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设计院工作是什么体验?

曾峭


本人建筑专业就任于某大型甲级设计院BIM所,这个问题也就只有我们一线人员有资格评价啦吧。

首先在设计院工作,加班如同家家常便饭,确实是一个很锻炼人的行业,前期最难熬是刚毕业几年,过了几年后慢慢的技术娴熟,经验丰富那才是真正享受人生的时候,在这边工作比较自由,例如打卡制度,我所呆的设计院可以同事代打卡,公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如果有同事头天晚上加班奋战出图,第二天还要一早起来打卡,那岂不是太不人性化,谁的身体能吃的消哇,第二工作比较和善,兄弟姐妹在一起和善相处,没有那种勾心斗角之说,大家利益互不干涉,反而互助互爱,可能是大家都是文化人吧,哈哈。

在设计院工作总会在精神上有成就感,当自己设计的施工图慢慢的变成一个个雄伟的建筑时,为那些为了生计忙碌生活的人们提供了场所,内心的喜悦油然而生,这点可能是我建筑做下去的唯一动力啦。

最后真切的感触就是在设计院工作,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精气神也越发衰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希望大家无论做哪一行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小编在这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认为小编的回答有帮助的朋友希望给个鼓励,我会持续回答此领域的问题,谢谢!


家居设计那些事儿


本人某985硕士研究生毕业,结构专业,现就职于某TOP3的大型民营甲级设计院。

前天为了一个项目的出图,刚刚熬了一个通宵,经过了一天回神,今天又在公司干了一天梁配筋的工作。刚刚回来坐下,看到这个问题,心中百感交集。

从应届生一路走来,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在设计院是可以学到技术的,可以做到学以致用的,但是其中的艰辛苦楚也绝不是仅凭想象可以感受到的。

我曾经说过,设计院工作压力之大,工作时间之长,磨人程度之最,是闻名业内业外的。所以我的一些同学朋友经常会问“你们设计院是不是经常加班啊?”,每次我都对他们报以迷之微笑算作回应。

如今是一个讲究快节奏的时代,甲方为了快速回笼资金,不断压缩设计周期,甚至提出不合理的时间节点。这就导致了院里面总是有人在加班,不管白天黑夜,不论工作日节假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设计师是没有具体休息日的,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时间节点,一张又一张修改的图纸。

永远有图纸等着

我的一个同事,他说他老婆会在他回家吃晚饭的日子在日历上打一个勾,结果出现过三个月时间里只打过两个勾的情况。都说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现在生活已经被工作活生生地在吞噬。

晚上加班一起在食堂吃晚饭的场景

项目集中出图的时候,院里的晚上完全和白天一样,一眼望去都是人头。大家看上去干得热火朝天,其实很多人都已经处于疲劳加班的状态了。


晚上加班的景象

院里考虑到大家的辛苦,晚上加班的时候会变着法地为大家准备夜宵,这也算是辛苦中的一点慰藉吧。

院里为大家准备的夜宵

这一两年来,行业已经开始回暖了,公司业务量多了起来,已经明显感到人手不够用,项目安排都需要排了再排,每个人手上都是两个项目起步。可是,甲方却是越来越难搞定了,动不动就要改图,修改费却少的可怜甚至没有。一方面设计师要承受着出图时间节点逼近带来的压迫感,另一方面还要扛住甲方的“奇思妙想”。

所以,现在的项目越来越不好做了,有时候甚至陷入了两个极端。要么项目急得要死,一再催促出图;要么项目反复修改,出图时间一拖再拖。不管是哪种极端,最累的都是底层画图的这群人。

谈到收入,也不是外人看到的那么光鲜亮丽,那么“白领”。设计费已经十年未涨,工作个三五年,能拿到十五万就算不错了,这跟同累人的IT行业比起来实在是太见笑了。如果是刚毕业的学生来设计院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准备着穷着过日子。我刚毕业那两年每个月只有4K+,穷巴巴地过着日子,过年亲戚同学聚会被问到工资都尴尬至极。

所以,对于在设计院工作的性价比问题一直都在被讨论着,这也是设计院人员流动率高的原因。

至于设计院的工作环境,可以用一方净土来形容。院里面人员关系简单,大家相处融洽。毕业是以技术说话,也就没有勾心斗角,大家都比较纯粹。资深的设计师都是熬过来的,深知设计的不易,大多性情温和,对于新人的求教都会耐心地解答。我就是得益于这种环境才能在专业上有所长进,虽然我现在更像是一个画图匠。

