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85%的中小企业还能"撑"3个月,中小企业为何如此脆弱?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让本就"如履薄冰"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很多中小企业不得不"苟延残喘"。甚至一大批的中小企业,直接"熬不下去"了,只能选择破产、倒闭。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三家联合对国内的995家中小企业进行了一次联合的调查。数据显示:这995家中小企业中,仅有85%左右的企业,能够再持续三个月。仅有不到10%的企业,还能够继续维持六个月以上。


仅有85%的中小企业还能


到底是什么样原因使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这样的"困境"呢?在大环境下,这些中小型企业又遇到了什么样不可抗的原因呢?今天,我们就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与总结吧!

首先,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正好和春运的时间撞上了。本身我国的春运,就会有大批的人流量,大流量也增加了感染的可能,依旧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影响,很多行业都已经暂停开业,这就让那些本身就处在"悬崖边"上的中小企业,更是难上加难。本身因为互联网行业的到来,就已经给这些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们,带来了较大的伤害。现在人们又都被"隔离"在家,仅存的那些消费者不再上门,销售"黄金期"也这样渐渐消失在人海。

仅有85%的中小企业还能


"玻璃大王"曹德旺,在接受《新京报》专访时,也发表了一些个人的观点。曹德旺在采访中表示:此次的疫情,对于服务行业中的大型酒楼、连锁酒店、旅游地产等大中型企业,以及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其实都是在负债经营。现金流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当现金流断裂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些中小企业们,很有可能短时间内就破产、倒闭。

仅有85%的中小企业还能


由于疫情的影响,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又是集体工作。所以,从安全角度出发,他们都已经暂停了营业。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没有人能够生产,带来收入。不仅不生产,还有大量的成本支出。抛开占据大部分支出的员工工资外,还有包括房租、物业等诸多成本。在现在的这个环境下,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是"只进不出",而他们又有很多都是负债经营,现金流的断裂,更是加快了它们的"死亡"。

所以,不管是自身的原因,还是由于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此次都必须谨慎思考,重新调整商业模式,才有可能抓住机会"重整旗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