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负债的人怎么办?

心若向阳1990


觉还是要睡,不然把身体搞垮了,连还债的本钱都没有了。

其实,不要说疫情期间,就是平时,负债的人都很多。只不过现在困难的是,负债的人只能呆在家里,少了很多还债是手段。

建议:

一、向债主提出延期

对能延期的还是要提。

二、请亲戚朋友帮忙

困难时期,必须动员一切可以帮助的力量。

三、积极筹划疫情结束后的工作安排

别人愿意帮你,主要是看人品、看潜质、看未来的发展。

人品、潜质这里就不讲了,未来怎么发展?这个非常关键。

人都有困难的时候,但我们如何面对困难就很重要。

疫情期间,很多人都没办法工作,这个时候就要积极谋划结束后干些什么。甚至现在就能干些什么。

等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振作起来。

将压力变为发展的动力!


昆山代杰


坐标西部省会,二线弱城市,说一说我的负债是怎么来的。

女盆友毕业工作三年,每个月工资到手1900,欠了至少15万的信用卡.她说是以前借给盆友去做木头生意,刷了很多,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应该平时刷的也不少吧 和她在一起一年. 我承认当初是因为她漂亮我才追的她,真的是各种美,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穿衣服蛮会的,虽然有点胖但是能隐藏得很好,1米6的个子,我在一起以后被我养肥了至少10斤,现在应该有128左右。

我家买有房子,去年12月开始和我住一段时间,化妆品让我这个直男震惊 迪奥,贵妇,Ysl,各种,单就是口红,不下20只,每年两三个包包,以她说的,我买的算是便宜的了,这个叫轻奢,也就五六千而已。你看她某某死党,每年一个一万的包 鞋子都是专柜货,五六百,衣服也大几百,手机一年一个,全是最新的爱疯,全都刷信用卡,用得比我都高级。

感觉完全比不了,我去年工资刚够报税,感觉生活品质比她差了几个级别.一开始知道她有这个信用卡欠款,我还安慰她,没事,我们到时候慢慢还 两年三年这样大概能还完信用卡 当初也是眼里只有她,对她各种顺从,她说买Nds,和我吵了一下,就给她2000块,她说她要代购,我心想她代购自己赚钱就知道赚钱不容易,然后先给她5000囤货,其实她做代购,赚得钱都不够她代购时候自己买买买花的,和我住的时候怕她没有钱买菜给了她6000,和她去旅游,两个人花了差不多一万,也都我掏,平时生日,节日那种几百几百的发红包 。

现在可以称之为前女友了,就这样我成功的由存款变为负债。我花了那么多钱,也没能满足她那颗虚荣的心。现在天天刷卡,就是害怕有逾期。等疫情结束,抓紧工作,还卡!


V说三不道四V


大家好,我是路上man。

我也是一个负债的人。比较迫切的是房贷四千多,信用卡这个月少一点两千多,公积金和社保一千多,再加上吃饭水电,这个月不上班算是我们一家三口支出最少的一个月。

我们两口子都是自由职业,没有稳定的工作,所以当下只能靠信用卡维持。之前呢收入开支可以保持平衡,现在这种情况信用卡估计可以维持两三个月,如果下个月可以正常开工,那么还能维持,再往后只能靠兄弟姐妹给输血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坚持下去吧,比我开销大的更多,上海北京房贷每月好几万,老板们每月百万千万的损失也有的是,日子都不好过。

今天确诊患者已经降到了一千多人,胜利在望了,待到山花烂漫时,我要努力去工作。


路上man


原本打算过完年,重新找份工作,送走混乱的19猪年,在鼠年好好的把工作理顺,把生活理顺,毕竟新成为了房奴,2019,离开我熟悉的家乡城市进入这个省会大都市,当时满怀希望和信心,搬家,找房子,更多的时候,真的是我以为只是我以为,天不随人愿,事与愿违!东区的消费水平真的是太高了,三个月房租5000,还要提前一个月付款,在付了3个5000后,真的是心疼+肉疼,最终决定买个小房子,而当时的我,两个月工资没发,两只老虎打架,把我这个小虾米牵涉进去了,够悲哀够悲催吧![捂脸]10月8日过完户搬入那个20多平的小窝,还好,工作十年,终于在城市有了一个小窝,万家灯火终于有一盏为我守护!等着,撑着,过去了冬至,送走了元旦,迎来了春节,终于要过年了,这一年也总算熬过来了,就穿了一套衣服回老家过年,以为新的一年,可以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结果已经被困在老家快一个月了!12月份工资没发,工作没着落,房贷要还,生活得继续,有责任,有压力,不敢想,经常半夜醒来无法入睡,生活啊,你会把人逼到哪种地步呢?……


海晨AnAn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和你一样,面对这次疫情,我也是惶恐不安的。


我,90后,出来社会工作这几年,靠着我自己一步步的打拼,从一无所有,到现在负债累累!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过着要用下个月的收入来偿还这个月的欠款,一年到头又一无所有的日子!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彻底打乱了我的生活节奏,各种信用卡,贷款,房贷因为没有(工作)收入的情况下逐渐逾期;没有存款的我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目前来看这个月可能都熬不过去了.


