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築設計院工作是什麼體驗?

曾峭


本人建築專業就任於某大型甲級設計院BIM所,這個問題也就只有我們一線人員有資格評價啦吧。

首先在設計院工作,加班如同家家常便飯,確實是一個很鍛鍊人的行業,前期最難熬是剛畢業幾年,過了幾年後慢慢的技術嫻熟,經驗豐富那才是真正享受人生的時候,在這邊工作比較自由,例如打卡制度,我所呆的設計院可以同事代打卡,公司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如果有同事頭天晚上加班奮戰出圖,第二天還要一早起來打卡,那豈不是太不人性化,誰的身體能吃的消哇,第二工作比較和善,兄弟姐妹在一起和善相處,沒有那種勾心鬥角之說,大家利益互不干涉,反而互助互愛,可能是大家都是文化人吧,哈哈。

在設計院工作總會在精神上有成就感,當自己設計的施工圖慢慢的變成一個個雄偉的建築時,為那些為了生計忙碌生活的人們提供了場所,內心的喜悅油然而生,這點可能是我建築做下去的唯一動力啦。

最後真切的感觸就是在設計院工作,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精氣神也越發衰落。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希望大家無論做哪一行一定要有一個好的身體,小編在這祝願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認為小編的回答有幫助的朋友希望給個鼓勵,我會持續回答此領域的問題,謝謝!


家居設計那些事兒


本人某985碩士研究生畢業,結構專業,現就職於某TOP3的大型民營甲級設計院。

前天為了一個項目的出圖,剛剛熬了一個通宵,經過了一天回神,今天又在公司幹了一天梁配筋的工作。剛剛回來坐下,看到這個問題,心中百感交集。

從應屆生一路走來,給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在設計院是可以學到技術的,可以做到學以致用的,但是其中的艱辛苦楚也絕不是僅憑想象可以感受到的。

我曾經說過,設計院工作壓力之大,工作時間之長,磨人程度之最,是聞名業內業外的。所以我的一些同學朋友經常會問“你們設計院是不是經常加班啊?”,每次我都對他們報以迷之微笑算作回應。

如今是一個講究快節奏的時代,甲方為了快速回籠資金,不斷壓縮設計週期,甚至提出不合理的時間節點。這就導致了院裡面總是有人在加班,不管白天黑夜,不論工作日節假日,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於設計師是沒有具體休息日的,有的只是一個又一個的時間節點,一張又一張修改的圖紙。

永遠有圖紙等著

我的一個同事,他說他老婆會在他回家吃晚飯的日子在日曆上打一個勾,結果出現過三個月時間裡只打過兩個勾的情況。都說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現在生活已經被工作活生生地在吞噬。

晚上加班一起在食堂吃晚飯的場景

項目集中出圖的時候,院裡的晚上完全和白天一樣,一眼望去都是人頭。大家看上去幹得熱火朝天,其實很多人都已經處於疲勞加班的狀態了。


晚上加班的景象

院裡考慮到大家的辛苦,晚上加班的時候會變著法地為大家準備夜宵,這也算是辛苦中的一點慰藉吧。

院裡為大家準備的夜宵

這一兩年來,行業已經開始回暖了,公司業務量多了起來,已經明顯感到人手不夠用,項目安排都需要排了再排,每個人手上都是兩個項目起步。可是,甲方卻是越來越難搞定了,動不動就要改圖,修改費卻少的可憐甚至沒有。一方面設計師要承受著出圖時間節點逼近帶來的壓迫感,另一方面還要扛住甲方的“奇思妙想”。

所以,現在的項目越來越不好做了,有時候甚至陷入了兩個極端。要麼項目急得要死,一再催促出圖;要麼項目反覆修改,出圖時間一拖再拖。不管是哪種極端,最累的都是底層畫圖的這群人。

談到收入,也不是外人看到的那麼光鮮亮麗,那麼“白領”。設計費已經十年未漲,工作個三五年,能拿到十五萬就算不錯了,這跟同累人的IT行業比起來實在是太見笑了。如果是剛畢業的學生來設計院一定要有心理準備,準備著窮著過日子。我剛畢業那兩年每個月只有4K+,窮巴巴地過著日子,過年親戚同學聚會被問到工資都尷尬至極。

所以,對於在設計院工作的性價比問題一直都在被討論著,這也是設計院人員流動率高的原因。

至於設計院的工作環境,可以用一方淨土來形容。院裡麵人員關係簡單,大家相處融洽。畢業是以技術說話,也就沒有勾心鬥角,大家都比較純粹。資深的設計師都是熬過來的,深知設計的不易,大多性情溫和,對於新人的求教都會耐心地解答。我就是得益於這種環境才能在專業上有所長進,雖然我現在更像是一個畫圖匠。