那么,再来说说我的结构专业。在设计院,基本上结构专业的工作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就是做设计、绘图,另一部分就是施工服务。

可能设计院里的各个专业都觉自己专业压力是最大的,工作是最辛苦的。可是,真正压力大、工作累的是结构专业的设计师。

面对项目的反复修改或是急迫的出图时间, 结构专业不仅要进行大量的绘图工作,还要仔细考量项目上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问题。头顶达摩克利斯剑的结构专业,不仅要小心翼翼地处理技术问题,又要积极地满足各个专业对于设计的需求。

实际上,各个专业的微小改动都会引起结构工作量的激增。比如机电专业要多留一个洞口,降板范围要扩大一些,建筑专业要微调一下阳台等等。结构专业就要改模板图,改模型,改梁板配筋图等,一来二去,也就筋疲力尽。

说到施工服务,结构专业是主要配合的专业。因为建设过程中,主体框架的落成都是拿着结构施工的,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阶段。

有的项目则明确要求设计院来现场驻场,配合施工。这个时候也只结构专业顶上去,为各个专业现场服务。去年我就被派到江西驻场了两个月,背井离乡,周旋于各个参与方之中。

驻场的工地

因此,结构专业的付出是巨大。这本身就是一个熬的过程,日久天长之后,头发稀少,身体松垮。

所以呢,我的很多同事也好,本专业的同学也好,都表示不会让自己的下一代再干这一行了。

不过既然入了行,那就先好好待着。世界那么大,机会总是很多的。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点感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交流。


年年穗穗


自己作为在设计院呆了快6年的人,或多或少有些许感受!自己之所以在这提出问题,是想通过这里了解一下建筑设计(含建筑、结构、机电等各专业设计)行业的现状!

自己所在的天华建筑设计院,说大吧,还行,全国民营前10,全国20多家全资子公司或分公司,约3500来人!但,天华的工作量和加班量,估计也是行业内比较出名的,至少在上海是这样!相比其他一些常规的建筑设计院,工作强度肯定大不少,这个应该也是行业内比较出名也是比较“认同”的看法吧!

现阶段,甲方越来精明,设计单价越来越低,且设计费回收期越来越长,因此设计院只能靠跑量!跑量才能赢生存,这估计也是大多数设计院的现状吧(但像一些电力设计院,隧道院,中铁院,这些估计情况要好的多,或许是因为专一性,竞争压力肯定没有一般的民用建筑设计压力大)!因此,各设计师或工程师(在这说明一点:建筑专业的才是叫做设计师。结构、机电的,都是工程师,对自己的定位,心里要有点底),加班成了常态!设计院设计师猝死的新闻,也不少见(自行去扒,不要对号入座!设计诚可贵,图纸价更高,若为生命故,二者皆可抛!!!)!

自己从2011年实习,到2012年正式工作,到如今,眼看着自己身体慢慢差劲了:曾经体重140多的小伙,到如今210斤的大叔!年纪?刚而立之年,虚岁!对自己来说朝六晚九是常态,不知曾经加了多少通宵,一个人,或几个人,几十万方的综合体施工图,一两个月完成,真是要命的!现在想想,自己怎么那么有潜能?身边的同事也是一样,加起班来,不分你我,不分昼夜!不是说我们有多能熬,而是为了进度,为了节点而不得已为之!看着身材变样,身体状态变差,都想着有熬出头的那天,但,哪里又是出路?!

说收入,或多或少还是和工作量有一点关系吧,也不算低,设计这行,穷不了,也富不了!很多人考证挂证,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外带收入,但现今查的严,外挂也难了,费用也低了!做私活?呵呵!像前面描述的那样的节奏,觉得有时间有精力?再多的钱,也要有命有时间去做事去拿钱呀!忽略这点吧!

多数人,都是在设计院待过几年,然后去甲方,去顾问等,好与不好,去了就知道,自己没这经历,也不好评价!

总之吧,设计这行业,越来越不好做,养家糊口差不多,想发财,难!还是要多“武装”自己,多考证,经验多了,然后慢慢换业主或顾问,相比好一点!

说出来,共大家参考!

