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之足少陰腎經,有多個重要穴位,湧泉太溪都在這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可見經絡對人體的重要性,今天所介紹的是十二經脈中的足少陰腎經。

循行於人體上部肢體的為手經,循行於人體下部肢體的為足經,然後外屬於陽,內屬於陰,所以對於足少陰腎經來說,它所循行的部位是身體的下肢內側部位。

十二經脈之足少陰腎經,有多個重要穴位,湧泉太溪都在這

足少陰腎經的大概循行路線是什麼呢?我簡單來說一下。

足少陰腎經起於足小趾下,斜行於足心,沿著內踝後,分出進入足跟,向上沿著小腿內側後緣,向上經過大腿內側後緣,穿過脊柱,屬於腎,絡膀胱。有一條直行,從腎上行,穿過肝和膈肌,進入肺,沿著喉嚨,到達舌根兩旁。

另一條分支從肺中出發,注入胸中,交於手厥陰心包經。

這就是足少陰腎經的大概基本的路線。在我們人體中,經脈跟臟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那麼足少陰腎經又與我們體內哪些臟腑器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呢?

主治生殖泌尿系統疾病,可以治療遺精,陽痿,小便頻數等;還能夠治療一些婦科病,比如前陰病,月經不調。還能夠治療頭面五官的病證,比如頭痛,目眩,咽喉腫痛,牙齒疼痛,耳聾以及耳鳴等。另外經過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能夠治療下肢冷,內踝腫痛等疾病。

對於經脈的大致功能我們基本已經瞭解。在足少陰腎經中有27個穴位,其中有很多是一按就有效果的要穴,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出現頻率比較高的,經常用得到的足少陰腎經上的幾個穴位。


十二經脈之足少陰腎經,有多個重要穴位,湧泉太溪都在這

一,湧泉穴

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大家對這個穴位一定不陌生,根據這個穴位的解剖部位,他能夠治療足心熱。另外還能夠治療大便困難,小便不利的病證。根據他經脈所經過的部位,還能夠治療咯血,咽喉腫痛,喉嚨麻痺疼痛等肺系病證。另外還有一些特殊治療:比如昏厥,中暑,小兒驚風。或者是癲癇病等一些急症神汁病患。或者是頭痛,頭暈,目眩,失眠。還能夠治療奔豚氣。

十二經脈之足少陰腎經,有多個重要穴位,湧泉太溪都在這

二,然谷穴

位於內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根據它的臟腑屬絡,他能夠治療遺精,陽痿,小便不利等泌尿系統疾病。還能夠治療查血,咽喉腫痛,以及消渴。根據經脈巡行所過:還能夠治療下肢痿痺,口噤,小兒臍風以及腹瀉。他還有一些特殊治療:能夠治療女性的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

十二經脈之足少陰腎經,有多個重要穴位,湧泉太溪都在這

三,照海穴

位於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這個穴位能夠治療小便頻數的疾病。還能夠治療女性月經不調,帶下等婦科疾病。以及咽喉幹痛,目赤腫痛等五官熱性病。還能夠有一些特殊治療:比如癲癇,失眠等精神疾病。

十二經脈之足少陰腎經,有多個重要穴位,湧泉太溪都在這

四,太溪穴

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這個穴位能夠配合上述穴位治療下肢冷痛,內踝腫痛的疾病。還能夠治療咳血,氣喘,咯血胸痛等肺疾病,以及腰脊疼痛。最後就有一些特殊治療:頭痛,目眩,失眠,健忘。還能夠治療陽痿等腎虛疾病。以及婦科的月經不調。除此之外,還能治療咽喉腫痛,牙齒疼痛、耳鳴耳聾等陰虛性五官病。


十二經脈之足少陰腎經,有多個重要穴位,湧泉太溪都在這


五,復溜穴

位於小腿內側,太溪穴直上2寸處。復溜是讓血液重新流動起來的意思,這個穴位可以滋陰補腎,治療腎系統疾病;還可以利水消腫,治療腹脹、腸鳴、水腫、洩瀉、腿腫等。另外治療淤血和炎症也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緩解治療腎炎,膀胱炎,陰道炎,尿路感染等炎症。

腎是先天之本,經常敲打腎經可以使腎經氣血充足,能起到養腎補腎的作用,可以從湧泉穴開始循著經絡線路向上敲打,在重要穴位處可以停留敲打3-5分鐘。這些穴位艾灸方法是每次艾灸30分鐘左右,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艾灸次數。艾灸後不宜洗澡。

身體的健康離不開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學習一下簡單的醫學知識自我保護,另外一定要注意加強鍛鍊,注意飲食習慣和作息規律,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