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帝王常常称自己为孤家寡人?

竹中人


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寡人的最初解释就是一个人拥有最高的权利,所以寡人也是古代最高统治者权利的自称。


正乃多事之秋


孤家寡人的意思:孤,是我孤独,我光杆一个,我没有左膀右臂。寡,是指寡德之人,缺少德行,本领很差。

统治者称孤道寡用意何在:很简单,为了招募四方贤士,我都孤家寡人了,我显得求贤若渴,我一心礼贤下士,我谦逊无比,大家快来帮我。

在如此谦逊的同时,古代帝王又规定只有自己才可以称孤道寡,别的人这么做就是造反,把这种特别谦逊的称呼固定为特有权势的自己才可以用的第一人称。

这是一种统治术。除皇帝之外,古代王侯也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 的,《世说新语》:“晋王衍诸婿大会,郭家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

”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诗 邶风》: “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这是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唐以后只有皇帝可以称寡人、孤家,是一种君主的谦称,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巩固江山一统。(附录: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朕的意思就是“我”,原意为褊狭之人,也是谦虚的说法。此后朕成为皇帝专用,普通人不得再用。)


观古鉴今说历史


在电视剧剧中我们经常看到,古代的许多帝王称自己为“孤家寡人”,仿佛自己就是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一样,古代帝王作为一国之君,都是威风凌凌的人物,那么为何古代帝王都喜欢称自己为孤家寡人呢?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诸侯国都喜欢称自己为寡人,其实寡人的字面意思是“寡德之人”,意思是自己的才德不称职,不能担得起国民的重担。古人都喜欢谦虚,寡人更是一种谦虚的称谓,时刻提醒自己要为国为民,不能贪图享乐。因此在古人仁、义、礼、智、信的框架下,许多帝王都要谦卑来显示自己的仁德。




随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因为自己的功绩是前无古人的,为了彰显自己伟大的功绩且区别于以往的帝王,需要一个响亮名号来彰显自己,因此取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作为自己的称谓,且自称为“朕”,其他人一律不得使用这个称谓。秦始皇觉得自己再也不需要自惭形秽来博得国民的好感,自己建立的帝国定能传承千世万世,帝王的“寡人”称谓也转变为“朕”。

除了皇帝自称为“朕”以外,许多妃子也称自己为“哀家”,其实哀家这个称谓不能乱用,自称为哀家的人是死了老公的妃子,哀家意思是“自己是未亡人,时刻哀痛追思先皇”,哀家的称谓只能是太后或者太妃使用,“哀”更是隐含时刻哀思先皇之意,如果妃子乱用的称谓,则会定为大逆不道,咒皇帝驾崩的意思,因此哀家的称谓也是属于特定的人群。

此外皇帝还有一个称谓是“陛下”,这个称谓只能是大臣称呼皇帝的。陛在古代指的是皇室的台阶,一般皇帝身边会有卫士站立,群臣在台阶下面守候,说话都是由卫士来传达,为了交流方便且表达尊卑之分,群臣称皇帝为陛下,意思自己是陛下的臣子,想与皇帝交流并暗示自己的尊卑。

其实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古代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威仪,许多称呼都是有特定的人群的,不能随便使用,否则就是定上大逆不道的罪名。


历史阿Q



125878215蜂獾


统治者称孤道寡用意何在:很简单,为了招募四方贤士,我都孤家寡人了,我显得求贤若渴,我一心礼贤下士,我谦逊无比,大家快来帮我。

在如此谦逊的同时,古代帝王又规定只有自己才可以称孤道寡,别的人这么做就是造反,把这种特别谦逊的称呼固定为特有权势的自己才可以用的第一人称。这是一种统治术。

除皇帝之外,古代王侯也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 的,《世说新语》:“晋王衍诸婿大会,郭家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

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诗 邶风》: “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这是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


清飞扬的肥羊


看了一下回答没有一个着调的,首先纠正一下题目吧,古代帝王是自称寡人,不是孤家寡人。中国人自古就崇尚道德,作为帝王更是注重道德,帝王自称为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意思是自谦自己德行不够,需要更多人才来辅佐


趣味海贼王


‘‘孤家寡人’’出自《礼记·玉藻》:“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古代封建帝王自称“孤”或“寡人”。意为称帝称王,比喻自封为王,或以首脑自居,春秋战国时期常用。

时代的变迁,现在比喻孤身一人,无人支持帮助。


一介书生119


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寡人的最初解释就是一个人拥有最高的权利,所以寡人也是古代最高统治者权利的自称。 帝王君主本就是孤独的


流星不流行


我觉得最开始可能是因为他认为全天下只有他一人称得上这个称呼,后面就渐渐觉得贴切了


ID是废话


因为帝王他至高无上,多疑。有时候什么人都不能相信。但又不能不信,只有一个真正的帝王才能感觉自己的孤家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