也是因为这次疫情,工作状态完全静止的我第一次有了足够的时间来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从始至终,我的思想上,都是混乱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做事拖拖拉拉,日子得过且过!生活上,没有节制,在没顾及自身收入的情况下随心所欲的肆意消费;面对欠款,更是没有化解的方案,只知道拆东墙补西墙,零零散散的还款!一切的一切 导致了债务越滚越多…


看透了这些,转变的思路似乎也越来越清晰:1,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定个明确的规划,不能失去信念和动力;最起码让自己有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 2,转变下过去一定消费和理财理念。节制那些不必要的消费;如果可以,要学会攒点钱,留点备用金,以便用于不时之需时能够保障几个月基本的生活需求。 3,静下心学习充电。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技能点来实现利益的增值;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4,找份副业,开拓自己视野的格局。寻找些新赚钱的理念 ,也好在自己本职工作外找份新的收入来源 !


负债是暂时的,疫情更是暂时的。不管生活多艰难,我们身后是深远,身前是阳光,别回头,向前走。我们还年轻,不是吗?

此致,共勉!


邹孟3


作为28岁的男生来说,不知道你们有多少人活的像我这样失败。一开始毕业的时候,总想着出去玩,家里人也总是劝我,不过男孩子嘛,都想要出去打拼打拼。但是可能是最失败的一个,一分钱都没有拿回家反而还欠了一屁股债。算下来也有50来万了,因为之前和朋友一起开店,没想到竟然被最好的朋友给骗了,要是别人骗了我还不要紧,主要是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当时的我就已经崩溃了,真的一点儿都不想活了。虽然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也找了一个稳定的工作,50多万,现在还剩下30多万了,我会继续努力为了自己的家人。




这个世界很美好


我认为你要把负债分成几类:1、对你的影响非常大的一类,比如网贷,小额贷,如果不按时偿还,将对个人征信造成影响,进入黑名单,会影响子女的教育、就业,影响你今后的出行。2、也能进入征信,但是可以部分还款的,可以按时按期部分还款(最小金额)还款。3、不进入征信,但是属于民间债务,比方说朋友、亲戚的借款。4、生存或生活债务,如:话费、水电费等等。 合理分配自己的收入,尽最大能力偿还,尤其是第3条,虽不进入征信,但是,人在另一个人心目中的位置,往往是信用为先。

疫情期间,大量负债又不能马上经营,是几乎所有生产企业、批发零售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这个时候我劝您不要放弃原来熟悉的行业,因为老话说:做熟不做生。不要认为疫情期间的行业火爆,就转头干哪个行业,要有远见,辨别行业的延展性,即哪个行业属于长期发展的,哪个行业是短期的,不要看到微商火了,就干微商,盲目屈从,不能缓解债务压力。负债分类:房租的债务,可以请房东适当延期。人工的费用,可以给工人写借条。疫情过后,积压的货品会有销售渠道。想解决债务说明您有责任心,那么就坚持下去,肯定能够偿还,无债轻松前行的。


婉如931


疫情当前,很多人没有收入,还每天负债,心里肯定很焦急。但是呢,焦急也没有用,这个时期,挣不了钱,只能每天待在家。所以很多人就会问,疫情当前,负债的人怎么办呢?

我只能告诉你,不要太焦急,改发生的已经发生。既然我们在疫情期间不能挣钱,那么我们就拼命“存钱”。很多人对这句话表示不理解,都不能挣钱了,都负债了,还怎么“存钱”。我这里所说的存钱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看书,提升你的知识面,让你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在疫情期间,很多人都荒废了,很焦虑,此时此刻你能静下心来学习,提升你自己,那么在疫情结束后你就比别人竞争力强了。第二、锻炼身体,早睡早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身体好了,当然也省去了去医院的钱,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中,你说这是不是就是存钱呢?第三、学习人际交往,高情商说话。俗话说,话说的好,工作就成功了一半,为什么你们明明做着相同的工作,有的人升职加薪,有的人永远原地踏步呢,会说话的人往往领导更喜欢,那么,会说话的人能升职加薪,是不是也是在存钱呢?