那麼,再來說說我的結構專業。在設計院,基本上結構專業的工作內容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就是做設計、繪圖,另一部分就是施工服務。

可能設計院裡的各個專業都覺自己專業壓力是最大的,工作是最辛苦的。可是,真正壓力大、工作累的是結構專業的設計師。

面對項目的反覆修改或是急迫的出圖時間, 結構專業不僅要進行大量的繪圖工作,還要仔細考量項目上結構的可靠性、安全性問題。頭頂達摩克利斯劍的結構專業,不僅要小心翼翼地處理技術問題,又要積極地滿足各個專業對於設計的需求。

實際上,各個專業的微小改動都會引起結構工作量的激增。比如機電專業要多留一個洞口,降板範圍要擴大一些,建築專業要微調一下陽臺等等。結構專業就要改模板圖,改模型,改梁板配筋圖等,一來二去,也就筋疲力盡。

說到施工服務,結構專業是主要配合的專業。因為建設過程中,主體框架的落成都是拿著結構施工的,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是一種自我提升的階段。

有的項目則明確要求設計院來現場駐場,配合施工。這個時候也只結構專業頂上去,為各個專業現場服務。去年我就被派到江西駐場了兩個月,背井離鄉,周旋於各個參與方之中。

駐場的工地

因此,結構專業的付出是巨大。這本身就是一個熬的過程,日久天長之後,頭髮稀少,身體鬆垮。

所以呢,我的很多同事也好,本專業的同學也好,都表示不會讓自己的下一代再幹這一行了。

不過既然入了行,那就先好好待著。世界那麼大,機會總是很多的。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感受,歡迎大家參與討論交流。


年年穗穗


自己作為在設計院呆了快6年的人,或多或少有些許感受!自己之所以在這提出問題,是想通過這裡瞭解一下建築設計(含建築、結構、機電等各專業設計)行業的現狀!

自己所在的天華建築設計院,說大吧,還行,全國民營前10,全國20多家全資子公司或分公司,約3500來人!但,天華的工作量和加班量,估計也是行業內比較出名的,至少在上海是這樣!相比其他一些常規的建築設計院,工作強度肯定大不少,這個應該也是行業內比較出名也是比較“認同”的看法吧!

現階段,甲方越來精明,設計單價越來越低,且設計費回收期越來越長,因此設計院只能靠跑量!跑量才能贏生存,這估計也是大多數設計院的現狀吧(但像一些電力設計院,隧道院,中鐵院,這些估計情況要好的多,或許是因為專一性,競爭壓力肯定沒有一般的民用建築設計壓力大)!因此,各設計師或工程師(在這說明一點:建築專業的才是叫做設計師。結構、機電的,都是工程師,對自己的定位,心裡要有點底),加班成了常態!設計院設計師猝死的新聞,也不少見(自行去扒,不要對號入座!設計誠可貴,圖紙價更高,若為生命故,二者皆可拋!!!)!

自己從2011年實習,到2012年正式工作,到如今,眼看著自己身體慢慢差勁了:曾經體重140多的小夥,到如今210斤的大叔!年紀?剛而立之年,虛歲!對自己來說朝六晚九是常態,不知曾經加了多少通宵,一個人,或幾個人,幾十萬方的綜合體施工圖,一兩個月完成,真是要命的!現在想想,自己怎麼那麼有潛能?身邊的同事也是一樣,加起班來,不分你我,不分晝夜!不是說我們有多能熬,而是為了進度,為了節點而不得已為之!看著身材變樣,身體狀態變差,都想著有熬出頭的那天,但,哪裡又是出路?!

說收入,或多或少還是和工作量有一點關係吧,也不算低,設計這行,窮不了,也富不了!很多人考證掛證,這也是一筆不小的外帶收入,但現今查的嚴,外掛也難了,費用也低了!做私活?呵呵!像前面描述的那樣的節奏,覺得有時間有精力?再多的錢,也要有命有時間去做事去拿錢呀!忽略這點吧!

多數人,都是在設計院待過幾年,然後去甲方,去顧問等,好與不好,去了就知道,自己沒這經歷,也不好評價!

總之吧,設計這行業,越來越不好做,養家餬口差不多,想發財,難!還是要多“武裝”自己,多考證,經驗多了,然後慢慢換業主或顧問,相比好一點!

說出來,共大家參考!

