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奇人物祢衡该不该死?

尹家俊


徐悲鸿曾说“人不可以无傲骨,但不可以有傲气”,还有人说:“人生如演戏,要掌握好火候,拿捏好分寸,千万别过了,过了就会惹上麻烦。

这话没毛病,三国奇人狂士祢衡就演砸了,26岁时被人宰了,究其原因就是他那张“大嘴”惹的祸!



祢衡该不该死呢?咱们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

说实话,祢衡确实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小看着他长大,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小的时候我经常见他拿着一个书写板,走到哪写到哪。

如果仅仅文采飞扬,那不过是一个学霸而已,但祢衡是一个全才的人物,他还有超乎常人的文艺细胞,他的“架子鼓”打的相当棒,鼓点儿快而不乱。

这也许是祢衡狂妄的资本。

有句话叫做:“能力的人脾气也大”,祢衡能力太大了,他看不上当时所有的名人。比如他说当时的名士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陈群、荀彧是猪狗,唯一能看上的人只有两个――杨修和孔融。




从历史来看,祢衡和杨修、孔融是好朋友再正常不过了,因为这三个人都是“愤青”,都是社会的“喷子”,这三人没有别的特长,只会喷社会,喷时政,喷领导。

历史上的杨修和孔融都被曹操杀了,说实话,祢衡差一点也被曹操所杀,祢衡做错了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曹操这个人很爱才,他早就想把祢衡收为己用,多次征召他进京为官,祢衡不仅不领情,还口出狂言说曹操的坏话。

曹操并不甘心,他听说祢衡“架子鼓”敲的很棒,于是想和祢衡套近乎,就组织了一场“架子鼓”大赛,全国知名的鼓手都云集到了丞相府。



当时朝中有一个规定,凡是艺人都要穿上指定的服装,估计就跟那跳舞一样,看着整齐划一。

其他鼓手都换上了服装,祢衡却没有换,大模大样的走到了曹操的面前,曹操的手下对他喝斥道:“别人都换了服装你为什么不换?赶紧给我换上”

祢衡听了不慌不忙,当着曹操的面把身上的衣服脱了个精光,然后慢条斯理的穿上了艺人服装,拿起鼓槌,走到家“架子鼓”前,打着鼓点骂了曹操一顿。

“击鼓骂曹”的词儿是这样的:【人言曹操多奸巧,果然亚似秦赵高,欺君误国非正道,全凭势力压当朝,我本是堂堂七汉,岂与犬马共同槽……】



祢衡骂完曹操后,夹着鼓槌转身走了。

把曹操视为犬马,曹操哪受过这样的侮辱,只气的曹操三尸魂暴跳,七窍内生烟,有心派人杀了祢衡,但转念一想又怕背上杀名士的恶名,怎么办呢?

此时谋士荀彧看出了曹操的心思,给曹操出了一条妙计。

过了三天以后,曹操下旨让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这就是荀彧为曹操出的妙计。

荀彧最了解刘表的为人了,此人很虚伪,喜欢听奉承话,而祢衡是个狂士,两人一言不合就可能发生冲突,到时刘表会替曹操杀掉祢衡。



果然不出荀彧所料,祢衡见到刘表后,表面是奉承他,实则是讽刺挖苦刘表。刘表真想当场杀了祢衡,但转念一想,曹操为什么派狂士来做说客?我明白了,原来曹操想借刀杀人,想让我背上杀名士的恶名。

刘表识破了曹操的计谋,转身把祢衡推荐给了黄祖,刘表了解黄祖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

祢衡见到黄祖后,说黄祖是庙中之神,当时黄祖听了很高兴。接下来祢衡话锋一转,说:“身受祭祀恨无灵验!”意思是说黄祖享受人们的祭祀却不为人们办事。



黄祖勃然大怒杀死了祢衡,死时年近26岁。

祢衡该不该死?我认为祢衡该死,有文化有能力也不能太狂妄,祢衡的能力没有表现在为国出力为民谋福,他不过是一个愤世嫉俗的狂人,有小聪明而无大智谋,目无一切,这种人于国于民百害无一利,只会破坏社会伦理道德,不会建立有序世界,这种人哗众取宠都没有好下场。


