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流胶是怎么回事?是什么病引起的?

搬砖的农村娃


桃树流的胶就是我们经常食用的桃胶,但是正常健壮的桃树是不会有胶流出来的。在我们农村自己家种的那几棵桃树,流胶现象却不少见,几乎都是种几年后就开始流胶然后慢慢死亡。



据我观察,桃树流胶一般发生在春季比较多,春季雨水多,气温比较低。桃树的主干还有比较大的主枝上,薄皮慢慢的鼓起,过不了多久就会破裂,然后就有柔软透亮的胶质流出来,刚刚流出来的桃胶都是透明或者褐色的流质,过不了多久就会变硬成了胶块。


桃树流胶的情况也是有几种不同的原因引起的。

1,低温冻伤、冰雹或者外力损伤、水肥不当、甚至修剪过重等原因引起生长衰弱而导致。

2,桃树感染了一些致病性真菌,比如说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以及疮痂病等等。

3,两种原因相结合,树势衰弱或者发生蛀干虫害,而导致真菌感染。



桃树流胶病的发生,以预防为主。一般健壮的桃树不会发病,所以我们就要加强水肥管理,注意桃树越冬的保温工作,以及对于越冬的病虫害的灭杀工作,增强树势提高桃树的抗病能力。

同时在每年的桃树萌芽之前,喷施一次石硫合剂,到了后期的生长阶段,没隔半个月左右就要喷一次杀菌剂,彻底的防止真菌感染。对于有些已经发生的病斑,在早春的时候把病斑切除再用防腐愈合剂涂抹。

总而言之,桃树流胶的原因有很多,一旦发病,树势就会变得更加的虚弱,甚至可以导致整株枯死。所以我们不但要加强水肥管理,也要做好各种预防工作,出现病情要及时处理,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

个人建议,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图片来自网络)


农民也优雅


桃树是农村种植最广泛的水果树之一,但种植桃树的果农也知道,桃树是最容易发生病害的,如白粉病、腐烂病等,还有一种大家不怎么重视的病害-流胶病,其实不然,感染了流胶病,轻者果树生长衰弱,重者果枝枯死,进而影响桃子的质量,给果农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桃树流胶病是一种病菌病害,并不是生理病害,病原菌以菌丝体与分生孢子器在树干、树枝的发病组织中越冬,来年在桃花萌芽前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并且从伤口或皮孔入侵,以后可反复侵入。

一般来说,桃树营养不良,口感较好品种易感染流胶,日常管理中,中耕除草、喷施农药、夏剪均可导致果枝受到不等程度的伤口,病菌借雨水入侵伤口,导致桃树流胶现象发生。今天就谈谈桃树流胶病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1、加强果园管理

改善果园土壤结构,底肥多施有机肥,促弱势树变强,合理修剪,减少不必要的机械伤口,同时对已经感染流胶病的树枝进行刮皮带出园外,感染较重的果枝砍除,\t对感染处喷施石硫合剂消毒,中耕除草,及时抗旱排涝。

2、营造小气候

炎热的夏季,桃树蒸发作用加大,我们可以在桃树根部铺设10厘米后新鲜杂草或提前种植绿被进行护墒,利于根部土壤湿润,营造果园小气候,强壮树体,也可避免阳光的照射引发日灼带来的流胶现象。


3、化学防治

对于流胶的果树,先辨别是真菌引发还是病菌引起,对症下药医治,如是真菌感染导致,喷施农用链霉素等,如是细菌感染,喷施甲基托布津等。


4、主干刷白

进入秋冬季,果树落叶后,对桃树进行主干刷白,刷白前一定要把流胶处处理干净,喷施一点多菌灵,然后在涂白,可减少病虫害的侵袭,有效的降低流胶的发生。


5、消灭病虫害

桃树进入4月便进行药物杀虫,此时多为天牛、金甲虫、瞎碰等,进入6月份,桃蛀螟幼虫、\t卷叶蛾幼虫为害极大,及时根据田间虫害情况对症消灭,减少因虫害导致的流胶现象。