歡迎大家一起分享!謝謝~


曾峭


<strong>首先回答題主,本人是給排水專業,目前在一家規模適中的甲級院工作。

目前國家調控收緊,雖說房地產行業依然是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但建築產業的十年黃金期已過,新一輪的行業大洗牌已逐漸走上舞臺,從去年的萬科高喊“活下去”,我們足可以窺見一二。所以,房地產的紅利,不在像從前那樣,如洪水猛獸搬襲向每個擁抱他的人,而是選擇性的擁抱那些既得利益者。

建築設計院的工作是非常看重工作經驗的,在一些大型設計院,尤其是一些老國企單位,“論資排輩”現象是相當普遍的,設計院的主要領導基本上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他們有豐富的項目經驗,豐富的人脈資源,這些前輩屬於穩定的既得利益者,他們在設計院的高權重地位很難被撼動。當然,這些前輩肯定都是奮鬥的一代。享受著房地產初期、中期、後期的紅利。

對於設計師(3年以內工作經驗)而言,設計院更像是一座熔爐,像是一個壓榨勞動力的資本家。設計院的成果肯定是施工圖,這些基本都是設計師的工作。設計師其實就是設計院的底層工作者,也是最“被剝削”的。可謂是“拿著賣白菜的價,操著賣白粉的心”,略顯跨張,卻十分中肯。自從某著名房企推行高週轉模式以來,各大房企幾乎都在採用,快拿地,強出圖,“三邊”作業,屢見不鮮。營運而生的便是高標準化作業,標準化設計,標準化施工,設計師的“設計性”越來被弱化,變成了一個繪圖匠,何談靈魂。甲方老父親的強勢和比翻書還快的需求變更,真的可以避風一大批勞動者,正如一位設計師爆出的文件名“施工圖初版。。施工圖第一次改版。。施工圖最終版。。施工圖最後一次修改版。。。打死不改版”,這些設計師真的是在深夜裡望著暗淡的月光,噴出了一口老血。

設計師的崗位是位雖卑,責卻重。,前年的“張子武案”,足以證明設計師崗位的責任重大,據消息稱,未來即將推行設計師終身責任制,這又是給設計師頭頂摁了一頂“緊箍”,所以從個人經歷來看,設計師的崗位真的是一個收入低,責任重,被壓迫的形象,所以自己稱設計院是一個熔爐,是脫胎換骨,是粉身碎骨,全然靠的自己。

祝未來,安好。


HDBDH


在建築設計院工作是什麼體驗?你是想問一下在建築設計院工作的感受是什麼吧。

雖然我不是在建築設計院,但是我是在市政設計院。我想市政設計院和建築設計院應該差不多吧。市政設計院和建築設計院都是繪圖。都是做方案設計,都是出施工圖。但是市政設計院應該比建築設計院相對要簡單一些,我是這麼認為的,因為建築肯定要比市政方面的設計要難一些。

談一談市政設計院的感受吧。市政設計院裡面有很多個分院,或者很多個所。每個分院或者每一個所都是按項目進行結算。每個分院或者每個所必須完成每年的營業目標。如果完不成有可能會被扣除獎金,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懲罰。且公司要求我們每一個分院每年都必須要有10%到20%的增長速度。所以說每一年都要比上一年更加努力。

所以說,讓我們感覺有一點力不從心啊。關鍵就是這個工資並沒有大幅的上漲。如果能夠拿到大的項目來做,也是一種鍛鍊,也是一種提升吧。年輕人嘛,年輕時候還是提高一下自己的水平更加重要。設計院蓋的全新辦公大樓很現代化,說真的,我更喜歡那一種比較古老的建築,不喜歡那種新大樓新辦公室,新辦公室看上去富麗堂皇,其實裡面有很多甲醛之類的東西,裡面的空氣非常的不好,我覺得是這樣一種感受,每天大部分的時間就是在宿舍,還有在辦公室,在宿舍和辦公室裡面的,這個空氣也非常不好,我每天想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都感覺是一種奢侈,因為沒有時間出去啊。

我翻開以前的體檢報告,就是剛剛入職的時候和現在的體檢報告對比,發現自己的血小板每年都會減少一點,雖然說屬於正常值,但是我感覺這個健康肯定大不如以前了。很久以前,設計院裡面有很多同事都在抽菸,然後在二手菸的環境,身體出現了很多問題。還好現在已經有很長時間,啟動禁菸令。所以說設計院裡面的空氣質量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有的時候我們賺了錢,但是這個錢並不是屬於你的,他可能就是某些東西兌換而來的,比如健康。在工作方面,大家都比較好相處。大家都是哪一種高學歷,素質都比較高吧,所以沒有那種勾心鬥角的想法。非常的適合那種性格比較內向的人。