所以,疫情期间负债不要怕,不但过于担心,你只要好好的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疫情结束后竞争力更强,那么你负债的那点钱很快就会过去的,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





陈小姐影视聚集地


银保监会:允许银行进一步提高不良贷款的容忍度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表示,在监管政策上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在贷款分类上,因疫情影响出现贷款逾期的,在一定的延缓期限内还款不计入不良贷款、不影响小微企业信用记录。第二,允许银行进一步提高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对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地区和行业的小微企业,不良容忍度可以再提高一些等。

你有福了

(怪了个兽888)


怪了个兽888


这两天我收到,收到有关很多相关企业负责的倾诉,说我再开不了工,或者说没有人流量,我马上就要倒闭了,现在不论哪一个做生意的80%很难做,负债的人不再是少数

下面的是我看到的一片文字的转发,

本文较长,但寥寥几千字,只不过是这个寒冬的一片雪花。

2月10日凌晨4点,深圳的创业老板@自我的SZ 经过连续几天的彻夜思考后,最终还是在工作群里发布通知:不复工。不复工。不复工。

在这之前,她已经很有仪式感地把开工红包准备好了。

一切尘埃落定,心中反而笃定无比。她打算这几天循环播放刘欢的《从头再来》,还去钱大妈买了很多瓜果蔬菜,计划窝在家里继续自己的“文青梦”。就像歌里唱的: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洒脱如她,但这背后还有200多万深圳企业家正在经历这种失眠的痛苦:他们有的企业已经摇摇欲坠,有的还在苦苦支撑。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复工即失业,一觉醒来,公司没了。

这是最近朋友圈流传很广的段子。但段子是用来搞笑的,只有当它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才发现一点都不好笑。而在此时你也才发现:原来老板们比我们脆弱得多了。

疫情之下,深圳老板们的脑子里没有宏图大展,无关绝地反击,只剩下两个字——“活着”。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1

“月亏近1000万,随时准备把房子抵押了”

——深圳爆款餐饮品牌的求生之路

最近,深圳老板圈里都是比惨大会。有人说自己一天亏损1.5万,有的一天亏损5-10万,还有一些极少数每天亏20万以上的。

饼哥转发了那条微博,并写到“一天亏30万”。

饼哥,深圳本土原创餐饮品牌乐凯撒的创始人。去年9月,在乐凯撒迎来10周年生日时,饼哥送给伙计们八个字:“长期主义,慢慢变好。”

从一家农民房下的小店发展到如今上广深的134家,饼哥十分欣慰,感性地跟员工们聊起了过去吃过的苦,鼓励大家变得更强。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不到半年后的今天,他已经做好了抵押房子的准备。

疫情下的餐饮业到底有多惨?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对外“叫苦”撑不过三个月、外婆家天一亮就亏250万元、上市不到一个月的九毛九市值蒸发已超过 30 亿港元...... 不久前,恒大研究院发布的疫情报告有估算,春节短短7天餐饮零售业的损失就可能高达5000亿元。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饼哥和乐凯撒,自然是其中的一员。从疫情发生以来,乐凯撒的销售额快速冰冻,直接下降了50%~60%。因为赚的钱都用来发展,如今一个月亏损1000万左右,现金流就崩得非常紧。

如果疫情没有发生,乐凯撒的春节和元宵都应该红红火火,但谁也没想到,大年初二的早上,乐凯撒经营团队就紧急召开会议,宣布进入疫情战时状态。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保护一线员工安全、全面防控、进化线上能力、发力外卖……尽管乐凯撒已经拿出了餐饮业教科书级别的“作战部署”,但在庞大的数字面前,外卖的订单利润依然是蝇头小利。

“销售额降低五六成,那订单利润就会降低七八成,而租金和人工大概就占销售额的40%,如果没有贷款和抵押,估计现金流只能撑两个月。”

如今,乐凯撒高层已决定不领薪水,经营团队半薪,而饼哥自己也做好了砸锅卖铁的准备,只为了支持门店,甚至为在职员工(含兼职)提供最高40万疾病守护金。

然而,在利好政策频出的背景下,大餐企背后尚且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像西贝、老乡鸡已经率先拿到银行救济,乐凯撒也在和各家银行提前沟通纾困贷款,可小餐企、小门店该如何熬过这个冬天呢?