总之,桃树的流胶病我们一定要重视,精选抗病品种,及时根据田间情况及树体流胶轻重,对症下药,平时田间劳作,注意保护果枝,降低机械伤口感染风险,发现病虫害,实时喷药医治,促桃树枝干健康,减少流胶病 的发生。


田园小哥


大家好,今天聊聊桃树流胶的情况,一般桃树流胶主要是树体主干、主枝、枝杈一些部位。初期会发现枝干部位出现肿胀的情况,在后期不断从伤口处分泌出半透明胶状物质,慢慢的胶状物体的颜色会逐渐变为褐色,最后变成棕褐色硬质胶块,这就是我们说的“桃胶”,据说它有清血降脂,缓解压力、抗皱嫩肤的功效。以前生产队有几十棵5月桃树,时常发现有树干上流胶的情况,最多的是用石灰水刷白。

一、发生原因:

1、是寄生性真菌和细菌的危害造成的:比如炭疽病、疮痂病、干腐病、腐烂病、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等,这些病害严重危害了枝干叶片,使桃树生长衰弱,降低抗性产生流胶病。

2、是病虫危害造成的:比如蚜虫、蚧壳虫、特别是蛀干害虫、钻心虫所造成的伤口,容易诱发流胶病。

3、是机械性损伤和冻害、日灼伤害造成的:在修剪过程中,使用机械不当造成的伤口,还有是低温冻害、霜害、冰雹、日灼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口,会导致桃树生长衰弱,引起流胶的现象。

二、发病条件:

一般桃树流胶病持续的时间较长,在4~10月份都可能产生,其中5~9月份危害最严重。桃流胶病产生和树龄、树势、技术管理水平、温湿度等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是树龄大、老化的发病比较严重,那些幼龄树发病是比较轻的。早春时节在气温15℃以上时会产生病害,在25℃左右温度和雨水较多的阶段病情比较严重,在入冬以后病情有所减轻。

三、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

①、对于桃树要多使用农家肥、有机肥,根据阶段性调节氮、磷、钾肥的使用量,改良土壤环境。合理的进行树体修剪、整形,使树体增强抗病力培育健壮的树势。在雨季要做好排水防涝的工作。

②、调节桃树修剪时间,对于那些生长旺盛,树势健壮挂果量大的桃树,可以进行轻度修剪,可以调整在冬季落叶后进行疏枝、短截、回缩修剪的工作。

③、桃树在冬夏季节,可以进行两次主干涂白,可以防止冻害、日烧和病虫害,能够预防流胶病的产生。同时要做好清园的工作,把病果、落果、病虫害枝梢、枯枝落叶杂草,全部清除园区集中烧毁,把桃树上的流胶硬块、腐烂组织刮出销毁,可以减少病原的产生。

2、药物防治:

①、在桃树萌芽期前,要进行两次以上的清园洗树,可以使用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进行全方位的叶面喷施,能够杀死越冬的病虫病菌。

②、如果发现桃树流胶的部位,可以及时刮除并涂药保护。先用小刀将病害部位的干胶和老翘皮刮掉,然后轻划上几道,进行涂药保护。药品配比:可以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70%甲基托布津、50%退菌特和50%硫悬浮剂的1∶5混合液进行伤口涂抹,如果病害严重可以间隔7~10天再涂抹1次,随时发现伤口就及时处理。

③、根据桃树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要合理用搭配用药。在3月下旬~4月中旬,可以使用石硫合剂,搭配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5000倍液、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进行初期的病害防治。

④、在5月上旬~6月上旬、8月上旬~9月上旬,是侵染性流胶病的高发期,在每次高发期的前几天,可以选用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粉剂8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可以提前预防病菌感染,每间隔10~15天喷施1次,可以连续防治3~4次,要注意轮流更换使用,减少病菌的抗药性。