秉烛读春秋


祢衡就是古代版的喷子。

他嘴巴就像喷壶一般,见谁喷谁,见到同事,喷同事;见到领导,喷领导;见到陌生人,也去喷一把。似乎他这张嘴,除了用来吃饭,就是来喷人的。



不过,祢衡嘴巴也有不喷的时候,一是睡觉时;二是见到孔融和杨修。孔融和杨修是祢衡的朋友,难以想象,祢衡居然会有朋友。

当然,喷子与正常人不会成为朋友,但喷子与喷子可能会成为朋友的。孔融和杨修也是喷子,是当时社会的愤青,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

因为志趣相投,他们三个走到了一起,惺惺相惜,恨不得来个桃园三结义。因为与时代格格不入,他们的结局都很惨,而且死因都与曹操有关。



其中,孔融和杨修是曹操直接杀掉的,而祢衡死于曹操借刀杀人之计,也算死于曹操之手。如此说来,三个喷子都是被曹操杀的。

祢衡都骂过谁呢?最后又是谁杀了他呢?

第一次,喷曹操。

祢衡在孔融极力举荐之下,来到了曹操这,向曹操施了一礼,但曹操却并未赐座,祢衡来了气,于是开喷了,直接来了句:“咦,这地方这么大,咋没人呢?”

曹操反问道:“满屋子英雄,怎么说没人呢?”

祢衡鄙夷道:“英雄?切!荀彧就是个哭丧的,荀攸就是守墓的,张辽就是个打鼓的,许褚就是个放牛的,徐晃就是卖狗肉的,都是酒囊饭袋之类货色。”



曹操一听,当时便气的七窍生烟,就想教训一下这个喷子,给他点颜色看看,于是就让他当个鼓手。

第二次,还是喷曹操。

第二天,曹操大宴宾客,准备趁机羞辱祢衡,你不是挺逞能的吗?你不是看不起别人吗?你不是恃才傲物吗?我故意让你在众人面前干下等人干的工作—敲鼓。

鼓手一般要穿新衣服,以示对客人的尊敬。但祢衡故意穿着乞丐服就来了,衣服四处破洞,非常环保节约布料。

曹操的下属见不成体统,大声斥责道:“你穿的这是人穿的衣服吗?”



只见,祢衡睬都不睬他一下,三下五除二,脱掉了上衣,露出了胸毛以及大肚腩,紧接着又褪下了裤子,露出了腿毛以及下体……

“哎呀妈呀,这人疯了!”“老变态!”众人议论纷纷,中间还有女眷,慌忙捂住眼睛。

曹操大声怒斥:“你这祢衡,枉你读了圣贤书,怎么如此不知好歹?”

祢衡反驳道:“你欺君罔上,才是无礼呢,我这清白之体,露一露很凉快,很透气。给你免费看,不收费算便宜你了!”

曹操气急败坏,想当场宰了他,又担心坏了自己苦心塑造的爱才惜才的美名,于是忍下一口气,把祢衡打发到了刘表那,想借刘表之手除掉他。

第三次,喷刘表。



祢衡到了刘表这,对刘表大加“赞扬”一番,什么老帅哥啊,老婆好年轻啊,艳福不浅啊,孩子好聪明啊,长的和你不像啊,帽子很环保啊。

越说越离谱,越说越没谱,刘表实在受不了了,就把祢衡打发到了黄祖那。

第四次,喷黄祖。

祢衡到了黄祖着,黄祖奉若上宾,好酒好菜款待着,酒至三巡,就问祢衡:“你觉得我黄祖咋样,够处的不?”

