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服裝廠招工越來越難?

老劉說遊戲


招工難,就是管理人員的素質和工資待遇問題,出門打工就是賺錢的,我六年前一個老闆聘請我給他招工做汽車坐墊,他幾次找我,我答應幫助他,空蕩蕩的車間只有機器,我用我信用和能力把工廠裡搞的人滿為患,來多少定單都能按時出貨,老闆看到生意興隆,財源廣進了,把我辭掉了,工人工資不按正常發了,計件工資,這扣那扣,工人都慢慢的辭職了,我做事比較謹慎認真,誠實守信,找不到工人的工廠天天招工的都有陷阱的,我後來去北京打工,我在家政行業也做到了頂級人才,做什麼事都要具備責任心和擔當才行的,如果讓我再次做車間管理,我還是最優秀的[機智][機智][機智][機智]



奇石美玉小石頭


現在工廠招工本來都難了,但是服裝廠更難,我一表妹在廣州的一家服裝廠,說一下她吧,她和老公一起進廠,從學徒三個月到和老員工拿工資差不多,她兩口是很能吃苦的人,她給我說,上班從早上七點開始到晚上十二點是經常的事,就這,一個月五千多塊,最高的一個月拿了六千多,計件工資可以想象有多累,兩人不捨得吃,不捨得花,每月攢錢近一萬,做了差不多四年,回家把房子給蓋了,後來給累出了腰椎間盤突出,開始還不相信,又複查,是真的,但是還沒辭職,接著又幹了半年,後來真正讓她辭職的原因是老闆把單價高或者好做的活都給了老闆的老鄉做,很不公平,實在是忍不下去了就辭了,

服裝廠很多都是規模小的,說倒閉就倒閉了,管理者完全看心情,什麼領導位置都是自己的親戚,好事都給自己老鄉,這樣對老員工很不公平,導致留不住人,我沒進過服裝廠,不知道里面是什麼樣的,如果讓我選我不會進服裝廠的。


爵士時代的麻雀


現在只要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其實普遍都存在招工難的問題。現在目前還有部分70.80後員工和少部分90後奮戰在一線,等到00後那一代,估計招工會更加難。

從工廠角度來看,近幾年各項成本不斷攀升,尤其是人工成本,給很多製造企業帶來很大的壓力,很多加工老闆接回來的訂單可能只能付工人工資,甚至有的訂單接回來就是為了養工人。一年也就旺季的那幾個月能賺點,像今年這種行情可能很多工廠能把工人養活就不錯了。

從工人角度來看,現在生活成本也高,雖然很多工廠打著月薪上萬的標語,但大家都知道服裝廠都是計件工資,想要拿到那個數字,都是用長時間的加班辛苦換來的。現在這個縫紉工工種,工作時間太長,還會造成頸椎問題,屁股坐爛等一堆職業病。

再說現在工人的選擇餘地也比較多。很多人並不羨慕服裝廠那看上去的很高的工資,他們不願進工廠上班,反而願意去做工作時間不那麼長,相對比較輕鬆的營業員,客服等工作。雖然工資低點,但人相對輕鬆點,也還能照顧到家庭。

現在在一二線城市服裝廠上班的,很多都是因為老公(老婆)或者孩子在這邊,他們才留下來做的。還有很多以前在一二線城市工廠上班的,現在隨著孩子長大,基本都回去陪孩子讀書了。當然他們回去也還是想邊陪孩子讀書邊找點事情做補貼家用。所以現在一般縣城周邊學校出現很多服裝廠,基本形成服裝廠跟著學校走的局面。

按現在的形勢下去,招工難只會愈演愈烈。雖然也有很多工廠在想辦法,增加智能化設備應對這種情況,但目前很多技術還不夠成熟,估計還有相當一段時間內,技術好的縫紉工還是非常吃香的。

不過也勸告那些做縫紉工的師傅們,既然選擇了幫老闆打工,也不要這山望見那山高,一年換幾茬工廠。如果穩定在一家工廠做下去,總比你一年到頭到處亂跑的收入要高。當然如果你是抱著打臨工的心態就另當別論。

我是裁縫方師傅,希望我的分享能給您帶來點幫助,歡迎跟更多的同行朋友多多交流!