欢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曾峭


<strong>首先回答题主,本人是给排水专业,目前在一家规模适中的甲级院工作。

目前国家调控收紧,虽说房地产行业依然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建筑产业的十年黄金期已过,新一轮的行业大洗牌已逐渐走上舞台,从去年的万科高喊“活下去”,我们足可以窥见一二。所以,房地产的红利,不在像从前那样,如洪水猛兽搬袭向每个拥抱他的人,而是选择性的拥抱那些既得利益者。

建筑设计院的工作是非常看重工作经验的,在一些大型设计院,尤其是一些老国企单位,“论资排辈”现象是相当普遍的,设计院的主要领导基本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有丰富的项目经验,丰富的人脉资源,这些前辈属于稳定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在设计院的高权重地位很难被撼动。当然,这些前辈肯定都是奋斗的一代。享受着房地产初期、中期、后期的红利。

对于设计师(3年以内工作经验)而言,设计院更像是一座熔炉,像是一个压榨劳动力的资本家。设计院的成果肯定是施工图,这些基本都是设计师的工作。设计师其实就是设计院的底层工作者,也是最“被剥削”的。可谓是“拿着卖白菜的价,操着卖白粉的心”,略显跨张,却十分中肯。自从某著名房企推行高周转模式以来,各大房企几乎都在采用,快拿地,强出图,“三边”作业,屡见不鲜。营运而生的便是高标准化作业,标准化设计,标准化施工,设计师的“设计性”越来被弱化,变成了一个绘图匠,何谈灵魂。甲方老父亲的强势和比翻书还快的需求变更,真的可以避风一大批劳动者,正如一位设计师爆出的文件名“施工图初版。。施工图第一次改版。。施工图最终版。。施工图最后一次修改版。。。打死不改版”,这些设计师真的是在深夜里望着暗淡的月光,喷出了一口老血。

设计师的岗位是位虽卑,责却重。,前年的“张子武案”,足以证明设计师岗位的责任重大,据消息称,未来即将推行设计师终身责任制,这又是给设计师头顶摁了一顶“紧箍”,所以从个人经历来看,设计师的岗位真的是一个收入低,责任重,被压迫的形象,所以自己称设计院是一个熔炉,是脱胎换骨,是粉身碎骨,全然靠的自己。

祝未来,安好。


HDBDH


在建筑设计院工作是什么体验?你是想问一下在建筑设计院工作的感受是什么吧。

虽然我不是在建筑设计院,但是我是在市政设计院。我想市政设计院和建筑设计院应该差不多吧。市政设计院和建筑设计院都是绘图。都是做方案设计,都是出施工图。但是市政设计院应该比建筑设计院相对要简单一些,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建筑肯定要比市政方面的设计要难一些。

谈一谈市政设计院的感受吧。市政设计院里面有很多个分院,或者很多个所。每个分院或者每一个所都是按项目进行结算。每个分院或者每个所必须完成每年的营业目标。如果完不成有可能会被扣除奖金,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惩罚。且公司要求我们每一个分院每年都必须要有10%到20%的增长速度。所以说每一年都要比上一年更加努力。

所以说,让我们感觉有一点力不从心啊。关键就是这个工资并没有大幅的上涨。如果能够拿到大的项目来做,也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提升吧。年轻人嘛,年轻时候还是提高一下自己的水平更加重要。设计院盖的全新办公大楼很现代化,说真的,我更喜欢那一种比较古老的建筑,不喜欢那种新大楼新办公室,新办公室看上去富丽堂皇,其实里面有很多甲醛之类的东西,里面的空气非常的不好,我觉得是这样一种感受,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在宿舍,还有在办公室,在宿舍和办公室里面的,这个空气也非常不好,我每天想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都感觉是一种奢侈,因为没有时间出去啊。

我翻开以前的体检报告,就是刚刚入职的时候和现在的体检报告对比,发现自己的血小板每年都会减少一点,虽然说属于正常值,但是我感觉这个健康肯定大不如以前了。很久以前,设计院里面有很多同事都在抽烟,然后在二手烟的环境,身体出现了很多问题。还好现在已经有很长时间,启动禁烟令。所以说设计院里面的空气质量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有的时候我们赚了钱,但是这个钱并不是属于你的,他可能就是某些东西兑换而来的,比如健康。在工作方面,大家都比较好相处。大家都是哪一种高学历,素质都比较高吧,所以没有那种勾心斗角的想法。非常的适合那种性格比较内向的人。

