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全国一线城市房价必定大涨,你怎么看?

凡大先生


涨点有这个可能,但大涨是绝无可能的。

首先,楼市调控一线城市是风向标,房价有诸如“大涨”之类的异动,必会导致政策面的收紧。

一线城市的房价水平除广州之外都是高的惊人,其房价变动都是在重点监控之中。本轮楼市调控自2016年9月30日开始,目前仍在持续之中,即使疫情影响经济,地方想通过放松调控“救市”,也只会适当的放松点,绝不会令房价大涨。

调控政策在一线城市的实施是最为严格。目前上海出台新规,也仅仅是针对土地市场,即房企付土地金时,可以有一个逐步到位的过程。

其次,房价很高的地方房价大涨,这是需要收入水平来支撑的。

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其收入水平当然高于其他城市。即便如此,收入水平的同比增长,也是逐进不大涨的。

也要注意到,一线城市都在努力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等保障房,以及大力发展租赁房市场,解决居住的来源更多,从土地供应来说,纯住宅用地的比例在缩小。

疫情之下,购房刚需的钱包也在缩水,激发不起购房的热情,大涨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疫情使房地产业受到很大影响,高负债的房企现金流又被收窄,要想自救,降价求量是好方式。

这点在房企目前的线上买房中,已有体现。根据全联房地产协会的倡议,自救方式有二:降低首付,以后降价促销。所以,从大趋势来讲,说疫情后一线城市房价可能大涨,基本是白日有梦。


波士财经


这次疫情对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农村真好,过年回家后就一直没有出去,我家在山上,村里已经没有几乎人家了,我二姐一家人在新疆,孩子今年回家在我家过的年纪,呆到初五的时候孩子实在呆不下去了,觉得山上太冷清很无聊,就去我大姐家了,我大姐在县城是楼房,孩子下去住了三天给我打电话非要上来叫我开车去接他,我接到山里以后他开心的不得了,说在楼房里憋坏了,天天哪里也去不了,还是在山上好,出去可以走很远没有人管还安全,口罩也不用戴,我也是第一次觉得山上真好,疫情对山上的人来说一点影响都没有,天天山上转转,坐到老槐树下面眺望一下城市的灯火阑珊,悠哉悠哉!


小金哥


我与你的观点恰恰相反,对于新冠疫情过后全国一线城市的房价的变动,我的看法是持平甚至有所下降,至于说大涨基本不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收入减少

虽然除湖北外,这次疫情对于其余各省而言,似乎只是停工一个月而已,但是这一个月的影响是深远的,单单就以2019年的GDP而言,这个月就使得我国亏损了8.33万亿的GDP,这个GDP背后涉及到多少企业,多少个人,而截至目前,很多企业仍然尚未复工,部分复工的企业,产能也未全部启用;其次受疫情的影响,未来几个月,旅游、餐饮、酒店、交通、娱乐等等行业依旧会受到冲击,所以这次疫情对于很多人而言,收入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收入减少,买房的心思就会适当的下降。

疫情的影响

这次疫情让很多人明白了两个道理:(1)是你需要工作,而非工作需要你;(2)存款是你用于抵抗风险的依靠。在以往或许很多人认为存款无用,属于傻子行为,因为受通胀影响存款会贬值,但是经过这次事件,会让不少人明白,当意外来临时,能支撑你抵抗的恰恰是你的存款。所以这次疫情过后,或多或少会改变部分人的观念。原本想清空两个家庭,六个口袋(爸妈、岳父岳母、夫妻)购房的,甚至是举债凑首付款的,肯定会清醒一些,不敢在如此激进,所以购房人群相对会较往年减少,特别是在上半年,即使国家宣布疫情结束,短时间内,大部分人仍然不会去人员聚集的地方。


总结

一线城市的核心吸引力在那,无论是就业单位、医疗、教育、卫生等等,它的吸引力都摆在那,所以在各类城市里,一线城市的房价是最坚挺的,要说大幅度下降不可能,按照今年的情况,要大幅增长更加不现实,最大的可能就是维持在稳定的趋势下,略有下调,但幅度不会太大。


鲤行者



“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

我认为这次疫情过后,对全国一线城市的理解将发生很大变化,有些城市可能将不再位于一线城市之列,例如武汉。

以往,大家对一线城市的考量主要是经济发展指标,例如GDP总值,经济增长速度等等,而这次疫情防控,是对各省市的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每天的最新疫情通报就是对各省市以及各一线城市的一次打分,谁优谁劣一目了然。


房产作为目前中国大部分家庭最大的资产,它不仅体现在资产价值的高低,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尤其是生活安全的保障。


