一些观点,希望大家能够善待身边的老人,他们为了家庭付出的努力,远非我们日常见到的那么简单,可能要等到我们到了他们的年龄,才会真真正正的理解他们。

赡养老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农人小楠


随着建设新农村,农村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代一代的农民渐渐老了,守候自己的家园,不离不弃,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辛苦一辈子,已到该享受的时候确还在坚守着3亩6分地!后继无人难啊!家里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带着小孙儿年复一年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农村老龄人惭惭在老,农田继续耕作成问题。呼吁大家来关心农村老人,让他们辛苦一辈子也得好好分享晩年!




阿一v丶


农村的老人老了怎么办?说白了就是老人老了,啥也干不了了啦,怎么生活。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看得见摸得着。限于农村的老人一般不会有多少积蓄,即使有也要有人照顾。

在现阶段的老人(六十岁以上的)儿女比较多,一般都会两个以上。赡养都是儿女均摊,儿子有时占主导位置。女儿辅助,也有女儿不承担的。孤寡老人就政府负责了。

若干年后。由于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作的性质的改变,儿女们定会有各自的紧迫的工作,辉煌的事业,且天南地北。照顾老人就成问题了,到那时农村的老人我觉得都得进敬老院了。当然经费还需儿女负责。养儿防百老,不管社会有多大改变,唯这一理念是永恒的。









一缕青云1


农民老了:农民地向合肥周边的农民,每个农民拥有承包地一亩左右,就拿一家三口讲就是三亩多地,按每亩收稻谷最多讲一千二百斤,三亩就三千六百斤,每斤稻一元二角算,一年收入才4320元,除留自己家吃和种子肥料什么的,一年最多能收二千元,剩余时间打工,按一年365天,每天手艺好的二百元,没有手艺的也就一百二左右,除人情花费一年总能存二万元就不错了,还不含生病丶孩子上学,和孩子成家买房,到孩子成家后家里不欠别人钱就不错了,小编你说农村老人老了怎么办?假如老了生病又怎么办,工人有五险,农民有医保又能报多少?剩下的不报就只能借了,我是农民,我亲眼见我家邻居生病了,孩子没结婚,然后家人要看,他说;不看了,把钱看光了,孩子拿什么钱去结婚!然后让家人买几条红梅烟,不吃不喝就抽烟把自己活活饿死了!工人老了有退休金,农民老了剩几亩地八十岁都要下地种田,否则吃什么?!你们说农民老了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