裁縫方師傅


為什麼現在的服裝廠招工越來越難呢?主要有這幾個原因,工作枯燥,繁瑣,上班不可以說話,手腳並用,一直重複著同樣的動作。上班時間太長,服裝廠的工作時間太長了,一般都是十多個小時,全手工作業太累人了,一天到晚坐著,車間裡灰塵很大,容易得職業病,集件制度沒產量就沒工資,工人像機器人一樣。打工族的素質提高了,文化水平提高了,完全可以去找輕鬆一點的工作;還有就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愁吃穿,也就不用把自己弄的那麼累,再說現在的人還講究生活質量。



記得二十多年前,我還是親戚帶著去打工的,在成都,用的還是老式縫紉機,頭幾個月是沒有工資的,老闆只管伙食,還是願意幹,那個時候是扛著縫紉機,揹著機頭到成都洞子口的二道口找活,那個時候不怎麼會的人家都不要,除非熟手帶,還沒工資,上班時間也不穩定,忙起來做通宵,閒起來幾天甚至一個月沒活做,一個個還是願意做,只因那時生活條件差,也沒讀多少書,就業困難。記得我到江蘇的服裝廠打工,進廠的時候還要考試,人家還看你技術好不好,不好的就不要,那個時候這邊好多廠,工人都滿滿的,現在工廠倒閉了很多,廠裡還沒多少人,我們廠從四個組變三個組到現在的兩個組,現在只要是個人,不管會不會都要。



也不知道服裝廠的未來會怎樣。


麥香四月


首先應該要先糾正一個問題,不光是服裝行業招工難,而是幾乎所有低端製造業招工都難。這是中國處於經濟轉型中必然經歷的陣痛。

先來了解為什麼以前招工容易!90年代去福建沿海,大部分外來務工人員所從事的都是低端加工業的流水線員工。那時候國內的生產自己品牌的工廠很少,幾乎都是代工。工廠有用不完的勞動力,很多都是17.18歲左右的小姑娘和小夥子,他們跟著中國製造業的浪潮而輟學,選擇外出務工。年輕人放棄學業外出打工是有多層次原因的,總體來說能賺錢是最主要因素。

時間回到現在,90年代外出上流水線的工人現在都多大了?起碼都三十以上了,大多都結婚生子,女的都在家帶小孩。男的年紀那麼大了還有幾個願意回到流水線上當工人。而現在的青年勞動力又不願意再從事這種無趣,繁重的體力勞動的工作了。這批年輕人家庭條件相對要好,而且大部分都上過學。都想做更有體面的工作。

從事服裝生產還有製鞋,都是非常辛苦的。忙的時候每天都是十二個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間,可以說是用生命在賺錢。很多從事這些工作的下了班臉色都是非常差,身體也會經常吃不消!

低端製造業難招工是一個自然的經濟規律,我認為無需過多恐慌。企業需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善待員工。向更好利潤產業轉型才是可持續的發展之道!


80末有話說


服裝行業是中國最早最成熟的行業,中國的服裝廠更是多如牛毛!而服裝的價格、利潤、行業特點導致了,這類企業是屬於低端製造型行業。


看看現在很多衣服只賣幾塊錢、十幾塊錢,除去物流、原材料、經營等等成本,利潤能有多大?而人工成本更是服裝行業的最大頭成本。行業裡惡性競爭,想辦法降低賣家的結果就是導致企業要大大縮減各種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直接的影響就是在服裝行業裡工作的,工資待遇普遍偏低,這樣拿什麼去招人?