⑤、对于桃树虫害的防治,要在4~5月份左右,及时防治天牛、吉丁虫、钻心虫等蛀干害虫,可以在蛀入孔放入磷化铝片,或用棉花沾取40%速扑杀100倍液塞入蛀虫孔把口封死。也可以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抗蚜威乳油2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病虫害。灭杀蚧壳虫,可以用40%速扑杀1000倍,或48%乐斯本10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最后还要注意桃蛀螟幼虫、卷叶蛾幼虫、梨小食心虫、蝽象等害虫,谨防它们对桃子果实的危害,降低了果实的商品性。

以上就是桃树流胶的原因,和具体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我觉得前期的预防工作才是关键,预防措施做到位了,后期管理才靠谱,一方面提高了桃子果实的口感甜度、商品价值,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各种本。大家可以关注我一下,相互学习交流经验,谢谢!


甜园芒果


今天来说说桃树流胶是怎么回事?我家花坛里种了一棵桃树,我很喜欢吃桃子,却最害怕摘桃子的时候蹭到桃胶,桃胶黏黏的,沾到衣服上洗都洗不掉。其实桃树流胶就是桃树生病了。桃树流胶与桃树长势太弱,土肥水管理不当,及感染真菌性病害所致。流胶主要发生在桃树的基干或主枝等部位上,它是桃树流出的胶体,与空气接触以后才变成的茶褐色琥珀状胶块。胶块如果感染腐生菌以后就容易腐化变质,久而久之逐渐烂掉。桃树长时间的流胶,严重者还可导致桃树死亡。

下列原因均可使桃树流胶:

1、真菌及细菌的危害。如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等,这些病害寄生枝干,还危及叶片,使桃树长势衰弱,还降低抗性。

2、虫害所造成的伤口也会易诱发流胶病。

3、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以及冻害、日灼伤等。生长期修剪过度及重度整枝。

4、接穗不良及使用不亲和的砧木等。

5、土壤不过于粘重,排水不良,灌溉不适当,地面积水过多等,这些都是造成桃树流胶原因。

找到了桃树流胶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找准流胶的"病根",相应地也为我们预防与治疗桃树流胶找到了途经:

1: 让树体保持稳定的树势,确保桃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比例协调。

2:增施有机肥,适量施用氮,磷,钾肥和微肥,做到士壤缺啥补啥,合理浇排水,保持良好的士壤环境。

3:积极防御极端性气候给桃园带来的伤害。尽量减少机械性损伤。

4:坚持做到保护措施,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5:合理修剪树枝,避免果树大小年。





浙乡小霞


清江鹤的屋后有一块抛荒的桃园,每到初夏季节,桃树上就挂满了琥珀状的胶块,成了孩子们撒欢的乐园。

桃树为什么会流胶?清江鹤认为桃树流胶与桃树树势太弱,桃园土肥水管理粗放,桃园养护措施滞后及感染真菌性病害所致。流胶主要发生在桃树的基干或主枝等部位上,它是桃树流出的胶体,与空气接触以后才变成的茶褐色琥珀状胶块。胶块如果感染腐生菌以后就容易腐化变质,久而久之逐渐烂掉。如果树体长时间的流胶,则树势会慢慢减弱,严重者可致树死亡。

从病理的角度来说,桃树流胶有生理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导致生理性流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定植的桃苗因外界原因形成的"小老苗"就容易发病。还有如我们修剪时过重,导致树势生长失衡,刻伤与修剪时留下的剪口愈合不好也可发病。


其次就是挂果园,因为管理粗放,水分过多或过少,施肥不当,使本来土质都很粘重的士壤酸度过高。果农因为追求产量,结果太多严重出现大小年等都可以造成生理流胶。最后就是极端性气侯的影响,如突降霜害,突然出现极端性的低温,突降雹子等也可以造成生理流胶