生活方面还算比较可以,各个方面都,基本上比较周全。每个星期都有周末休息,如果特别忙的时候可能会加班,但也不是天天在加班。我们每个星期固定,有两天会晚上加班到九点,其他的时间基本上就是不加,如果说自己有,比较多的事情,那么自己灵活的解决。只要你能够完成任务,加不加班都是一样的。如果你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效率不那么低,出图的速度快,你这个根本就不需要加吧,如果你的效率低,一个东西,磨磨蹭蹭,那你也就算加班,也许还是完不成对不对?所以说在上班的时候就好好上班,千万不要去利用上班的时间去干别的事情。上班好好上班,下班好好的休息。一定要注重劳逸结合。

设计院的待遇相信大家都清楚是吧,一般都是,属于中等偏上吧。工作几年的都有房有车,但是想要通过在设计院工作爆发致富,那是不可能的。除非自己去开公司,有很多以前的同学,他们都是自己开的设计公司,目前做的也是非常的好。开公司也是需要有条件的,比如说家庭啊,资金啊,人脉啊等等,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有条件去开的。

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学习交流设计,施工,创业。


土木课堂


在建筑设计院工作普遍待遇是比较好的,当然你已经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而且这个行业是越有资历待遇越好,越吃香。刚刚毕业的小白也不用灰心,找一家比较不错的设计院用心跟着前辈学习,该考的证,能考的全都考了,基本三年就可以了。


建筑工程方面的证有很多,一二级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一二级结构工程师,安全工程师五大员证等证考的越多你未来的待遇越好,甚至证件租出去每年也有一笔不错的收入。

接下来说说在单位的体验,小公司的话工作要求不高,只要按时按量完成要求不出大错就没问题,像全国前十的这些设计院,工作强度大,质量要求高,能力要求高,基本学历都要硕士以上。而且没有人才培训计划,所以你能进这样的公司肯定要有一定实力,当然入职以后各方面待遇都很好,食堂吃饭免费,上下班大巴车接送,工作自由,有项目的时候会很忙,加班费用也很高。这种体验还是很好的。每个人都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加油!


Lin 😉


我看到好多都在喊累的,我觉得其实是水平问题。本人是搞机械的有次碰到一个项目要和德国的工程师合作,还要牵涉到建筑设计院。还是广州某最牛设计院。当时几个鬼佬跟设计院商量土建施工要求的时候,一边说这边就一直画。看得那鬼佬直摇头,只能自己上场亲自操刀。那水平说实话我估计是永远赶不上了,cad一个l命令重头画到尾。其他命令很少用。画图的逻辑和我们都不一样。他们觉得我们这些干了10几年画图的水平和小学生差不多。我们图纸都是一点一点的堆出来,那鬼佬重开始画图脑子里面就已经有全部的尺寸,没有弯路一步到位。我不知道国内有没有这种水平的工程师,反正我是没见到。同志们努力吧,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大王叫我来寻山165569282


普通二本毕业中间几年没做设计,水专业。就职于民营设计院top 1。做恒大设计周期很长需要仔细仔细再仔细,基本同样时间可以画其他项目三个。做其他房产项目基本都有方案推翻重来,颠覆性比较大。日常加班睡公司,每天只睡 5小时。周末没有休息,青春适合有拼劲的年轻人。出来一看设计行业确实工资不高,但是比普通人要高一丢丢。处于发财不了,有饿不死的情况。当然高工+注册的除外。相同年薪下,暖通专业的活是轻松很多的。大公司要求的画图细致程度和计算书编写都比较高,浑水摸鱼的活不下去,


给排水设计师


我在建筑设计院上班,两年时间,边缘专业岩土。

怎么说呢,没有奋斗的心,轻易别进设计院,平常是早出夜归,遇到急的项目,需要熬夜甚至通宵,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会超负荷,时间长了身体素质会极速降低,然后保持在一种亚健康状态。

即使在一线城市工作,也感觉身处尘世之外,没时间娱乐。来广州两年,如果说哪个工地在什么地方我可能知道,但是要说哪条商业街在什么地方、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我就一脸懵逼了,去的地方除了单位就是工地,精神匮乏。

当然,收入在这种实业经济里面算是中上,不过想通过在设计院上班还是比较困难,但奇怪的是我身边的同事几乎都在一线城市买了房,不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無名草丶狼


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