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多措並舉促集貿市場開工

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集(農)貿市場陸續開業復工,為保證集(農)貿市場疫情防控與開業復工兩不誤,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強烈的緊迫感、使命感和擔當意識,提前介入、多措並舉,在堅決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指導幫助集(農)貿市場有序、可控開業復工,初步取得了集(農)貿市場開業復工疫情防控第一仗的勝利。

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多措並舉促集貿市場開工

下好“先手棋”,提前告知集(農)貿市場主辦方疫情防控做什麼

和平區市場監管局疫情防控指揮部早早就意識到節後集(農)貿市場開業復工將對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極大的壓力,必須在思想上、行動上、措施上做好充分的準備,下好“先手棋”,確保集貿市場有序、可控開業復工。

通過先期摸底,掌握了各集(農)貿市場預計開業時間,及時下向市場主辦方印發了《致和平區復工復產企業負責人的一封信》、《致全區企事業單位員工的一封信》、《致外地返(抵)沈人員的一封信》、《致武漢返沈人員的一封信》、《和平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三不三查四嚴格”的通告》、《瀋陽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外地返沈人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工作的通告》、《農貿市場新冠狀病毒防控工作指南》、《集貿市場疫情防控告知書》,使集(農)貿市場主辦方將疫情防控主體責任牢牢地印在心裡、沉沉地壓在肩上,明確了疫情防控工作要做什麼,給市場開業復工打好“預防針”。

面對面約談,指導集(農)貿市場主辦方疫情防控怎麼做

為了確保集(農)貿市場做好開業復工前的防疫準備工作,和平區市場監管局成立了由局疫情防控指揮部總指揮、局長為組長的復工約談小組,面對面的與各集(農)貿市場主辦方負責人進行約談。約談包括:聽取市場負責人疫情防控準備工作情況彙報;審核防疫預案和開業復工申請等紙質資料並提出整改意見;簽訂《和平區復產復工企業疫情防控承諾書》;明示《和平區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承諾事項清單》組建由監管局局領導、轄區監管所所長、市場主辦方負責人參與的“集(農)貿市場主體責任工作群”等內容,督促市場主辦方按照“承諾事項清單”從嚴從細從實做好集(農)貿市場開業復工疫情防控前期工作,為市場安全有序開業復工打下堅實基礎。

開展現場檢查,推動集(農)貿市場主辦方把疫情防控工作做起來

為了監督集(農)貿市場主辦方確實把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和平區市場監管局會同應急局、衛健局、商務局組成開業復工核查組,對符合開業復工基本條件的市場進行開業前的“追蹤”核查。核查企業是否安照《企業防疫預案》內容對防疫物資、人員進行了組織調配,是否按照《承諾書》內容履行了主體防疫責任,是否按照《告知書》內容逐項落實了防疫工作,是否按照“五簿一箱”工作制度(即《市場員工體溫監測登記簿》、《市場業戶體溫監測登記簿》、《市場顧客體溫監測異常登記簿》、《市場消殺登記簿》、《外省回沈人員登記簿》、《市場廢棄口罩回收箱》),設立了登記簿和口罩回收箱,並開展了登記和回收工作。針對檢查中發現的缺口項,開業復工核查組當即提出整改意見,要求企業立整立改,推動集(農)貿市場主辦方真正把防疫各項工作做起來。

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多措並舉促集貿市場開工

持續監督巡查,促使集(農)貿市場主辦方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實做透、做到底

為了繃緊集(農)貿市場主辦方疫情防控這根弦,不出現防控漏洞,和平區市場監管局抽調機關工作人員和轄區監管所監管員組成復工巡查突擊隊,與駐場員共同對開業復工的集(農)貿市場開展全天候密集巡查,織牢開業復工疫情防控網。重點摸排各集(農)貿市場落實體溫監測、“健康統計表”填報、日常消毒、通風換氣、“掃碼入場”制度等情況;重點監督出入口把守崗、口罩監督崗、體溫測量崗值班值守是否到位;重點檢查是否存在活禽交易行為、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銷售與疫情防控有關物資和擅自傳播未經證實有關疫情防控方面的不實消息等違法違規行為,一經發現從重從快查處。接下來市場監管局將制定集(農)貿市場疫情防控監管責任清單,使監管幹部明確日常監管事項,防止監管工作出現遺漏,促使市場主辦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實、做透、做到底。

面對疫情期間各集(農)貿市場開業復工的“大考”,和平區市場監管局積極作為、勇於擔當,科學謀劃、精準施策,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組合拳”,交出了保證集(農)貿市場有序開業復工疫情防控工作不出問題的合格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