生活方面還算比較可以,各個方面都,基本上比較周全。每個星期都有周末休息,如果特別忙的時候可能會加班,但也不是天天在加班。我們每個星期固定,有兩天會晚上加班到九點,其他的時間基本上就是不加,如果說自己有,比較多的事情,那麼自己靈活的解決。只要你能夠完成任務,加不加班都是一樣的。如果你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效率不那麼低,出圖的速度快,你這個根本就不需要加吧,如果你的效率低,一個東西,磨磨蹭蹭,那你也就算加班,也許還是完不成對不對?所以說在上班的時候就好好上班,千萬不要去利用上班的時間去幹別的事情。上班好好上班,下班好好的休息。一定要注重勞逸結合。

設計院的待遇相信大家都清楚是吧,一般都是,屬於中等偏上吧。工作幾年的都有房有車,但是想要通過在設計院工作爆發致富,那是不可能的。除非自己去開公司,有很多以前的同學,他們都是自己開的設計公司,目前做的也是非常的好。開公司也是需要有條件的,比如說家庭啊,資金啊,人脈啊等等,並不是說所有的人都有條件去開的。

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學習交流設計,施工,創業。


土木課堂


在建築設計院工作普遍待遇是比較好的,當然你已經具有一定工作經驗。而且這個行業是越有資歷待遇越好,越吃香。剛剛畢業的小白也不用灰心,找一家比較不錯的設計院用心跟著前輩學習,該考的證,能考的全都考了,基本三年就可以了。


建築工程方面的證有很多,一二級建造師,造價師,監理工程師,一二級結構工程師,安全工程師五大員證等證考的越多你未來的待遇越好,甚至證件租出去每年也有一筆不錯的收入。

接下來說說在單位的體驗,小公司的話工作要求不高,只要按時按量完成要求不出大錯就沒問題,像全國前十的這些設計院,工作強度大,質量要求高,能力要求高,基本學歷都要碩士以上。而且沒有人才培訓計劃,所以你能進這樣的公司肯定要有一定實力,當然入職以後各方面待遇都很好,食堂吃飯免費,上下班大巴車接送,工作自由,有項目的時候會很忙,加班費用也很高。這種體驗還是很好的。每個人都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加油!


Lin 😉


我看到好多都在喊累的,我覺得其實是水平問題。本人是搞機械的有次碰到一個項目要和德國的工程師合作,還要牽涉到建築設計院。還是廣州某最牛設計院。當時幾個鬼佬跟設計院商量土建施工要求的時候,一邊說這邊就一直畫。看得那鬼佬直搖頭,只能自己上場親自操刀。那水平說實話我估計是永遠趕不上了,cad一個l命令重頭畫到尾。其他命令很少用。畫圖的邏輯和我們都不一樣。他們覺得我們這些幹了10幾年畫圖的水平和小學生差不多。我們圖紙都是一點一點的堆出來,那鬼佬重開始畫圖腦子裡面就已經有全部的尺寸,沒有彎路一步到位。我不知道國內有沒有這種水平的工程師,反正我是沒見到。同志們努力吧,我們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大王叫我來尋山165569282


普通二本畢業中間幾年沒做設計,水專業。就職於民營設計院top 1。做恆大設計週期很長需要仔細仔細再仔細,基本同樣時間可以畫其他項目三個。做其他房產項目基本都有方案推翻重來,顛覆性比較大。日常加班睡公司,每天只睡 5小時。週末沒有休息,青春適合有拼勁的年輕人。出來一看設計行業確實工資不高,但是比普通人要高一丟丟。處於發財不了,有餓不死的情況。當然高工+註冊的除外。相同年薪下,暖通專業的活是輕鬆很多的。大公司要求的畫圖細緻程度和計算書編寫都比較高,渾水摸魚的活不下去,


給排水設計師


我在建築設計院上班,兩年時間,邊緣專業岩土。

怎麼說呢,沒有奮鬥的心,輕易別進設計院,平常是早出夜歸,遇到急的項目,需要熬夜甚至通宵,不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會超負荷,時間長了身體素質會極速降低,然後保持在一種亞健康狀態。

即使在一線城市工作,也感覺身處塵世之外,沒時間娛樂。來廣州兩年,如果說哪個工地在什麼地方我可能知道,但是要說哪條商業街在什麼地方、哪裡有好吃的、好玩的,我就一臉懵逼了,去的地方除了單位就是工地,精神匱乏。

當然,收入在這種實業經濟裡面算是中上,不過想通過在設計院上班還是比較困難,但奇怪的是我身邊的同事幾乎都在一線城市買了房,不知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無名草丶狼


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