春夏刺繡T恤


我想不只是服裝廠難招人,好多工廠企業都存在用工荒這樣的問題。

先不說服裝廠,各種忙,各種不分晝夜的加班,累,沒有什麼妹子。
就說90後剛畢業踏入社會,有誰會願意自己一個大學生去工廠做一線工人,90後,作為新生代的主力軍,在移動互聯網的影響下,性格逐漸變得更加的追求個性與自由,今天有錢今天花,沒有太多的生活壓力,對世事不諳,也讓90會變得越發的變得更加的不可捉摸,艱苦的工廠環境越發不能讓充滿生機的90後安靜的坐在機器前,像他們的前輩一樣,苦苦的鑽研技術,為一家的生計發愁。

再來說說70、80後,70、80後都已經成家了有老有少的。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在習近平書記帶領的脫貧之戰中,絕大部分地區都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部分外來人員興起返鄉創業,返鄉就業。在自己家門口就能掙錢,又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呢。


啊啊啊阿偉


對於在服裝廠上過班的人都知道,服裝廠很多都是計件的沒有保底這麼一說,我也曾經在服裝廠做過,2004年時服裝廠月工資過萬也有,但真的很辛苦工作環境也很差,每天車間裡都是灰塵滿天飛,尤其是做牛仔的有的布料掉色很嚴重更沒得說,每天上班的時候是白白淨淨的下班時那髒的臉都是綠的,灰塵大的帶口罩都不管用,再說要拿高工資那還得看你手腳夠不夠快,計件的都是能者多得,現在很少願意從事這種又累又辛苦的工作。


LOVE無跡小林


服裝廠招工難的原因有很多:

1、服裝企業勞動強、時間長、環境差:

服裝行業一直以來是加班加點的代名詞,福利條件差,住宿環境差、夏天沒有空調,企業管理缺乏人性化,找不到安全感和歸宿感。

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不願意選擇勞動強、時間長、環境差的服裝行業。

2、全國各地經濟的快速發展,服裝產業鏈接逐步開始轉移:

勞動密集型的服裝企業首先受到影響,各地的服裝企業也不斷增加、而且福利待遇適中、離家近等原因,吸引了大部分服裝技術工返家鄉、留家鄉發展。


為了留住服裝員工,有幾點建議:

1、儘量減少工作時長,調整工作時間:

達到8小時工作要求,為了適應工期需要,可以採用兩班工作制;

縫紉流水線增加傳遞節拍時間,降低傳遞密集度,減少由於吊掛線、單件流等同步強制性節拍給員工造成的思想壓力;

2、工資調整:

這是最普通、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一招了。

A法:比如有企業年終通過發年終獎、工齡獎、多一個月工資等方法來穩定老員工,,年終獎來年5月份發放,老員工基本不流失。

B法:比如在年終就給出明年的加薪標準,用新標準吸引工人返崗,提前預防員工年後被搶走。

3、建立管理體系,制度規範化: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用工問題,企業要建立一套標準化、透明化管理體系,向管理要效益。

從跟單、採購、生產各環節來控制,降低各環節不必要的浪費(例如人工浪費、工時浪費、搬運浪費等),提高工人積極性。

生產中全面使用GST標準工時,使用GST標準工時進行生產流程編排、生產排期的計劃、人員及機器設備的合理配置,從而達到人、機、流程上最合理、最高效的配置。

推廣使用輔助工具、簡化工藝來降低工藝難度,以減少對熟練工人的依賴度。

4、企業文化建立,增加感情溝通交流:

現在講人權、講人情,所以管理要從人性化上下功夫,要關心員工生活、關心員工福利、讓員工有歸屬感,比如辦員工生日會、幫員工買火車票,這些都是企業招人、留人的法寶,用起來效果不錯。

- 定期給員工舉辦生日會,為員工送上生日蛋糕或小禮物。

- 逢年過節發送問候短信,關心員工本人及家人的生活,比如有些企業因為員工小孩沒有人照顧而影響工作,企業就會建立兒童託管中心。

- 服裝企業多數男女比例不平衡,也有很多女工為了相親和結婚而一去不復返了,所以有些企業在招人時就考慮到男女比例的問題,同時也創造男女交往的機會。

領導者多關心基層員工,多表揚、少批評,尤其不能當眾批評。

5、物質方面:

不斷改善不同口味的飲食結構、改善員工住宿條件、改善生活狀況。吃住補助法、可設立老員工津貼補助法、可建立關愛基金、可建立員工子女教育基金,也可為員工的配偶或小孩購買醫療保險等。

6、運用APP:大家可以上服裝人APP上發佈招聘信息,上面匯聚了全國各地的服裝人。


快樂天使與惡魔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都是帶有矛盾性的問題,不徹底解決矛盾,永遠都是一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