祢衡道:“你就像庙里的四大金刚。”黄祖一听,还挺高兴,这是夸自己威风凛凛、气度不凡呢!



紧接着,祢衡又说了:“可是,你这个神啊,虽然很多人祭拜你,但是从来没有灵验过。”

黄祖一听,立刻火冒三丈,这是骂自己中看不中用,吃里扒外呢!

“来人啊,拉出去,砍了这喷子。”

黄祖杀了祢衡。其实就算黄祖这次不杀祢衡,祢衡也活不了多久,因为他这张嘴,得罪了太多人。

假如祢衡嘴巴还能张开,我觉得他会冒出来这句话:

想杀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一半秋色


依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来看,祢衡罪该万死!按现在的话来说,祢衡有“寻衅滋事”罪,而且情节严重,屡屡发生,积习难改,积重难返!他不死,谁能过上太平日子?
纵其祢衡骂人的一生,就孔融和杨修没受到其辱骂!。孔融和杨修都聪明绝顶、名噪一时,与祢衡志趣相投,他们三个惺惺相惜,有共同的人生特征:都与时代格格不入不能融入社会,都给后代留下了异于常人的值得思考的故事,都得不到善终,而且死因都与曹操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孔融举荐祢衡给爱才的曹操,期冀曹能给他个一官半职;祢衡粉墨登场了,他向曹施礼,曹却操却没赐座,祢衡是受不得轻视的人,当场嘀咕并有意让曹操听到:偌大的地方,怎么没有见到一个活人呢?曹操惊诧:你又不是近视眼,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这下,文官武将聚焦一堂,都是当今的英雄豪杰,你看不到吗?祢衡有意用鄙夷的口吻不紧不慢把开喷:就这些人能算英雄吗?荀彧与生俱来适合哭丧,荀攸充其量可以为死人守墓,张辽好歹能充当个打鼓手,许褚到荒山野岭去放牛最好不过了,徐晃卖狗肉想想还可以凑数!如此,都是衣架酒囊饭袋水桶,还英雄呢?



曹操脸都气绿了,但碍于孔融的面子又不能推出去砍了,所以尽管七窍生烟但还要把烟堵住;于是想教训一下这个狂徒,让他懂点规矩,知难而退;思虑再三,让他当个打鼓手。


曹操想在大宴宾客之际,羞辱“小丑”祢衡,让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既然你敢恃才傲物,我就让你好好地为你看不起的诸位服务一番,让你干低层人的活,体验一下什么叫自作自受。

台面上的鼓手要穿戴一新,净身洁面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而祢衡显然懂得曹操的小九九,故意胡子拉碴、蓬头垢,穿得邋里邋遢,非常异类;尤其是思维超前,衣服破洞百出,类似当今某些女网红节省布料的露肉服。



曹操一见怒火中烧,咆哮起来:是人都要穿人穿的衣服吗!祢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如进了自己的浴室,不管三七二十一,竟脱了一个一丝不挂!肃穆的宴会现场犹如进来了一群马蜂,立时沸腾起来了,嬉笑声、咒骂声、阻止声甚嚣尘上,其中的佳丽、淑女、名缓立马转身,闲了眼睛以示文明、清高、纯洁、优雅。


曹操怒不可遏了:枉你读了圣贤书,一肚子学问,怎么能如此无礼?祢衡显然有备而来,他清清了噪子,让自己发出的声音在屋梁上缠绕,你个曹操明目张胆地欺君罔上才是真正的无礼呢?我这清白之体受之于父母,没有受到污染,赤裸裸地让你们开开眼界,又不收费,何为无礼?