如果一个城市的管理者,罔顾市民生命健康安全,这样的城市,绝对不可能是一线城市,也会让市民寒心而远离;老百姓不懂80分的标准,只想安居乐业。

相反,一个透明,管控有力的城市,即使有些城市建设的硬件尚需改进,也前景光明,例如郑州。

因此,在我看来,疫情过后,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产确实有可能恢复上涨势头,郑州可能表现突出,其他新一线城市也会保持相对坚挺,而武汉,我严重不看好。


欢迎点评,关注《一世明哥私家历史》


一世明哥私家历史


疫情过后,房价不会出现大涨,相反是要下跌的:第一,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必定会抛售手中房产,房子价格会打折促销的。这已是板上钉钉。

第二,疫情过后,各行各业都要恢复生产,很多民众要找工作,大家根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去买房。在没有人买房的情况下,房价怎么涨?

第三,有钱人为了拯救自己的实体经济,会把囤积的房产抛向市场,市场上二手房价格大跌,一线城市房价还会怎么大涨?

第四,现在一线城市房价受到调控大涨不可能,下跌也并不容易。更何况,房地产处于饱和状态,有房的家庭好几套,没房的家庭一套也没有,购房需求大不如前几年了。


全国一线城市房价大涨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中国经济至少要到下半年恢复正常,物价也是如此,我们这里很多人希望房价一直涨下去,但是天下没有天天大涨商品,疫后没有敢投机炒房了,房价迟早要回归合理区间。


不执著财经


房价长期看人口,短期看金融。

本次疫情过后,一线城市城市房价如何走,关键得看金融政策是否有松动,金融政策包括首付比例、限购政策、房贷利率等,特别是限购政策、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不是决定因素。

一线城市需求充足、购买力强

我国的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房价,除了广州稍微低一点,其他三个城市其实房价已经处于高位,但是这几个城市还有大量的人没有住房,这些人口需要住房,住房需求是充足的。

一线城市的资金吸附能力是很强的,大量的企业入驻一线城市,居民的收入是很高的,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排名前列,从购买力看一线城市的购买力强。

一线城市现在房价处于稳定阶段,是因为现在的金融政策,首付比例高和限购,一旦金融政策放开,一线城市的房价还是有可能出现快速的上涨,一线城市的金融政策会放开吗?2019年房租不炒的政策还言犹在耳,不太可能取消限购和降低首付,所以我认为2020年不太可能会放开金融政策,一线城市房价在疫情过后,不太可能出现暴涨。

综上所述,房价短期看金融政策,一线城市我认为在疫情过后的限购和首付比例不太可能会调整,所以房价还是以平稳为主。


互金圈


一线城市房产还在执行限购等政策,大涨应该是不会的。现在来说,大城市房产市场已经经过了几年的调整,可能2020年会呈现出缓慢上涨的格局的。

新冠疫情对于房产的影响

现在来说,从短期来说,疫情对于房产市场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是从长期来说,房产市场仍然是处于白银时代,今后十几年可能还是会呈现出缓慢上涨的格局。

现在处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好多地方基本上没有事都不出门了,因此,这几个月可能也没有多少人去买房子的,房产市场应该是比较惨淡的。

虽然这几个月对于房产市场影响较大,但是可能疫情结束以后,大家买房的热情也会逐步释放出来的,因此,整体上来看,疫情对于2020年的房产市场可能影响也不会太大。

如果从长期来看,疫情影响会更小一些,未来十几年房产市场可能仍然会保持缓慢上涨的态势。

一线城市可能会呈现出缓慢上涨的格局

2020年,可能会出现缓上涨的格局。现在来说,四大一线城市已经经过了三四年的房价调整期,价格调整已经是比较充分了。

而且从需求方面来说,有些一线城市人口也有所增长,而且现在也积累了不少的刚需人群在等了几年只有,也准备入市购房。因此,如果一线城市购房人数增加,那么一线城市可能是会出现缓慢上涨的态势的。


比如最近深圳新房平均价格从2019年6月开始,就出现了缓慢上行的态势。这个可能也意味着深圳2020年房价有可能会出现缓慢上涨的格局。

因此,从整体上来说,2020年一线城市房产价格可能会呈现出缓慢上涨的格局。

结论

从整体上来说,一线城市在限购的政策调控之下,大涨应该是不会的。但是大城市房产价格已经调整几年了,可能2020年会呈现出缓慢上涨的格局的。


睿思天下


我认为基本没有这个可能!