侵染性流胶主要是病菌从树的皮孔,伤口或侧芽侵入。具有潜伏性。侵蚀病体当年不发病隔年发病。一般来说,大龄树体发病重,幼树发病轻。一年之中春季少病少,夏季和秋季发病多。原因是春季树体在桃园冬管以后,部分病菌孢子被铲除,树体萌动以后,患病部位也容易愈合,抗逆性强。



找到了桃树流胶的原因,那么我们就找准了流胶的"病根",相应地也就为我们预防与治疗桃树流胶找到了途经:

一是复壮树体保持稳定树势,确保桃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比例协调。二是增施有机肥,适量施用氮,磷,钾肥和微肥,做到士壤缺啥补啥,合理浇排水,保持良好的士壤商情。

三是积极防预极端性气候给桃园带来的伤害。尽量减少机械性损伤。四是坚持综合植保措施,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五是合理修剪合理负载,避免果树大小年。


清江鹤


桃树流胶在各地桃树上均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由于果农对桃树流胶病的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导致流胶发病严重,制约着桃树的正常生长和产量的提高,成为果农头疼的病害。在今年春天,我们基地不少果农就因此病害损失严重。

今天我就借这个话题,更加深入了解桃树流胶原因和具体防治措施。

桃树流胶原因有两种:侵染性和非侵染性

侵染性流胶病:它是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树干,主枝及侧枝,导致树势衰弱,叶片变黄,严重时逐渐枯死。

非侵染性流胶:主要是指土壤的通透性,各种病害,机械损伤及施肥不当有关。

桃树流胶病症状表现

桃树流胶病主要危害桃树主干,主枝及侧枝。严重时可危害果实。

新稍危害:在新稍上,多以皮孔为中心,形成大小不等的突起病斑,后流出无色半透明的胶液,而后变为茶褐色,摸起坚硬呈结晶状。

枝干危害:皮层先呈现1-2厘米水泡隆起,病部渗出褐色胶状液,导致树势衰弱,叶片变黄。严重时枯死。



果实危害:果核内分泌出黄色胶液溢出果面,病部硬化,严重时出现龟裂,病果不能生长发育,无实用价值。

桃树流胶病发病特点

①病害具有复发性:病菌在被害枝条,杂草越冬,在第二年气温在15度左右时,病菌溢出胶液。

②病害具有传播性:当病害萌发后可通过雨水和风传播,顺着枝条流下或溅在新稍上,从伤口处侵入,成为病菌源。

③病害具有季节性:该病在温度为24-25度,相对湿度为80%左右较易发病。主要有两个发病期,第一次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第二次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极易发病。

④病菌具有部位性:该病菌流胶部位与枝干生长方位有关,在枝干基部较上部受害严重,侧生枝干向地表一面重于向上部位,经常遭受日灼伤害枝干受害严重。

桃树流胶病防治措施

①、采取高垄栽培:在桃树栽培时采取高垄栽培,并在桃树行间深挖排水沟,这样有利于桃树排水,防止土壤积水。

②、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在秋季桃树成熟后,可在桃树两侧挖长100厘米,宽50厘米,深50厘米条沟,将表土与有机肥并配合磷钾肥混合填入沟内,底土盖上面,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③冬季修剪果枝:桃树流胶病由于一部分是人为修剪果枝时造成伤口感染病菌,如果改为冬季修剪,可减少伤口感染,从而减少病菌发生。

④及时防治虫害:在桃树生长期防治害虫造成的感染,特别是桃红颈天牛,经常检查树干,发现害虫及时挖出,并在成虫发生时,在树干上涂白,防止成虫产卵。

⑤涂抹生石灰:我们将生石灰涂抹在流胶处,对于发病严重的果树可用竹片刮去干胶和老皮,露出嫩皮后,涂粉较好。注意涂抹时在树液流动时为宜,该时期流胶范围小,植株感染较少,便于防治。

⑥药剂防治:在3-4月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5000倍液,在5-6月高发期可用25%施宝克乳油500-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15天喷一次,连喷3-4次,注意农药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性。