曹操顿时九窃生烟了,真想活煮了祢衡,再割成小块分给每位到会者食用以解心头之恨,但转念一想:如此做,正中了祢衡的下怀,自己处心积虑建立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形象就毁于一旦了,以后谁还跟我混?于是当场吐下了一口热血,想方设法地把打鼓手祢衡打发到了刘表处,他想借刘表之手除掉他。




这真是拿生命开玩笑的人,到了刘表处,他又别出心裁地把雄霸一方的刘帅哥“赞美”一番,无外乎:长得帅,老婆也漂亮等,这轻佻的口吻透出了扎扎实实的讽刺与朝弄!刘表懂了曹操不是给我输送人才,是想借刀杀人!想了想,就把祢衡调到黄祖部。


上级派下来的人,黄祖好酒好烟好菜地伺候,酒酣耳热之际:黄祖问祢衡:你觉得我黄祖为人咋样?仗义啵?祢衡不深不浅地扔了一句话:你是庙里的四大金刚之一;黄祖乍听一乐,这是说自己有威信、有气度,是坚强的勇士呢!但祢衡又开口了:很多人祭拜你,但并不灵验!黄祖才知道不是好话:这不是说骂我只吃饭不干活、中看不中用、白白浪费别人的烟火钱、无异于行尸走肉,尸位素餐吗?

黄祖不是曹丞相,不是刘帅哥,不会权衡利弊,立即吩咐下属:“拉出去砍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没有人是该死的,哪怕是狂傲如作死般的祢衡。

不可否认,祢衡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但凡有才能的人,大多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恃才自傲,没有人是完美,上天给了祢衡莫大的才能,却又给了他一幅自傲狂妄的性格,祢衡之死,就是典型的性格决定命运。



祢衡这个人在当时看不起全天下的人,除了孔融与杨修两个人之外,比如说祢衡讽刺荀彧说:可以借荀彧的脸去吊丧。言外之意是荀彧只是长得好看。祢衡挖苦赵融说:可以让赵融管理厨房。言外之意是赵融长着肥。

人家荀彧是长得好看,又没惹着祢衡,也被祢衡一阵讽刺,人家赵融当初可是和曹操同列西园八校尉的人物,又没惹着祢衡,也被祢衡一阵挖苦。



祢衡这种行为叫什么?

在当时叫狂傲,在现在叫狂喷,也叫喷子。

喷子是什么样的性格呢?就是专门挑人毛病,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损人还不利已,祢衡不仅喷荀彧和赵融,还喷了陈群和司马朗,陈郡可是颍川郡陈氏士人首领之一,前朝大鸿胪陈纪的儿子,司马朗是河内大族司马氏的人,司马八达之首,司马懿的大哥,但这些人都被祢衡喷了。



祢衡不仅是个喷子,而且还是个敢与领导对骂的人,不仅敢骂天下枭雄的曹操,还敢骂正人君子的刘表,祢衡在心里骂骂人也就罢了,你还与领导对骂,这不是砸自已饭碗吗?

除此之外,祢衡得罪的人只会多而不会少,你祢衡得罪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也还罢了,你特么得罪的还全是权贵,就算人家没有害你的心思,但同时也不会有喜欢你的心情。



好了,祢衡还是就这样不知收敛的得罪下去,直到得罪黄祖,黄祖因为一些事斥责了祢衡,祢衡就骂黄祖是个死老头,人家黄祖可是个粗人,不像荀彧那样温文尔雅,不像赵融那样好好先生,也不像陈郡与司马朗那样不与计较,黄祖就是脾气来了,一生气就杀了祢衡。

你祢衡没有曹操的权势,却天天干着曹操得罪人的事,就算黄祖没有杀祢衡,还会有其他人接着黄祖同样的行为,杀了祢衡。



祢衡之死,不是该不该死的问题,而是不作不死。

普天之下,祢衡只看得起两个人,一个是孔融,一个是杨修,结果这两个人都被曹操杀了,说明了什么?近朱者亦,近墨者黑,志同才能道合,孔融与杨修多少与祢衡有些臭味相投或者志同道合,三人才会是同样的结局。



也许是祢衡生错了时代,生在一个三国乱世之中,如果在太平年代,他最多也就是一个喷子而已,还不至于死。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要说该不该死,祢衡也就是喜欢到处喷人,罪不至死。我们更应该讨论他会不会死?

