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贱不通婚,坐食不纳税,中国古代可怕的“种姓制度”

都说大唐自由开放,但是怎么也想不到吧,实际上唐朝社会有着非常严苛的等级制度,各个阶级的人之间简直难以互相理解。

贱民阶级、娼妓阶级、劳动阶级、贵族阶级、坐食阶级,乍一听让人马上就想到了印度的种姓制度。

那么大唐的这些社会阶层到底都包括哪些人呢?

一、贱民阶级

大唐社会把人分成了“良人”和“贱人”。这里面“贱人”又占了相当大的数量,主要包括官方和私人的奴隶,有点意外的是,商人在唐代也属于贱民。

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和商人同座博弈,还被说商人是贱民不能一起玩耍。但是有钱可以为所欲为,由于商人有钱所以在社会上还是有地位的,与同阶层的奴隶相差很远。

唐代有着浓厚的蓄养奴隶的氛围,贱民又分成了官贱民和私贱民。

官贱民,包括什么官奴婢、官户、杂户、工乐和太常音声人。私贱民又分为私奴婢、部曲、客女、随身等等。

贱民,不论官私都很惨,他们没有人身自由,要长年工作;他们会被随意买卖、赠送;他们只能和其他的贱民结婚,生下来的孩子也会是贱民身份。

良贱不通婚,坐食不纳税,中国古代可怕的“种姓制度”

太常音声人

同样是贱民,内部也有地位高下之分。太常音声人,是其中地位相当高的贱民。太常音声人,是太常寺的乐工,为皇室服务,一年也有休息的时间。他们祖先是获罪被惩罚当乐工的,后代也只能世世代代当乐工,但他们还是有着一定自由和荣誉的。

《江南逢李龟年》中那个很会演奏“红豆生南国“的李龟年,就是一个太常音声人。他们虽然也是贱民,但在那样一个时代,却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技艺名扬四海,获得敬重。

二、娼妓阶级

娼妓的起源很早,拍脑袋想出来的是齐国的管仲,他当年设立了一个叫做“女闾”的组织,就是娼妓。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到了唐朝的时候,娼妓尤其多。在影视剧中大名鼎鼎的平康坊就是娼妓聚集的地方。

唐朝风气开放,管你是贵族高官还是士庶百姓,都喜欢与各类娼妓交游,并且视为一件雅事。有时候,连皇帝也会微服到平康里寻花问柳。

大唐有官妓、家妓的区别。鼎鼎有名的教坊就是为皇家服务的娼妓集中地。许多文人也蓄养家妓,如白居易家里的小蛮、樊素就是例子。

她们和贱民类似,也没有人身自由,过着被人随意买卖的生活,只是遇上了好主人的时候才能拥有一些称得上幸福的生活。

三、劳动阶级

看字面意思就知道,是出卖劳力、体力谋生的人,其实也就是农民、工人和奴隶。这里面农民又占了绝对数量。农民虽然有自耕农和佃农之分,但都是靠劳力吃饭,被地主官僚贵族压迫的命运也是大同小异。

良贱不通婚,坐食不纳税,中国古代可怕的“种姓制度”

敦煌壁画之农夫耕作图

大唐农民的生活以天宝年间为分界线,天宝以前,土地比较多,人人有地可耕种,而且国富民安,农民的生活就还比较快乐。

天宝以后,由于国家动乱,豪强兼并土地,农民无地可种,而且有很高的赋税,很多人就丢下田地逃走了。一些农民甚至跑去当了和尚道士,以逃避繁重的负担。

四、贵族阶级

说到贵族,这可是个历史悠久的阶级,从夏商周时代开始就有了,相当古老。夏商周的公侯伯子男、诸侯的世臣,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大族,都是贵族阶级。到了唐朝还有许多世家大族,南方的王、谢世家,北方的崔、卢、李、郑世家,全都是典型代表。哦对了,还有新兴的皇族,陇西李氏家族,也是响当当的贵族。

唐朝的贵族活得相当滋润,他们不仅可以凭借祖辈的荣光做官,还占有大量的庄园田产,城内有宅、城外有庄。为了谋取利益,他们还会建造商店获取租金,还会把钱财贷给商人,收取高额的利息,在唐朝大放高利贷,用以维护自己奢靡的生活。

良贱不通婚,坐食不纳税,中国古代可怕的“种姓制度”

宋之问、王维都住过的辋口庄

五、坐食阶级

“坐食”,听着好像很棒的样子,坐着就有吃的。真的有这样不用干活还能吃饱饭的阶级吗?还真有,这在大唐不在少数,主要就是佛道两教的僧尼道士。

为啥叫他们坐食阶级呢?这还得从两教在隋唐的发展说起,总结起来就是佛教得到大力的发展,道教更是成了国教,许多和尚道士进出宫廷,不管是社会地位还是政治地位都是很高的。

他们不像贵族,没有祖传的资产,也不像劳动人民需要干活,他们只需要借着自己的身份就可以占有寺庙道观等财产,依靠赏赐和供奉生活。一些道士和尚更与皇室成员保持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大唐更是有多位公主入道观做了道姑。

很关键的一点是,僧尼道士,在唐朝还不用纳税。你看有吃有喝还有庙观田产,不用纳税,还有地位,这待遇可实在是太丰厚了,可不是“坐食”阶级么。

他们的权势还非常大,由于和皇帝走得近,不但是百姓不敢轻视他们,就连很多官僚贵族都要尊敬他们几分。

良贱不通婚,坐食不纳税,中国古代可怕的“种姓制度”

大唐第一道士、国师袁天罡

大唐有这么多的阶级,不论是在哪个阶级,忙的闲的、苦的乐的、富的贫的,每一个人都还是可以想办法在能力范围之内过出自己精彩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