桃树流胶可使果树早衰,产量降低,直接危害果农经济效益,它的发病原因与我们的农事操作,田间管理及真菌感染有关,我们在防治时从日常管理和药剂多方面进行,才能达到理想防治效果。

关注燕子在新疆,分享更多的农业种植技术,现在就要接近桃树秋季管理了,在此希望果农明年有更好收成。


燕子在新疆


你好,桃树流胶是桃树流胶病。

流胶病症状

侵染性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枝干上,也可危害果实。一年生枝染病,初时以皮孔为中心产生疣状小突起,后扩大成瘤状突起物,上散生针头状黑色小粒点,翌年5月病斑扩大开裂,溢出半透明状黏性软胶,后变茶褐色,质地变硬,吸水膨胀成胨状胶体,严重时枝条枯死。

多年生枝受害产生水泡状隆起,并有树胶流出,受害处变褐坏死,严重者枝干枯死,树势明显衰弱。果实染病,初呈褐色腐烂状,后逐渐密生粒点状物,湿度大时粒点口溢出白色胶状物。

引起流胶的原因有俩种情况

1、生理性流胶

桃树流胶病分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种类型

桃树非侵染性流胶病为生理性病害,发病症状与前者类似,其发病原因:冻害、病虫害、雹灾、冬剪过重,机械伤口多且大都会引起生理性流胶病发生。此外结果过多,树势衰弱,亦会诱发生理性流胶病发生。

这个比较常见,在地里干活,机械碰到树,树就会流水,慢慢就粘稠了。

2、侵染性流胶

经研究确认,桃流胶主要由真菌侵染引起,即由葡萄座腔菌和桃囊孢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侵染所致。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树干、树枝的染病组织中越冬,第二年在桃花萌芽前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并且从伤口或皮孔侵入,以后可再侵入。

结束语:引起流胶有俩种情况,侵染性流胶起主导作用,如果了解更详细,可以参考号内桃树流胶病病理及综合治疗方案。


毛氏部落


桃树流胶病是桃树栽培中常见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及主枝上,轻者造成树势衰弱,重者引起死枝、死树。淮南 地区桃树栽培中也普遍存在这种病害。长期以来,由于对桃树流胶病的认识不足,故在生产中没有采取针对性的防治 措施,致使不少果园发病率较高,减产严重,果农对此非常头痛,有的甚至砍除桃树改种其他农作物,严重影响了桃 树的生产和发展。


发病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流胶病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故在生产上没有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致使不少果园发 病率很高。目前已知的原因有2种,即非侵染性危害和侵染性危害。非侵染性危害即生理性流胶,主要由以下几种原 因造成:

(1)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我市的曹庵、三和等地区土质粘重,土壤透气透水性差,发病重,而八公山地区 的山地桃园发病轻。

(2)由各种害虫,特别是蛀于害虫造成的伤口易诱发流胶病。

(3)机械损伤,如生长期修剪过重等 。

(4)施肥不当,长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恶化了土壤结构。侵染性危害主要由真菌引起。根据调查发现,凡是 管理较好的果园发病轻,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重,老树发病重,幼树发病轻。


综合防治措施

根据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生产实践中应以农业防治和人工防治为主,化控为辅,化控主要控制孢子的飞散和孢 子的侵入。具体措施如下:

5.1 果园排水我市部分果园平地栽植,且又未采取高垄深沟的栽植方法,造成雨后果园积水严重,而桃 树是一种极不耐涝的树种,因此要加强果园排水。在桃树行间深挖排水沟,挖出的土向两边堆放,越靠近桃树树干的 地方堆得越高,行的中间为深沟,形成高垄深沟栽植形式,这样既有利于排水也有利于灌溉。

5.2 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 我市许多桃园土质粘重,而果农又长期施用化肥,进一步恶化了土壤结构。针 对这种情况,每年要深翻改土结合增施有机肥,具体做法为:第1a在距树干1in外左右两侧挖长lOOcm、宽50cm、深50 cm的条沟,表土与底土分开,然后将表土与有机肥混合填入沟底,底土盖在上面。第2a在另外两侧按此方法进行,以 此类推,这样土壤结构就能不断得到改善。另外,结合施有机肥可以适量增施磷、钾肥,增强树体的抗逆性。