答案是:他这样作下去必死无疑!

先来看看祢衡是个什么人?


《后汉书·祢衡传》说:“祢衡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漫物。” 看到没有,从小有才华,但是心高气傲,为人傲慢,看不起人。

再看看他都怼过谁?

建安初,跑到许昌避难,想结交上层人士,有人给他推荐陈群、司马朗,祢衡直接说陈群、司马朗是杀猪匠酒贩子有什么好结交的?

又推荐荀彧、赵融,说荀彧长得好看,可以吊丧,赵融也就可以监个厨。

这是有多狂?嘴太损了,不愧为三国时期第一大喷子。


如果说骂骂上面这些人还不会怎么样?跑去骂曹操(详见典故:祢衡裸衣骂曹操)、羞辱刘表就是找死了,不过东汉末年尤重名士,大兴清议之风,曹操、刘表都有所忌惮,碍于其名气太大,杀了对自己一点好处没有,还有损自己的名声,所以都忍下来了。


曹操把他送给刘表杀,刘表说我也不傻,黄祖性子急,让黄祖来,就把祢衡送给黄祖,最后祢衡果然因为在黄祖大宴宾客时出言不逊被杀,赤裸裸的不作死就不会死。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人的际遇大致分四种:

低情商,低智商,一事无成。

低情商,高智商,怀才不遇。

高情商,低智商,贵人相助。

高情商,高智商,春风得意。

很显然祢衡属于第二种,智商高,情商为负,放在现代,最多怀才不遇,放在古代,就是祸从口出,死是早晚的事。


读古今社会


  祢衡是三国时代的名士,祢衡年少时就已经很有文采和辩才,可以说是才华横溢,他也是个很有性格的人,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喜欢指摘时事、轻视别人,这样的人恐怕没有人会喜欢,所以他只有两个朋友,就是杨修和孔融。

  孔融曾向曹操推荐祢衡,结果祢衡装狂,并且辱骂曹操,曹操生气了,让祢衡做了鼓吏,结果他演了一部击鼓骂曹的好戏,不仅把曹操骂了个狗血淋头,还把曹操手下的人骂了个遍,包括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等。曹操更生气了,但曹操不敢杀祢衡,因为祢衡是名士,曹操之前杀过兖州名士边让,结果带来的麻烦够大了。曹操只能将祢衡忽悠到刘表那里,刘表对名士是相当尊重的,祢衡不识趣,又开始侮辱刘表,刘表忍无可忍,又把祢衡忽悠到黄祖那。祢衡死性不改,又骂黄祖,黄祖怒了,不忍了,然后把祢衡杀掉。

  由此可以看出,祢衡这人虽空有一身才学,但性格有问题,狂妄自大,傲慢无理,不懂礼仪,这样的人无论是谁都无法容忍。但即便如此,我不认为祢衡该死,我认为曹操和刘表的作法是对的,黄祖杀了祢衡是个错误的选择。原因有两点:

  1.祢衡当时的名士,名士是士林中拥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在整个社会中也是地位超然,得到别人的尊敬,社会各阶层的人都盲目追随名士。杀害名士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正如上所说,曹操之前杀过兖州名士边让,后果是兖州各阶层的人都在反对曹操。在曹操攻打徐州和宛城的时候,兖州都有人在造反,拖了曹操的后腿。

  2.作为领导者应该有广阔的胸襟。祢衡也就是嘴贱骂人而已,他也没有违规犯法或做过其它坏事。虽然被骂也是恼火,但曹操、刘表都是一方诸侯,应当有容人之量,不喜欢就把祢衡打发走就是了,用不着杀人。当然曹操、刘表确实是把祢衡打发走了,相比之下,黄祖就显得心胸狭窄。

