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有点草场大概两千多亩吧,搞个家禽养殖今年行不行呢?

转发推荐达人


我觉得肯定行。这段时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工厂上不了班,其中就包括一些糕点厂,加上运输阻塞等因素,导致鸡蛋滞销,低价还卖不出去,而鸡每天还得喂饲料,费用的压力很大,这样很多鸡场面临倒闭。这段时间就是养鸡企业的最底谷,而疫情过后,养鸡企业可能就会面临一次大的重新洗牌阶段。所以认为这时进入应该是个机会,。还有疫情过后,养殖业用的饲料肯定会大涨(有关方面已经发布这方面的通告),而春天马上就要来到,而你又有大片的草场,那么肯定在费用上占一定的优势,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看法,供你参考


烟台果粉俱乐部


刚看到老家一个朋友土鸡滞销就看到了你的这个问题,心里真是万般感触!

对于养殖这个问题,其实很敏感,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养殖需要技术,实实在在的养殖技术,有人说,我自家养活鸡鸭、养过小猪,它们长得好好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这完全是两码事。养十只和养几百只所需要的养殖技术完全不同,一但出现疫情没有相应技术,可以说是要血本无归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再者就是销路,我所说的销路不是零零散散的销路,而是你一批一批出栏后,大量的销路,很多人都是听说别人搞养殖,销路不错,就盲目跟风,最后没人要,以成本,甚至低于成本抛售。经过这次肺炎疫情,我觉得不仅要有正常销路,还要有备用销路。开篇提到的老乡朋友本来想等到春节出栏一批赚一笔,结果交通封闭,导致大量鸡根本卖不出去,只能续养耗到疫情结束,这是多被动的事。

当然天灾人祸很难避免,但是未雨绸缪还是很有必要的,在创业前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响应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个人觉得在疫情还未彻底控制前,还是保守为好!可以在家通过网络了解相关养殖技术,做着前期准备,待疫情结束后,评估可以做的话再行动也不晚!


闽居山人


我只能大约猜测一下,因为我也不是专家。

你养家禽类的话怕是有一点晚,我认为:疫情过去,禽类和蛋类一定会涨价,你再进入可能就需要高价进入了。

如果你养牛或者羊,应该更好一些。顺便养一部分禽类。因为牛羊的利润、价格、疫病爆发几率都相对来说稳定一些。


五谷丰登2505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看了一下2000亩草场,看来你们家就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家里有草原。言归正传说一下内蒙古地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为主的多样气候,从东到西自然条件差异明显,春季气温骤升,多风,夏季短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0-8℃,年降水量50-600mm,无霜期90d_185d。旧石器时代蒙古就有原始品种 蒙古羊,此基因基本在我们国家所有其他品种都有。内蒙古草原是我国草原面积的25%,五大牧区之首。

内蒙古优良品种有蒙古羊、呼伦贝尔羊、内蒙古绒山羊、乌冉克羊、鄂尔多斯细毛羊、卡拉库尔羊……等等。

区域市场分析:内蒙古羊肉产量占比全国产量35%以上,地区人均消费羊肉量9.6kg,是全国人均羊肉消费量的3倍以上,所以本地区域市场消费量巨大。

虽然环境、品种、市场都非常好,但也要注意科学养殖与拓展其他区域市场。2020年疫情及禽流感重创养殖业,内蒙古做养殖,我认为大有可为,但是还是注意选好品种跟做好差异化养殖,不做与大宗养殖场相竞争的品种品类,争取更大的品种红利。











Louis刘先生


天时地利人和,有这个条件,完全可以考虑,把握资讯,资讯就是金钱,祝你好运


泉城时歌


可以 今年疫情持续时间长 对家禽业打击很大 很多散养户今年直接放弃 对你来说是个机会


磨练心智控制欲望


当然可以,草供禽用,剩余的草可以卖饲草,禽的粪便还田,减少肥料投入,但是饲养家禽应该提前有一个生物卫生防治的培训


相约六点半


你好,你的想法可以,在家搞养殖,你要有资金,还要有技术,你适合养什么,疾病怎么防控,还有养出来了怎么销售,各方面要思考进去


孝感欢哥


驴牛首选,猪羊次之,鹅最后,三个全选也可,尽量以草为主,人工合成饲料绝对的无,只是豆腐渣玉米杂粮类的可以补充。若是有天然野生类的中草药生长更好。拉上网栏喂上几个狗完活。不过通风要良好有干净水源远离人口居家区。夏日防暑冬日注意防寒平时注意防流行病。


李承岱


今年养殖家禽在疫情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肯定行,但疫情结束持续半年以上时就不好说啦。为什么做出这样绝对的判断呢?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给别人做出这样的答复的,可能是出于一种职业习惯吧。作为三农从业者,深知三农的市场行情是很难把握的,特别是养殖业的行情,它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物以稀为贵,这也是我做出上述判断的基础。

随着疫情的持续发展,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逐步显现出来,对一些蔬菜、肉禽类的影响也开始有所表现,比如蔬菜中白萝卜的价格,都已经涨到了2块多钱一斤,今天买了一个白萝卜,居然花了4.3元钱,往年这时候最贵的时候也就1块钱斤。

而禽类的价格也随着疫情的慢慢得以控制而上涨,为什么呢?

原因如下:

一是去年底的时候,禽类价格急速下滑,让大部分禽类养殖户遭遇“滑铁卢”,一部分养殖户失去养殖信心,准备春节后外出务工,不巧却赶上了这场疫情,导致现在还窝在家里。

二是受疫情的影响,部分养殖户缺少饲料,该出栏的又卖不出去,只好就近低价销售。正好由于附近村子里的原来外出的大部分劳动力受疫情的影响基本都在家里,所以“内消”已经基本解决了销售问题,但再养起来,有所担心,所以,目前养殖的积极性并不高,而目前存栏的禽类又很有限。

三是大部分孵化场,有和农户签订回收种蛋合同的不得不收农户的种蛋,将种蛋拉回后入孵,等孵化出来后没有定单,或者定单很少,只有将孵化出的肉鸡苗肉鸭苗无害化处理掉。没有和农户签订回收种蛋合同的孵化场干脆暂停孵化。

四是据专家预测,有望3月底4月初疫情得以全面控制,那时候将会迎来开工潮和学生复学潮,各个工厂和学校的食堂将会消耗大量的肉鸡和肉鸭,由于在疫情期间养殖量的不足,刚开始的阶段肯定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涨价局面。

五是疫情结束后,养殖市场肯定会空前火爆,特别是大众消费的肉鸡肉鸭,但好的行情并不会持续太久,因为肉鸡肉鸭的生长周期短,市场饱和的周期也快,肉鸭的生长周期只有37-43天的时间,肉鸡的生长周期也只有42-47天,所以养殖家禽应早下手,当大家都养的时候,肯定又会出现春节前的现象。鉴于你结合草场的养殖,肉鸡肉鸭的短期养殖应该不是您选择的目标,市场定位应选择在生长期在3个月左右的土鸡上以及麻鸭上,还有鹅的品种上,这样的鸡鸭鹅适合半放养状态,另外价格也高,同时避免与肉鸡肉鸭的撞车。

以上就是基于目前状况的分析,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一切只能看疫情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出现拐点,能够全面的消灭才能下定论。疫情刚结束的恢复期肯定会好上一段时间,这个应该符合现实的情况。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当然行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能不能养好,又是一个关键的大问题。养不好,再好的行情也等于零。

聊聊三农的人和事,分享种养殖的实操经验,欢迎关注@我和我的小农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