首先要明确,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楼市的冲击是全局性的,一线城市也没有躲过冲击,疫情过后,楼市恢复元气需要时日,在这种情况下,再大涨是不现实的,没有涨价的基础。

1、新冠肺炎疫情令开发商资金压力面吃紧,打乱了开发商的推盘计划。

以往春节期间,会有一波返乡置业行情,而这次爆发在春节这段时间的疫情,让返乡置业行情彻底熄火。大家自觉待在家中,零看房,零成交,楼市几乎“冰封”了。

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开发商从银行等方面融资来的钱资金成本很高 ,因而,房企的资金面压力非常大,客观上要求高周转。

这次疫情让开发商的资金风险彻底暴露出来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各大房企纷纷开启线上售楼模式急于自救了。比如恒大这几天打出了网上购房赚佣金的广告,无理由退房,在家没事赚佣金,宣传力度很大,这固然是一种销售策略,但从侧面也说明了恒大的资金压力之大。据统计,截止2019年中期,恒大最新的净负债率达152%。

像恒大这样的头部房企都这样,中小房企的资金压力就可行而知了。目前江西、无锡、西安、深圳四地均出台了对房地产的扶持政策,打响“救市第一枪”,为房地产行业减压,说明了楼市形势的不乐观,

因此,疫情过后一段时间内,楼市复苏需要时日,北上广深几个一线城市涨价缺乏基础,可能性非常小。

2、无论政策面和基本面都不支持一线城市房价大涨

我国的楼市,受政策影响很大。从近期一些重要会议对2020年房地产业的表态来看,进入2020年,“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和“一城一策”仍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思路。这次疫情虽然是个意外,但是不会打乱楼市稳中向好的趋势。也就是说,政策面不支持一线城市房价暴涨暴跌。

从北上广深这几个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来看,已经远远超过了国际水平。下图为2019年国内各城市房价收入比排行榜前20名。

从图中我们看出,深圳排国内第一,房价收入比达35.90,北京排第三,房价收入比达31.23,上海排第五,房价收入比达26.07。只有广州房价收入比率低一些,为19.63,排第七。也就是说,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全部进入了排行榜前十名。

“房价收入比”,也就是一个地区每套住宅平均成交价格与家庭平均年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家庭对住宅的支付能力。按照世界银行的说法,发展中国家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应该在3~6之间,考虑到家庭本身也要花钱,那么比较节俭的家庭存钱10年买房是比较合理的。

下图为全球房价最贵,“最住不起”的10个城市:

其中连续第9年排在全球最贵的房价榜首的中国香港,房价收入比为20.9倍,排第二的温哥华为12.6倍,排第三的悉尼为11.7倍。

北上广深的房价收入比和这几个城市相比,是否过高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

因此,从政策面和基本面都不支持疫情过后一线城市房价大涨。

3、个人收入层面不支持房价大涨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到现在快一个月了,目前还没有出现拐点,何时能够结束是个未知数。因为防控疫情的需要,各地基本都推迟了复工,店铺也纷纷关门歇业,对中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计件薪酬制的员工以及农民工影响很大,他们不能出门工作就没有收入。

目前疫情只持续不到一个月,对这部分人收入影响暂时是有限的,但是,如果再持续一段时间的话,影响就比较严重。而这部分人,恰恰是购房的主力军之一。

这部分人收入降下来了,购房就会慎重,也即购买力不足,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楼市起了釜底抽薪作用,房价再大涨就缺乏基础,不现实。

总结

这次疫情对楼市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也没有避免。疫情过后,楼市复苏需要时间,各方面都不支持房价大涨。但是,一线城市经过这两年的调整,下跌空间也有限,刚需购房者可以多观察,多比较,择机入市。


李中东


说实话,我并不太认可这种观点,虽然一线城市的房价保值性现在看来不错,但是经过这次疫情,我感觉一线城市人口密度过大带来的弊端太严重了,未来城市的发展策略很可能会做调整,这有可能会压低大城市的房价。

记得在20多年前的时候,欧美城市中心有很多高楼大厦,我们都以为里面住的人应该很富裕,但是导游说城市里住的都是贫民,有钱人买车后都到郊外别墅去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会蜗居在城市中心的高楼里,这会不会是我们大城市未来的方向呢?

当然,现在我们还不好说,毕竟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过程也不一样,所以我们不可能复制人家的模式,但是我觉得疫情过后,我们有可能会对超大规模城市发展策略进行反思,把城市规模做大,城市人均占地面积变小,人口密度过于集中,这种发展模式好不好呢?