  有人说曹操忽悠祢衡去刘表那,其实是想借刀杀人,让刘表杀死祢衡,结果刘表又把祢衡忽悠给黄祖,我个人并不赞同这种说法,不过这是话外题。


老四剧说历史


方圆论坛观点

祢衡之死没有一丝一毫值得同情的地方。祢衡为人恃才傲物,而且一张臭嘴十分惹人讨厌。其次祢衡的才能实际上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明确记载的地方。通过历史记载我们唯一能知道就是“祢衡除了一张臭嘴之外别无他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唯一厉害的一张嘴也没有任何有意思的事情。长着牙尖嘴利到处侮辱他人。 结果就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直接被黄祖给干掉了。



如果说喷子也有鼻祖的话,那么喷子的鼻祖非祢衡莫属了。按现在的话来说,祢衡就是属于那种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人。在祢衡眼中除了他自己之外其他人都被他看不起。这种极端自傲且没有什么实际本事的人自然会被别人看轻了。兴平年间祢衡为了躲避战乱到了许昌。这个时候的祢衡可谓是穷困潦倒到了极致。祢衡的好友孔融就把他推荐给了曹操。但曹操看到祢衡此人狂妄自大除了一张利嘴没有其他的本事所以很不喜欢祢衡。后来祢衡为了显摆自己的口才就开始肆意诋毁吐槽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将。要知道这些人都是曹操的根基所在而且都给曹操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曹操更加厌恶祢衡。后来想要让祢衡击鼓羞辱他。结果被祢衡躲过去反羞辱了曹操。曹操大怒但也没有杀祢衡。因为曹操不愿意背上擅杀的恶名。所以曹操就把祢衡送给了刘表。意思就是杀不了你就一脚踢远远的。




刘表也听说过祢衡这个人所以对于祢衡的到来还是比较高兴的。但后来祢衡的臭毛病又犯了。在言语之中对于刘表大肆诋毁侮辱。刘表也十分的生气。但刘表也不愿意背上擅杀的罪名杀了祢衡。虽然祢衡没什么本事。但是名气还是有一些的。所以刘表也想起了祸水东移的策略。所以刘表就把祢衡送给了脾气暴躁的黄祖。想要借黄祖之手除掉祢衡。



祢衡到了黄祖处也受到了黄祖到礼遇。但祢衡的臭毛病走到哪都改不了。刚去黄祖的地盘就把黄祖的麾下得罪了一个遍。人人都不喜欢祢衡。但黄祖为了吸引人才也就留着祢衡了。后开一次黄祖之子黄射宴请宾客。有人送了黄射一只鹦鹉。所以黄射请祢衡作一首赋。本来祢衡作赋一首博的大家都赞赏。但后来黄祖来到宴会之后祢衡又管不住自己的臭嘴了,辱骂羞辱了黄祖。黄祖本来就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所以便命人杀掉了祢衡。虽然黄祖杀完就后悔了,但也没有后悔药可吃。除了厚葬祢衡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祢衡以一张臭嘴骂遍天下。虽然素有才名。但实际上祢衡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个狂妄儒士罢了。既不能统兵作战也不能治国安邦。除了一张臭嘴别无所长。而最后祢衡自己也栽到了自己的臭嘴之上。祢衡这种四处结仇的人能活那么大也是一个奇迹。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方圆论坛


祢衡乃是华夏万千喷子之鼻祖!其喷功之强,喷胆之大,绝对能让当今无数喷子汗颜。

他也就是生活在三国,他如果生活在清朝,绝对活不过三天。

祢衡的狂,纯属表演。

祢衡冒着生命危险击鼓骂曹,并不是因为曹操篡权,并不是因为忠于汉室的大义。而是因为曹操的对他不够尊敬。


如果说,祢衡辱骂曹操,多少还有那么一点点理由。那么他辱骂刘表、黄祖就完全是寻衅滋事、故意挑衅了。

祢衡最终被黄祖所杀,完全是咎由自取。

他一系列狂背的举动,其实完全是他扭曲人格的外在表现!

