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户籍政策看环京楼市分化

从户籍政策看环京楼市分化

环京新干线连续两天文章都在解读廊坊及北三县新版户籍政策,从户口迁移细则能明显看出环首都城镇的地位变化,和楼市"价值越高、调控越严"步调一致,环京区域楼市的分化程度也将进一步加强。


01

如果单纯按照按照与北京的交通距离看,也就是从环京与北京的地缘性关系,环京可以划分为三个圈层。


从户籍政策看环京楼市分化

第一圈层:燕郊、大厂、香河、廊坊城区、永清、固安、涿州

从户籍政策看环京楼市分化

第二圈层:宝坻、武清、 霸州、高啤店、涞水、怀来

从户籍政策看环京楼市分化

第三圈层:滦平、唐山城区、秦皇岛城区、文安、任丘、雄安新区、保定

从户籍政策看环京楼市分化

目前从环京楼市的整体表现来看,严格的限购政策已经给环京楼市全面降温,以第一圈层为代表的环首都城区房价基本整体腰斩,而第二圈层的下跌幅度稍小,第三圈层确有部分城市出现上涨,这也和调控政策的松紧直接相关。

2017年317调控之前的环京楼市跑全国。以廊坊为例,据统计,2016 年比2011 年(北京限购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廊坊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了85%和 268%,同期全国的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只分别同比增长了44%和 101%,廊坊市场无论销售面积还是销售总额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数值的两倍。


从户籍政策看环京楼市分化

环北京区域在2013年之后火热表现,和北京投资需求外溢有很大关系。北京越来越严厉的限购政策,配合北京房价上涨,使北京出现“有房屋投资意愿但无本地投资资格”的大量潜在买家,这些人中有相当数量涌入环北京区域。而限购政策则完全堵住了新买家的入场,只靠本地人的购买力,是无法支撑如此高昂的房价。

房价走势和区域限购政策完全相符,第一、第二圈层楼市因受北京外溢需求影响较大,当调控收紧抑制北京的外溢需求后,房价下降明显;第三圈层的房价自身影响因素高于外界影响因素,受外溢需求影响较小,房价走势也符合全国四五线城市去库存的逻辑。

02

根据新版廊坊市落户政策,第一圈层里有廊坊市区、固安、永清三个城市已经放松落户标准。

由于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紧邻机场的廊坊市区、固安、永清全面进入“临空经济圈”,原本最担心的借机场炒房的概念已经失效,此时再继续施行2017年的落户标准已无必要,这也与国家要求的推进城镇化进程理念不符。

三地都在人才落户方面对“临空”专业人才留出了足够的弹性空间,这也符合产住一体的环京卫星城建设理念。

从户籍政策看环京楼市分化

廊坊市区作为地级市,下辖的广阳区、安次区、高新区本身就具备良好的自我造血能力,还有从下辖区县朝上导流的优势,受户籍政策羁绊的影响最小。

永清:我县主导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科创服务、临空服务、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服装服饰、文旅康养、现代农业等)的从业人员,可以凭相关学历证书、劳动合同、社会养老保险证明、户口本、身份证办理我县城镇常住户口。

对固安、永清来说,通过产业优势吸引相关企业迁移,相关技术人才落户,能吸引多少增量则成了最重要的楼市支撑量化标准。

尤其对“我爱北京天安门正南50公里”的固安来说,新版的落户政策则是一个新的起点,处于合理的通勤范围,加上区域产业的承载力,笔者认为固安将是南三县里面发展空间最具想象力的卫星城。第二圈层是以宝坻、武清为代表的天津新区,从通武廊轻轨规划天津最早提出并最积极就能看出,天津这两个远郊区对融入京津冀一体化的迫切是非常明显的。宝坻与中关村管委会和中关村发展集团加强合作,提速建设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打造中关村“新地址”。启动建设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区”,构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微中心”。

在争夺非首都功能溢出方面,宝坻、武清和北三县并无区别,都是在争抢一块蛋糕。在北三县户口没有完全放松和基础教育没有提升到一定水平前,随着武清、宝坻轨道交通的提速,吸引力也会逐渐上升,再加上天然的教育优势,武清、宝坻的楼市支撑基础还算稳固。

从户籍政策看环京楼市分化

第三圈层的代表城市大城、文安、第二圈层城市高碑店和霸州,从雄安新区对房地产的操作上已经看不到希望后,炒房客已经全数撤离,此时放开户籍政策已经无关轻重。这类城市更多的还是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融入雄安新区的产业大规划中,来获取自身的发展驱动。

03

最后,我们好好聊聊作为廊坊新版户籍政策里严控落户标准超过市区的三个县域小城。

从全国最严的“分县域”调控,到一以贯之的单独设立落户标准,北三县一时风头无两。

河北省廊坊市下辖的三河市、香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下称北三县)夹在北京市和天津市之间,南隔北京市通州区和天津市武清区与同属廊坊市的广阳区相望,北隔北京市平谷区和天津市蓟州区与同属河北省的承德市兴隆县相望。

从户籍政策看环京楼市分化

首先,河北从外面将北京和天津包了“饺子”,只留给天津一个出海口“喘气”;反过来,北京和天津又联手将河北包围,只不过它俩包围的只是河北廊坊市的三个县——大厂、三河、香河。就是在这种“包围”与“反包围”中,诞生了一种奇特的地理现象——飞地。

何为“飞地”?简单地说,它是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连接的土地。也就是说,该行政区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属下的飞地,而只能“飞”过其他行政区域到达该地。

从户籍政策看环京楼市分化

这种独特的飞地形态在设立后几十年间并无特别的优势,直到2012年,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 ”,明确了通州作为城市副中心定位,与通州全面接壤的北三县楼市开始起飞,虽然经过2014年全国范围的房地产周期调整,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三县统一规划提出后,北三县的楼市热度达到巅峰。

从户籍政策看环京楼市分化

随着2017年3月一纸限购令,北三县楼市直接进入冰封状态。

到目前为止,接近三年的调控期被业内人士称为环京楼市挤水分的过程,北三县为代表的第一圈层因为限购最为严格,价值已经完全回归理性。

除去因通勤距离天然优势作为居住价值的支撑外,随着北三县楼市的泡沫出清,逐步企稳的房价也将北三县的楼市投资导向价值回归。

如果说城市副中心的千年大计、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城市圈让老百姓觉得高大上,在副中心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北京市政府搬迁所带来的四十万人口纾解,将会带来更多配套产业,北三县与通州的四统一规划都将实实在在的提高环京区域的养老、医疗、教育、交通水平。大七环的通车、燕郊的地铁、大厂的厂通桥、香河的京滨城际、京唐高铁、环京城际、通武廊轻轨,这些基础交通项目都将扎扎实实为北三县城市群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支撑。

如果从廊坊户籍政策实施标准来看,目前为副中心服务的北三县,将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进入基础配套提升的关键周期。

户籍政策的分化也代表环京卫星城各自的发展路径越来越清晰。

因此,单纯从楼市来看,北三县因落户政策所带来的价值回归不见得是坏事。

北三县,也是接下来环京最值得关注的区域。


点击下方二维码关注“环京新干线”,专注解读环京都市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