2

“甩卖可乐爆米花,影院老板就是荒诞剧”

——没电影、没观众、没办法的三无影院老板

圳长的另一个好朋友Biu哥,也有自己的餐企。

Biu哥在深圳有两家餐饮店,龙华的火锅店和宝安的烤鱼店。整个春节,按照往常一天1.5W的营业额,到现在已经损失几十万。再加上每个月14万的租金,还有三四十个工人的基本工资,让他觉得十分艰难。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图源:摄影网

“初八初九我们试营业了两天,每天就来了六七桌客人,这还开什么店呢?我又把它关了。”如果一直亏空,长痛不如短痛,把两个店关了是Biu哥的最坏打算。

“可是,如果弹尽粮绝倒闭了,那员工的遣散费、补贴赔偿怎么办呢?”无法自救,又无法承担倒闭的结果,Biu哥进退两难。

更要命的是,除了两家餐饮店,Biu哥还有八家电影院。

当这个假期,大家开开心心地看《囧妈》时,Biu哥在微信群里转发了一条搞笑的新闻:“数百影院挥泪大甩卖零食+可乐……”

没错,电影是徐峥请全国人民看的,也是今日头条花钱买的,但“死”的,却是开电影院的。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我就占了俩。”Biu哥两家餐饮店的亏损,对比他经营的八家电影院,根本不是同个量级的损失。

“运气才是核心竞争力。”创业这么多年,Biu哥终于明白了。

按照去年春节期间每个电影院的最低值票房100万,8个电影院就有800万,然而今年颗粒无收。“这还仅仅是票房的,还不包括卖品,再加上电影院的设备和装修需要月供,这个二月的损失超千万。”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事实上,随着运维成本日渐提高,加上电影院的收入还要和片方进行分账、交税,拿到手中的占比没数字那么客观。所以像可乐、爆米花、饮料等零食和周边产品、广告方面的收入其实也是盈利的重心。

但如今,满盘皆输。

电影院属于人流密集场所,绝对是疫情控制后,最晚一批可以复工的产业。在Biu哥看来,如果说2月底疫情能控制住,熬一熬,相信没有哪家公司那么容易死。

可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就算熬过去后,这种非刚需的行业需要一段很长的恢复期:片商们不敢贸然出片、观众心里的恐慌惯性等等。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图源:深圳晚报

在Biu哥看来,按最好的情况来预判,想要让观众能再次走进电影院, 起码到5月份。房租、人工费用、维修月供,一桩桩都成为他心里的石头。

“无能为力”,成了Biu哥一直重复的四个字。

3

“二月份,我只收回了三成房租”

——大房东不减价,二房东“被绑架”

“房东,可以免租一个月吗?”这是张力最近一直被暗示的一句话,他就是别人口中的“二房东”。

张力一直对“二房东”这个称呼有些介意,感觉听起来不像什么好人。也许在租客眼中,二房东就是市场的一只“黑手”,坐拥几栋楼,轻轻松松收租。

可是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别看平时表面风光,其实房子都是房东的,现在这个时候,他们比租客还要头疼。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在深圳,公寓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房东或业主自营出租,那位霸气减免租金80万的深圳好房东就位属其中。另外一种,是投资承包营运管理的公寓,把承租的物业进行装修后再对外出租。张力属于后者,必须每个月上交固定租金给真正的房东。

“租客要免租?我也没办法啊,我们也是交租的人。现在需要交付的钱还有缺口,流动资金最多也就能撑两个月。”张力感觉自己很委屈,作为夹心层,他既要承受损失,又要承受道德压力的捆绑。

最近,张力在流塘、福永、沙井的公寓,都只收到了三分之一的房租。更致命的是,空城深圳都没有客源。他坦言,如果疫情得不到及时控制,公寓的高空置率会在后两个月爆发。

如今,张力也不敢指望什么,甚至不敢想太多营业的事,只希望租客平平安安,别出事,也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减租这件事。毕竟,他们在和房东协商争取减免的过程也十分艰难和迟缓,大家也都不容易。

如果说租房只是人少,那买房就根本没人了。作为地产中介的门店老板,谢斌算是比较“淡定”的老板之一。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尽管现在无论新房二手房,都停止了带看与交易。但开发商和中介们却玩起了地产版“李佳琦”,层出不穷的线上看房方式说明,房子依然是深圳最大的刚需。即便是当年非典期间,深圳也出现过带着口罩去买房的案例。