住在大城市的人应该有感触,大城市房价高,通勤时间长,工作压力大,交通拥堵,疾病传播速度快,夏天在城市看海,放假在路上看车,这些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为什么城市功能不能进行疏散?降低人口密度,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呢?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城市发展思路,我们总是想把城市的功能集中化,这样可以降低运营成本,集中全市优势发展城市经济,但是现在看来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已经度过了自行车时代,现在个人交通工具发达,私家车普及率提高了很多,公共交通工具也非常方便快捷,人们的活动范围可以变得更大,原来集中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而瓶颈主要就在于土地的供应和对耕地的保护。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城市的功能很可能就会被疏散,其实雄安新区的建设就是一种新思路,如果雄安开发得到很好落实,而且效果明显的话,估计很多一线城市会仿效,这样看来大城市的房价就不可能进一步上涨了。

当然,这只是基于这次疫情,对大城市发展模式的思考,至于未来的城市发展策略如何选择,现在谁也不好说,但是我觉得大城市真的需要改变一下发展思路了,一线城市的房价也不宜再进一步上涨了。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纯属主观想象,欢迎大家讨论。


互金直通车


现在真的很担心,房地产会夺走,停工工厂企业的救命钱!

因为武汉疫情,国家很可能出台资金救市,但资金是逐利的,很害怕很多嗷嗷待哺的实体企业需要的资金,会被房价暴涨带来的赚钱效应而带走。

现在不是以往,你房地产掠夺些社会资金就掠夺吧,实体工厂还能运作,现在很多企业工厂因为停工,损失很大,如果房地产再因为房价暴涨掠夺了国家的救市资金,那可是实体工厂的救命钱呀!

如果房价不暴涨了,不赚钱了,你让这些企业买房,他们都不会买房,而会选择继续救援自己的工厂。

而如果房价在财政政策下刺激的暴涨后,你不让企业主抛弃工厂而把钱投入到炒房之中,恐怕他们能有一万种方法勾结银行,把国家的援助资金投入房地产领域!

资金是逐利的,高明的管理者,如何成为金钱的主人,而不是成为金钱的奴隶,就是看能否充分地运用“资金逐利”这个特性高明的管理市场。

有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如何顺势而为利用资金逐利的特性,巧妙地化解危机。

北宋第一名臣范仲淹,主政杭州的时候,一年遇到大旱,杭州米价暴涨。

应对如此情况,范仲淹没有强制米商降价,反而鼓励杭州的米商,把大米的价钱维持到高位。

在维持杭州高米价的同时,范仲淹又派了很多人,去周围散播杭州米价高,利润很大的消息。

周围的产米区的商人,听说杭州米价高,于是大肆购买大米,昼夜兼程,披星戴月地把非常多的大米运到杭州变卖,结果,杭州人得到了急需的大米,而米价也渐渐恢复正常。

这就是范仲淹管理的高明之处,他没有硬性的打压米价,而是运用资金逐利的性质,用杭州的高米价,吸引外部资金购买大米支援杭州。

范仲淹就是巧妙的利益了“赚钱效应”来获得大米的,那现在的疑问是:我们是利用赚钱效应,获得房子呢?还是获得生产生活物资呢?

也就是,你需要什么,就维持什么的赚钱效应,范仲淹需要大米,就维持杭州大米比外地大米的一个巨大的差价,就是贩卖外地大米到杭州,可以赚取巨大的利润。

这个巨大的差价,就是赚钱效应,维持杭州欧大米的赚钱效应。

现在中国需要房子吗?需要维持房子不停的涨价,这个赚钱效应吗?

很显然,人均世界前列的住房面积说明中国不需要房子,而现在武汉防疫竟然要从美国进口特效药,说明中国的医疗科技水平远没有房地产光鲜!中国有更多的领域需要“赚钱效应”,这不包括房地产!

所以现在必须打破房地产的赚钱效应,阻止更多的资金沉淀到房地产领域!

现在房价如何,这都是过去了,关键是未来的预期,只要房价不涨,没有赚钱效应,就行。

因此,现在国家因为武汉疫情影响,很多行业工厂无法开工,众多企业停摆,造成实体经济的损害,到武汉疫情结束后,百业待兴的关键时刻,国家最重要的是告诉工厂企业:

你们生产的东西是非常宝贵的,必定有巨大的利润,而不是用房价的暴涨,告诉这些工厂企业主,房子才是能赚钱的,你们的实体产品无足轻重!

在武汉疫情面前,真正使得我们战胜疫情的,是那些成千上万工厂生产出来的物资,而不是黄浦江边富人穷奢极欲的玩物汤臣一品这样的豪宅!

要明白,中国真正的底蕴,是我们众多创造了极大物质财富的工厂,而不是黄浦江边让富人炫耀奢靡生活的汤臣一品豪宅!

这次疫情之后,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房价,绝对不能让企业家心寒,看到房价暴涨的赚钱效应,而放弃恢复千疮百孔的实体工厂和企业运作,去炒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