5.3 调节修剪时间 桃树生长旺盛,如在生长季节进行短截和疏枝,人为造成伤口,遇适温高湿,伤口易出现流 胶。应改生长期修剪为冬眠修剪,这样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伤口很少流胶。

5.4 及时防治蛀干害虫蛀干害虫造成的伤口也易引发流胶,危害严重的是桃红颈天牛,经常检查树干,发现新 鲜虫粪将皮下害虫挖出,用0.6g磷化铝片分成8等分,每一排粪孔塞人l片,然后封泥。成虫发生期,在树干上涂上 白涂剂,防止成虫产卵(白涂剂用生石灰lO份,硫磺粉1份,水40份加少量食盐调和而成)。

5.5 刮疤涂药秋季落叶后要对树干和主枝用白涂剂进行涂刷。春季发芽前对桃树枝干喷5。Be石硫合剂杀灭活动 的病菌。对于已发生的流胶病,可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防治:(1)生石灰涂抹法。将生石灰粉涂抹于流胶处即可,涂 抹后5~7d全部停止流胶,症状消失,不再复发。涂粉的最适期为树液开始流动时,此时正是流胶的始发期,发生株 数少、流胶范围小,便于防治,减少树体养分消耗。


菩提大院


这种现象称作为桃树流胶病,是桃树比较常见的一种“伤流”现象,主要受害在枝干上,有时果实也会出现流胶现象,对于桃树出现流胶病有以下几点建议和预防方法。



1.桃树出现流胶病也是一种生理性的病害,桃树受伤后都会引起流伤现象。导致流胶病的现象也有很多种,比如常见的有:施肥不当、虫害、修剪过重、地势低洼、结果过多等现象都有可能发生流胶病。


2.对于流胶病最快的栽培管理措施是让伤口尽快的愈合,果园如果地势出现干旱要及时的灌水,或是低洼又遇雨季要注意排水,尽量选择使用农家肥等有机肥,壮树才能防病。

3对于桃树要合理的修剪减少数干的伤口对于造成的伤口要涂药保护和修剪伤口促进伤口的愈合才能防止流胶病的发生,对于冬季的树干要涂白,防止发生冻害。


最后要及时的防治桃树病虫害,对于桃树要及时的防治各种为害枝干的病虫害,防止对桃树造成病伤或者是虫伤。


鲜果农阿军


桃树流胶分为流胶病和疣皮病两种情况,桃树流胶病是流胶病和疣皮病的统称。

一、流胶病

流胶病是因真菌性侵染造成桃树枝干,其表现为感染的多年生的枝干呈1-2厘米的水泡状隆起,对于新梢常以皮孔为中心,呈凸起状。染病后渗出透明胶液,再与空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成为茶褐色胶块,流胶病能导致枝干溃疡,造成树势衰弱,严重时造成枝干枯死。

二、疣皮病

疣皮病主要发生在一至两年生的枝干上,在枝皮孔发生疣状小凸起,渐渐发展大约直径4厘米的疣状病斑,其表面散生小黑点,在发生该病后的第二年,此病斑继续扩大,直到破裂并溢出树脂,疣皮病使枝条变粗糙且黑,严重时造成枝条皮层坏死以及枝条枯死。

三、桃树流胶病的防治

桃树流胶病是真菌侵染和生理性原因共同造成的一种病害,土壤黏性重、氮肥过多、排水系统不良、夏季修剪重或者虫害伤口都能加剧桃树流胶。

因此主要防治方法:

1.加强桃树果园管理

2.合理施肥,增强树势

3.合理修剪树枝

4.加强对虫害的防治

5.及时清除或者修剪病枝,对清除的胶块应当在伤口处涂抹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以上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