如今,谢斌在龙华有自己的一家中介门店,每个月的人员薪酬和铺租要七八万成本,但他觉得市场的需求是存在的,只是会被延迟而已。假如疫情过去了,大概一个多月的调整,房地产市场就能逐渐回复正常的行情。

4

“我命由他不由我”

——供应链老板的欠条“生死劫”

阿海的企业是做电子元器进口的,在这人人自危的时刻,他更担心的是客户,甚至是客户的客户。

在整个供应链中,阿海的企业主要是向客户提供货源,客户再加工成成品出口。“如果客户出现财务危机,就会波及到我们,我们的应收账款出问题,那分分钟就不行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有200元,用150元买了块表,剩下50元。你转手卖了300元,赚了150元。但请注意,你赚的不是钱,是欠条!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等你身上的50元用完,仍然没有收回那300元,你就变得身无分文,只能宣告破产。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虽然阿海企业目前的现金流还有所储备,但一旦客户受疫情影响回不了款,那么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把阿海企业的现金流抽光。

现在,阿海的客户基本没有开工,他就已经把该担心的都担心完了——如果开工,客户的防控跟不上怎么办?工人回不去,他们招工难怎么办?因为疫情导致的交货时间延迟,海外订单取消怎么办?

我命由我不由天?错,我命是甲方爸爸给的!

5

“纵有八块大腹肌,寒冬燃烧卡路里”

——戴着口罩去健身?教练的无奈

往年,每逢春节胖三斤,节后锻炼减肥成了最热销的行为。但现在,即便我们已经宅在家里胖了十几斤,也不敢再随便去健身房减肥了。

两年前,佳明选择在深圳创业,在白领聚集的科技园开了一家健身工作室。两个月前,圳长和同事还经常被他虐得体无完肤。

然而这一次,被虐的是他自己。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直到年前关门,健身房的俊男靓女都络绎不绝,恋恋不舍地互相叮嘱,控制饮食,保持锻炼。但年还没过完,当佳明赶着从老家回来,想回自己的健身房去锻炼时,却没想被物业“赶”了出来。

因为按照规定,他的健身房属于人员密集场所,需要严控。

“今年春节报课的人数是零。受影响的不只是我,很多健身教练都没课上,就几乎等于没有收入来源。”

虽然,今年春节让整个中国普及了网上教学,老师成了“十八线女主播”,小孩如愿以偿地在课堂上刷起了“弹幕”,但是,佳明的健身房主打的是一对一的动作指导,线上教学就失去了意义。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线上体育课

而且,曾经的线下优势,如今却成了他最大的劣势。“你想啊,现在谁愿意和你保持几秒的近距离接触,难不成戴口罩来健身吗?”

虽然,佳明对这次疫情影响造成的损失感到不意外,但还是觉得很难过。“我2018年创业,去年是中美贸易战,今年是疫情,这些都是国难啊,而且谁也没法独善其身。”

熬时间,成为了他唯一能做的事。只是,会有些不好过。

这些人只是缩影,疫情下的企业生死两难的缩影,而比他们还惨的,肯定大有人在。

如果说,大企业今年的目标是少赚点钱,那么更多企业只想活着看到明年的太阳。因为当下最简单的“活着”,成为他们最大的难题。每一个老板都知道,熬过去就行了,但是没有人跟他们说,到底还要熬多久。

对他们来说,最可怕的就是“坚持”,因为没有人出来喊“停”。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面对朝不保夕的现金流、要在假期内给员工支付工资、要面临严格的复工审核,还要面临高昂的租金场地费……疫情面前,上海医生张文宏说:“企业老板不用捐东西,给隔离员工开工资就是贡献。”

这是一句实在话。

疫情煎熬下的深圳老板:没有绝地反击,只有贪生怕死

在深圳,我们不应该只看到捐钱捐物捐技术的腾讯华为平安万科大疆,因为在他们身后,还有200多万个民企公司的小老板们。在大部分企业尚未复工的今天,正是这些深圳老板们一边履行着社会责任,一边为企业的存亡发展而失眠。

如今,他们除了呼吁政府和物业给点支持,更多的是无力感。当所有人都在谴责无良老板和企业复工时,有没有人想过,如果企业能活下去,谁愿意去冒这个险?我们的政府、机构、社会或者普通人,是不是可以给这个岌岌可危的群体更多理解和支持呢?

战“疫”面前,没有老板与员工,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 最后,用乐凯撒饼哥的话来结尾——

今天开始,减少对疫情漫天情绪消息的关注,好好琢磨业务,一定要“贪生、怕死、跑得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