祢衡是典型的表演型人格。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表演给别人看的。

祢衡颇有些才学。但是在门阀士族横行的东汉末年,祢衡算是寒门,在生活和仕途中,肯定遭遇到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在他看来,很多庸庸碌碌的人,都能够身居要职。他才华横溢,却只能流落江湖,得不到一官半职。


这样巨大的反差,造成他偏激的性格,也使他更加狂傲!更加目空一切。祢衡心想,你们这些臭番薯烂鸟蛋,有什么了不起,别人都敬你们怕你们,老子谁也不鸟。

他甚至把狂傲,当做成名的手段。一次又一次故意表演蔑视权贵的戏码,来博取虚名,满足他的虚荣心。

当他越表演越投入,甚至忘了是在表演的时候。忽然有人跟他叫起真来,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碾死了他。

所以,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狂。


上将嗳福斯


该死,用现在的话说:自己把自己作死。情商太低。

祢衡只是一介平民,他的才华可能除了自己的朋友孔融知道,而孔融也只是在举荐的时候有几句夸张的表扬外,并没有什么令人信服的功德让人知道。

所以他给人的印象是恃才狂傲,狂妄自大,唯我独尊,他一有不满,就开骂,不管对方 是什么人,可以看出他的心态有问题,目空一切,狂妄自大,无法包容任何人,不能和任何人相处。所以被推出推去,最后被黄祖给砍了。


岳剑


祢衡,青州平原般县(今山东临邑)人。个性恃才傲物.和孔融交好。两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诸事喜欢唱反调,而且比孔融更加狂傲,完全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大肆讥讽他。

曹操想给他一个下马威,便召他为鼓吏,是打鼓的小角色。这让祢衡大为不满,穿着不合礼仪的衣服来敲鼓,鼓敲得精彩,可被负责礼仪的官员训斥,说鼓吏应当穿特殊的服装。祢衡点头称是,来到曹操面前,一件一件慢慢脱下自己的衣服,直脱到一丝不挂。曹操尴尬得下不来台,强作欢颜地对宾客自嘲道:我想羞辱祢衡,没想到反被祢衡羞辱了。

曹操恼怒归恼怒,却始终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形象,尽量保持宽容爱才的名声。于是他采取借刀杀人的手法,派人强行把祢衡押送到荆州,送给刘表。刘表早知道祢衡的大名,奉为上宾,让祢衡掌管文书,并指出荆州官府所有的文件材料,都要请祢衡过目审定。但祢衡仍然盛气凌人,有一次他外出,刚好有份文件要马上起草,刘表于是叫来别的秘书,他们好不容易把文件写好了,谁知祢衡一回来,草草看了一下,就说写得太次,把它撕得粉碎,掷于地上,重新写了一篇交给刘表。刘表当然不能容忍祢衡的放肆和无礼,但他也不愿担恶名,就把祢衡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了。

(祢衡)

祢衡到了江夏以后,一开始,黄祖对他也比较看重,祢衡也颇为卖力,工作干得相当不错,得到了黄祖的嘉赏。然而,祢衡本性难移。建安元年(196年)黄祖在战船上设宴会,祢衡当着众宾客的面,尽说些刻薄无礼的话。黄祖呵斥他,他反而教训黄祖,黄祖非常生气,想要打他。祢衡还是怒骂不已,黄祖当即下令把他杀掉了。

(黄祖)

总的来说,可以看出祢衡这个人的心态有问题,目空一切,狂妄自大,无法包容任何人,也无法让任何人包容自己,不能和任何人相处。与其说是别人将他害了,倒不如说是他自己将自己逼上了绝路。因此,可以说他的死是咎由自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