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瞭解伊姐本人最新動態、參與線下活動 加伊姐微信:eemoviekf04(不閒聊)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文 | 伊姐(周桂伊)冰檸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今天是足不出戶的第N天,感覺自己要應了馬冬梅的那句話了: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全民變成了廚子。大家紛紛幻想自己的麵點攤、夜市小炒、春餅店,在線開張。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有娃的主婦們之間聊天,都是不動聲色地隔空battle。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新買的空氣炸鍋有了用武之地,落灰多時的烤箱重見天日,閒置多年的廚房也終於瀰漫起油煙味。

是什麼讓這群不做飯的人上演了大型真香現場?是什麼讓各家廚房變身“火災現場”?這一切都要從外賣送不進小區說起...一切的一切都要從那隻蝙蝠說起...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外賣小哥用小無人機送餐)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平時沒有積累,關鍵時刻只能“打小抄”了,小抄抄得有多猛呢?做菜軟件“下廚房”直接崩了。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看完了做菜攻略,大家都膨脹了,新東方的存在簡直是騙錢,“這些看起來很簡單啊!保證一學就會。”

幻想中的自己: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殘酷的現實: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本來以為自己是天選之子,但沒有想到,上帝在我踏進廚房的那一刻,就徹底地拋棄了我。

多少活了二三十年從不下廚的人,都逃不過抖音的“涼皮魔咒”。

平日裡看到自制麵皮的視頻,最多是給點個贊,然而這個超長的假期卻讓無數人走向了實操。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說好的細膩滑嫩、彈性十足的涼皮呢?這是昨天北京大雪,砸下的破碎冰雹嗎?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HAN QIBING

新鮮的毛肚?還是黑化的涼皮?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babepig2010

大V在線靈魂拷問——“還能拯救嗎?”網友都是真誠的,你敢問,我敢答——“能,拿去糊對聯”。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於碩aii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話說大V算什麼,美食博主也陰溝裡翻船!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其實涼皮很委屈:我做錯了什麼?大家的基因都是麵粉,為什麼我就不配擁有姓名?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嗯吶啊哈哈哈哈哈

涼皮風波過後,緊接著閃亮登場的是電飯鍋蛋糕。

最新參賽的選手是何炅何老師。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想象中,做出來的蛋糕是這樣的: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村口老張頭

實際做出來的樣子: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我仔細辨認了一下,這應該是和蛋糕毫無血緣關係的親生同事:山東大棗烙餅。

看到這一款,我爸高興地問我媽:呦,還創新上了!這炸油餅是不是摻進去雞蛋了?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明天我不跟你玩了

前方高能,博主自己闢謠了:這不是牛屁股,更沒有感染肺炎,它,只是一個平平無奇,做失敗的電飯鍋蛋糕。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破土達人

下面這個也不是爆炸的電飯鍋,只是烤糊的蛋糕!蛋糕!蛋糕!

等等,為什麼電飯鍋還沒有爆炸?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大寶貝要變強

失敗的次數多了,一個網友發出靈魂的拷問:“直接吃酸奶和煮雞蛋不香嗎?”

然後,她做出了酸奶雞蛋餅。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影畫00

電飯鍋蛋糕難度有點高,炸油條總可以吧。

別人家炸的油條是這樣式兒的: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但你炸的油條是“不一樣的我”,是“特別耿直的煙火”。多耿直呢?反正自己都嚼不動。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快樂星球復刻中

油條如果瘦身成功,且增高,會發生什麼?

答案:它會變成麻花模特界的扛把子。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折水-

一個人在家久了,難免會產生一點幽暗恐懼。看著自己炸的油條,總覺得它會說話:愛我,你怕了嗎?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llamameufire

以及,只想輕鬆吃個油餅,沒想到會被伏地魔盯上。嗨,2020真心魔幻了。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淘寶吃貨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群眾的智慧是無限的,除了涼皮、蛋糕、油條,他們還將“魔爪”伸向了香腸、饅頭、元宵……

媽媽做香腸本來是向閨女表達愛,但閨女為什麼堅決拒絕並大哭了一小時?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詩八首 說

異曲同工的還有這個餅乾。滿懷期待地拉開烤箱那一瞬,老公石化了,半晌說:“要不算了,我覺得自己肚子現在已經壞了…”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有的饅頭特點是黃白相間嬌嫩可口,但有的饅頭就不同了,特點是可以拿來打狗。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淘寶吃貨

有人家的饅頭是小豬佩奇,有人家饅頭是野豬佩琪。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有的包子進鍋前白白嫩嫩,但出來後就變得面目猙獰。對不起,我為啥想到了毒氣、奧斯維辛、還有長江日報?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糊的次數多了,總會得到一些經驗總結,比如,以後絕對不能買黑色的鍋,因為一直在掉色。(話說有彩虹色底的鍋嗎?)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辛者庫庫花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18歲的chen美美

還有那種把內心恐懼完全具象化的藝術家——新冠病毒肉丸。走開!我要拉黑你!你有毒!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慢慢地,一部分人也就認清了現實,泡麵加腸,不照樣地久天長?

有時候做飯靠手藝,有時候做飯靠設計。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我叫孫不敗

當然了,做飯從來不單純是做飯,而是會讓我們看到人間百態。

比如,你真實理解到了,你媽的堅持和堅強。嗨,畢竟把你都帶大了,你品,你細品。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yyy是雙魚啊

比如,你可能會了解到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字之差,讓人聯想。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

算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只要在隔離,做飯必繼續。

如果有一天有人問我,這一身絕技師從何方,我一定會驕傲地告訴他——

是隔離啊,我在家隔離了十幾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你以為我想過這樣的日子嗎?

我想念在串串香和麻辣燙店跟閨蜜們說“隨便點有的是錢”的豪爽,想念看電影前抓緊買杯奶茶的滿足,想念地鐵邊攤煎餅小哥的專注,想念市中心打開“某點評”找新網紅餐廳的興奮……

疫情結束後,第一個想見誰?

想見那個吃野味的王八蛋,親眼看看,他成仙了嗎?!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臥槽!你廚藝哪學的?!”“是隔離,我在家隔離了十四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