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識字會影響孩子想象力?看看專家怎麼說


6歲之前識字都是拔苗助長?

在網上搜索一下不難找到一些觀點,有人說,孩子的文字敏感期是6歲,在這之前認字都是拔苗助長,

其實不然,是否是拔苗助長,跟孩子幾歲開始認字沒有必然聯繫,只跟孩子識字的學習方式有關係。

對於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原則是,遵從人類大腦的發育規律和保護孩子的興趣。

有很多家長特別熱衷於讓孩子早點學字,也不乏很多幾歲就學會幾千字,上萬字的例子,其實想法無可厚非,但方法不敢苟同。

這類家長的基本的方法都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便開始給孩子灌輸漢字,

牆上貼滿字帖,每天追著孩子教,把孩子按在椅子上,填鴨式他教學。

由於過程太過枯燥,孩子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學會,很快便失去了學習興趣,產生抗拒的行為,

家長何等聰明,各種威逼利誘的手段全都用上,

在強壓和利誘下,孩子從了你的心願,但是興趣破壞了,還會形成不良的溝通教養方式。

更重要的是,這種方法學下來,孩子只機械的記住了讀音和形狀,對於漢字如何應用,是什麼意思,毫無概念,

這種方法除了滿足父母的虛榮心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早識字會影響孩子想象力?看看專家怎麼說


有關早認字破壞想象力


曾經有報道說,一位美國的媽媽,把幼兒園老師告上了法庭,

原因是,這位老師教他在幼兒園的女兒學習字母O,他認為老師的行為破壞了女兒的想象力,

事實上,識字是否破壞孩子的想象力,完全取決於父母的引導方式,

打比方,你用一個蘋果,一個橙子,一個圓,來描述字母O,讓孩子用這些水果來講一個關於O的故事,

那麼孩子的想象力不僅沒有被破壞,反而得到了訓練。

當然背誦記憶幾個字,並不是我們學習語言的真正目的,我們學習語言包括口語和文字的學習,

這個過程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圍繞著“意義”學習的,就是把它靈活運用於各種場合,多角度的理解文字,這是識字的深度意義。

早識字會影響孩子想象力?看看專家怎麼說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識字


依然的,我們要遵從孩子讀寫的萌發規律,

你可以想象,我們之所以會吃飯,會睡覺,認識很多東西,

是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學習環境中,自然而然的就學會了,完全不費力,而且很平常。

同樣的,孩子學字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他提供豐富的語言閱讀環境,讓他自然而然的學會,

這種自然的狀態會變成他最好的學習狀態,之後的學字歷程也會像學吃飯一樣,充滿樂趣和內驅動力。

所以,過早學字的問題,並不體現在幾歲開始學上,而是在於學習方法是否正確,

如果把文字和環境撕裂開,機械式的記憶,對於孩子淶說,記住多少都沒有意義。

最好的學習方法是,給孩子提供豐富的語言和閱讀環境,

用互動式的閱讀方式,在有問有答中接觸學習文字,

讓孩子可以感受情景,理解各種文字,語言,在情境中的應用,

這不僅可以幫助孩子認識漢字,更加可以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認知能力。

早識字會影響孩子想象力?看看專家怎麼說


別錯過孩子的閱讀關鍵期

從閱讀到識字,再到認知,是一個正循環,

孩子的閱讀能力越強,閱讀量越大,他的識字數量越多,識字能力越強,

相伴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就越高,孩子就更喜歡閱讀,讀的更快。

閱讀能力來自閱讀環境和學習環境,這是父母給提供的,

所以在孩子閱讀能力很強的時候,你往往讓他讀更難的書,這正向推進了大腦的發展。

相反的,如果一個孩子到了小學三四年級,還沒能夠學會閱讀,錯過了閱讀的關鍵期,

那麼,他在認知能力提升方面就會比較弱,詞彙和知識量的增長也要慢的多,

因為沒有相應的語言環境,閱讀環境,閱讀能力提升更加困難,這便陷入了負循環。

如果有正確的識字,閱讀方式,那麼閱讀識字是越早開始越好,

用孩子喜歡的,遊戲互動的方式學習,將漢字和閱讀融入生活,用於生活,

給孩子創造豐富的語言閱讀環境,是提高孩子閱讀,認知的最有效方式

筆者墨舞star,一個在自我成長的路上不斷奔跑的全職媽媽,願意與你分享最深刻的心路歷程,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