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战“疫”:新冠肺炎疫情下的ECMO体外膜氧合设备

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针对危重病人的医疗急救设备,用在心、肺手术时为患者进行体外的呼吸与血液循环。

人民战“疫”:新冠肺炎疫情下的ECMO体外膜氧合设备

接下来我们就从抗击新冠肺炎的时候,为什么需要ECMO?ECMO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两个大方面展开。

01.ECMO体外膜氧合,为什么需要它呢?

我们的生物常识告诉我们,人要想活着,最时刻不可或缺的就是氧气。氧气需要从口、鼻吸进去,经过气管到支气管,再到肺部。通过肺泡膜进入到毛细血管,此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肺循环到达左心室称为动脉血,进入体循环到体内的各个需氧器官和组织。

人民战“疫”:新冠肺炎疫情下的ECMO体外膜氧合设备

从前面了解到,氧气不断的被输送到体内,就会必然的联系到身体的两个大脏器:心脏

  1. :人体的呼吸器官,也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
  2. 心脏:为血液流动提供压力,推动循环系统中血管的血液,将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

此时,我们就可以回归到问题:为什么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时候,需要ECMO?这里推荐各位先看下李永乐老师对冠状病毒的介绍,打个基础的底子:“冠状病毒”是什么?武汉新型肺炎病毒是如何使人生病的?: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5537015

什么是发炎?

发炎是人类机体的一种免疫反应,指由于病毒感染了细胞,受感染细胞传递信号给免疫细胞,免疫细胞试图杀灭病毒的过程。

按理说,免疫细胞杀灭病毒对人体来说是一件好事。然而过于严重的免疫反应,使得大量的白细胞(免疫细胞)涌入肺部,产生了一种叫做“细胞因子风暴”的反应。

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又称高细胞因子症,是一种严重的过度的免疫应答,由细胞因子与免疫细胞间的正回馈循环引起,症状为高烧、红肿、肿胀、极度疲倦与恶心,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致命。细胞因子风暴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多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

由于上面所提到的细胞因子风暴,免疫细胞无差别的肺部细胞进行攻击。导致带有病毒的细胞,和肺部正常细胞都遭受到了攻击,导致肺部细胞也遭受了破坏。

再加上在调动白细胞对病毒细胞进行围杀的时候,导致肺部体液增加积聚,阻塞肺部,使得无法呼吸,最后窒息死亡。

人民战“疫”:新冠肺炎疫情下的ECMO体外膜氧合设备

肺炎下的胸片

白细胞是需要通过血液来传输到全身的,而细胞因子风暴过度的免疫反应,可能并不能够起到好的作用,反而是病毒没有把病人直接杀死,免疫系统的过度免疫造成了窒息等的原因而死亡。

此时,能不能切断白细胞通过血液传输的途径,让人体自身的肺能够得到充分的治疗和休息。等人体的肺部感染状况开始恢复了,病发时的缺氧症状得到改善,我们自身肌体的肺能够承担起机体功能时,再转移回来呢?这里就要引入人工肺了。

“是不是只要我们能够在身体外,用一台机器模拟心脏和肺的功能。即便心脏停止了,还能够继续活下去呢”。

此时,在1952年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发明,能够模拟人类心脏和肺功能的机器,叫做体外膜氧合,简称ECMO。机器的工作功能组成如下:

人民战“疫”:新冠肺炎疫情下的ECMO体外膜氧合设备

ECMO机器示意图

02.ECMO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ECMO设备的组成,大致分为以下5个主要部分,这5块部件的相互组合,也就模拟了人类心肺的一个基本功能。

  1. 血液泵:充当体外心脏,将动脉血液泵到体外;
  2. 人工膜肺
    :充当体外肺器官,进行血氧融合;
  3. 氧合器:为血液提供含氧的空气,供给给人工非膜;
  4. 加热器:提供必要的体外温度;
  5. 总控制台:控制整个机器。

这么些组件搭建成一个体外的心肺血液循环机器,模拟工作时候的动态图如下图所示。

人民战“疫”:新冠肺炎疫情下的ECMO体外膜氧合设备

传统床旁使用的ECMO,采购价格大概100多万元,移动设备价格更高些,与医院的其他设备相比,并不属于昂贵的医疗设备。现阶段主要依靠进口,国产化不足,医疗费用高。

目前,ECMO全国存量只有400台左右,一些人口上千万的城市也只不过一、两位数的保有量,资源相当紧俏。

ECMO本身是不在社会医疗保险范围内,正常时期用到需要患者自费,或通过商业保险报销。由此就有了“机器一响,黄金万两”的比喻,形容其花销的大。

国内的存量少,还和ECMO工作时需要的人力成本比较大,不是一般医院所能达到的标准。ECMO要组织专业团队予以支持,一般需要有心脏外科或大血管外科,体外循环、心脏重症、呼吸重症等专业支持,并集结超声、影像、检验等多个专业参与。要配套组建这样的顶尖团队,能力、组织要求都很高。

结语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全国上下,共同抗“疫”。这个春节像被冰冷的冬天冻住了一样,一切都慢了下来,又移动的井然有序。

吹哨人”李文亮医生最终还是确诊染上新冠肺炎,即便是在生命尽头的最后一段时间,用上了ECMO,还是没能留住他。智能制造的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有效的抗击病魔。但归根结底,但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尽量不要让原本不该存在的东西,存在了它不该存在的地方。

希望本文能够对在疫情影响下的我们,多一些认识,少一些焦虑。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医学的知识,推荐纪录片《手术两百年》,或许能够对医学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感谢你关注:钱多多先森,一个关注更多AI、CV、数码、个人理财领域知识的医疗行业从业者。关注我,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